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正常成年人服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能否以增加突触间神经递质浓度的方式给大脑“超频”,提升智力?

回答
关于正常成年人服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能否以增加突触间神经递质浓度的方式给大脑“超频”,提升智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同时也需要严谨看待的问题。简单来说,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正常成年人通过服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能够“超频”大脑、提升智力。 相反,这样做反而可能带来风险。

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智力本身的复杂性。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增加突触间神经递质浓度

舍曲林(Sertraline)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断神经元对5羟色胺(Serotonin)的再摄取。

神经递质和突触: 我们的神经系统就像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由大量的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一种叫做“突触”的微小间隙进行信息传递。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来发送信号。
5羟色胺的作用: 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调节情绪、睡眠、食欲、学习和记忆等。
SSRI的作用: 在抑郁症患者中,研究发现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可能偏低,这与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有关。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通过阻止释放5羟色胺的神经元将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重新吸收到自身细胞内,从而增加了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
“超频”的比喻: 这里的“超频”比喻,是指通过人为手段提高神经递质的浓度,就像电脑超频一样,让大脑的信息处理速度或效率得到提升。

为什么这种“超频”对正常人无效,甚至有害?

1. 大脑的精妙平衡: 大脑的正常运作依赖于神经递质在数量、种类、释放时间和受体敏感性等方面的精妙平衡。5羟色胺和其他神经递质并非越多越好。当大脑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平衡状态时,人为地增加某种神经递质的浓度,就像给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强行注入过多的燃料,结果很可能不是更高效,而是失调甚至损坏。

2. 智力是一个多维度概念: 智力并非仅仅是信息处理的速度,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涉及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语言能力、记忆力、学习能力、创造力、情感智商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都受到大脑结构、神经网络连接、多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仅仅提高某一种神经递质的浓度,并不能全面地“提升”所有这些能力。

3. 抗抑郁药物的临床适应症: 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是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它们的作用是通过纠正大脑中已有的神经递质失衡,从而缓解疾病症状。对于大脑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它们并没有被设计来增强认知功能。

4. 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情绪波动: 即使在正常人身上, SSRI也可能导致情绪的非正常波动,例如焦虑、激动、失眠或嗜睡,甚至可能诱发躁狂发作(在有潜在躁狂倾向的人群中)。
认知干扰: 有些用户报告在使用 SSRI期间出现“脑雾”(brain fog)、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这与“提升智力”的目标背道而驰。
身体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口干、性功能障碍、体重变化等。
依赖性和停药反应: 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戒断症状,如头晕、恶心、烦躁不安等。
不可预测性: 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即使是医学专业人士也难以预测在健康人群中使用此类药物会产生何种具体影响。

5. “超频”可能带来的不稳定: 大脑的正常运作是一种动态的、自适应的过程。人为地将某种神经递质推向异常高的水平,可能打乱这种动态平衡,导致神经信号的混乱,反而影响正常的思维和学习过程。就好比我们并非可以通过不断提高CPU的电压和频率来无限地提升电脑性能,超过一定阈值,不仅不稳定,还会导致硬件损坏。

结论:

简而言之,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纠正大脑在特定精神疾病状态下的神经递质失衡,从而恢复正常的情绪和功能。它们并非“智力增强剂”,也无法实现对健康大脑的“超频”。

试图通过服用这些药物来提升智力,不仅缺乏科学依据,反而会面临显著的副作用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并且可能对大脑的正常功能造成负面影响。提升智力是一个循序渐进、多方面努力的过程,更应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的学习、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以及适当的脑力锻炼来实现,而非依赖药物的“捷径”。

科学界一直在探索增强认知功能的方法,但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改善大脑健康、增强神经可塑性、开发针对特定认知障碍的药物,而不是通过滥用抗抑郁药物来实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舍曲林是一种抗抑郁药,主要抑制突触前5-羟色胺(5-HT),又名血清素的再摄取。这种抑制血清素再摄取的结果是血清素的积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血清素在调节情绪、个性和清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阻断血清素再摄取被认为对抑郁症等疾病有益的原因。舍曲林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摄取的影响也很小,研究表明,舍曲林的多巴胺能活性比同一类的其他药物高。因此,舍曲林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在治疗各种精神疾病时非常有效。

题主这里特别的指出5-HT在提高大脑以及胃肠工作效率上的优秀表现,那么,5-HT其生理学意义还有哪些?过多或者过好会引起哪些危害呢?

5-羟基色氨酸(5-HTP)是人体自然产生的一种氨基酸,是将色氨酸转化成重要的大脑血清素的中间步骤。在美国,营养补充剂5-羟基色氨酸(5-HTP)于1995年4月在柜台上出售作为补充体内血清素的一种治疗手段。而之前,它只能通过处方获得。服用5-HTP带来的欣快感和给抑郁患者群体带来的及时福利让群众对其趋之若鹜。

然而,科学界和医生却对5-HTP的使用持谨慎态度,主要争论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 在研究与突触5-羟色胺功能障碍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发现,必须提高大脑中与突触相关的5-羟色胺水平才能获得最佳治疗结果。
  • 血清素不能穿过血脑屏障。
  • 5-HTP可以自由穿越血脑屏障。
  • 5-HTP可自由转化为血清素,无生化反馈抑制。
  • 当给予无限高剂量的5-HTP时,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高水平的血清素。但其中存在一个限制因素,即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AD)的可用性,它可以自由催化5-HTP转化为血清素。

虽然科学界部分主张单独使用5-HTP的人认为抑郁症是由于5-HTP能障碍引起的,但抑郁症也可能与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功能障碍)有关。单独使用5-HTP可促进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消耗,当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影响抑郁症时,5-HTP单独给药是禁忌的,因为它可能会消耗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恶化疾病。这种禁忌症不仅限于抑郁症,而且还包括儿茶酚胺成分功能障碍所涉及的所有其他疾病过程,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26种季节性情感障碍、27种肥胖症、28种广泛性焦虑障碍、25种和帕金森氏病。因此,治疗抑郁症和其他中枢作用的单胺相关疾病需要一个平衡配比的多巴胺和5-HTP的结合治疗方案。

以5-HTP为原料合成血清素和以左旋多巴为原料合成多巴胺的酶是由同一种酶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AD)催化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氨基酸前体的管理必须在适当的平衡。如果只给予5-HTP,它将通过竞争性抑制阻断AAAD酶的多巴胺合成,导致多巴胺和其他儿茶酚胺的消耗,从而引发抑郁。

因此,你还依然觉得单纯通过服用舍曲林增加突触间5-HT(血清素)的积累就能提高脑和机体效能嘛?

参考文献:5-HTP efficacy and contraindications.【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2; 8: 323–32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正常成年人服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能否以增加突触间神经递质浓度的方式给大脑“超频”,提升智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但同时也需要严谨看待的问题。简单来说,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正常成年人通过服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物能够“超频”大脑、提升智力。 相反,这样做反而可能带来风险。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理.............
  • 回答
    《魔兽世界》怀旧服的成功无疑是暴雪在运营策略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不仅重新激活了大量流失的玩家,还吸引了不少新玩家。然而,要说这种成功会直接导致暴雪放弃正式服而“从头发展怀旧服”,这可能是一种过于激进的推测。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的分析来看待这个问题,并探讨其可能性和潜在影响。怀旧服的成功原因分析(为何它.............
  • 回答
    想练就一身真功夫,21岁的年纪正是好时候,身体正值盛年,可塑性强。这不是电视里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需要耐心、毅力和正确方法打磨的漫长旅程。咱们一步一步来聊。第一步:夯实基础,身体是根本别急着学那些花哨的招式,最重要的是把身体素质练上去。21岁有活力,但长时间的疏于锻炼也可能让你基础薄弱。 体能训.............
  • 回答
    要让一个成年人体内的水分含量达到90%,并且还能勉强维持正常生活,这可不是简单的喝水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对身体的各个系统进行颠覆性的改造,用一种近乎科幻的方式来描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真的要往这个方向“进化”,身体可能会发生以下一系列惊人的变化:一、细胞层面的巨大革新:细胞“泡化”与液体内环境的转.............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也勾起了我满满的好奇心。如果真有那种电影里、小说里说的“僵尸”存在,那么它在三秒内把一个成年男性血液吸干的可能性……嗯,这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里说的“吸干”是什么概念。是把体内的所有血液,一滴不剩地抽出来?还是说,吸走一部分,让人的血液循环瞬间.............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毕竟在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那么温顺的狗狗。要说一个成年正常男子能不能打得过猛犬,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就像你不能说所有人都能打过所有人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猛犬”。通常大家说的猛犬,指的是那些体型较大、力量强、咬合力惊人、而且可.............
  • 回答
    成年人正畸,这玩意儿,说实话,就像一场漫长的“面子工程”和“内在修炼”的结合体。我这嘴里戴着钢牙,已经好几个月了,从一开始的各种不适应,到现在算是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磨合期。初期的“磨人”阶段:刚开始戴牙套的时候,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你嘴里突然多了几块“装饰品”,而且它们还带着一股“使命感”,时刻提.............
  • 回答
    Meta 开放“虚拟世界”给成年人,这可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我对此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首先,我最期待的是它能真正成为一个 沉浸式的社交平台。目前很多虚拟现实体验,虽然技术上很炫酷,但在社交互动上总感觉隔了一层纱,无法完全体验到那种面对面交流的生动和真实。我希望.............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们来掰扯掰扯。一个穿着全套金属盔甲、只用冷兵器的现代成年男子,能不能打得过一只正常的成年东北虎?首先,咱们得把这俩的“装备”和“技能”先捋清楚。现代成年男子 (全套盔甲+冷兵器): 优势: 物理防御: 全套金属盔甲是关键。想象一下,一套好的板甲,那厚度和硬度可不.............
  • 回答
    成年男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其实是个很微妙也很丰富的话题。它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性格、成长环境、三观,以及双方的熟悉程度和关系的定位。但要说“正常状态”,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维度去理解。一、 尊重是基石,自由是前提。首先,最核心的是互相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基于权力、地位或.............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个人行为、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习俗等多个层面,确实需要详细地探讨。从社会普遍认知和习惯来看:在大多数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成年男性在父母面前“只穿内裤”通常不被认为是常规或普遍的穿着方式。随着孩子成年,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感和隐私意识通常会逐渐增强。即使在非常亲密的家庭中,在父母面前也倾向于.............
  • 回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东汉的光武帝和唐朝的李靖不太熟悉,这绝对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咱们得承认,历史的河流浩浩荡荡,流过了几千年的光阴,里面的人物和事件太多太多了。想想看,咱们每天面对的生活,有多少新鲜事物需要学习和消化?工作、家庭、社交、新闻热点,这些占据了咱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
  • 回答
    作为一名健康关怀的倡导者,我对于重庆那位给两岁宝宝开了成人剂量药物的医生,以及其“很正常,多吃点也没关系”的说法,感到非常震惊和担忧。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基本的医学常识和职业道德,更是对幼小生命健康的漠视和潜在的犯罪。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他的身体器官、生理机能都还在发育阶段,与成年人有着天壤之别。 .............
  • 回答
    亲爱的,15岁正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和个性的年纪,穿衣服这件事嘛,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说什么样才算“正常”,更重要的是 你觉得自在、自信,而且符合你自己的想法。让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和启发:1. 你的年龄和身份:15岁,你可能还在上中学,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阶段。一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我们视觉系统中最神奇的部分之一。确实,我们眼睛成像的过程,就像照相机一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其实是倒立且缩小的。想象一下,光线穿过眼球的晶状体,晶状体就像一个凸透镜,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只不过,光线经过晶状体后会发生折射,使得来自物体上方的信息最终落在视网膜的下方,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放飞一下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如果诸葛亮手中握着一辆“能一直正常运行的火车”,他的北伐之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有车就能赢”的故事,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历史的局限性、诸葛亮的能力以及这个“火车”在那个时代的实际意义。一、 诸葛亮的北伐困境:为何需要一辆火车?首先,我.............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