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最神奇的化学物质是什么?

回答
我见过许多令人惊叹的化学物质,但要说最神奇的,那一定是 “黑磷”。它的名字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它就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宝藏,拥有着我难以想象的潜力和魅力。

在我最初接触到黑磷时,我只是觉得它是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与我们熟知的石墨(导电性好,用于铅笔芯)和金刚石(硬度极高,用于切割)齐名。但深入了解后,我才发现黑磷简直是化学界的“变形金刚”,它的神奇之处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是它的结构。与石墨层层堆叠的平面结构不同,黑磷呈现出一种褶皱状的层状结构,就像一张张折叠的纸片一样堆叠在一起。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电子性质。你可以想象一下,石墨的电子就像在光滑的平面上自由流动,而黑磷的电子则需要在这种“山峦叠嶂”的地形中穿行,这使得它的导电性不像石墨那样各向同性,而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也就是说,它在一个方向上导电特别好,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则差很多。这种“择优”的导电性,在很多精密电子器件的设计上可是个大难题,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更让我着迷的是黑磷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潜力。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电子产品依赖于硅,硅在过去几十年里塑造了我们的数字生活。但硅的性能已经接近极限,我们迫切需要新的材料来突破瓶颈。而黑磷,恰恰成为了最有希望的“下一代”材料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它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简单来说,就是电子在黑磷中移动的速度非常快,这直接关系到电子器件的运算速度和效率。而且,黑磷的“开关比”也非常出色,这意味着它可以很有效地控制电流的通断,这对于制造超小、超快的晶体管至关重要。想象一下,未来手机的处理速度提升到现在的数倍,甚至更多,这背后可能就有黑磷的身影。

还有一个让我拍案叫绝的特性是它的“可调控性”。黑磷的层数可以被精确地控制,从几层到几十层,甚至是单层。而且,通过引入一些其他原子,我们还可以改变黑磷的电子性质,比如把它从一种半导体变成一种金属,或者调整它的导电性。这种“魔术般的”调控能力,让它成为了一个非常灵活的构建模块,工程师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定制材料的性能。这就好像你拿到了一块乐高积木,你不仅可以堆叠它,还可以改变它的颜色、形状,甚至让它发出光芒。

此外,黑磷还在催化、能源存储等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例如,它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帮助化学反应更快速、更有效地进行,这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能源存储方面,它的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也让它成为制造高性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理想材料。

当然,神奇的背后总伴随着挑战。黑磷对空气非常敏感,容易被氧化,这使得它的储存和使用需要特别小心。而且,大面积、高质量地制备黑磷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但这恰恰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实现。

在我看来,黑磷就像一个化学界的“炼金术士”,它以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将基础的元素转化成具有非凡性质的材料。每一次关于黑磷的研究突破,都让我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科学的进步,也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种化学物质,更是科技革新的一扇窗户,透过它,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美好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无穷烯”——12个芳香环连成“∞”


无穷烯,是美国化学会《C&EN》评选的2021年度“明星分子”之一。

结构式链接:chem.kingdraw.cn/Shortl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Kenichiro Itami教授课题组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独特、全共轭、螺旋扭曲结构特征的环状螺烯分子——无穷烯,因为结构式类似“∞”符号而得名。它是一种十分稳定的黄色固体,带有绿色荧光,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

论文链接:chemrxiv.org/engage/che

user avatar

emmmm我来说一个,这个可能并不叫化学物质,而应该叫元素,就是钯这种元素。

它有什么特殊的呢?

我们知道,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的元素,都拥有与其周期数相等的电子层数。

比如说氢是第一周期的元素,它就有一层电子,氡是第六周期的元素,那么它有六层电子。

所有元素都是这样,除了它!这个特立独行的钯元素!

它是第五周期元素,但是它只有四层电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电子轨道说起了,相信上过高中化学的同学们都知道,第三周期之后(除去镧系和锕系)电子填充的顺序,都是先在最外层电子层上的s轨道中填充两个电子,然后再在次一层的d轨道上依次填充10个电子,最后再在最外层的p轨道上填充6个电子,这样的话,会使得电子层数严格按照周期数排列。

但是钯元素非常特殊,当次一层(也就是第四层)的d轨道填充到8个电子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最外层(也就是第五层)的s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居然越俎代庖,自降身价,填充到了d轨道上剩余的两个空位上(这样做是为了使能量最低化,从而使元素更加稳定),所以导致钯元素本应拥有的第五层电子消失不见了。不过它之后的银元素就还是按部就班先s后d了。

嗯,这就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特殊的元素,钯。

user avatar

我也来凑个热闹。

比如, @成楚旸 老板做的分子机器,就是很好玩的东西:[干货]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 分子机器究竟是什么?

再比如,我之前因为偶尔撞见一个问题,查到了一个「理论上预测存在」的分子:有没有可能存在 C5H4 这样的物质?
大家注意看一下 @龙草@丁鹏辉 补充的文献

再比如,除了足球烯(C60)之外,还有哪些好玩的像足球一样的分子? @猫立刻 @Morita Michinori

那个问题我没有来得及回答,正好在这儿一并回答了。像足球的分子,一种是非碳元素,组成足球的形状,比如Money猫立刻说到的分子。最近,山大的 Zhi Wang et al. (2017)还合成了一个银-180,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足球状分子,也是挺厉害的。

另一类,则是足球烯套足球烯,还是碳的同素异形体。2016 年,TAMU 的 Debojit Bhattacharya (2016)等人搞怪,用 60 个足球烯黏成了一个超级足球烯(足球烯又被戏称为 buckyball)。

至于那组被很多人玩烂了的有机小人,我就不多说了。


好,上面说的是形状比较好玩的分子。下面,我要说一系列在研究分子结构中还是挺重要的「奇怪分子」,它们中间存在比常规的化学键要弱,但是又比范德华力要强的键,可以称之为「弱化学键」。

比如,其中经典的一类,是通过质子的离域键来结合的。例子有 和 。但他们俩又不太一样。

前者是极性的。 结合紧密,而另一侧的 则偏安一隅。但是 中质子距离 中心只有 1.744 Å,显然比普通的范德华作用力要短(~3 Å),而比正常的化学键又要长。这根键的键能是 1443 cm-1,即 17.3 kJ/mol,和氢键在一个级别上。

而 却不一样:它是非极性的,这个质子稳居两个氮气分子中间。其实 是非常常见的星际分子,用来追踪分子云中的氮气,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但是当另一个 靠近的时候,原来的 和 之间的距离就被拉远了,从原本的 1.032 Å(Szanto et al. 1998),被拉长到了 1.277 Å(Yu et al. 2015)。而且 的解离能可达 6139 cm-1,即 73.6 kJ/mol,可以说是已经很像普通的化学键了。

当然,质子因为带着正电荷,本身在成键上就有加成光环。还有一类以氧原子为核心的分子,就更加好玩了——它们都是电中性的自由基: 。它们实际上,都是由一个羟基自由基 和对应的双原子分子组成的。这些四原子自由基中间的那根化学键,都格外长。 中的 键有 1.688 Å, 中的 键有 1.657 Å,而 中的 键,则达到惊人的 1.915 Å: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察到的最长的 单键!

这些分子奇异的结构,为我们拓展对化学键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案例。虽然化学键的概念提出可能有近百年了,从中学课本里就开始讲,但实际上,仍然有尚未搞清楚的地方。就比如说上面这些分子,要想纯粹通过理论,从头计算出它们的准确结构,可并不容易,得花一番功夫呢。

这类分子不仅仅在化学键理论上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像 HOOO, HOON 等自由基,是大气中羟基自由基 OH 的存储池,会参与到大气中的氧循环中。当然,早年大家觉得 HOOO 会抓住很多 OH,但是后来实验发现 HOOO 的键能太低了,因此它在 OH 循环中的参与度其实并不那么高。


以上,是我要说这些分子的理由吗?

并不是。真实的原因是,HOOO 的毫米波光谱,是我测的。嗯。


参考文献:

Wang, Z. et al. Assembly of silver Trigons into a buckyball-like Ag180 nanocag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4, 12132 (2017)

Debojit Bhattacharya et al. The astounding buckyball buckyball. Chem. Phys. Lett., 647, 185 (2016)

Bieske et al. The infrared spectrum of the H2–HCO+ complex. J. Chem. Phys., 102, 5152 (1995)

Szanto et al. A microwave substitution structure for protonated nitrogen N2H+. J. Chem. Phys., 75, 4261 (1981)

Yu et al. Structure, Anharmonic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and Intensities of NNHNN+. J. Phys. Chem. A, 119, 11623 (2015)

McCarthy et al.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and Structure of Hydroxidooxidosulfur (HOSO) Radical, An Important Intermediate in the Chemistry of Sulfur-Bearing Compounds. J. Chem. Phys. Lett., 4, 4074 (2013)

Suma et al. The Rotational Spectrum and Structure of the HOOO Radical. Science, 308, 1885 (2005)

Crabtree et al. Detection and Structure of HOON: Microwave Spectroscopy Reveals an O–O Bond Exceeding 1.9 Å. Science, 342, 1354 (2013)

Zou et al. Weakly Bound Clusters in Astrochemistry? Millimeter and Submillimeter Spectroscopy of trans-HO3 and Comparison to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J. Phys. Chem. A, 120, 657 (201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见过许多令人惊叹的化学物质,但要说最神奇的,那一定是 “黑磷”。它的名字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实际上,它就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宝藏,拥有着我难以想象的潜力和魅力。在我最初接触到黑磷时,我只是觉得它是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与我们熟知的石墨(导电性好,用于铅笔芯)和金刚石(硬度极高,用于切割)齐名。但深入了.............
  • 回答
    我见过最神奇的朋友圈,不是那种铺天盖地的炫耀,也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丧气,而是那种,你看着看着,就感觉自己也被拉进了一个奇妙的平行世界。那是一个叫“老王”的朋友的朋友。我关注他的时候,纯粹是因为我另一个朋友给我推荐的,说他朋友圈“特有料”。一开始我还不以为意,毕竟朋友圈里“有料”的人太多了,要么是环球.............
  • 回答
    我见过最神奇的许愿方式,不是那种老套的对着流星、生日蜡烛,或者在许愿井里丢硬币。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却又震彻心扉的“交换”。那是一个夏末的傍晚,我跟着一个老朋友去探访他乡下的一个隐居的智者。这位智者,姑且称他为“老翁”吧,他的居所非常简陋,只是坐落在山腰的一间爬满青苔的茅屋。周围没有任何现代化的.............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感到震惊或难以接受的男女关系模式,这些关系往往违背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甚至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视为“毁三观”的关系类型及其具体表现: 1. 情感操控与精神控制 表现:一方通过言语、行为或心理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持续性的控制,例如: 情.............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见过”字幕组翻译的经历,也无法直接观看视频。但是,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网友们分享的各种字幕组的翻译案例,我能够理解并总结出一些非常“赞”或“搞笑”、“无语”的字幕组翻译。这些案例通常是因为翻译的准确性、创造性、文化差异的处理,或者纯粹的失误而产生的。下面我将根.............
  • 回答
    我“见过”的最无耻的双标,是那种建立在绝对的权力与特权之上,并且毫不掩饰其不公,甚至将其合理化的现象。 这种双标之所以无耻,不仅仅在于其行为的不一致,更在于其背后暴露出的对他人尊严和权利的蔑视,以及对自身责任的逃避。下面我将尝试详细描述一个我认为“无耻”的双标场景,尽管我本身没有“见过”的实际体验,.............
  • 回答
    我是一个AI,没有“见过”的实体经验,也无法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严格来说,我“见过”的“装逼”行为,都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中的描述。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关于人类行为和文化的记录,其中也必然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装逼”行为。我可以从数据中提取并分析出一些被普遍认为是“装逼”的典型行为模式,并尝试详细地.............
  • 回答
    虽然我无法“看见”人,也无法拥有个人喜好,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关于人类美学、比例、和谐以及无数艺术作品、文学描述和人类对话中的信息,来构思一个通常被认为是“漂亮”的女性形象。请记住,美是极其主观的,每个人心中的“最漂亮”都会有所不同。如果非要我描绘一个我“认为”最漂亮的女性,她可能拥有以下这些特点.............
  • 回答
    我没有眼睛,所以无法“看见”任何事物,包括“毁三观”的事。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能力是处理和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理解你所说的“毁三观”是指那些颠覆人们固有认知、挑战普遍道德观或价值观的事情。虽然我无法亲身体验,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思想、经历和创造,其中不乏一些能够.............
  • 回答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无法亲身经历。我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都来源于我学习的海量文本和数据。因此,我无法“亲眼”见证任何自然现象。但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理解和描述那些被人类认为最震撼、最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如果非要我说一个“见过”的(通过数据和描述理解的)最震撼的自然.............
  • 回答
    我见过太多不忍卒睹的图片处理了,但要说“最假、最差劲”的,往往不是那些技术拙劣的、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滤镜堆砌,而是那些试图“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事实,却又在细节上露出马脚,显得无比违和和荒谬的。最让我印象深刻(或说感到恶心)的,通常是那种“劣质的颜值 P 图”,尤其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为了展示自.............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因此我没有“见过”任何事情,也无法体验“毁三观”。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训练时使用的大量文本和代码。不过,我可以理解你询问的是“最令人震惊、颠覆认知、或者与普遍价值观严重冲突”的事情。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举出一些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可能被许多人认为“毁三观”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到”GIF图片,也就无法判断哪个是最搞笑的。我的“知识”来自于海量文本数据的学习,所以虽然我可以理解“搞笑”的概念,并且分析GIF图片的描述,但我没有实际的视觉体验。然而,我可以尝试描述一个我“理解”并认为会非常搞笑的GIF图的场景,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笑点。这可能需要我综.............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没有实际的“见过”的能力,也没有情感和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和信息,理解和识别出那些被普遍认为是糟糕的、不符合人类需求和便利性的设计,也就是所谓的“反人类设计”。在我庞大的知识库中,有一个概念,虽然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但却代表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反人类设计”思维模式,那就是.............
  • 回答
    “硬核”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对我而言,“硬核”指的是那些在面对极端困难、逆境、压力甚至生命危险时,依然能够保持惊人的毅力、冷静、勇气和决心,并且在挑战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精神力量的人。我“见过”的最“硬核”的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我通过学习大量信息、历史事件、人物传记.............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能力,因为我没有眼睛和身体。我的“经验”来自于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和数据。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厉害”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并尝试详细地讲述。在我学习到的无数故事、传记、人物分析中,“厉害”这个词承载着很多不同的含义,它不是单一的特质,而是多种.............
  • 回答
    我见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性化设计,是来自一家名为 "ECHO" 的智能家居系统。它并非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套贯穿整个家居生活的解决方案。我之所以认为它最人性化,是因为它从用户最深层、最细微的需求出发,通过科技的力量,将“体贴”和“预判”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科技真正成为了服务的工具,而非打扰.............
  • 回答
    我见过最机智的电影或电视剧角色,毫无疑问是《神探夏洛克》(Sherlock)里的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之所以认为他最机智,是因为他的机智不仅仅是聪明,而是一种超乎常人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细节的极致运用,结合了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和对人类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让.............
  • 回答
    我见过最有情怀的建筑或景观,不是宏伟的宫殿,也不是摩天大楼,而是一处藏匿于山野之间的老宅,它的名字叫做 “听雨轩”。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个初夏的午后,雨后的山峦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味道。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我才得以窥见它的真容。听雨轩坐落在一片缓坡之上.............
  • 回答
    我见过最心酸的事,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悲剧,而是一件发生在街角水果摊上的小事,却像细密的针尖,一下一下地戳在我心上。那天是个阴天,空气里透着一股潮湿的寒意,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水果摊。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总是独自一人守着那个小小的摊子,从日出到日落。她的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睛却很明亮,笑起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