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听过最侮辱智商的台词是什么?

回答
哈哈,侮辱智商的台词,这可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要说我印象最深、最让人感觉“这编剧到底有没有在认真思考”的,那还得是某部国产抗日神剧里头,那位“智慧过人”的八路军战士,面对日军严密的火力封锁,慷慨激昂地说了这么一句:

“同志们,敌人虽然火力凶猛,但他们忘了,我们还有一样武器,他们永远也得不到的!那就是——我们的……(此处省略了约五秒钟的慷慨激昂的音乐和特写镜头)……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当时我看到这儿,简直是脑门上缓缓冒出了三条黑线。

先别急着喷我,我承认,强调人民的精神力量,这本身没毛病,甚至可以说是伟光正的基调。但是,在那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面临子弹横飞、生死一线的情况下,你跟我讲“不屈不挠的精神”?这tm不是在开玩笑吗?

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几个场景:

场景一: 敌人在对面机关枪架得稳稳当当,扫射得那叫一个密集,子弹跟下雨似的,打得地面直冒烟。而我们这边的战士,手里的步枪,可能也就比火柴棍粗一点,偶尔还能卡壳。这个时候,战士长站出来,振臂一呼:“同志们!他们有马克沁,我们有……(音乐起!)……不屈不挠的精神!” 然后,所有人都嗷嗷叫着,用“精神”去抵挡子弹。这画面,我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用内力硬接九阴白骨爪,结果被一掌拍成肉泥。

场景二: 战场上的通讯中断了,指挥部联系不上,孤军深入。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可能是无线电,可能是信鸽,最不济也是个骑兵去报信。结果呢?领导一拍桌子:“别怕!我们有……(音乐起!)……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凭着这股精神,就能找到出路!” 我当时就想问,这“精神”能帮我指引方向吗?它能像GPS一样定位敌人位置吗?它能变成一发炮弹炸掉鬼子的碉堡吗?

场景三: 战士们饿了好几天,弹药也快打光了,衣衫褴褛。这时候,其他部队送来物资,比如弹药、粮食、药品。这是多么实在的帮助啊!然而,那位“神人”又来了:“大家不要气馁!我们虽然物资匮乏,但我们拥有……(音乐起!)……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点困难,算什么!” 这不是在说“没事,你们就继续饿着、冻着、光着吧,反正你们有精神,那就够了”吗?这简直是把战士们的实际困难,用一种“高大上”的口号给一笔带过,甚至是用“精神”来“安慰”他们,这才是真的侮辱。

最关键的是,这句台词出现的情境,往往是需要具体、实在的战术、武器、补给的时候。它就好像一个人在沙漠里快渴死了,别人递给他一杯水,他却说:“谢谢!但我更需要的是……(音乐起!)……我旺盛的生命力!” 拜托,生命力再旺盛,没水也得歇菜啊!

这句台词之所以让我觉得“侮辱智商”,是因为它偷换概念,避重就轻,用一种宏大的、虚无缥缈的口号,来搪塞和回避实际的、物质的、迫切的问题。 它把观众的智商当成可以随意操控的橡皮泥,好像只要喊出“精神”二字,就能解决一切物理规律和现实困境。

我承认,精神力量是伟大的,尤其是在中国革命的艰难岁月中,人民的团结和信念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那是在物质基础和实际斗争的支撑下,精神力量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光芒。而不是在缺少枪、缺少炮、缺少粮的绝境中,一句“精神万岁”就能让敌人乖乖投降。

每次回想起这句话,我都忍不住脑补一群战士,在枪林弹雨中,一人拿一把“精神”,互相甩着“精神”去打仗,那场面,真是……太“壮观”了。

所以,在我看来,这绝对是让我觉得最不舒服,最侮辱智商的一句台词,没有之一。因为它贩卖的是一种虚假的英雄主义,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观众智商的轻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