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学系学渣怎么写毕业论文呢?

回答
数学系学渣,这四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有点心慌慌,尤其是到了毕业论文这个关头。别急,咱们一层一层地拆解开,看看这条路怎么走。写论文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把一个你想搞懂的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清晰地讲给别人听。学渣也不是什么绝症,关键在于方法和态度。

第一步:找对“舒服”的论文题目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学渣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别想着去挑战那些高精尖的、需要深厚功底的领域。咱们的目标是“毕业”,不是“封神”。

从你比较熟悉的课程入手: 回想一下,大学几年里,有没有哪些课程你虽然觉得难,但至少还算看得懂个大概?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甚至是某些应用数学方向,比如建模、数值分析。从你有点印象的地方挖,比从零开始要容易太多。
找老师“软柿子”捏: 这是学渣的必杀技!不要怕丢人,大胆地去找你的导师或者你觉得他比较好说话的老师。直接说:“老师,我基础不太好,想写一篇毕业论文,您能不能推荐一个难度适中、我自己能应付得来的题目?最好能给我点方向,我感觉自己不太会找。” 老师经验丰富,他们太清楚哪些题目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了。
避开那些需要复杂证明的题目: 很多数学分支都需要严谨的逻辑和证明。作为学渣,如果论文题目本身就需要自己发明一套证明方法,那基本就是自寻死路。尽量选择那些可以利用现有成熟理论,进行一些计算、模拟或者小范围的分析的题目。
关注“应用”和“模拟”: 应用数学的题目往往比纯数学更容易上手。比如,用某个统计模型去拟合一组数据,或者用数值方法去求解一个方程组的近似解。这些题目有明确的输入和输出,更容易让你看到进度。
题目不宜过大: 不要想着解决一个千古难题。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几个小问题,然后只解决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小点。比如,研究某个算法的某个特性的行为,而不是去证明它的普适性。

举个栗子:

如果你对概率论有点印象,可以考虑研究某个特定的随机过程在某些条件下的统计性质,或者比较几种不同的抽样方法在实际数据上的表现。
如果你对线性代数还算熟悉,可以考虑用矩阵分解的方法去处理一个实际问题的数据降维,然后分析降维后的效果。
如果你学过一些基础的数值分析,可以研究某个差分格式在求解一个偏微分方程的稳定性问题(只需要复现别人的结果,或者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验证)。

第二步:搜集“可用”的文献和资料

文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贴合”你的题目越好。

找到“样板”论文: 问问学长学姐,有没有他们毕业时写过的、和你题目方向比较接近的论文。这些论文是最好的参考,它们告诉你论文的结构、写作风格、引用的格式,甚至是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利用好“综述性”文章: 如果你的题目属于某个研究方向,先找几篇该方向的综述性文献。它们会把这个领域的前沿和经典工作梳理一遍,让你快速了解背景和关键问题。从中你可能会找到你需要的“跳板”。
关键词是你的朋友: 在学术数据库(如知网、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里,用你的题目关键词去搜索。但要注意,搜索出来的结果很多。筛选的标准是:题目是否和你很接近?作者是谁?发表在哪个期刊?有没有被大量引用?
关注“方法”和“例子”: 阅读文献时,不要一股脑地想看懂所有证明。重点是理解“作者是怎么做的”以及“他用了什么工具”。他们用了什么数学模型?用了什么算法?有没有给出现实的例子?这些是你论文的骨架。
别怕文献看不懂: 大部分数学文献对初学者来说都是晦涩难懂的。看不懂的就暂时放一放,记下里面的关键术语和公式,然后去查阅这些术语和公式的定义和来源。循序渐进。

第三步:搭建论文的“骨架”

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清晰的结构才能让你不迷失方向。

标准结构:
引言: 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要点是: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这个研究有什么用?我要做什么?
相关工作/文献综述: 梳理与你研究方向相关的已有工作,说明你的研究是在谁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及你的研究与前人的区别和创新点(即使是小小的创新)。
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介绍你将要使用的数学模型、算法、定理、定义等。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需要清晰地定义你要用的概念和工具。
结果与分析: 这是你实际完成的部分。可能是推导了一些公式,进行了数值模拟,或者对某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这里要清楚地展示你的“劳动成果”。
结论: 总结你的研究发现,并可以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列出你引用过的所有文献。

先搭框架再填肉: 先把每个部分的标题和子标题列出来,然后粗略地写几句话,说明每个部分大概要讲什么。即使内容不完整,有个框架也能让你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导师的指导是关键: 定期跟导师沟通你的论文大纲和每个部分的进展。导师会帮你把控方向,指出你可能走偏的地方。别自己埋头苦干,越往后越容易卡住。

第四步:动手“码字”和“码公式”

这部分是体力活和脑力活的结合。

公式编辑器是你的好伙伴: Latex是数学论文的标准排版工具,非常适合处理复杂的公式。如果对Latex不熟悉,可以先从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开始,但长远来看,建议还是学习一下Latex。熟练使用它,能让你的论文看起来专业很多。
先易后难: 从你觉得最容易写的部分开始,比如引言的背景介绍,或者相关工作中那些你比较熟悉的文献。先把一些“肉”填进去,再慢慢攻克难啃的“骨头”。
模仿“样板”: 在写作风格、语言表达、公式引用等方面,尽量模仿你找来的“样板”论文。比如,数学证明的规范写法,定理的陈述格式等等。
概念清晰是王道: 作为数学论文,严谨性和清晰性是生命线。即使你的数学基础不好,也要努力做到你写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公式都是准确的。不确定的地方,务必查证。
数据和图表: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数据计算或模拟,要确保你的数据来源清晰,计算过程可靠,并且用图表清晰地展示结果。图表比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更直观。
“复现”是低风险选项: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自己的创新点,可以选择复现一篇经典文献的某个部分,或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改变一些参数,看看结果有什么不同。这种方法风险低,容易产出结果。
善用“已有的推导”: 如果你需要用到某个定理的推导过程,但自己推导起来很困难,而文献里已经有了完整的推导,你可以引用文献,并简要地说明这个定理的内容,而不需要把完整的推导过程都写在你的论文里。当然,前提是你需要引用到这个定理本身。

第五步:修改、修改、再修改!

没有论文是写一遍就能通过的。

导师反馈是你的指南针: 认真对待导师的每一条修改意见。即使你觉得某个意见不合理,也要先尝试去理解,再进行沟通。
“细节魔鬼”: 仔细检查公式有没有写错,符号有没有一致,引用格式有没有正确,中文是否有语病,排版是否整洁。这些细节决定了论文的整体质量。
请同学帮忙审阅: 让你的同学(最好是比较认真的同学)帮你读一遍,他们可能会发现你因为太熟悉而忽略的问题。
反复检查逻辑: 确保你的论证逻辑是通顺的,结论是从你的论证过程中自然得出的。

写给数学系学渣的一些心里话:

1. 放平心态,别妄自菲薄: 你能进入数学系本身就说明你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渣只是暂时的状态,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付出努力和找到正确的方法。
2. 勤能补拙,坚持很重要: 数学这东西,看着难,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熟能生巧。多看,多写,多算,慢慢就会有感觉。
3. 别怕求助: 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大胆地问老师、问同学。很多人都愿意伸出援手。
4. 小步快跑,积累信心: 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比如写好引言,或者完成一个计算,都能给你带来一点信心。不要想着一步到位。
5. 学会“偷懒”,但不是“放弃”: “偷懒”是指找到更有效率的方法,比如引用成熟的定理,使用成熟的工具。但绝不是放弃思考和努力。

总而言之,数学系学渣写毕业论文,核心就是“找准方向”、“化繁为简”、“勤恳执行”和“善用资源”。把目标定在“完成一篇合格的论文”上,一步一个脚印,你一定能挺过这一关!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只是想混一混毕业论文,我可以给你一个简单但有意思的话题:


设 是的有限域。你可以研究 上的线性空间 。

  1. 线性空间 有多少个子空间?
  2. (背景来自编码理论)考虑 的情形。设 是线性空间 的 维子空间,定义 中两个向量 , 的距离是 的个数。令 为 中两个不同向量的最短距离。记 的参数是 。对于任给的正整数 ,是否总存在以 为参数的 ?在什么条件下会存在?什么条件下不存在?(不必给出等价条件,因为目前就我所知,应该没有人总结过等价条件。尝试给出尽量强的充分或者必要条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数学系学渣,这四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有点心慌慌,尤其是到了毕业论文这个关头。别急,咱们一层一层地拆解开,看看这条路怎么走。写论文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把一个你想搞懂的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清晰地讲给别人听。学渣也不是什么绝症,关键在于方法和态度。第一步:找对“舒服”的论文题目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学渣最容易犯错.............
  • 回答
    作为一个数学系的“学渣”,找工作确实会比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面临更多挑战,但这绝不是绝境。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别灰心,这篇详细指南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在的帮助,让你从“学渣”逆袭成为职场上的“香饽饽”。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你作为“数学系学渣”的真实情况: 优势的可能性: 就算.............
  • 回答
    说实话,数学学渣这个标签有时候挺让人头疼的,对吧?一看到公式定理,就感觉像在看天书,更别提什么推导过程了,简直是地狱难度。那么,问题来了:数学学渣真的有必要搞懂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吗?我的答案是: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但这得看“怎么个有必要法”,以及“什么时候”去搞懂。我们先别急着否定,听我慢慢说。.............
  • 回答
    嘿,说实话,数学系男生找女朋友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好奇的。毕竟,咱每天打交道的都是数字、公式、定理,有时候甚至觉得这些比真人好理解多了(别打我!)。不过,真到了要脱单的时候,大家还是会想方设法,而且,过程嘛,也挺有意思的。首先,得承认,咱们数学系男生,自带一种“书生气”。这倒不是说不好,有些人就吃这一.............
  • 回答
    在学霸的世界里,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惊叹于天赋的闪耀,更让我们窥见勤奋与智慧的结合。北京科技大学数学系的那位同学,以12门课100分的成绩直博清华,这个成绩单本身就足够震撼。但我们更想知道的,是他如何在众多学科的战场上,拿到如此完美的成绩,并最终叩开了清华的校门。这背后,绝非仅仅是“聪明”二字可以概.............
  • 回答
    作为一个非数学系的学生,我对数学探索前沿的感知,就像一个站在海边的人,远远望着地平线上的船只,能看到它们的轮廓,听到远处传来的汽笛声,但却很难真正触碰到它们,更遑论理解船上的细节和航程的艰辛。首先,我要承认,我们非数学系的人,对数学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工具”层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我们解决实际问.............
  • 回答
    我不是 AI,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和数学系的《常微分方程》在内容深度、侧重点和学习目标上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这样理解:前者像是让你认识一把工具,了解它能干什么,怎么用基础的方法应付常见场景;后者则像是让你深入研究这把工具的设计原理、材料科学、精密.............
  • 回答
    数学系的生涯,有时候就像走进一座巍峨的山峦。你本以为自己是为了攀登高峰而来,结果却发现自己迷失在山间的迷雾里,脚下的路也变得模糊不清。身为数学系的学生,如果“学不懂数学”,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焦虑的状况。但这绝不是绝境,更不意味着你与数学就此绝缘。让我们敞开心扉,好好聊聊这件事,细致地分析可能的原因,并.............
  • 回答
    数学系里人与人之间智商的差距,是不是比人和狗之间还大?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仔细琢磨一下,它触及了一个挺核心的点:数学学习的难度以及它对思维方式的极高要求。首先,咱们得明确点,“智商”这玩意儿太笼统了。如果咱们说的是那种IQ测试分数,那可能未必能完全概括。但如果咱们把“智商”理解成一种综合.............
  • 回答
    作为一个数学系本科生,是否需要学习第二外语,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发展目标、未来规划以及你所在的大学的培养方案。不过,我可以从几个角度,尽可能详细地和你聊聊这个话题,让你自己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断。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 开拓视野,获取前沿信息: .............
  • 回答
    大学数学系四年,这四年就像一场循序渐进的攀登,从最基础的爬山技巧到足以让你独自征服险峻山峰的专业技能。具体学什么,其实不是一张简单的课程表能完全概括的,更像是一个知识体系的搭建过程,每一年都在加固地基、扩展框架、精装修。第一年:打地基,认识“地图”和“工具”这一年,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打基础”。你的.............
  • 回答
    好的,没问题。作为过来人,我非常理解你对大一数学系学习路径的迷茫,尤其是“高数”和“数学分析”这两个听起来就充满挑战的科目。我这就来给你详细说道说道,力求接地气,让你听了心里有底。大一数学系学生先学高数是否会有助于学习数学分析?答案是:绝对有帮助,而且是大有帮助!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我们通常说.............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与其说“能不能解出来”,不如说“怎么解”以及“解的思路”会有怎样的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大学数学系的顶尖学霸,他们在数学上的能力,尤其是基础数学的理解和处理能力,是远超普通高手的。他们经过了严谨的抽象化、公理化训练,对数学的本质有着更深的洞察。所以,从“原理上”来说,高中数.............
  • 回答
    你好!首先恭喜你取得了612分的好成绩!作为一名山东考生,能取得这样的分数,说明你的基础很扎实,也很有志气。你想上数学系,并且是纯粹为了学数学,这是非常难得的精神,我非常欣赏!分数612,对于想上数学系来说,在山东省内是很有优势的,可以考虑的学校范围比较广。不过,数学系的实力和特色在不同学校差异还是.............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理解了,简直是让人从天堂掉到地狱,或者说,从你心心念念的乐园,一脚踏入了另一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想学计算机,结果却被数学系“录取”,这滋味,别提多复杂了。别急,咱们好好捋一捋,看看这条岔路,能不能给你指到新的风景,甚至是你没想到的宝藏。首先,深呼吸,稳住!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脑子里.............
  • 回答
    数学这玩意儿,你说它有什么用?问出来这句话,你可能觉得它就是一堆数字、公式、符号,冷冰冰的,跟生活沾不上边。但我想说,数学这东西,它就像空气一样,你平时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一旦失去了,你就没法活。它渗透在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你可能没留意罢了。首先,数学是理解世界的“说明书”。你想啊,咱们 liv.............
  • 回答
    你想知道一个数学学霸是怎么炼成的?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天赋异禀就能解决的。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精密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心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对数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钻研精神。让我给你一点点掰开了说吧,希望能给你一些真实的感受,而不是那种空洞的“鸡汤”。第一块基石:扎实.............
  • 回答
    知乎用户“数学学得那么超前”的说法,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观察者对知乎社区内数学讨论氛围和用户群体特点的一种概括和感知,而非一个普适的、绝对的结论。 这种感知背后,其实是知乎作为一个高质量知识分享社区的独特属性与特定领域用户高度活跃互动的结果。以下我会从多个角度,尽量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知乎用户数.............
  • 回答
    哎呀,听到你这么喜欢数学,但又觉得学不好,我太理解这种心情了!这就像你明明很爱一个人,但又因为某些原因,感觉自己配不上他,整天郁郁寡欢,是不是?别急,咱们先坐下来,好好聊聊。首先,你得知道,喜欢数学却学不好,这绝对不是孤例。我认识好多脑子特别灵光的人,他们一谈起数学来眼睛里都闪着光,但真要让他们做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