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怎么结束的?

回答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班牙流感”,它的结束并非因为某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的过程,其中包含了病毒本身的演变、人类社会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自然选择的力量。

要详细讲述它的结束,我们得从几个关键方面来看:

1. 病毒本身的演变:温和化是关键

这是最核心的因素。像大多数病毒一样,1918年的流感病毒(H1N1亚型)在传播过程中也在不断复制和变异。病毒的终极目标是生存和传播,而杀死宿主过多会阻碍其传播。因此,那些致死率过高的病毒株,反而可能因为宿主死亡太快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播。

自然选择的压力: 那些致病性较弱、能够让宿主存活更长时间并传播病毒的病毒株,更有机会在人群中扩散开来。久而久之,在大量人群感染和传播的自然选择下,致死率极高的病毒株逐渐被淘汰,而能够温和地传播的病毒株则占据了优势。
免疫力的增强: 随着更多的人感染并康复,他们获得了对该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这就像在人群中建立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当足够多的人拥有免疫力时,病毒就很难再找到新的宿主,传播链条也因此被切断。免疫力一方面来自于病毒本身的温和化,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人群的群体免疫。

2. 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有限但有意义)

尽管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无法与现在相比,也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但一些基础的公共卫生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病毒的传播,为人群建立免疫力争取了时间,并最终帮助控制了疫情。

隔离与检疫: 受感染的病人和他们的接触者会被隔离,限制其与外界的接触。港口和边境也可能实施检疫措施,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社交距离: 人们被鼓励避免大型集会,学校、剧院、商店等公共场所可能被关闭。强制佩戴口罩的规定也在一些地区实行。虽然执行力度和普及程度参差不齐,但这些措施确实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病毒接触机会。
卫生习惯的提倡: 鼓励人们勤洗手、咳嗽时掩住口鼻等基本卫生习惯,虽然看似简单,但在那个年代,这些措施对于减少病毒传播也是有帮助的。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殊背景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产生了复杂影响。战争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军队营地拥挤、医疗资源紧张,这些都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各国政府为了不影响战争士气,也可能淡化疫情的严重性,影响了公共卫生措施的及时和严格推行。

3. 战争的结束与人口流动的减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11月结束。战争的结束意味着:

军队大规模的调动停止: 军队是1918年流感病毒早期传播的重要载体。士兵们聚集在一起,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并且在战争期间被调往世界各地,大大加速了流感的全球蔓延。战争结束后,士兵们不再大规模地被转移,减少了病毒跨地区传播的动力。
社会恢复一定秩序: 战争的结束让社会开始从动荡中恢复,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到常态,尽管仍有疫情的阴影,但整体上社会活动的影响开始减弱。

4. 时间的推移和自然规律

最终,流行病的结束往往遵循一种自然规律。当病毒的传播速度慢于人群免疫力的建立速度,当病毒的致病性因为自然选择而下降,当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的感染率趋于稳定时,流行病就会逐渐消退。

总结起来,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结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一夜之间。 它不是因为医生们发现了神奇的解药,也不是因为一个伟大的疫苗被迅速研制出来。而是病毒本身在漫长的传播中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变得温和,同时,感染过并康复的人群逐渐建立了免疫力,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免疫。在这些内在因素的作用下,加上一些不完善但仍有效果的公共卫生措施和战争的结束所带来的社会条件变化,最终使得这个曾经肆虐全球的致命病毒慢慢失去了它继续大规模传播的力量。

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人们对这种未知病毒感到恐惧和无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力顽强的病毒株和同样顽强求生的人类共同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博弈,直到最终平衡的出现。这场大流行最终的结束,是病毒自身演变和人类社会适应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尽管这个过程是充满痛苦和牺牲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种说法是真正杀灭疫情的是太阳风暴,按照时间推算,纯规律推算下一次的太阳极大期应该是2023年-2024年前后,如果以上成立,也就是说新冠最终会在2023年左右就彻底结束。这是一个大循环中的小循环极大期。

西班牙流感是1918-1920年,全球5亿人感染,死亡人数是3000万人左右,当时的人口是17亿,差不多感染人数占比是30%,这和新冠的覆盖是很像的,同时西班牙流感也是三波,第一波是1918年的春天,第二波是1918年的秋天,第三波是1919年-1920年的冬春之交,而1921年5月,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爆发了太阳风暴。然后西班牙流感就绝迹了。(其实我们也是三波,2020年春,2020年秋,2021年-2022年冬春之交,同时1920年以后,美国房地产腰斩,1922年进入自由宽松的柯立芝繁荣。)

已故的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对于太阳活动和经济周期的总结是,每60年当中会包含三个海尔周期,一个海尔周期是20年,20年当中又包含2个施瓦贝循环,一个施瓦贝循环周期为10年,对应朱格拉周期,10年当中又包含2个厄尔尼诺循环,所以厄尔尼诺循环就是经济中的库存周期。同时周认为主宰人类行为活动的是太阳。

以上是抛钻引玉。

如果对股市有所了解,可以用太阳黑子周期去对应一下全球股市表现,会有所收获。

最后就是,历史或者规律或者科学或者逻辑,都只能给予我们相对的准确,而真正的准确都是错误的。大胆的去假设与演化,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去修正,是比较好的。



很多人问,这个东西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这些理论都是顶级科学家讲的,这不是我能编的出来的。其次我们并不能把病毒和太阳单独拉出来做控制变量或更多的样本做对照实验。(比如在下一次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小期把新冠再放出来?这一次再看结果,这样我们就有2组数据,这明显做不到)所以关于流感与太阳黑子周期只存在相关性,人类的局限并并不能认知其内在的因果性,人类关于太阳黑子运动的数据是18世纪才有的,流行病学是临近19世纪才发展起来,对于样本是很有限的,但是很多学者对于西班牙流感,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包括这次新冠疫情的分析,它们爆发的时间确实几乎都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的衰弱期,而在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后,又消失了。

最后就是数据的问题,到底什么数据更接近真实的?是有限的太阳的数据还是根据感染人数所统计的传染强度数据?哪个更不靠谱?这是个思考题。


其实太阳还有些很好玩的东西,比如太阳黑子活动的极大期,会出现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这玩意如果命中地球轨道对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的伤害比较大,而上一次有记载的是卡林顿在185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电力和通信设备的覆盖是有限的,地球在互联网周期中还没碰到过日冕物质抛射的太阳离子流。这玩意也有个周期,按科学理论应该是必中的,只是时间问题。反正就这么个事,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最后,这个题目下的其他回答我觉得都写得不错。

user avatar

对于一战大流感,我有一个猜想,不太敢说。

为什么二战没有大瘟疫呢。可能是因为已经有东线战场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