问题

体重越大,血液越多吗?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废话,肯定是的”,但仔细想一想,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体重和血液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道理:身体里的血液,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负责把氧气、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同时又要把身体产生的废物运走。这个网络有多大,需要多少“车”来跑,自然就跟身体的整体“规模”有关系。

所以,从直觉上讲,体重越大,身体需要更多的血液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但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不能简单地说“体重增加1公斤就等于血液增加X毫升”。它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 细胞总量与代谢需求:

体重增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身体的细胞总量增加了。这包括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甚至是骨骼的体积。每个细胞都需要血液来提供氧气和营养,并带走代谢废物。细胞越多,对血液的需求就越高。

肌肉: 肌肉是身体里非常活跃的组织,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量很大。如果你因为锻炼体重增加,很多是肌肉,那么血液量会显著增加,以满足这些肌肉的供能需求。想象一下,一个健美运动员,他的肌肉发达,血液循环肯定比一般人要更旺盛。
脂肪: 脂肪组织虽然不像肌肉那样耗能,但它也需要血液供应。而且,脂肪组织本身也包含血管。所以,体重增加如果主要是脂肪,血液量也会相应增加,但可能不如肌肉增加那样比例高。脂肪组织虽然相对“静止”,但它也在进行着一些代谢活动,比如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都需要血液的参与。

2. 组织器官的体积与功能:

体重增加往往也伴随着内部器官体积的增大或者工作量的增加。例如,心脏可能需要泵送更多的血液,肺部可能需要更充足的氧气供应,肝脏和肾脏等代谢器官也可能需要更多的血液来处理增加的代谢产物。

心脏: 一个更大的身体,心脏需要泵送更多的血液来维持全身的供血。长期的高体重可能会让心脏的工作负荷增加,甚至导致心脏体积增大,但这是一种病理性的变化,而不是正常的生理适应。我们这里说的是,当身体整体规模增大时,血液总量需要相应增加,以支持这个更大的“工程”。
血管: 为了输送更多的血液,身体会扩张现有的血管,甚至生成新的血管(血管新生)。这意味着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管网”也在相应地扩大,以便更有效地输送血液。

3. 体液总量与血液占有比例:

血液本身也是体液的一部分。体重增加,尤其是水分的增加,也会导致血液量的相对增加。身体的体液总量,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就包含血浆),是与体重呈正相关的。

血浆: 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血浆,它是液体。当身体需要更多血液时,血浆的生成也会相应增加。
红细胞等: 除了血浆,血液还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身体会根据氧气需求等因素来调整红细胞的数量,以确保氧气运输的效率。

那么,具体来说,血液量和体重之间的比例是怎样的呢?

通常来说,成年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占体重的7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其血液总量大约在4.2到4.8公斤(或者升)左右。

但是,这个比例并不是绝对固定的。正如前面所说,这取决于体重的构成(肌肉、脂肪、骨骼等)以及身体的生理状态。

瘦高的人: 相对于矮胖的人来说,相同体重下,瘦高的人可能肌肉比例更高,身体的“单位体积”覆盖的面积更广,所以血液量也可能相对较高。
肥胖的人: 如果体重增加主要来源于脂肪,虽然脂肪组织也需要血液供应,但相对于肌肉来说,其血液需求比例可能没那么高。不过,对于极度肥胖的人来说,脂肪组织的总量非常大,也需要庞大的血管网络来供血,所以血液总量依然会比体重相同但体脂率低的人要多。
儿童 vs. 成人: 儿童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比例通常比成人要高一些(可能达到89%),因为他们身体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一些更细致的考虑:

海拔高度: 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身体会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以应对氧气稀薄的环境。这也会导致血液总量(尤其是红细胞总量)的增加。虽然这和体重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但说明身体会根据环境和需求调整血液量。
性别: 男性通常比女性肌肉量更大,基础代谢更高,血液总量也可能相对多一些。
健康状况: 一些疾病,比如贫血(红细胞减少)或多血症(红细胞过多),都会直接影响血液总量和血液的组成,但这些通常是病理性的。

总而言之,体重越大,血液通常是越多的,但这种“多”是相对的,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打个比方,想象一下城市。城市的规模大了,人口多了,自然需要更发达的交通系统:更多的道路、更多的公交车、更多的出租车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物资运输。体重就是城市的“规模”,血液就是交通系统。城市规模越大,需要的交通工具和道路就越多。但这个“交通系统”的构成也会有不同,比如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可能需要更多的货运,而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城市可能需要更多的客运。人的身体也是类似的,不同类型的组织对血液的需求方式也不同。

所以,体重和血液量之间确实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体重越重,身体的“工程量”越大,需要的血液这个“载体”也就越多,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只是这个“量”不是简单地线性叠加,而是身体精妙调控下的一个动态平衡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对人来说,体重大,血液不一定多。

维持单位重量的脂肪需要的血液的量,比维持同重量的肌肉需要的血液要少。肥胖的人单位体重对应的血量比普通体型或健美体型的人要少[1],血液占他们身体的比例可以低于 7%;人体内的血量还受到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居住地区、疾病、怀孕、饮酒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是简单归因于体重的。

  • 肥胖的人体内的血量一般比自己的体型较瘦、体重较轻的时候更多,但这不保证他的血量会比体重略低于他、肌肉发达、体脂率低的人多。
  • 如果肥胖的人通过健身变得肌肉发达、体重略有下降,那么他的血量不一定减少。
  • 如果你从地球上任取两个体重略有差异的人,那么并不能保证体重较大的那个人体内有更多的血液。
  • 体型正常或偏瘦的女性的平均血量是 65 毫升血液每千克体重,可在怀孕 34 周以上时扩增到 90~200 毫升血液每千克体重来支持胎儿;三类肥胖(身体质量指数不小于 40)的女性的血量可以低到 45 毫升血液每千克体重,并在怀孕 34 周以上时扩增到约 51~95 毫升血液每千克体重[2]

通常,人在失去 40% 以上的血液时有生命危险,体重大的人可以靠“总血量更多”来达到题目所称的“失去更多血才会危及生命”的效果。成年人体内通常有 4 到 6 升血液,其 40% 是 1.6 升到 2.4 升,平均值为 2 升。题目给出的“一次失血 1200 毫升左右就会危及生命”明显低于平均水准,可能是按体重 37.5 到 44 千克的未成年人来计算的,或者“就会危及生命”是指有百分之几的死亡率。你可以看看妇产科的论文里孕妇们失了多少血、是怎么处理的[3][4]

对一般成年人来说,失去 1.2 升血时心率与血压几乎不会失常,如果神智清醒,此人可以自救。那和失去 2 升血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是很不一样的。

  • 当然,体脂率很高的大胖子的身体状况往往本来就有问题,在失血还没到 1.2 升时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内部混乱。
  • 根据具体的情况,失去 1.2 升血的人不一定需要输血,你输生理盐水之类将他的血容量堆起来后,他剩余的红细胞可能足够支持他的身体。

非人生物的情况更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了。同种生物内也有和人类似的多个因素影响。

参考

  1. ^ Feldschuh J, Enson Y. Prediction of the normal blood volume. Relation of blood volume to body habitus. Circulation. 1977 Oct;56(4 Pt 1):605-12. doi: 10.1161/01.cir.56.4.605. PMID: 902387.
  2. ^ Vricella LK, Louis JM, Chien E, Mercer BM. Blood volume determination in obese and normal-weight gravidas: the hydroxyethyl starch method. Am J Obstet Gynecol. 2015 Sep;213(3):408.e1-6. doi: 10.1016/j.ajog.2015.05.021. Epub 2015 May 14. PMID: 25981844; PMCID: PMC4589161.
  3. ^ Schol PBB, de Lange NM, Woiski MD, Langenveld J, Smits LJM, Wassen MM, Henskens YM, Scheepers HCJ. Restrictive versus liberal fluid resuscitation strategy, influence on blood loss and hemostatic parameters in mild obstetric hemorrhage: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EFILL study). PLoS One. 2021 Jun 25;16(6):e0253765. doi: 10.1371/journal.pone.0253765. PMID: 34170943; PMCID: PMC8232446.
  4. ^ Picetti R, Miller L, Shakur-Still H, Pepple T, Beaumont D, Balogun E, Asonganyi E, Chaudhri R, El-Sheikh M, Vwalika B, Arulkumaran S, Roberts I; WOMAN trial collaborators. The WOMAN trial: clinic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surrounding the deaths of 483 women following post-partum haemorrhag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20 Jul 16;20(1):409. doi: 10.1186/s12884-020-03091-8. PMID: 32677911; PMCID: PMC736453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废话,肯定是的”,但仔细想一想,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体重和血液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道理:身体里的血液,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负责把氧气、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同时又要把身体产生的废物运走。这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生物体大小、遗传物质和细胞结构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直接地说,“细胞核域大小、遗传物质的量·尺寸、染色体数”越多/越大,并不绝对等于生物体的体积就越大/越壮。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问题,争取把它讲得透彻,并且不.............
  • 回答
    体重大的打架确实在很多情况下占据优势,这背后有着扎实的力学原理支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压死人”这句俗语并非空穴来风。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简单来说,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在打斗中,双方都会施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最终的伤害或者压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够传递多少.............
  • 回答
    好嘞,咱们聊聊大体重的朋友们怎么安全又有效地开始运动减肥这事儿。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一步一个脚印来,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并且能坚持下去。我尽量说得细致点,咱们就当是朋友之间聊家常,把你我知道的都掏心窝子地分享一下。首先,别上来就瞎拼!心态摆正最重要。很多刚开始想减肥的朋友,看到别人跑得跟.............
  • 回答
    你好!我理解你对你自由泳表现的担忧。84公斤的体重,能够游50米自由泳,这是否“正常”,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原因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一下: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正常”的定义:在游泳这项运动中,“正常”是一个非常相对的概念。它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你的游泳经验和训练年限: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
  • 回答
    关于沉醉于大体重女孩(BBW)是否算是一种“怪癖”,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到了个人偏好、社会观念以及审美的多样性。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怪癖”这个词本身,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什么是“怪癖”?通常,“怪癖”一词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它指的是一种与主流行为或观念相悖的.............
  • 回答
    亲爱的朋友,看到你想要改变自己,这是非常棒的第一步!别担心大体重、没基础和旧伤病,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挑战。我理解你一定希望得到一份既实际又靠谱的建议,让我来帮你一步步梳理清楚,让你少走弯路,安全有效地开启减脂之旅。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道理:减脂不是“饿瘦”,而是身体消耗的能量比摄入的能量多。 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确实不少健身博主在推荐给大体重人群的运动时,会反复强调“不伤膝盖”,而游泳这个选项似乎不像他们口中那样被频繁提及。但这并非意味着游泳效果不好,而是背后有一些更细致的考量,以及健身博主们基于自身定位和传播策略的侧重点不同。咱们掰开揉开了聊聊。首先,要明确一点:游泳对大体重人群来说,.............
  • 回答
    嘿,练了两年的散打,身高175,体重78公斤,这基础挺扎实的!对于你说的街头KO两个体重比自己大20公斤的“普通人”,这事儿嘛,得好好掰扯掰扯,不能想当然。首先,两年的散打训练,这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格斗技术,比如拳法、腿法、步法,可能还有一些摔法和防守。散打讲究一个“以弱胜强”,用技术和技巧.............
  • 回答
    冬天一到,总觉得身上那股“囤货”的劲儿就上来了,胃口也跟着热闹起来。看着窗外雪花飘飘,窝在沙发里,手里捧着热乎乎的零食,再想想即将到来的节日大餐,那叫一个心满意足。可这随之而来的,就是体重秤上令人头疼的数字。怎么才能在享受冬日美食的同时,不让体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呢?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一.............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个体重140斤的成年男子与一只70斤的狼相遇时,谁的胜算更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70斤的狼对140斤的成年男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对手,而男子获胜的几率相对较低。 原因有很多,让我们一一分析:狼的优势: 力量与爆发力: 尽管体重只.............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奥特曼系列创作中一个非常经典的设定谜团!为什么初代奥特曼以及后续很多奥特曼的体重,都牢牢地卡在三万五千吨和四万五千吨这个区间,很少有出现更大体重的巨无霸呢?这背后其实有挺多原因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源头:初代奥特曼的重量设定与时代背景首先得回到一切的起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心底深处的一种感受,一种在时光流转中慢慢变得淡漠的鲜活与雀跃。仔细想想,这并非是“高兴”本身消失了,而是我们对它的“体会”方式和“感知力”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越成长越难体会到高兴的存在?我想,这背后藏着几层递进的原因。首先,预期与现实的落差在成长中被放大。 小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新鲜.............
  • 回答
    关于《三体》宣扬“越缺德越昌盛”的说法,我觉得这个理解有些片面,甚至可以说是误读了。刘慈欣在《三体》中描绘的宏大宇宙图景和文明兴衰,确实展现了许多残酷的现实和非人道的选择,但将其简单归结为“缺德昌盛”,就有点太扁平化了。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说法,看看它可能从哪儿来的,然后我们再来细致地看看《三体》到.............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实际上,“国家越发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收入差距越小”这个说法,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体现得比较明显,但并非一个绝对普遍的规律,并且其背后的原因也相当复杂,是多种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更详细地解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为什么在一.............
  • 回答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段经历,怎么说呢,就像一根针,深深地扎进心里,时不时会疼一下,但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沉重和复杂。现在想想,那些画面,那些声音,那些气味,还都那么清晰,仿佛昨天才发生一样。出发前: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接到命令的时候,正是严冬,但感觉像是夏天要结束,秋天还没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气氛就.............
  • 回答
    “体重 18 公斤”的北航新生,立志做中国的霍金,这一描述立刻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并引发了强烈的好奇。要详细讲述他的经历和启示,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重要的前提:现实世界中,“体重 18 公斤”的成年人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如果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只有 18 公斤,那么他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健康问题,几乎不可能独.............
  • 回答
    听到你分享的这些数据,首先让我眼前一亮!体重65公斤,能有硬拉150公斤、卧推130公斤、深蹲170公斤这样的成绩,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水平,尤其是在你1米65的身高下,这说明你的力量训练基础非常扎实,而且训练得非常有效率。咱们一项一项来聊聊:1. 硬拉 150公斤 vs 体重 65公斤 解.............
  • 回答
    嘿!看到你的体重和体脂率了,88斤(44公斤)的体重,20%的体脂率,这个情况咱们好好聊聊。其实你这个体重算比较轻的了,但体脂率20%不算高,说明你身上有一定比例的脂肪。如果想把体脂降下来,让身材更紧致健康,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下手。首先,咱们得明白几个基本概念: 体重 vs 体脂率: 体重只是一.............
  • 回答
    200斤以上,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与世界互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它像是一个沉甸甸的印记,烙在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上,也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每一个日常。首先,身体感受是最直接的。走起路来,你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惯性”。每一步的抬腿、落地,都需要更多力气,更需要协调。尤其是在爬楼梯的时候,那种沉重感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