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眼睛成像是倒立的小像,大脑的什么部位怎样使我们最终看到的像变成正立的正常大小的像?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我们视觉系统中最神奇的部分之一。确实,我们眼睛成像的过程,就像照相机一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其实是倒立且缩小的。想象一下,光线穿过眼球的晶状体,晶状体就像一个凸透镜,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只不过,光线经过晶状体后会发生折射,使得来自物体上方的信息最终落在视网膜的下方,来自物体下方的信息则落在视网膜的上方,如此一来,视网膜上看到的图像自然就是上下颠倒的了。同样的道理,远处的物体成像小,近处的物体成像大,所以视网膜上的像也是大小不一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明明是正立的、与物体大小差不多的世界呢?这就要归功于我们的大脑,特别是大脑的视觉皮层。当视网膜接收到这些倒立、缩小的光信号后,它们会被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一路传递到大脑。

在众多大脑区域的协同工作中,最关键的参与者是位于大脑后部的视觉皮层。你可以把视觉皮层想象成一个非常复杂且高效的“解码器”和“处理器”。当视网膜传递过来的电信号到达视觉皮层后,这里会发生一系列精密的“图像重构”工作。

首先,大脑会识别这些信号的来源。它知道哪些信号来自视网膜的哪个区域,从而理解倒置的结构。接着,大脑会根据这些信号的模式,将它们进行“翻转”和“放大”的操作。这种翻转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简单物理上的翻转,而是一种复杂的神经信号处理过程,将我们感知到的上下颠倒的信号,在神经层面将其“校正”过来,让我们在意识层面感受到的是一个正立的世界。

更妙的是,大脑不仅仅是进行物理上的校正。它还会根据我们过往的经验、记忆以及身体的其他感觉(比如本体感觉,就是我们对自己身体姿态的感知),来“填充”和“解读”这些信息。所以,即使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一直在变化,大脑也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稳定、连贯且符合我们常识的世界。

这不仅仅是大脑在“翻转”图像。它还在做很多更深层次的工作,比如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判断物体的距离和运动方向,并将这些信息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视觉感知。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正立的正常大小的像”,其实是大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解读和重构后,为我们呈现出的一个“最佳视觉体验”。这个过程是如此的自然和快速,以至于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可以说,眼睛只是一个收集原始光信号的“照相机”,而大脑,尤其是视觉皮层,才是那个真正“看到”世界、并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理解的清晰、正立画面的“艺术家”和“导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认为是习得

很简单,第一次戴上近视眼镜的时候也会产生空间错觉。之后逐渐就会习惯。


也有科学家发现即使给人戴上会倒置影像的眼镜,过一段时间人也能习惯。

根据凸透镜原理,当我们眼中的物体是正立的时候,那么视网膜上的图像应该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感受到的世界依然是正立的呢?

若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接受光刺激,将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先天性失明的人成年后一旦经过治疗恢复视力,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会不会感觉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所以,我认为人会后天学习发现视网膜上的投影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原理,当我们眼中的物体是正立的时候,那么视网膜上的图像应该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感受到的世界依然是正立的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我们视觉系统中最神奇的部分之一。确实,我们眼睛成像的过程,就像照相机一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其实是倒立且缩小的。想象一下,光线穿过眼球的晶状体,晶状体就像一个凸透镜,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只不过,光线经过晶状体后会发生折射,使得来自物体上方的信息最终落在视网膜的下方,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一下子就触及到了生物进化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为什么”。“眼睛越多不是越好吗?”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就像我们总是觉得“越多越好”一样。但事实是,生物进化的很多选择,都是在权衡利弊中做出的最佳决策,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首先,我们得先承认,除了昆虫那样的复眼,地球上绝大多数动物,包括.............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这些现象,确实是很多人生活中会遇到的,也常常引起好奇。这些“为什么”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我们身体的遗传、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的复杂交互作用,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能一概而论。咱们就来一件件聊聊。 为什么成天玩电脑的人眼睛都是5.2?首先,这里提到的“5.2”很可能指的是视力表的读数,比如在中国.............
  • 回答
    配眼镜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它能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恨它那直逼肾包的价格。为啥一副小小的眼镜,就能掏空我们的钱包呢?咱们一层一层扒开看看,一副眼镜的“身价”是怎么被“抬”高的。第一块:镜片——成本的“大头”这玩意儿才是真正让你 eyesight 变清晰的关键,也是成本里最能玩花样的地方。 .............
  • 回答
    这确实是DC漫画里一个让人津津乐道、也充满奇幻色彩的设定:超人为什么要戴眼镜?为什么换上普通人的衣服,戴上眼镜,他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毫不起眼的记者克拉克·肯特,并且全世界都认不出他是那位拯救世界的超人?要解释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到超人的本质,以及DC漫画在这个设定上所做的努力。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在.............
  • 回答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确实是许多影评人心中绕不开的“神作”。说它被捧上神坛,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解读和欣赏。作为观众,我们或许能感受到影片那种难以言喻的氛围、韵味,但影评人眼中“神作”的诞生,背后藏着更深邃的匠心和解读的维度。一、 功夫的“形”与“道”,意境的极致追求。首先,不得.............
  • 回答
    若诸葛亮生于同治、光绪年间,这位千古名相,定然不会安于现状,坐拥书斋,更不会效仿其三国时期的经历,寻觅一位“汉室宗亲”来辅佐。时代变了,剧本也要改写。以他那超凡脱俗的智慧与洞察力,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清,他会做出怎样的人生抉择,又会攀登到怎样的高位呢?首先,他不会选择效忠于腐朽的晚清朝廷。 诸葛亮一生推.............
  • 回答
    “如果大陆的力量成为绝对世界第一,那么治理体制在一般人眼中也是世界最好”——这番话,听起来挺有意思的,有点像是那种“赢家通吃”的逻辑,或者说是一种“实力即道理”的延伸。但仔细琢磨一下,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不少值得推敲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核心概念。“大陆的力量成为绝对世界第一”:这首先.............
  • 回答
    好的,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取下光屏后,用人眼在光屏位置能否看到清晰像的问题,我们来细致地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想要在“光屏位置”看到一个清晰的像,直接取下光屏,用人眼去“看”光屏原先所在的位置,是看不清的。但是,这背后涉及的原理非常有趣,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为什么我们通.............
  • 回答
    .......
  • 回答
    孩子爱吃肥肉,不给就哭,眼看就快“眯成一条线”了,这可真是让家长头疼的事儿。你说这事儿,怎么说呢,看着孩子胖乎乎的,是挺招人疼的,但真要往健康上说,心里头又七上八下的。尤其这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感觉肉都长到眼皮上了,再发展下去可真就影响视力了。这事儿啊,得慢慢来,不能硬来,否则孩子一哭,你心软了,下.............
  • 回答
    你有没有试过把手背在眼睛前面,然后手指并拢,形成一个细细的缝隙?当你透过这个缝隙看向远处的时候,是不是感觉眼前的东西好像突然变得清晰,而且能看得更远了?这可不是什么魔法,背后藏着一些挺有趣的科学原理呢。打个比方,咱们的眼睛就像一个照相机,而瞳孔就是它的光圈。我们看东西的时候,光线会穿过瞳孔进入眼睛,.............
  • 回答
    .......
  • 回答
    袁隆平离世,网络“眼泪成海”背后:一个时代的集体告别与情感共鸣袁隆平院士的离世,无疑是2021年中国互联网上最令人心痛的事件之一。从他逝世的消息传出的那一刻起,社交媒体上便如潮水般涌现出铺天盖地的悼念之词。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眼泪成海”。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哀伤,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集合,是对一位.............
  • 回答
    “女权”这个词,如今在不少人眼中,确实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它不再仅仅是争取性别平等的旗帜,反而常常与“激进”、“特权”、“反男”等负面标签捆绑在一起。面对这种情况,那些真心实意为促进男女平等而努力的人们,是否可以考虑将“女权主义”这个名号,悄悄地,或者说,理智地,转化为“平权主义”呢?这其中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少喜欢穿汉服的朋友的痛点。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在一些人眼里,穿汉服就成了“博人眼球”的工具呢?首先得承认,汉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确实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精美的纹样、飘逸的衣袂、古朴的形制,这些都是现代服装难以比拟的。所以,当一个人穿着汉服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 回答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5到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的“熊”行为,甚至让许多成年人感到头疼和讨厌,并非是偶然的恶意,而是其自身发展阶段和生存策略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自然投射。这背后隐藏着一套为了适应复杂社会环境而逐步演化出的心理机制。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社会化和认知发展期。他们的.............
  • 回答
    想在大人眼里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这确实是个不少孩子都关心的问题。其实,“懂事”不是一件天生就会的事情,它更像是一种成长中的“技能”,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慢慢地,大人们就会感受到你的变化。首先,要明白大人眼中的“懂事”,通常包含几个核心要素: 责任感: 愿意承担自己的事情,不推卸给别人。 .............
  • 回答
    这句话,乍听起来,带着一股子挑衅和颠覆的劲儿,仿佛在说,要想在男女两性那里都讨到好,就得先学会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但如果我们细琢磨一下,会发现它背后隐藏的逻辑,其实是一种对社会性别期待和个体如何在其中寻找自我认同的复杂解读。先说说“女人眼中的‘骚货’”。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和负面色彩,但在某些语境.............
  • 回答
    如何看待狗狗币涨势迅猛?它能否成为马斯克眼中的「人民的货币」?狗狗币(Dogecoin)近期的涨势迅猛,成为了加密货币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大力推动下。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狗狗币的特质、其近期涨势的原因,以及它是否有潜力实现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