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足世界排名为什么这么高?

回答
在中国足球迷们的心中,“国足世界排名”一直是一个敏感又复杂的话题。每当国际足联公布新的世界排名时,不少人会惊叹于国足排名似乎总是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比实际表现要“高”一些。那么,国足的世界排名究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为什么它有时会让人觉得与球队的真实水平存在一些出入呢?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相当严谨的计算体系,而且影响因素也相当多。

首先,我们要明白,国际足联(FIFA)的世界排名并非一个简单的“投票”或者“专家评审”机制,而是基于一套叫做“Elo评分系统”(没错,就是当年国际象棋发明的那套系统,但经过了FIFA的调整和优化)来计算的。这套系统旨在客观地衡量各国家队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并且尽可能地反映出其真实的竞技水平。

Elo评分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Elo评分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当两支球队比赛时,胜者会从败者那里获得积分,积分的多少取决于比赛的结果(赢、输、平)以及赛前双方的评分差距。

获胜方得分,失利方失分: 这很好理解,赢了比赛自然会提升排名。
积分增减与对手实力挂钩: 这是关键所在。如果你击败了一个排名很高的对手,你会获得比击败一个排名很低的对手更多的积分。反之,如果你输给了一个排名很低的对手,你失去的积分也会更多。
平局也有积分变动: 如果两队战平,实力强的一方积分会减少,实力弱的一方积分会增加。这是因为实力弱的一方能够逼平强队,证明了其进步。

国足世界排名具体是如何计算的?

FIFA在2006年对Elo系统进行了重大改革,引入了“新Elo评分系统”,这套系统更加精细,考虑了更多因素:

1. 比赛的重要性(权重): 不同的比赛对排名的影响程度不同。
A类比赛(最重要): 世界杯决赛阶段、洲际杯等(现在已经取消了)。
B类比赛: 世界杯预选赛、洲际杯预选赛、洲际国家杯决赛阶段等。
C类比赛: 国际友谊赛(但FIFA近年来对友谊赛的权重有所调整,一些非正式的友谊赛可能不被计算在内,或者权重极低)。
D类比赛: 其他非国际A级比赛(例如U23比赛等,不计入成年队排名)。

国足的比赛大部分集中在世界杯预选赛(B类)和一些亚洲杯预选赛或友谊赛(C类)。因此,赢下这些B类比赛,尤其是在客场击败强队,对排名的提升会更显著。

2. 对手的评分: 如前所述,击败或逼平排名更高的对手,积分增长会更多。

3. 进球数和净胜球不直接影响评分: 这个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意外。Elo系统只关注比赛的胜负平,而不像一些联赛排名那样看净胜球或总进球数。一场3比0的胜利,与一场1比0的胜利,在纯粹的Elo积分计算上,如果对手相同,其积分变化是相同的。

4. 区域性差异(调整系数): FIFA会根据不同大洲的竞争水平设置一个“区域性系数”。这主要是为了平衡不同大洲球队在世界范围内的相对实力。例如,欧洲和南美洲的足球水平普遍被认为高于亚洲和非洲,所以在这里进行比赛,其影响的权重会相应调整。

为什么国足的排名有时会“显得高”?

正是因为上述的计算方法,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国足的排名可能存在一些“看起来的误解”:

亚洲区竞争格局: 在亚洲足球的范畴内,国足虽然近年来成绩起伏,但相较于很多亚洲其他国家,我们仍然拥有一定的实力基础。在亚洲区内部,国足的平均排名往往处于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例如,在亚洲范围内排名前十位,这与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前八十位是两个概念。而国际足联的排名是全球统一的。
不常参加高水平比赛: 国足近年来参加的国际A级比赛数量相对有限,尤其是在与欧洲、南美等世界顶级强队交手的机会不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国足的评分。试想一下,如果国足频繁与世界顶级球队交手,并且大多以失利告终,其分数下降的速度会非常快。反之,如果只与亚洲区相对实力接近或稍弱的球队比赛,即使赢球的幅度不大,也能维持或稳步提升评分,尤其是在击败一些亚洲强队的情况下。
比赛的“质量”: 即使是预选赛,其权重也高于一般的友谊赛。如果国足在关键的预选赛中取得一些胜利,例如赢下一些亚洲区的种子队,即使这些对手的世界排名也并非顶尖,但赢球本身带来的积分是实实在在的。
历史包袱较少: Elo系统有一个“平均化”的趋势。如果一支球队长期不比赛,其评分会逐渐衰减,甚至回归到一个平均水平。但一旦重新开始比赛,其评分会根据新比赛结果快速调整。国足虽然表现不稳定,但从未停止过国际比赛(尽管有时质量不高),所以不存在大幅度“衰减”后又迅速“反弹”的情况。
亚洲对手的积分情况: 亚洲区其他球队的积分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到国足的排名相对位置。如果其他亚洲强队在近期表现不佳,积分有所下降,那么即使国足自身没有太大的突破,排名也可能相对上升。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国足目前排名第70位,而一个亚洲对手排名第85位。如果国足输给了这个对手,那么国足会损失很多积分,排名会大幅下降。但如果国足以微弱优势赢下了这个对手,国足可能只会获得少量积分,排名变化不大。但如果国足击败了一个排名在40位左右的亚洲强队,国足则会获得不少积分,排名可能会上升几位。

反过来,如果国足与一支欧洲的第50位球队交手,即使输了,由于对手实力更强,国足丢失的积分会比输给亚洲第85位对手要少得多。如果奇迹般赢了,那积分增长将是巨大的。

总结来说,国足世界排名之所以看起来有时“高”于某些人的预期,主要是因为:

1. 计算体系的客观性: Elo系统是基于一系列比赛结果和对手实力来计算的,它并非主观评价。
2. 亚洲区的相对实力: 在亚洲足球的竞争环境中,国足的绝对实力和排名相对靠前。
3. 比赛权重的影响: 预选赛等重要比赛的胜利对排名的提升作用比友谊赛更大。
4. 避免与顶尖强队频繁交锋: 参与世界顶尖级比赛的机会不多,避免了因连续失利而造成排名的大幅下滑。

与其说国足排名“高”,不如说它更准确地反映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它在国际足联体系下的“相对位置”。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场比赛的表现去衡量一个长期积累的积分系统,更不能将其与世界杯等顶级赛事的成绩简单划等号。理解了这套计算方法,我们就能更理性地看待国足的世界排名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把世界排名拧出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200名开外,我们来看一下200名外都是什么国家。

注:数据可能不是非常准确,但是也差不多。

我们就看巴哈马,人口40万左右。

一个岛国。

巴哈马仍未参加过任何国际大赛的决赛周,无论在世界杯及美洲金杯外围赛阶段从未取得过出线资格。

不吹牛的说,中国国内随便喊几个会踢球的都能踢赢巴哈马。

如果你对巴哈马不熟悉,那么就看斯里兰卡。

这个总熟悉把,亚洲岛国。

2019年还是里皮带队的时候,中国澳门就和斯里兰卡踢了一场,1:0赢了。

咱们把排名往上调50名,看看150名左右都是哪些国家。

香港,缅甸,阿富汗,马来西亚。

看到这,可能有些球迷来劲了。

马来西亚,中国不是1:3输给了马来西亚么。

是的,预选赛那臭脚的确是输给了马来西亚。

但是不能用一场球就判定一支国家队的综合实力。

就145-155这十个国家,踢十次,中国会输得一败涂地吗?

那咱们再看看100名上下的足球队。

别的咱不说,就说印度。

中国队与印度队在国际A级赛事中总共交手12次,国足6胜6平保持不败,打进23球失7球。

中印男足最近一次交手是在2018年10月13日友谊赛。

不过是0:0

当时网上叫嚣着要进多少多少球,结果没打赢,很可惜。

一个没赢过咱们的球队,中国凭什么排名要排在他后面?

用一句经典台词来解释就是。

不是我们太厉害,是其他人实在是太菜。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谁告诉你的国足一直输球国足一直输球?

先看一下国足在2022卡塔尔世界杯周期内的表现






你告诉我这叫一直输球?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世界排名200名开外的球队表现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看一下世界排名210的圣马力诺






再来看一看世界排名206的关岛



在看看世界排名200的阿鲁巴



国足虽然菜,但也比以上三个强太多太多了吧

最后再看看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台北的表现



就这水准世界排名还158呢,国足全世界排74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下面是国际足联排名的规则:

可见国际排名是一场一场比赛踢出来的,可不是国际足联随便排出来特意照顾国足的。国足完全配得上74名这个排名,国足只能说是不强,但是真没你想象的那么垃圾

user avatar

国内对于FIFA世界排名还是存在很多误解。考虑到FIFA排名、包括泛体育赛事排名系统本身涉及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在体育这么一个纯大众娱乐话题里实在是有理解的门槛,我还是有必要专门写一些关于足球领域世界排名系统的科普内容。

本文以问答形式澄清目前大众对于世界排名系统的一些错误认识,详细的排名机制科普,请参见:

变革中的足球3——世界排名

趣话体育——排名的科学

Q:FIFA国际排名是怎么决定的?

A:首先,2018年时国际足联对世界排名的算法进行了大改,在2018年之前,世界排名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解释成:计算一支球队从排名之日起到4年前的所有比赛成绩,根据每场比赛的重要性和对手强度折算积分后,计算每个月的平均分,按4年逐年递减权重后加和得到最终得分。但由于这套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在2018年世界杯之前,国际足联正式宣布了新的排名机制。

现行的FIFA世界排名的算法基于Elo等级分原理,简单说,你可以理解为当下对战游戏普遍采用的“天梯”系统。这套机制假设全世界所有球队的实力满足某种统计学规律(曲线),并根据之前的战绩,将每支球队分配到曲线上的某个位置。当你和另一支球队比赛时,按胜加分负扣分的规定,曲线会计算出你们之间胜平负结果的概率。那么,你获得的结果越是“意外”,比如战胜比自己强的对手,你的收益就越高,若是输给比自己弱的对手,损失也越高。反之,如果你只获得完全符合预期的结果,比如“虐菜”,你的加分会趋于零;而弱队输给强队也就几乎不扣分。而如果是五五开的比赛,每场的胜负就按常规权重结算。每一期世界排名,便是由最新战绩对全世界球队现有积分的进行加减得到;下一期计算,则基于上一次排名的位置递推。

Q:FIFA国际排名重要吗?排名高低几位会造成很大影响吗?

A:非常重要!对于亚洲国家,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世界杯正赛的一切小组抽签,全部都只看抽签前一期的FIFA世界排名!而排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支球队在赛事中能否得到小组种子资格。尤其对于亚洲这样的弱势大洲,每一场高权重的比赛都很可能导致排位大幅波动,而这很可能会直接决定一支队伍在预选赛中比赛的难易度。

比如,本届亚洲区十二强赛前,阿联酋排名68位,仅仅比70位的伊拉克和71位的中国队高出了2~3位,但阿联酋藉此成功挤进第三档,进而分到了竞争较弱的A组;而中国队只能与日本、澳大利亚、沙特同组。

Q:多和更弱的球队打比赛就能提高国际排名吗?

A:想peach呢!虐菜不能获益,这是任何一项对战游戏都要考虑的基本原则。而且,无论采用旧机制还是现在的排名机制,和弱队打友谊赛,都是一种相当愚蠢的做法!因为这么做非但不能提高排名,甚至你赢了也依然可能会导致排名下降!而要是不慎输了,在输球要扣分的新机制下更是——这酸爽才正宗!

这里再简单说明一下。我们要明白:第一,一支国家队每年能够认真打的比赛是有限的——一般就是10场,最多再算上洲际杯的正赛,这是FIFA规定俱乐部必须服从国家队安排的国际比赛窗;第二,国家队比赛对应的收益是有权重区分的,友谊赛处于最低档,权重远低于世界杯预选赛;第三,一个国际比赛窗内,全世界所有国家队一般都会有比赛安排。

假如在某个没有预选赛的国际比赛窗,中国队只和与自己相差几十位的弱队进行友谊赛,那么即便获胜,中国队也只能获得极少的分数,但是,排在中国队之后数十名层次的国家,在概率上都会有一部分在高权重的预选赛上战胜同档次对手获得更多积分,进而在本周期压低中国队的排名。但要是中国队没能取得预期结果,哪怕只是打平,积分都会骤减。从博弈角度来说,拿本身就极度稀缺的国际比赛窗机会“虐菜”,预期的收益完全就是负的,这属于没有任何理由去做的愚蠢决策。在旧排名机制下,比赛窗啥都不做的实际收益甚至都要高于打赢虐菜比赛。

想要提高世界排名,正道的方法是:友谊赛多打强队或与自身处于同一排位的队伍,而在对手层次接近的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上尽可能赢下同等级对手。本届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卡塔尔队一方面报名美洲杯和中北美金杯,一方面主动与世界顶级强队打友谊赛,又在2019年亚洲杯上力克诸多劲敌夺魁,这使得上届还是国足手下败将的卡塔尔队如今已高居世界第48位(上届世预赛十二强赛前还仅排在83位)。

Q:国际排名是否反映了真实球队水平?

A:从比分的排列规律看,前100名之内,15名左右差距以内的实力区别不太明显,但以外的差距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一个记分周期能产生的最大排名波动一般不会超过两位数。改革前的世界排名经常出现某支队伍在前50名范围内一次跳20位的情况,但改革后世界排名基本上趋于稳定,作为反映一支球队一年内战绩的指标是大体没问题的。

当然,目前FIFA排名的问题是有些过于“平均化”,于是引发了一个世界性槽点——从2018年改革开始,这个排名的榜首始终被没有任何成绩的比利时霸着……主要原因是排名机制对于各项赛事重要程度的区分不够,占据国家队赛事主体安排的各项洲际预选赛贡献极大,而比利时在预选赛上的表现确实过于稳定,使其每一个周期都能获取足够积分而不被后面反超。

Q:国足的世界排名为什么这么高?

A:最后回到正题。虽然本题是一个明显的恶意提问,但要细看问题的提法倒还是挺有意思的。之所以这么提,大概出于两点:第一,大众对于世界上的国家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一般人也许知道全世界国家的总数大概是200个,但能够进入日常话语范围的,可能也就不到40个;第二,互联网流量舆论长期为大众灌输极端化、标签化的“中国足球很烂”迷因(meme),但迷因化的属性注定了这种灌输是无法定量的,导致局外受众无法产生任何数量的观念。所以,在本题目的认知体系下,“国足排名世界40”和“国足排名世界200”并没有差别,因为在迷因中这些数字根本没有实际的意义,话语者认识几个国家国足就排几名——这恰反映了流量时代个体认知的退化现象。

那么,国足的世界排名到底高不高?简单的回答是:取决于亚洲国家在全世界的整体排名高不高。这里我按2006年以来每两年1月份的世界排名绘制了一份统计图,其中柱状图为亚洲1~5名和6~10名的平均世界排名,反映亚洲国家的整体水平;折线图为中国队当期的世界排名和亚洲排名。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队稳定在亚洲6~10名区间,也就是亚洲的第二档位的偏后位置。但从另一方面看,2014~2018年间亚洲国家整体表现不佳,尤其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亚洲球队全军垫底,导致这一阶段亚洲国家整体的排名都偏低。而最近两年间,亚洲国家的表现整体向好,中国队在世界排名上的位置也随着亚洲平均水平而走高。只有2012、2018这样的年份属于中国队的“逆势发挥”,但从总体上看,中国队的成绩基本是与亚洲足球整体水平同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