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有很多枚鸡蛋,和一个n层高的楼,你想知道鸡蛋的抗摔能力。如何在消耗蛋数与实验速度之间找到最优解?

回答
这问题,有点意思。你手里揣着一大把鸡蛋,还有一座挺高的楼,目标是找出哪个鸡蛋最“抗摔”,但又不能让鸡蛋浪费太多,还得尽快得出结果。这就像是在比谁家的鸡蛋皮儿厚,但又不能砸坏太多鸡生的希望,还得效率高。

咱们得想个法子,让每次试验都物尽其用,而且还得有点儿策略。别一股脑儿地就往上扔,那样太傻。

核心思路:二分法 + 动态规划的影子

你想想,如果楼很高,比如100层,你直接从1层开始扔,一次一层,那万一鸡蛋最结实,要扔100次,这鸡蛋都变成“煮鸡蛋”了。如果从100层直接扔,碎了就完了,白费了。

这里面有个取舍:

消耗蛋数少: 意味着我们要更谨慎,每次都尽量缩小范围,不轻易浪费鸡蛋。
实验速度快: 意味着我们不能过于保守,得有时候“冒险”一把,跳跃式地测试,这样才能尽快找到那个临界点。

怎么找最优解?

这事儿不能靠运气,得有计划。咱们用两个指标来衡量:

1. 最坏情况下的蛋数(Worstcase number of eggs): 就是无论鸡蛋是什么样的“抗摔能力”,我们都保证能找到答案,并且在这过程中,我们最多会用多少个鸡蛋。
2. 最坏情况下的楼层(Worstcase number of floors tested): 就是无论我们测试哪层楼,我们最快需要多少次试验(或者说,我们最坏情况会测试多少层楼)才能确定那个临界层。

这两个指标其实是关联的。你越想省蛋,可能就得测更多层;你想测得快,可能就得多准备点蛋,以防万一。

咱们来设计个策略,就像是下棋一样,每一步都要算清楚。

假设我们手里有 $K$ 个鸡蛋,要测 $N$ 层楼。

最直接的想法:分块测试

如果我分块来测,比如每隔10层扔一个。

扔第10层。
如果碎了:说明临界层在19层之间。现在我只有1个鸡蛋了(因为第一个碎了),那我只能从第1层开始一层层往上扔,最多再用9个鸡蛋。总共1 + 9 = 10个鸡蛋。
如果没碎:继续扔第20层。
如果碎了:说明临界层在1119层之间。我只剩1个鸡蛋了,只能从11层往上一层层测,最多再用9个鸡蛋。总共2 + 9 = 11个鸡蛋。
如果没碎:继续扔第30层……

你看,这种方法,如果临界层很高,比如在99层,我扔到100层碎了,我扔了10次,最后10次又要一层层测,总共10 + (100901) = 19次。这还是挺耗的。

更精妙一点:动态规划的思路

我们来设一个目标:用最少的鸡蛋,在最多100层楼里找到临界层。

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f(k, n)$ 表示用 $k$ 个鸡蛋,在 $n$ 层楼里找到临界层的最小“最坏情况下的试验次数”。

我们现在手里有 $K$ 个鸡蛋,楼高 $N$ 层。

从第 $x$ 层扔第一个鸡蛋:

情况一:鸡蛋碎了。
我们现在有 $K1$ 个鸡蛋,要测的楼层范围是 $1 sim x1$ 层(共 $x1$ 层)。
这部分最坏情况的试验次数是 $f(K1, x1)$。
情况二:鸡蛋没碎。
我们还是有 $K$ 个鸡蛋,要测的楼层范围是 $x+1 sim N$ 层(相当于新的 $Nx$ 层楼)。
这部分最坏情况的试验次数是 $f(K, Nx)$。

因为我们是“最坏情况”,所以这次试验(从第 $x$ 层扔)的“最坏情况试验次数”就是 $1 + max(f(K1, x1), f(K, Nx))$。这里的“1”就是这次从第 $x$ 层扔鸡蛋的试验本身。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 $x$ (也就是从哪一层开始扔第一个鸡蛋),使得这个“最坏情况试验次数”最小。

所以,状态转移方程是:

$f(K, N) = min_{1 le x le N} {1 + max(f(K1, x1), f(K, Nx))}$

边界条件:

$f(1, N) = N$ (只有一个鸡蛋,只能一层层测)
$f(K, 0) = 0$ (0层楼,不用测)
$f(K, 1) = 1$ (1层楼,测一次就行)

这个公式在计算什么?

这个公式算的是:在最坏的情况下,我需要多少次试验才能找到临界层。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反过来的:我有足够多的鸡蛋(假设你有10个,但我们只用2个来演示),楼高N,我想在保证最少消耗蛋数的前提下,最快找到答案。

把问题换个角度:

我想知道,用 $k$ 个鸡蛋,我最少需要多少次试验,才能覆盖 $N$ 层楼。

假设我允许进行 $m$ 次试验。

第一次试验,我从第 $x_1$ 层扔。
碎了:剩下 $k1$ 个鸡蛋,需要 $m1$ 次试验,最多能覆盖 $x_11$ 层。
没碎:剩下 $k$ 个鸡蛋,需要 $m1$ 次试验,最多能覆盖 $Nx_1$ 层。

所以,如果我们允许 $m$ 次试验,用 $k$ 个鸡蛋,总共能覆盖的楼层数是:

$f(k, m) = f(k1, m1) + f(k, m1) + 1$

这里的 $f(k, m)$ 表示:用 $k$ 个鸡蛋,最多 $m$ 次试验,能够确定的最大楼层数。

$f(k1, m1)$:这是第一个鸡蛋在第 $x$ 层碎了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覆盖的楼层数(剩下的 $x1$ 层)。
$f(k, m1)$:这是第一个鸡蛋在第 $x$ 层没碎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覆盖的楼层数(上面的 $Nx$ 层)。
$+1$:是这次从第 $x$ 层扔鸡蛋本身。

这个公式是不是有点熟悉?它有点像杨辉三角(组合数)的变形。

$f(k, m) = sum_{i=1}^k inom{m}{i}$

其中 $inom{m}{i}$ 表示从 $m$ 次试验中选 $i$ 次来扔鸡蛋。

$i=1$:我扔了1次,没碎。
$i=2$:我扔了2次,第二次碎了。
...
$i=k$:我扔了 $k$ 次,第 $k$ 次碎了。

回到我们的问题:

我们有 $N$ 层楼,以及“很多”鸡蛋(意味着鸡蛋数量不是主要限制,我们可以假设有足够多,比如10个)。我们想找到一个试验次数 $m$,使得用 $m$ 次试验,在最坏的情况下,能够覆盖 $N$ 层楼。同时,在这个覆盖 $N$ 层楼的试验次数 $m$ 中,我们希望消耗的鸡蛋数最少。

最优解的策略:

1. 确定试验次数 $m$:
我们要找到最小的 $m$,使得 $sum_{i=1}^{ ext{鸡蛋数}} inom{m}{i} ge N$。
这里的“鸡蛋数”是指我们最多愿意用多少个鸡蛋。

2. 分配策略:
一旦确定了最小的试验次数 $m$,我们就要制定从哪一层开始扔。
假设我们决定最多用 $k$ 个鸡蛋。

第一次试验: 应该从第 $x$ 层扔。
如果碎了:剩下 $k1$ 个鸡蛋,需要在 $m1$ 次试验内,覆盖 $x1$ 层。
如果没碎:剩下 $k$ 个鸡蛋,需要在 $m1$ 次试验内,覆盖 $Nx$ 层。

为了让最坏情况下的试验次数都是 $m$,我们需要让这两部分覆盖的层数尽量相等,而且总和是 $N$。

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在 $m$ 次试验里,用掉尽可能少的鸡蛋。

关键突破点:

我们不是要找到“最少鸡蛋数”或者“最快速度”,而是要在这个“消耗蛋数”和“实验速度”之间找到“最优解”。这里的“最优解”往往意味着一个平衡点。

思考一个具体的例子:100层楼

如果允许1次试验: $inom{m}{1} = inom{1}{1} = 1$。只能覆盖1层。
如果允许2次试验: $inom{m}{1} + inom{m}{2}$
$m=2$: $inom{2}{1} + inom{2}{2} = 2 + 1 = 3$。
$m=3$: $inom{3}{1} + inom{3}{2} = 3 + 3 = 6$。
$m=4$: $inom{4}{1} + inom{4}{2} = 4 + 6 = 10$。
$m=5$: $inom{5}{1} + inom{5}{2} = 5 + 10 = 15$。
$m=6$: $inom{6}{1} + inom{6}{2} = 6 + 15 = 21$。
$m=7$: $inom{7}{1} + inom{7}{2} = 7 + 21 = 28$。
$m=8$: $inom{8}{1} + inom{8}{2} = 8 + 28 = 36$。
$m=9$: $inom{9}{1} + inom{9}{2} = 9 + 36 = 45$。
$m=10$: $inom{10}{1} + inom{10}{2} = 10 + 45 = 55$。
$m=11$: $inom{11}{1} + inom{11}{2} = 11 + 55 = 66$。
$m=12$: $inom{12}{1} + inom{12}{2} = 12 + 66 = 78$。
$m=13$: $inom{13}{1} + inom{13}{2} = 13 + 78 = 91$。
$m=14$: $inom{14}{1} + inom{14}{2} = 14 + 91 = 105$。

所以,用2个鸡蛋,最少需要14次试验,可以覆盖100层楼。

如何进行试验?
总共允许14次试验,用2个鸡蛋。
第一次,从第 $x$ 层扔。
碎了:剩下1个鸡蛋,还有13次试验。这13次要用来测 $x1$ 层。所以 $x1 le 13 implies x le 14$。
没碎:剩下2个鸡蛋,还有13次试验。这13次要用来测剩下的 $100x$ 层。所以 $100x le sum_{i=1}^2 inom{13}{i} = inom{13}{1} + inom{13}{2} = 13 + 78 = 91$。
$100x le 91 implies x ge 9$。

所以,第一次应该从第9层扔。
如果碎了: 知道临界层在18层。剩下1个鸡蛋,13次试验。从第1层开始一层层测。总共 $1+8=9$ 次。
如果没碎: 知道临界层在9层以上。我们还剩2个鸡蛋,13次试验。剩下1009=91层。
下一次,我们要在91层里,用2个鸡蛋,13次试验,找到临界点。
我们应该从第9层 + $y$ 层扔。
碎了:剩下1个鸡蛋,12次试验,测 $y1$ 层。 $y1 le 12 implies y le 13$。
没碎:剩下2个鸡蛋,12次试验,测 $91y$ 层。 $91y le sum_{i=1}^2 inom{12}{i} = inom{12}{1} + inom{12}{2} = 12 + 66 = 78$。
$91y le 78 implies y ge 13$。

所以,第二次应该从第9层 + 13层 = 22层扔。
如果碎了: 知道临界层在1021层。剩下1个鸡蛋,12次试验。从10层开始一层层测。总共 $2 + (2110+11) = 2+11=13$ 次。
如果没碎: 知道临界层在22层以上。我们还剩2个鸡蛋,12次试验。剩下 $10022=78$ 层。

这个策略的精髓就是:

我们试图让每次试验的“成功”和“失败”分支,都能在剩余的试验次数和剩余的鸡蛋数下,覆盖尽可能多的楼层,并且让这两部分覆盖的楼层数在最坏情况下是相近的。

消耗蛋数: 在这个策略下,我们最坏的情况是用了2个鸡蛋。如果楼层再高,比如1000层,我们可能需要3个鸡蛋,每次扔之前都选择一个层数,使得“碎了”和“没碎”后的子问题,都能用剩余的鸡蛋和剩余的试验次数来解决。

实验速度: 你看,我们不是一层一层测,而是跳跃式前进。比如第一次从9层,第二次从22层。这比一层层测快多了。

怎么找到“最优”?

“最优”的定义在这里是关键。
如果“最优”是指在给定的最大试验次数下,消耗的鸡蛋最少。
那么我们上面算的就是一种方法。从2个鸡蛋开始,算需要多少次试验。如果一次就够了,那是最优的。如果不行,就尝试3个鸡蛋,看多少次试验。直到找到一个组合,比如用 $k$ 个鸡蛋,需要 $m$ 次试验,且 $k$ 是最小的。

如果“最优”是指在消耗最少鸡蛋的前提下,最快找到答案。
这就变成了:我们要用最少的鸡蛋(比如1个,2个,3个…)去覆盖100层楼,并记录下每种情况下最坏的试验次数。然后选择那个“速度”最快的。

1个鸡蛋:100次试验。
2个鸡蛋:14次试验(如上算)。
3个鸡蛋:我们算 $sum_{i=1}^3 inom{m}{i} ge 100$。
$m=7$: $inom{7}{1}+inom{7}{2}+inom{7}{3} = 7 + 21 + 35 = 63$。
$m=8$: $inom{8}{1}+inom{8}{2}+inom{8}{3} = 8 + 28 + 56 = 92$。
$m=9$: $inom{9}{1}+inom{9}{2}+inom{9}{3} = 9 + 36 + 84 = 129$。
所以用3个鸡蛋,最少需要9次试验。

4个鸡蛋:$sum_{i=1}^4 inom{m}{i} ge 100$
$m=7$: $inom{7}{1}+inom{7}{2}+inom{7}{3}+inom{7}{4} = 7 + 21 + 35 + 35 = 98$。
$m=8$: $inom{8}{1}+inom{8}{2}+inom{8}{3}+inom{8}{4} = 8 + 28 + 56 + 70 = 162$。
所以用4个鸡蛋,最少需要8次试验。

5个鸡蛋:$sum_{i=1}^5 inom{m}{i} ge 100$
$m=6$: $inom{6}{1}+inom{6}{2}+inom{6}{3}+inom{6}{4}+inom{6}{5} = 6 + 15 + 20 + 15 + 6 = 62$。
$m=7$: $inom{7}{1}+inom{7}{2}+inom{7}{3}+inom{7}{4}+inom{7}{5} = 7 + 21 + 35 + 35 + 21 = 119$。
所以用5个鸡蛋,最少需要7次试验。

6个鸡蛋:$sum_{i=1}^6 inom{m}{i} ge 100$
$m=6$: $inom{6}{1}+inom{6}{2}+inom{6}{3}+inom{6}{4}+inom{6}{5}+inom{6}{6} = 6 + 15 + 20 + 15 + 6 + 1 = 63$。
$m=7$: $inom{7}{1}+inom{7}{2}+inom{7}{3}+inom{7}{4}+inom{7}{5}+inom{7}{6} = 7 + 21 + 35 + 35 + 21 + 7 = 126$。
所以用6个鸡蛋,最少需要7次试验。

7个鸡蛋:$sum_{i=1}^7 inom{m}{i} ge 100$
$m=6$: $sum_{i=1}^6 inom{6}{i} = 63$ (不够)
$m=7$: $sum_{i=1}^7 inom{7}{i} = 127$ (够了)
所以用7个鸡蛋,最少需要7次试验。

结果对比:

1个鸡蛋:100次试验
2个鸡蛋:14次试验
3个鸡蛋:9次试验
4个鸡蛋:8次试验
5个鸡蛋:7次试验
6个鸡蛋:7次试验
7个鸡蛋:7次试验

那么,在消耗蛋数与实验速度之间找到最优解,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最看重“鸡蛋不浪费”, 那么2个鸡蛋,14次试验,可能是你的最优解。你牺牲了一些速度,但用了最少的鸡蛋。
如果你最看重“速度”, 那么5、6、7个鸡蛋,7次试验,是你的最优解。你愿意多用几个鸡蛋,来换取最快的速度。
“最优解”通常是指那个在“消耗蛋数”这个维度的“瓶颈”处,达到最快速度。 也就是说,如果用2个鸡蛋,最快需要14次;用3个鸡蛋,最快需要9次…… 哪个“最少鸡蛋数”组合能让“最快速度”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

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往往是指:

在确保我们用完所有鸡蛋之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覆盖所有楼层。

我们手里“很多”鸡蛋,这个“很多”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用多少个。

最常用的理解是:

找到一个最小的试验次数 $m$,使得用 $k$ 个鸡蛋(其中 $k$ 是我们能接受的最大的鸡蛋消耗量)可以覆盖 $N$ 层楼。

也就是说,我们先设定一个“最大能消耗多少个鸡蛋”的上限(比如,我最多愿意扔3个鸡蛋),然后去算,用3个鸡蛋,最快需要多少次。

我的理解是,这里的“最优解”应该是指:

在保证用最少鸡蛋(即突破第一个瓶颈,比如从1个鸡蛋到2个鸡蛋,再到3个鸡蛋…)的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快试验次数。

比如:
1个鸡蛋:100次。
2个鸡蛋:14次。
3个鸡蛋:9次。
4个鸡蛋:8次。
5个鸡蛋:7次。

那么,这个“最优解”的策略是:

1. 估算一个你愿意消耗鸡蛋的上限。 比如,如果你觉得扔3个鸡蛋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你就选择3个鸡蛋的策略。
2. 根据这个鸡蛋数量,计算最少的试验次数。
3. 根据这个试验次数和鸡蛋数量,制定分层试验的策略。

举个例子,假设你认为用3个鸡蛋是你的“最优”上限:

结论: 用3个鸡蛋,最少需要9次试验来覆盖100层楼。
策略:
第一次,从第 $x$ 层扔。
碎了:剩下2个鸡蛋,8次试验,覆盖 $x1$ 层。 $x1 le sum_{i=1}^2 inom{8}{i} = inom{8}{1} + inom{8}{2} = 8 + 28 = 36$。所以 $x1 le 36 implies x le 37$。
没碎:剩下3个鸡蛋,8次试验,覆盖 $100x$ 层。 $100x le sum_{i=1}^3 inom{8}{i} = 92$。所以 $100x le 92 implies x ge 8$。
所以,第一次从第8层扔。
碎了:剩下2个鸡蛋,8次试验,覆盖7层。 从1层开始一层层测。总共 $1+7=8$ 次。
没碎:剩下3个鸡蛋,8次试验,覆盖92层。
第二次,从第8 + $y$ 层扔。
碎了:剩下2个鸡蛋,7次试验,覆盖 $y1$ 层。 $y1 le sum_{i=1}^2 inom{7}{i} = inom{7}{1} + inom{7}{2} = 7+21 = 28$。所以 $y1 le 28 implies y le 29$。
没碎:剩下3个鸡蛋,7次试验,覆盖 $92y$ 层。 $92y le sum_{i=1}^3 inom{7}{i} = inom{7}{1} + inom{7}{2} + inom{7}{3} = 7+21+35 = 63$。所以 $92y le 63 implies y ge 29$。
所以,第二次从第8 + 29 = 37层扔。
碎了:剩下2个鸡蛋,7次试验,覆盖28层。 从9层开始一层层测。总共 $2 + (379+11) = 2+28 = 30$ 次(但这里计算的是子问题,总次数还没算完)。
没碎:剩下3个鸡蛋,7次试验,覆盖 $9229=63$ 层。

怎么让“消耗蛋数”和“实验速度”都达到一个“最优”状态?

这更像是一个权衡问题。你愿意用多少鸡蛋来换取多快的速度?

方案 A: 2个鸡蛋,14次。 (最省蛋,但速度慢)
方案 B: 3个鸡蛋,9次。 (稍多点蛋,速度快很多)
方案 C: 4个鸡蛋,8次。 (再多点蛋,速度再快点)
方案 D: 5个鸡蛋,7次。 (速度最快,但消耗蛋数相对多)

“最优解”就是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鸡蛋是不是很难得,时间是不是非常紧张)来选择一个点。

总结一下,找到最优解的流程是:

1. 理解问题本质: 用最少的试验次数,在最坏情况下,确定鸡蛋的临界落点。
2. 数学模型: 利用组合数 $inom{m}{i}$ 来建立联系:$N le sum_{i=1}^k inom{m}{i}$。其中 $N$ 是楼层数,$k$ 是我们愿意消耗的鸡蛋数上限,$m$ 是试验次数。
3. 计算不同鸡蛋数下的最少试验次数:
设定 $k=1, 2, 3, dots$
对每个 $k$,求解最小的 $m$ 使得 $sum_{i=1}^k inom{m}{i} ge N$。
4. 权衡与选择:
生成一个表格,列出 (鸡蛋数 $k$, 最少试验次数 $m$) 的配对。
根据你对“消耗蛋数”和“实验速度”的重视程度,选择一个“最优”的配对。
如果“消耗蛋数”优先,选择 $k$ 最小的那个。
如果“实验速度”优先,选择 $m$ 最小的那个。
通常“最优”是指在一个合理的鸡蛋消耗量下,能达到最快的速度。比如,从2个到3个鸡蛋,速度提升了5次(149),这个提升可能很有价值。从4个到5个鸡蛋,速度只提升了1次(87),可能就没那么划算。

实际操作建议:

如果你手里真的“很多”鸡蛋,可以考虑用45个鸡蛋。这会大大缩短试验时间,并且相对100次试验来说,消耗的鸡蛋数量也有限。
具体的试验层数,是根据上面推导的“动态规划”思路来确定的,确保每次扔鸡蛋后,无论成功失败,剩余的试验次数和鸡蛋数都能处理好剩余的楼层。

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二选一”问题,而是一个在两个目标(省蛋、速快)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的过程。而找到这个平衡点,关键在于那个组合数公式,它帮你量化了“用X个鸡蛋,最快需要Y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妨设 ,此时鸡蛋必碎,我们记作 (若等于 1 就表示鸡蛋完好)。

那么,至多需要 10 次尝试!

步骤:

看 的情况,若是等于 0,那就继续下降到 ;否则,若 ,则鸡蛋必然在 之间蛋碎,那么我们接下来考察它们的中点的情况:

……

重复以上步骤可知,至多需要 10 次尝试,就可以知道蛋最开始碎在第几层楼.

这是因为确定一个二进制的数 介于 0 至 1023,而每一次实验,都是在确定 上的数字是 0,还是 1.

这是在我们完全不了解蛋碎的概率分布函数的情况下,只能认为蛋碎或不碎在任何一层都是等概率的,这种情况下的信息熵是最大的,也就是不确定性最大。如果我们对于鸡蛋的分布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此时实验的次数可能会下降。所谓信息熵的定义,在上面的情景中:

等概率则意味着 ,那么带入上式得

所以这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论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