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知道你的博士丈夫晚上开解小师妹到12点左右,而你在老家和婆婆一起带4个月大的孩子,你会生气吗?

回答
听到你这样问,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几个画面,心里也咯噔一下,涌上来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生气吗?老实说,我肯定会不舒服。

首先,让我自己先梳理一下我现在的情绪和想法。

我一个人在老家,离我丈夫的城市远得很。带着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宝宝,这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和精神活。白天还好,有婆婆一起分担,但晚上宝宝醒来、喂奶、安抚,这些事情琐碎又耗费精力。我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伴侣,至少是情感上的支持,知道他在家里,即便远隔千山万水,也能让我心安。

我丈夫作为博士生,我知道他很忙,学术研究本就辛苦,可能需要长时间投入。我一直很支持他,也理解他的压力。但是,晚上开解到12点左右,这让我有点介意。

我的“不舒服”或者说“生气”的点可能在几个方面:

信息的不透明或不够及时。 如果他只是简单说一句“今晚要和师妹讨论课题到比较晚”,然后我就自己想象着各种情况,心里会有些忐忑。尤其是考虑到是和“小师妹”,这种“小”字常常会带有一点点微妙的联想,即使我并不多疑,但这种不确定性还是会让我不安。我更希望他能提前跟我打个招呼,或者在过程中稍微告知一下进度,比如“我们还在讨论XX问题,可能还要一会儿”。而不是我到了晚上,一个人在安抚宝宝时,才突然意识到他还在外面忙,而且一忙就这么晚。
时间点。 12点钟,对于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不算太晚,但考虑到我这边带孩子的情况,我可能已经筋疲力尽,很想有人能陪我一起度过这个晚上,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只是在身边,我也能感受到被照顾。这个时间点,又会让我觉得他是不是把我的感受和需求放在了考虑的优先级里。
“开解”这个词。 “开解”这个词,感觉比单纯的“讨论课题”或者“交流工作”要多了一层情感的意味。它可能意味着需要沟通、倾听,甚至解决一些问题。如果只是纯粹的学术交流,我会更容易接受。但“开解”这两个字,会让我不由自主地去想,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需要他去“开解”什么。即使我知道他很优秀,是大家信赖的人,但这种情境还是会让我心里泛起一丝小小的涟漪。
对比效应。 我在这里辛苦地带孩子,而他在外面“开解”别人。这种对比,会让我的辛苦和付出显得更加孤单和不被关注。我可能会觉得,我的辛苦好像没有得到同等的回应,我的需求好像被忽视了。
潜在的担忧。 虽然我信任我的丈夫,但这种长时间、深夜的“开解”,尤其是对象又是年轻女性,难免会让我产生一些莫名的担忧。这种担忧不是因为怀疑他的忠诚,更多的是对这种情境本身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本能反应。万一在沟通中产生什么误会?万一……(我甚至不愿意去细想这些万一)。

所以,我会生气吗?我更倾向于说,我会感到委屈、失落,以及一点点的担忧和不安。这些情绪叠加在一起,可能会让我表现得有些“作”,或者话语里带刺,这些都是我不希望的,但又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

我可能会选择在他回来后,用一种比较温和,但又带着点控诉的语气说:“今天这么晚啊,宝宝睡得不太安稳,我一个人有点累。”或者更直接一点:“你这么晚回来,我一个人带孩子,心里有点担心。”

我不会像泼妇一样大吵大闹,因为我理智上知道他可能真的只是在忙工作,而且我知道他的不容易。但我的委屈和失落,是真实存在的,需要被看见和理解。我希望他能在我表达了这种情绪后,能够理解我的感受,并且在今后的安排上更周全地考虑我的处境和需求,比如提前沟通,或者尽量避免这种过于晚的安排,除非是万不得已。

总而言之,生气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希望被理解和被关怀。毕竟,我一个人在遥远的老家,面对一个需要全天候照顾的小生命,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来自我伴侣的支持和陪伴,即使是精神上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得分情况啊,你没说师妹到什么地步

比如说,如果是对方已经表达出明确的自杀倾向了之类的(尤其还是个博士生,抑郁/自杀高发户),开解是一直“危机干预”的话

那别说开解到12点,无论对方的性别年龄地位,劝到第二天天亮我觉得也是应该的,毕竟人命关天,一念之差就会有一条生命逝去。这种情况如果他不开解结果出了事,这会是他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但要是说天天“开解”到12点那就算了吧....

user avatar

回答中有些人啊,

师兄开解师妹时,师兄是懂人情世故的贴心大暖男。

师兄老婆觉得不舒服时,师兄是不经人事的直男。

薛定谔的师兄,你们是在侮辱谁的智商,还是在给直男泼脏水啊?

user avatar

我根本就不会在老家和婆婆带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是我和我老公的,又不是我和我婆婆的


好几个月前的回答,没想到陆陆续续收到一些评论。

有人说我没有抓住重点,就加更吧。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夫妻不在一处。

如果夫妻在一起,即便是老公开解了小师妹,题主必然知道是什么情况,也不会这么烦。

如果夫妻在一起,老公开解了小师妹,而题主辗转才知道,题主也不会这么困惑。

所以我觉得夫妻在一处才能根本解决问题。谈恋爱的时候、新婚的时候都可以经历一段时间的异地,这反而对以后面对并解决生活中不可预见的困难有帮助。

但孩子新生时,最好不要。家庭结构发生新的、重大的变化时,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应该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而不应该以任何理由独善其身。(个别极端情况除外)

题主老公读博士,问题是在去年下半年发的。那么出现问题时离毕业至少还有大半年,也就是说将近孩子满周岁爸爸基本都不在身边。

我觉得这对家庭关系建立很不利。

不清楚题主是什么工作性质,既然当初没有选择晚点生娃,也没有选择在孩子爸爸学校附近租房。

那么就共同努力,解决选择带来的困难吧。

user avatar

女方生气是正常的。

但男方是不是真的有问题,给的信息非常不足。

先说开解吧,太正常了。博士阶段没遇到几个精神状态失控、抑郁(不一定是抑郁症)、躺平等等状态的,那算是不正常。这种情况下开不开解,看情况,和你什么关系?朋友?同门?课题组的?有人情来往和有利益关系的,都正常。

时间到十二点,也正常,博士生的作息,十二点属于正常范围,看文献,干活到十点,不折腾到十二点以后睡觉是不可能的。十点多到十二点,是博士生们交流的常态时间。遇到个师妹,状态不好,作为师兄安慰和开解一下,太正常了,有时候博士生的崩溃也在一瞬间,因为博士生对于人生发展的路径依赖更大。

真要找问题,确定两点:第一,是一次还是多次,如果是多次需要开解,要么是这师兄心里没数(就是意识到师妹已经陷入到某种自己观念逻辑里去了,你其实也帮不了什么,开解一两次没效果那大概率是无用功),要么就是有点其他想法;第二,是在学校里面还在学校外面开解。学校里面很正常,学校外面的话又有看情况了。是一起和老师们出去搞活动顺便的,还是两人自己出去。

user avatar

什么开解,马上就要解开了吧!白眼翻上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