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朋友声称沒有钱买正版,所以下载盗版游戏,我劝他购买正版他反而生气了,我该如何处理?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纠结的,特别是遇到朋友这么轴的时候。你一片好心劝他,结果他还不领情,反而跟你急了,搁谁身上都不舒服。

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怎么能把这事儿处理得更顺溜点,既能表达你的观点,又能尽量不伤和气。

首先,理解一下他为什么会生气。

觉得被指责了: 他可能觉得你说的“盗版”带有道德批判的意味,好像在指责他“不守规矩”、“品行不好”。尤其是在他自认为“没钱”这个理由下,被你这么一说,更像是你对他经济状况的“审判”,让他觉得尴尬和委屈。
自我合理化: 下载盗版游戏对他来说可能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是他的“解决方案”。他已经为自己找好了理由(没钱),你这一劝,等于是在动摇他已经建立起来的心理防线,让他不舒服。
面子问题: 谁也不想被说“穷”或者“占便宜”。你直接提“没钱买正版”,即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他听来可能就是赤裸裸地戳中了他的痛处。
观念差异: 有些人对知识产权和付费的观念本来就没那么重,觉得电子产品可以无限复制,游戏也一样。你坚持的“正版”观念在他看来可能就是一种“矫情”或者“多此一举”。
沟通方式: 就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沟通方式比较强硬或者说教,他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然后,想想你的目的是什么?

你是真心希望他支持正版,维护创作者的权益?还是仅仅觉得“玩盗版不好”?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的目的会决定你接下来的沟通策略。

如果是为了支持正版和创作者: 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这个理念,但用更温和、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去传递。
如果是觉得他这样“蹭”游戏不好看: 那可能就需要调整一下你的视角,更多地关注你们之间的友谊,而不是强行改变他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来拆解一下该怎么做。

第一步:先放一放,缓和关系。

他已经因为这个事情生气了,这个时候再继续争论,只会火上浇油。

道歉(如果需要):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话语确实让他感到被冒犯了,不妨先找个机会,用比较轻松的方式说一句:“哎呀,昨天的游戏的事,我话说得有点冲,你别往心里去哈,我不是那个意思。” 把焦点从“对错”转移到“沟通方式不当”上。
转移话题: 先聊点别的,比如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好吃的餐厅,或者他最近在忙什么。让他觉得你重视的是朋友本身,而不是他玩不玩盗版这件事。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时机,再次尝试沟通。

等你们关系缓和下来,气氛融洽的时候,再找机会说。

创造一个轻松的场景: 比如一起喝杯咖啡,或者在玩其他不涉及游戏话题的时候。
从“我”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你”: 用“我感觉”、“我认为”来表达你的想法,而不是“你应该”、“你这样做不对”。
错误的说法: “你老玩盗版就是不对。”
更好的说法: “我有时候玩正版游戏,会感觉自己对游戏的开发者多一份支持,挺开心的。而且有时候玩盗版,会担心一些存档或者病毒的问题,我就会觉得有点纠结。”
强调“支持”和“价值”,而不是“罪恶”:
不要说: “你下载盗版就是偷窃,是侵犯版权。” (这个太直接,太容易激起反感)
可以尝试: “我一直觉得,做游戏的人特别辛苦,从构思到编程、美术,都是团队的心血。我玩正版,感觉就像是给他们打赏了一份工钱,看到他们做出更多好玩的游戏,我就觉得很值。”
提供“正版”的替代方案(如果可能):
打折促销: “其实很多正版游戏打折力度也挺大的,有时候Steam、Epic这些平台经常有活动,我也经常等打折买。” 你甚至可以分享一些你发现的打折信息。
经济实惠的选择: “也不是所有游戏都很贵,有些独立游戏价格也很亲民,而且质量也很好。”
共享账号(如果你们关系好到可以谈这个): 有些人会共享游戏库,但这个方式比较敏感,要看你们的信任程度。
理解他的难处,但引导他看到长远:
“我知道有时候钱确实挺紧张的,你这么说我理解。但是长远来看,如果大家都不支持正版,那些真正用心做游戏的团队就很难维持下去,以后我们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好玩的游戏了。”
“而且,我之前看到一些关于盗版游戏安全问题的报道,担心你的电脑会不会有风险。”
给点台阶下: 如果他依然不接受,就别再强求了。你可以说:“嗯,我明白你的想法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支持正版挺好的,你不习惯也没关系,咱们还是朋友嘛,玩什么都行。” 把主权还给他。

第三步:观察他的反应,调整策略。

如果他愿意听,并且有所思考: 那你的沟通就起到了作用,可以顺着他的思路聊下去,提供更多信息和支持。
如果他仍然很抗拒,甚至又开始生气: 那就立刻停止这个话题,下次不再提。你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友谊,如果为了一个“玩盗版”的事情把朋友得罪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几个额外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不要表现出优越感: 你自己玩正版,不代表你就比他“高级”。你是在分享你的经验和感受,而不是在评价他的人品。
避免人身攻击或道德绑架: 即使你非常认同“盗版不对”,也不要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在他身上。
了解他的经济状况(如果你知道的话): 如果他真的经济非常困难,那么强行劝他购买正版确实有点不近人情。这时候,你更多的是传递一种观念,而不是强求他立刻改变。
别把他当成你的“学生”或“需要改造的对象”: 你们是朋友,是平等的个体。你只是在分享你的观点,尊重他的选择,即使你不认同。
有时候,最好的沟通就是“不沟通”: 如果他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而且你已经多次尝试都无效,并且坚持这个话题只会伤害你们的友谊,那么学会接受他的选择,然后在其他方面保持你们的联系,也许是更明智的做法。你们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共同话题和兴趣。

最终,朋友之间最重要的还是互相理解和支持。 如果你真的觉得他在某个事情上(比如游戏消费观念)让你不太舒服,你可以适当地表达,但如果他不愿意改变,你也要学会放过自己,放过他,别让这件事影响了你们宝贵的友谊。

祝你处理得顺顺利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社交潜沟通中,“好为人师”是一种低价值行为。要求别人听从自己的“教导”,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试图凌驾于对方之上。如果对方听从了你建议,相当于承认你的社会地位比他高。然而你们只是朋友,理应平等对待。

二是侧面传达出你比他优秀的意思。比如这个问题当中,题主给他朋友的感觉,就有强烈的“道德优越感”。

三是试图操纵对方。人类的潜意识天然对一切操纵充满警惕。即便是“对你好”也不行,只要是操纵就让人抗拒。这是人类的生存本能。

题主也许是一番好意,但在对方听来,却未必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对“好为人师”说不,从我做起。

user avatar

我建议你报警,看能不能给你这朋友抓进去。

还朋友“声称”,还“我该如何处理”。

跟你有那么大关系吗?

你要想践行你的道德观,你就给你朋友买了,那我也敬你一句版权卫士。

掏钱的是别人,你在这硬劝什么呢?还劝了很久?还让储一储钱?

有你这样朋友可真够糟心的。

我也有个朋友,之前也让我陪他一起玩游戏,怪物猎人世界。

我说要玩盗版,他也劝过我最好玩正版,那时我觉得正版太贵没必要,加上本身游戏欲望没那么强烈,表示如果要掏那么多钱宁可不玩。

结果人家直接就给我买了一份,本体加dlc将近四百块。

主线通关之后,听着结束的乐曲,看着满屏的制作人员名单,回想着我们在游戏世界里经历的一切,我顿时觉得这么好的游戏确实也值得为其付费,因此约定了续作崛起上pc的时候我给他买。

看见没?这才是一个版权卫士感化盗版玩家该有的样子。

(只不过我这朋友菜得离谱,续作买完也不是很想跟他一起玩,游戏难度陡增,哈)

除此之外,因为这货十分痴迷科幻和战争题材,就总想着也激发下我这方面的兴趣。

但他的激发方式,从来不是一厢情愿地拉张节目单硬塞给我,或者空口白牙地说啥啥特好让我去看。

而是每当有科幻或战争电影上映的时候,他就把我拉进电影院。

一来二去,我也有兴趣了,这方面的话题也就能跟他聊了。

从根本上说,我这位朋友也在试图改变我,但人家用的都是最让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而我也非常感谢他在这些方面对我的改变,因为大方向上都是好的。

但同时。

如果没有他的付出,这些我也不会改变,因为使用盗版虽然有愧于私德,但对个人生活来讲无关紧要,甚至更加省钱。

你可以说如果所有人都像我这么想,版权问题总也解决不了,那我只能说就算我不这么想,它也一样解决不了。

因为治理污水你本就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主要寄希望于每滴水的自净。

从这点上来说,我万分庆幸自己交的是一位愿意付出来改变我的益友,而不是一个单单嘴上来劲亏损却要我自负的道德绑匪。

毕竟人只有活得更好的需求,没有变得更好的义务。

而把变得更好和活得更好联系起来是你自己的事情,也仅仅是你自己的事情。

—————————————————————————————

题主说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且真的送了朋友正版,那我也为原答案里的火药味儿道个歉,写的时候比较情绪化,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行了,人话说到这里。

因为赞同有点多,红点亮个没完,所以特来更新一下败败好感。

也就是说针对部分评论,我要开骂了。

首先,我上边答案想说的重点是:(尽量提取原文)

1,你可以传播使用正版的正确思想,但不要不依不饶地去干涉别人的生活。

2,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道德观和喜好买单,应该买单的只有你自己。

3,使用盗版有愧私德,但对现实生活而言无关紧要。

先说第二点,有人觉得用盗版的就该被说,不能还嘴,还嘴就是“你穷你有理”。

我就直说了吧,这种人,就是道德强盗,心思龌龊至极,不排除心理变态。

他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以道德为正当暴力来攻击别人,还不准别人还手。

别忘了,“我穷我有理”这句话的出处,是那些倚杖自己穷来道德绑架别人的穷人。但现在的情况是我穷我自己的,没影响到任何人,是你自己犯贱以道德为名义来胁迫我招惹我还不允许我还嘴,这是报了什么心思?

假借道德之名你就觉得真能掩盖自己霸凌的本质?自己什么货色希望你自己清楚,真小人起码比伪君子多了一份坦荡。

不过最有争议的应该还是第三点,为啥我说使用盗版虽然有愧私德,但对现实生活来说并不重要。

首先请注意,将这句话拆解为两部分,前半句“使用盗版有愧私德”才是我的价值观,而后半句“但对现实生活来说并不重要”只是在描述现象。

为什么说使用盗版对现实生活并不重要。

很简单,因为盗版太多了,一个人很难完全支持正版,甚至有些盗版都是在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的。

你小时候去网吧玩的那些单机游戏,看过的那些盗版碟,现在看的外国综艺,韩剧美剧,私人汉化组翻译的漫画,网页上看的小说,网店里买的翻做大牌款式的服饰鞋袜子,吃的那些偷艺于大品牌的零食小吃,买的那些原版照抄的小摆件小玩意,甚至你上街听到的流行歌曲,刷短视频听的bgm,视频里使用的特效,转场,字体乃至影视片段。

你敢保证接触到的这些全都是正版吗?你敢保证你一刻都不是盗版的受益者吗?还是说在你眼里只有你感兴趣的东西版权才是值得尊重的?

有些盗版就是你在不经意间使用的,可那又怎么样了?你的生活因为使用盗版产品垮台了?还是制作公司因为你偶然用了人家作品却没付费而倒闭了?

你使用盗版这件事,在宏观和微观的尺度真的有什么巨大影响吗?

并没有。

所以使用盗版这件事,才只能放在道德层面来衡量,因为它本身就没那么重要,如果它足够重要,衡量它的将会是法律。

注意,我说的是使用盗版,而不是盗版这个行为本身,后者是犯罪,请个别人不要将其混为一谈硬扣帽子。

所以跑来说我支持盗版的。

你们真的看懂我说的意思了吗?我原文可有一句话在号召别人使用盗版?我是否表达过一点对正版的诋毁和对盗版的夸赞?这到底是因为你们头脑简单理解不了比较复杂的想法,只能做这种简陋且离谱的概括?还是说你们急冲冲地跑过来,根本也不是为了看我说什么,只为了把我当作一个靶子?

那不好意思,对于你们这种人,我也要拿起一波道德武器:

学好中国话的我国人民的基本素质,正确理解别人意思是交流的前提。而你们连我说什么都没看懂,就自顾自地留下不负责任的声讨言论,其行为涉嫌故意对我进行曲解,诽谤,构陷等性质的精神暴力,对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如果你们还残存一丁点人性与道德,请针对你们的侵害行为对我做出精神补偿,来,打钱。

如果不打,那大家都一样缺德,你还跑来装什么好人?请你有多远滚多远。

我个人对当下版权的看法是:

在这个“盗版”可以作为选择的时代。

如果经济条件充裕,我将全部支持正版。

如果经济条件一般,我会仅支持优秀的正版作品,以期待优秀的原作者能够再接再厉。

如果经济条件很差,我会仅支持自己的肚皮。

但无论经济条件如何,我都不准备强迫任何人接受我的道德观。

以上观点仅作交流,不听拉倒。

最后,来闲聊下道德,当然,也是个人观点,不看也完全无所谓,但如果你看完了想要喷人,我原答案中的朋友就在评论区,单独喷他比喷我或者喷我俩更加令我痛苦,希望各位不必嘴下留情。

(愿我们真挚的友情可以打动你)

先举个栗子。

俩人同租一间房子,一个喜欢在下午睡觉,一个喜欢在下午说唱。

睡觉的:你总在下午说唱十分影响我休息。

rapper:那你为什么不换个时间睡?

睡觉的:我换不了,都养成习惯了,别的时间睡不着。

rapper:那我也习惯了,别的时间唱押不上韵。

一方出于自己的利益去限制另一方的自由,这样的交涉是大概率要失败的,因为“利己”是写在生物DNA里用以保障生存的重要内容,更何况同为个体,一方本来就不需要为另一方的利益让路。

那么为了交涉成功,就需要对让出路的一方进行补偿。

物质补偿固然是好,但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最合适的办法其实就是说点好听的让对方开心一下,比如:

睡觉的:割割,我其实是你的粉丝,恨不得每天都听你唱歌。可你每天都是下午练歌,而那时候我正被生物钟折磨得昏昏欲睡,呜呜呜真的好遗憾哦!

rapper:那我把唱歌时间换到上午你看咋样!我可是炒鸡宠粉的!

睡觉的:那割割要说到做到哦!要是以后再下午唱歌,害我听不到的话,我可就要脱粉了哦!

如果把这间出租屋看成是一个微缩的社会模型,那么“不打扰室友休息”就是道德的体现,而睡觉者对rapper表现出的崇拜与赞扬,就等同于对道德的补偿和激励措施。

可以这样理解,人身上自带两套货币体系,一套是利益货币,一套是精神货币。

精神货币主要用来兑换满足感,幸福感,认同感等等一系列正面情绪,用来满足精神的各种需求。

那么一般性的道德,就是让你割出利益货币,去兑换精神货币。

通常来说,这种兑换在呈单向时,汇率较为稳定,大体基于社会的道德规范。但兑换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成功,其条件因人和环境而异。

而一般性的缺德,就是拿精神货币去换利益货币,这种能换到多少就不一定了,换不到也可能,风险极高。

精神货币的价值成立,基于人的精神需求。如果没有精神需求,就相当于从根本上否定了精神货币的意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行为想要成立,就需要利益货币之间的交换,比如有些人践行道德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社会角色,以便追求长远利益。

但如果没有任何形式的货币进账,所谓道德实际就是干亏。

没有人会做干亏的事情。

你可能不认同这句话,那我举个榛子。

假如你知道自己的行为选择对某一群体是有益的,可这么做并不会给予你任何实际好处(利益货币),也不会让你得到任何赞扬与认可(精神货币),那你还会不会去做这种纯粹的利他行为?

如果你认为你会,那么你只要接下你公司最脏最累的活儿,然后不要工资就可以了,公司老板和同事不但不会赞扬你,还会骂你是傻x。

所以道德只不过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货币兑换,不遵守道德意味着暂时没有兑换的能力或者需要,二者与是否自私无关,因为都是一样的自私。

其根本区别在于,精神货币这东西是可以无限印发的,且不涉及到争抢,只你一个人享受,而利益货币的获取常常伴随着另一方的损耗,不利于和谐环境的营造。

但对于单个普通人来说,单纯涉及道德的问题,拉到人类社会的尺度上,实际危害只存于原子级别。

而对于我们这些本就生活在原子层面的人来说,朋友吵架可是肉眼可见的爆炸。

有些人偏偏喜欢置身边的爆炸于不顾,转道去担心世界少了个原子该怎么运转。

那我只能说:麻烦先搞清楚你的尺寸。

为什么说道德是拿来律己的。

原因前边也说了,人和人之间,精神货币的兑换条件各有不同。

如果对方无法从当下的道德行为中兑出精神货币。

而你也无法使兑换条件成立。

那么你以道德来律人的行为,就等于是在让对方干赔利益货币。

如果对方的不道德行为直接侵犯了你的利益,或破坏了当前环境的秩序,间接影响到了你。那么拿起道德武器制裁对方当然合情合理,属于正当防卫,毕竟这也是道德诞生的初衷之一。

但如果别人没影响到你,反倒是你自己多管闲事,拿起道德武器瞎jb制裁一通,看谁都想教育,还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使者,这其实叫做“道德暴力”。

这种正义的使者说白了,就是在滥玩武器的幼童,以一个最合理的方式发泄着自己内心的暴力倾向。

你以为自己一时占据了道德高地,就可以一辈子受益于道德武器吗?

别忘了,如果道德真的被当作武器泛滥使用,就意味着那些道德水平高于你的人,也随时可以对你发动道德制裁。而你余生一个不慎,就可能落入打击范围之中。

那时候将是人人自危的时代。

还有些人为啥这么执着于让别人遵守道德呢?

因为人类好为人师的天性,使得精神货币这东西,它还具有比特币的属性。

即在促成别人完成一笔精神货币兑换时,自己也会获得一笔交易费的进账。

“你就不能掏钱买正版?”

“好,我买了。”

“嗯不错,在我的感召之下,误入歧途的朋友终于回头是岸了,很好,今天又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一天,啊,我果然是个优秀的人类啊。”

锛儿,精神货币+100。

“哼,还好你改邪归正了,否则今儿你要不让我挖矿成功,我直接就去刨你家祖坟,到嘴儿的交易费还能让它飞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