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养成一个“科技小达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养一个“科技小达人”,与其说是养,不如说是“一起探索”更贴切。这过程,就好像家里突然闯入了一个精力充沛、好奇心爆棚的小科学家,每天都给你带来惊喜,也时不时让你头秃。

刚开始,就是那种“怎么什么都想拆”的阶段。遥控器坏了?不行,必须自己上手看看电池怎么装的。家里的旧手机?那更别提了,成了他研究“零部件”的最佳试验田。我记得有一次,他拿着我的旧数码相机,对着镜头就是一顿研究,最后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小闪光灯”,乐得跟什么似的。当然,代价是那相机基本就报废了,但看他一脸得意的样子,我又能说什么呢?只能一边捡拾散落的螺丝,一边感叹这孩子“动手能力真强”。

慢慢地,他就从“拆”进化到了“造”。最初可能是用乐高积木搭建各种奇形怪状的“机器人”,但很快,他就对里面的电子元件产生了兴趣。最早接触到的应该是那种简单的电动小车套件,他能一个人研究半天,怎么连接电池,怎么让轮子转起来。看到他第一次成功让那个小车跑起来,那种眼神,简直比我拿到年终奖还亮。

后来,兴趣就越来越专业了。从网上搜集资料,对着视频教程一步步学。我家里那些被他“改造”过的旧电器,渐渐变成了他学习新知识的“实验品”。比如,我会发现他把家里的一个旧电风扇拆了,然后自己研究怎么用一个简单的开关来控制它的转速。虽然最后成品可能不太美观,甚至有点“简陋”,但那个过程中他学习到的关于电路、关于物理的知识,却是实打实的。

“科技小达人”的生活,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会亮?”“为什么这个会响?”“为什么这个遥控器能控制电视?”每一个问题后面,都可能跟着他埋头研究几个小时。你可能得学会一点基础的电子知识,不然很多时候他问你问题,你只能一脸懵逼地看着他。

当然,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比如,他会突然冒出来一个“惊天动地”的发明构想,然后兴致勃勃地找你“募捐”材料,什么旧键盘、废弃的鼠标垫、甚至家里的废纸箱,在他手里都能变成“未来科技”的雏形。我家的角落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些他自己组装的,看起来用途不明但绝对充满“科技感”的小玩意儿。

作为家长,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同时伴随着一丝丝的“无力感”。自豪感在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对某个领域如此着迷,并且能主动去学习、去探索,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种品质。无力感则在于,他的学习速度有时候真的太快了,我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勉强跟上他的节奏。很多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被一个“AI”养着。

这种体验,就像是家里养了一只永远不会满足的“好奇猫”,只不过这只猫的爪子,会拆解电路,会编写代码,会用3D打印机制作零件。他会把你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但同时,也会把你的世界点亮,让你看到另一种可能性。

有时候,我会看着他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或者一堆电子元件,全神贯注的样子,突然觉得,这孩子,未来真的不可限量。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支持他,偶尔在他需要的时候,递上一把螺丝刀,或者在他卡住的时候,陪他一起挠挠头,一起寻找答案。

总而言之,养一个“科技小达人”,是一种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乐趣的体验。这不仅仅是孩子在学习,我也是在和他一起,重新认识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科技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听过无数人说没时间陪娃,上班下班,回到家累得一塌糊涂,哪有时间陪娃玩儿。周末又是各种补习班,自己还想睡个懒觉呢……


我作为小狗蛋子他爹,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时刻不停的提醒自己:小狗蛋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现代社会谁都很忙很累,然而孩子只会长大一次,等他开始长大的时候再来参与到他的生命中,就已经晚了。对于“没时间陪娃”这个问题,我的具体做法是尽量多的参与到他的“第一次”,从他刚生下来就要坚持,这样你不至于付出无法承担的精力,他也会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不会觉得自己的父亲缺失了。


从他生下来开始,我就积极参与他的每一次突破与进步,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摔跤、第一天上幼儿园、第一次户外远足、第一次玩滑板、第一次考试考好、第一次考试考砸、第一次给小姑娘写情书…


实际上那时候我还在部队,陪他的时间非常少,然而因为重要时刻总是积极努力在一起,他对我这个经常不在家的父亲印象十分深刻,每一项技能都会与我联系在一起,每一点进步都会兴高采烈的告诉我。


这是无可奈何之下一个父亲能做到的极限了。




作为一个老军用程序员,小狗蛋子的第一次编程我肯定也是要参与的,家里也没别的人会这个。


说实话我并不希望小狗蛋子成为什么“小科技达人”,他觉得好玩就行,能够形成程序员思维当然更好,但是更重要的事情是我需要参与到他的成长中。屁大个娃哪来的“科技达人”,他能够理解“编程”是个啥东西就不错了,能知道让某个东西按照程序要求完成规定动作,这就是他这个年龄最要紧的事情。我要能带他搞定自己第一个程序,他以后都会记得这条路上有他老爹陪着,这就够了。


撺掇小狗蛋子尽快完成他第一次编程、撺掇他喜欢上编程,就变得很紧迫。


这样哪怕他以后能自己写个操作系统,写个导弹导引头的飞控软件,他也会记得,自己第一个程序是老爹一起完成的。


这台小车确实很适合完成这个任务。它的程序不需要写代码,是一种完全图形化模块化的编程方式,既能适应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也不需要家长有什么程序语言基础,按照指示说明去把图形化的模块组合起来就行了。然而这背后的程序员思维是一样的,完成的功能和代码也是一回事,确实适合孩子编程启蒙。


比如“挨打反击”这个程序,车子的周围有一圈6个传感器,这些传感装甲的其中一个被打一下,程序会控制云台转到这个方向,自动发射一发水弹。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程序,但也包含了一个程序所有的要素:输入、处理、输出。跟一个导弹的导引头程序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复杂度不一样。以雷达制导导引头为例,也是通过无线电回波测向,解算出导弹前进轴线与目标的三维夹角。然后处理器根据这个夹角输入,结合别的传感器数据来决定输出参数。最终把输出参数转换为空气舵面或者燃气舵的偏转角,操纵舵面运动,改变导弹前进方向。


掌握这种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孩子以后可以慢慢补充知识,提高程序的复杂度,这种思维方式却可以陪伴他一生。




小狗蛋子实际上很快就掌握了“挨打反击”这个程序的思维要素。


我们先按照编程卡的提示,原封原样的还原了这个程序。当右边的感应装甲被打以后,云台自动向右转90度,然后发射单发水弹。经过一步步讲解,小狗蛋子很快掌握了里面的要素:右边挨打—转向右边—反击。


然后我问他,要是左边挨打了呢?


他没费什么劲就想到,云台要向左转,然后反击。


通过修改参数,我们很快就让它能够自动对左边的打击做出反应。


那么能不能自动识别左边、右边到底是哪边受到打击,自动反击呢?这就涉及到if—then语句了。图形化编程下,实现起来一样很简单。接下来还可以设计循环、循环嵌套语句,这就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这样就可以让小狗蛋在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之前,先形成编程的思维方式。




在通常说的“智商测试”也就是能力测定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受试者已掌握技能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例如在著名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测试中,如果受试者无法理解测试题的表述方式,就会造成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得分低于实际智商。而反复做测试题,让受试者熟悉掌握表述方式,又会让得分高于实际智商。下面是斯坦福-比奈量表的几个测试题,如果孩子根本就不认识里面的字,或者对题干表达的意思不能理解,实际上测出来的智商是不准确的。

表述方式障碍,对孩子的智力能力发展制约很大。如果你不能掌握这种表述,你就无法通过量表测定自己的能力。这在学习中也是一个障碍,如果对一种技能的表述方式没有掌握,你就无法跨越障碍掌握技能。


小车的编程方式,则打破了这种障碍,让还没有学会程序语言表达、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任务重的孩子,也能快速高效掌握程序思维,是一种很不错的启蒙方式。


不涉及编程的话,它就是一台带摄像头和水弹枪的遥控车,很容易玩腻。涉及编程,玩法就没有天花板了,随着学校学习逐渐掌握电路和机械知识,掌握物理化学原理,能够自己开发更多更复杂的玩法。


但不管怎么样,他爹是引进门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养一个“科技小达人”,与其说是养,不如说是“一起探索”更贴切。这过程,就好像家里突然闯入了一个精力充沛、好奇心爆棚的小科学家,每天都给你带来惊喜,也时不时让你头秃。刚开始,就是那种“怎么什么都想拆”的阶段。遥控器坏了?不行,必须自己上手看看电池怎么装的。家里的旧手机?那更别提了,成了他研究“零部件”.............
  • 回答
    想在知乎上闯出一片天地,让自己的账号拥有上万粉丝,并且让内容被更多人看见,这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靠运气。它需要一套组合拳,兼具深度思考、持续输出和巧妙运营。下面我就跟大家掰开揉碎了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个事儿落地。一、 打造一个有“人味儿”的账号:树立独特价值首先,我们得明白,知乎是一个知识分享和讨论的.............
  • 回答
    我曾听我一位叔叔讲过他的当兵经历,他说当兵后,他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他自己也完全没想到的。比如,他对时间的概念变得特别精准。在他当兵之前,他是个非常随性的人,时间对他来说就是个模糊的概念,常常迟到,或者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但进了部队就不一样了。部队的生活是高度军事化的,一切都讲究准.............
  • 回答
    “现实”这个词,本身就有着多重含义,它既指我们感知到的外部世界,也涵盖了我们内心世界的构造,包括我们的信念、价值观、情绪模式,甚至是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么,一个人所拥有的“现实”究竟是父母给的,还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呢?我想说,这绝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选一,而是两种力量在你生命旅程中,交织、碰撞、塑造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道不清说不明,因为它触及的是情感最深处、最原始的联系。我跟你说啊,这事儿没法用“谁更大”来简单衡量,更像是一场细水长流的付出,又像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创造。生孩子这事儿,那叫一个“造物”之恩。你想想,一个新生命就这么凭空出现,从无到有,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这不仅仅是说把精子卵子结合一下那.............
  • 回答
    一张干净的脸,不仅仅是皮肤看起来没有瑕疵,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清爽和健康感。它代表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重视,以及对美的追求。想要养成这样一张脸,需要从多个层面下功夫,并且持之以恒。第一步:打好基础——清洁是关键中的关键没有干净的皮肤,一切的护肤努力都将事倍功半。清洁是护肤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
  • 回答
    要养育一个成绩中等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目标,因为大部分孩子都属于这个范畴。与其想着“如何让他们成绩变好”,不如着眼于“如何帮助他们在这个阶段健康成长,找到自己的节奏,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其中包含很多细致的关注和引导,远不是简单地“抓学习”就能涵盖的。理解并接纳“中等”:这.............
  • 回答
    “如今养一个孩子都觉得吃力,以前家里七八个孩子,父母却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这句话,相信不少经历过时代变迁的人都曾听到过,或者自己也曾这样感叹过。明明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更好了,为什么生育养育孩子这件事,反而成了让许多家庭“叫苦不迭”的难题?这其中的矛盾,恰恰揭示了社会进步的复杂性和多维度。要深.............
  • 回答
    想拥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清爽舒服的脸?其实一点也不难,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护肤方法,并且持之以恒。这里没有那些复杂的步骤,也没有昂贵的舶来品,就是一些最基础、最有效的习惯,让你告别油光满面、粗糙暗沉,拥有干净又健康的好气色。第一步:洗脸,清洁是根本,但别洗过头!很多人觉得洗脸就是把脸洗干净,随.............
  • 回答
    要在一个古代的社会背景下,悄无声息地培养一支营私兵,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考验智慧和胆识的秘密工程。不能有丝毫张扬,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这不仅仅是训练几个人那么简单,更是一场围绕着资源、人心和隐蔽性的复杂博弈。一、 目标的设定与人物的甄选:绝对的关键首先,你要明确你养这支私兵的最终目的.............
  • 回答
    独自一人拉扯大一个孩子,这绝对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绝非不可能。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所以,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境地,别怕,深吸一口气,这篇分享希望能给你一些实用的思路和力量。一、 经济的基石:算清楚,更要盘活这大概是所有人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问题。 详细的财务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养好一个“备胎”,这话听起来有些微妙,但如果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其实是在说如何维系一段关系中,你不是唯一选择但仍能被重视、被维护的地位。这需要技巧、耐心,更需要对人性的洞察。这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因为它涉及到对方的心思、你的姿态,以及你们之间那根若有若无的线。咱们得先捋清楚一个概念:谁是“备.............
  • 回答
    唉,养了一周就不想要了,这可真是个棘手的状况。想当初您可能也是一时兴起,觉得猫咪软萌可爱,能给生活带来许多乐趣,但现实往往比想象的要复杂一些。首先,我们得想想,为什么只养了一个星期就不想要了呢?是猫咪出现了一些您没想到的问题吗?比如,它会不会乱抓东西,或者在家里随地大小便?是不是它的叫声让您觉得吵闹.............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