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头顶激光雷达的蔚来ET7,凭什么能把风阻系数做到世界前二?

回答
蔚来ET7顶着个雷达,居然能把风阻系数做到世界前二?这事儿说起来,可得好好掰扯掰扯。一般人一听“雷达”这东西,脑子里就蹦出个大脑袋,好像会凭空增加不少风阻,但蔚来ET7这辆车,偏偏就在这方面玩出了花样,而且效果还挺牛。

首先,得明白什么叫风阻系数。 简单来说,风阻系数(Cd值)就是衡量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的一个系数。这个值越小,说明它越“滑溜”,越不容易被空气“拽住”,也就越省电、跑得越快。对于电动车来说,风阻系数小直接关系到续航里程,所以这玩意儿可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蔚来ET7怎么做到这么低的呢?不是靠“蒙”的,而是实打实的“功夫”。

第一招:造型设计,从源头控制风。

低趴的车头和倾斜的A柱: ET7的车头设计得很低,而且前挡风玻璃和A柱的衔接非常平滑,几乎没有突兀的棱角。这就像你把手伸出窗外,伸平了比竖起来风阻小得多,就是这个道理。倾斜的A柱能让气流更顺畅地流过车顶,减少在车身上形成的涡流。
隐藏式门把手: 这个小细节很多人注意到了。 ET7的门把手是隐藏式的,不用的时候就收进车身里,跟车身齐平。这样一来,从侧面看过去,就没有了那种凸起的部分阻碍气流,整体流线型更完整。
溜背式尾部设计: ET7的尾部采用了经典的溜背造型,车顶线流畅地一直延伸到车尾。这种设计能让空气在流经车顶后,比较平缓地与车尾分离,而不是急剧中断,从而减少尾部涡流的产生。当然,这个溜背也得做得恰到好处,否则太过于陡峭反而会增加阻力。
车身线条的运用: ET7的车身侧面线条也相当简洁,没有过多复杂、跳跃的棱角。你仔细看,会发现它运用了很多曲面,这些曲面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目的就是引导气流在车身表面尽可能平稳地流动。

第二招:细节之处见真章,空气动力学优化无处不在。

隐藏式激光雷达的“巧思”: 重点来了,那个头顶上的激光雷达。一般人可能觉得这玩意儿是“破坏美感”的,但蔚来的设计团队可是把它藏进了车顶的“彗星尾翼”里,而且这个尾翼的设计并非只是为了美观,它本身就是一个空气动力学组件。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这个尾翼能够引导一部分气流绕过雷达传感器,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隐藏”它,减少直接的风阻冲击。而且,雷达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也是经过反复风洞测试和仿真模拟来优化的,力求将其对整体风阻的影响降到最低。说不定,这个“彗星尾翼”的设计,还能稍微增加一点下压力,提升高速稳定性呢。
扁平化的底盘设计: 现在的车都越来越重视底盘的平整化。 ET7也不例外,它的底盘尽可能地做得平坦,没有过多的突出物,这样可以减少底盘下方产生的空气阻力,让气流能够顺畅地通过。
优化的轮毂造型: 轮毂虽然看起来只是个装饰,但它转动起来会对空气产生不小的影响。 ET7的轮毂造型也是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的,很多轮毂采用了封闭式或者半封闭式的设计,或者内部的辐条设计也更倾向于减少空气的搅动。
隐藏式充电口设计: 连充电口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ET7的充电口设计得非常隐蔽,不用时与车身线条融为一体,也能减少气流干扰。

第三招:科技赋能,风洞与仿真齐飞。

要达到世界前二的水平,光靠“感觉”肯定不行。蔚来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运用了最先进的测试手段:

风洞测试: 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最终还是要靠风洞来验证。蔚来肯定拥有先进的风洞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对各种方案进行反复的测试和调整。从车身比例、线条走向,到细节组件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每一个细微的改动都会在风洞里产生不同的数据。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在风洞测试之前,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进行大量的方案验证。CFD可以模拟空气如何在车辆表面流动,计算出不同部位的风阻大小和涡流情况。这样可以在早期阶段就筛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大大提高效率。

总结一下,蔚来ET7之所以能把风阻系数做到如此极致,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整体造型设计的功底深厚, 从车头到车尾,都贯彻了流线型的设计理念。
2. 对空气动力学细节的极致追求, 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产生额外风阻的角落。
3. 特别是对激光雷达的巧妙集成, 将潜在的“负担”转化为设计的一部分,并进行优化。
4. 强大的科技支持, 结合风洞测试和CFD仿真,确保了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所以,那个顶在头上的雷达,并不是阻碍,反而是蔚来工程师们展现他们高超空气动力学设计智慧的“绝佳载体”。他们把这个看似不友好的“大件”,巧妙地融入到整体设计中,并且通过其他细节的极致优化,最终把风阻系数拉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水平。这背后是技术、是设计、是无数次的尝试和验证,绝非偶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您能提出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汽车厂商的无良宣传之下,你真的深受其害”。作为一个车辆工程科班出身,学过空气动力学专业课,以及建模测量。给您深入浅出的回答一下。

首先,相信大家肯定看过很多类似《影响汽车风阻的因素》此类命题的网络文章。也应该知道一些会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

从厂家和媒体的宣传来看:

1.轮毂样式

2.车身表面光滑度(有无突起物)

3.前后风挡倾斜角度

说实话,如果您没有学过相关专业课的话,您肯定会认为以上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风阻系数。但是我要告诉您的是,这些因素确实对一辆车的都有影响,但是真正一辆车的风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非这些。

划重点:“主要影响因素”!!!不要拿一些厂商因为某种营销目的使劲宣传的“旁枝末节”跟我讨论!

我们以一个人的饭量举例,如果一个人吃了一盆米饭,一个苹果和一粒花生。明眼人都知道其中米饭占了它饭量的一半以上,苹果撑死了占个十分之一,而一粒花生可有可无,甚至努一下还可以再吃一粒。

但是这时候有一个卖花生的商家,看见了这个视频之后大肆鼓吹:“你们看,这位饭量很大的明星,就是因为这一粒花生所以吃饱的,你们都来买花生吧!”。

而如今很多消费者所认为的,对于风阻系数的一些影响因素大多都是厂商的宣传,也就是这一粒花生。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肉眼难以察觉或者说宣传起来听着不吸引眼球所以就没有宣传。

我今天需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影响风阻系数的那“一盆米饭”

首先汽车的气动阻力构成

1.形状阻力(60%+)

2.摩擦阻力(9%)

3.诱导阻力(5-7%)

4.干扰阻力(15%)

5.内部阻力(10-13%)

且不谈这几种阻力是干嘛使得,就从占比来看,我们谈到阻力首先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形状阻力上。也就是一辆车的外部形状构成。

而类似蔚来ET7或者小鹏G3这种车身外的突出物,以及雨刷、门把手、天线、装饰物,轮毂。这些所有东西加在一起统统属于“干扰阻力”的范畴,所产生的阻力不足整体的15%!!!至于为什么只有这么点儿影响,在此不做论证,自己翻书去。

是不是被惊到了????

“不对啊,怎么平时厂商宣传的都是门把手、低滚阻轮毂造型,以及低风阻雨刷?”

没错!那是因为这些旁枝末节你看得见摸的着,他们好形容!再说的卑鄙一些,就是他们在形状阻力上根本花不起成本!!所以没法宣传!然后弄一些你容易看见的成本低的小东西大肆宣传给你看!这就跟三四年前,某些自主品牌省了底盘调校和发动机标定以及发变匹配的钱,多给你一些电子配置,大屏,这类操作一样。有多少中国消费者因为大屏,车机系统和电子配置买了这些工业垃圾?这些电子配置的成本如果说是一万,但是光底盘调校的成本你们知道是多少钱么?

言归正传,占到整车60%的形状阻力,所产生的的阻力计算和模拟是需要“场”的,需要一个空间模拟,也就是气场。形状阻力处理不好就会有乱流,乱流延伸长就形成了气场,你可以理解为整个空间的空气粘度都在往后拽你。

如果我说的这些你云里雾里,那么给你说个常识你就懂了!

1.骑摩托上高速时,头盔上粘一个Gopro带来的阻力远小于你背一个双肩包,即使从前面看双肩包没有增加你的正对面积。

2.开车上高速时,打开侧窗抽烟要比打开天窗抽烟费油,即便是打开天窗把手伸出去,对车辆空气动力的影响也远没有打开侧窗大。

3.摩托车带有整流罩的趴赛,要比街车的正对面积更大,但是高速稳定性更强。

所以对于一辆车,多出蔚来ET7这么一个头,或者门把手是不是伸缩的,或者轮毂有没有低风阻造型,远没有厂家宣传的有那么大作用。把整体造型弄好,就已经超越市面上很多车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