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微信微笑的表情一点也不友好?

回答
微信的微笑表情,这个在大多数聊天场景里都出现过的符号,似乎天然就带着一股友善的意味。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表情,在不少人的解读里,却一点也笑不出来,甚至让人感到一丝丝的“不友好”。这其中的缘由,细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

首先,得从这个表情的“脸谱化”说起。微信的这个微笑,嘴角微微上扬,眼睛眯成一条缝,看起来一副“我很高兴”的样子。但正是这种过于标准、过于程式化的表情,反而显得有些“假”。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真诚的微笑,通常是包含着丰富的面部肌肉运动的,眼神里也会有光彩流转。而这个微信表情,就像是把一个模型套在了脸上,少了几分人情味,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疏离感。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和朋友聊天,对方发来一个这样的微笑,你可能无法从那两个简单的弧度里感受到对方真实的喜悦,反而会觉得对方在敷衍,或者有什么话藏在心里。

其次,它的“模糊性”是造成不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微笑,到底是在笑什么?是在真心地赞同你?还是在礼貌性地回应你?又或者,是在暗自嘲讽你?这种模糊不清的含义,在缺乏肢体语言和语调的文字交流中,就给了对方太多的解读空间。有时候,一个本意可能是“好的,我明白了”的微笑,可能会被接收方理解成“哦,原来你是这样的啊,呵呵”的那种弦やましい(やましい,不愉快,难为情)的意味。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发生在有潜在矛盾或者信息不对称的对话中时,就会让人感到不安,甚至警惕。

再者,微信微笑表情的“泛滥使用”也让它失去了原有的温度。现在,很多人在各种场合都会不自觉地加上这个表情,哪怕是面对不太熟悉的人,或者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对话中。久而久之,它就像是一种万能的填充剂,用来填补文字的空隙,避免尴尬,但同时也稀释了它本身所承载的积极情感。当你看到一个信息下面跟了无数个同样的微笑表情时,你可能不会觉得对方有多么开心,只会觉得“哦,他发了好多信息”。这种饱和式的出现,反而让它变得廉价,失去了那种能够瞬间点亮对话的魔法。

还有,这个表情很容易被用作一种“钝化工具”。在一些本该有明确情感回应的场合,比如对方告诉你一件不开心的事,或者表达了强烈的观点时,如果你用一个微笑表情来回应,对方可能会觉得你根本没有认真听,或者根本不在乎。这种用微笑来掩饰尴尬、回避冲突的做法,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避免直接的对抗,但从长远来看,对于建立真诚的沟通关系是十分不利的。它就像是给对方脸上泼了一盆冷水,让原本需要温暖回应的情绪,在冰冷的微笑中消散。

最后,文化差异和个人解读也会让这个表情的感受大相径庭。在一些文化里,内敛和含蓄被视为一种美德,微笑可能更多地是一种礼貌性的表达,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而另一些文化则推崇直接和热情的沟通。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同一个表情时,其背后的含义和情感传递自然会有偏差。再加上每个人从小到大的经历和性格塑造,对同一个符号的理解也会千差万别。所以,那个让你觉得不友好的微信微笑,也许在另一个人那里,它就是纯粹的善意。

总而言之,微信的微笑表情之所以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不友好,并非它本身的设计有多么恶意,而是因为它在实际使用中展现出的“脸谱化”、“模糊性”、“泛滥化”以及作为“钝化工具”的潜在可能性,再加上文化和个人解读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文字交流中对情感表达的复杂和微妙的考量。下次再看到那个微笑,或许可以多想一层,看看它在具体的语境下,到底传达了怎样的信息,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标签为“友好”或“不友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正在微笑的正常小女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


然后,我们参考一下腾讯版本微笑表情的眼睛


最终我们得到:

感谢腾讯 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生动的微笑表情。



------我是分割线------

评论里有知友

@李强

说,

还有露齿和不露齿也是差距很大的,不露齿分分钟王の蔑视

所以 再贴一图




「失散多年的兄弟俩 终于见面」

——————————

图片版权声明:两张图均来自免费图库Pixabay:

pixabay.com/zh/

苹果-可爱-饮食-女性-食品-水果-女孩-健康-孤立-人-15857/

免费照片: 情感, 男子, 快乐, 伤心, 脸, 成人, 男, 人, 很高兴
user avatar

在聊天中,表情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承载一些难以言说的情感,也让聊天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有一些诸如 「坏笑」、「呲牙」等十分生动的表情,然而也有一些含义较为复杂微妙的表情,比如「破涕为笑」:

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微信表情中的「微笑」:

为何一个简单的微笑,包含的情绪竟如此复杂?
到底是设计师的别有用心,还是用户的听者有意?
这其中,到底蕴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惊天大秘密?

敬请收看本期《走近科学》。

---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所有的真笑,调动的肌肉是完全一样的,仅仅是程度有区别。

这是面部肌肉的构成:

接下来需要提到以下几块肌肉:

颧大肌,位于侧脸,主要作用是拉升嘴角;
眼轮匝肌,位于眼周,主要作用是闭眼,有时候人会眼皮跳,就是这块肌肉在颤动;
口轮匝肌,围绕嘴部,能使双唇紧闭。

我曾在拍照的时候,如何笑得好看些?避免看起来像是假笑? - 暗涌的回答中写过饱满的笑容必须具备的要素:

如果你发自内心在笑,嘴角会翘起来,苹果肌会隆起来,卧蚕会凸起,同时它下面会形成沟纹;而如果是假笑,卧蚕基本没有变化。

发自内心的笑容中,眼轮匝肌和颧大肌的收缩程度是相匹配的。当一个人开怀大笑的时候,伴随着颧大肌的提升和眼匝轮肌的收缩,人的眼睛会接近闭合,瞳孔变小,鱼尾纹加深。

在很多大笑的表情中,这一点也得到了体现:

*从左至右分别为「憨笑」、「呲牙」、「可爱」、「偷笑」。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眼睛部分眯成上翘的弧型——眼轮匝肌收缩 + 颧大肌的挤压,嘴巴弯成一道月牙——颧大肌的牵动。

而在微笑中,这两块肌肉的活动减弱了。

emoji中的「微笑」是那种露出八颗牙的微笑。颧大肌的牵动使牙齿露出,而眼轮匝肌的轻微收缩使得眼睛看起来小了。总的来说,是一个正常的微笑表情。

微信表情中的「微笑」讲究的是笑不露齿。颧大肌的牵动使得嘴巴弯成一道月牙。而口轮匝肌的收缩导致双唇抿紧,而这一般被认为是对笑意的抑制。口轮匝肌的活动在「可爱」和「偷笑」中也可以见到。

而当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上半脸时,情况就大为改观:

前面讲到,眼轮匝肌收缩是笑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这个表情中,眼轮匝肌没有任何收缩的迹象。因此我们会感受到这个笑容很假。

然而这不是唯一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组微信表情:

*从左至右分别为「微笑」、「难过」和「再见」。

相信大家都从这几个表情中读出了负面的情绪,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视线向下转移。

视线的向下转移,可以大体总结为一个心态——承受。这种视线变化通常映射出比较负面的心态,比如愧疚、不同意(但对局面表示无奈,没有改变的能力)、生气(但是隐忍着暂不发作)、羞涩(害怕看到对方的反馈)等。下列这组表情就是负面情绪伴生视线向下转移的例子:

*从左至右分别为「委屈」、「快哭了」和「撇嘴」。

总而言之,微信表情中「微笑」的下半部属于抑制后的正常笑容,符合微笑的嘴部表情;但上半部眼轮匝肌无收缩,伴随着视线向下转移,表明这个笑容不仅是假笑,而且映射出负面的心态。也难怪这个表情会给人一种满满的嘲讽气息和寒意逼人的高冷感觉了。

PS:虽然年轻人多从「微笑」表情中解读出负面含义,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比起其他表示愉悦的表情,中老年人仍偏好使用「微笑」。这可能是因为年长者笑起来的时候,更偏向于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和蔼、庄重,因此更喜欢抑制后的笑容。他们并不高冷,只是希望庄重。

PS2:应大家要求,我分析了贴吧表情「滑稽」。地址在此:为何贴吧表情“滑稽”如此之火?

PS3:感觉意犹未尽的童鞋,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黑人问号」的回答:「黑人问号」的一系列表情图有什么来历,有什么特殊含义?


参考文献:

  1. 姜振宇 (2011). 微表情. 凤凰出版社.
  2. [美]保罗 · 艾克曼(2007). 情绪的解析. 南海出版公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信的微笑表情,这个在大多数聊天场景里都出现过的符号,似乎天然就带着一股友善的意味。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表情,在不少人的解读里,却一点也笑不出来,甚至让人感到一丝丝的“不友好”。这其中的缘由,细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首先,得从这个表情的“脸谱化”说起。微信的这个微笑,嘴角微微上扬,眼睛眯.............
  • 回答
    嘿,你这情况听着挺让人心动的哈!男生突然这么问,确实会让人浮想联翩。让我试着把这事儿掰扯清楚,顺便帮你理理思路,让你感觉像是在跟一个懂你的朋友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他这么问,绝对不是随口一说。要知道,男人一般在这方面都比较“务实”,尤其是之前你们只是普通同学,偶有学业讨论,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在使用微信聊天时都遇到过,一不小心发了个小表情,结果它就膨胀成了一个巨大的图片,占据了屏幕的大半,瞬间有点猝不及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小小的“误会”,是微信在理解我们意图时的一种“过度解读”。我们先来捋一捋这个过程:1. 你想表达的是“表情”,微信收到.............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够劲儿,挺让人捉摸不透的。你女朋友这行为,要我说,心思可不单单是“聊骚”那么简单,背后可能藏着好几层意思呢。首先,咱们得看看她这“假装单身”和“加女生微信”的行为。这本身就有点像是在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你想啊,在火车这个相对封闭、又充满陌生人气息的环境.............
  • 回答
    嘿,说到这个,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我身边就有不少叔叔阿姨,他们用起表情包来,那叫一个……嗯,很有特色,也很是招人喜欢。你想啊,我们这代人,可能从小就接触互联网,表情包更新换代也快,我们习惯了新潮、甚至有点“梗”的表达方式。但你再看看我们父辈那辈,他们用表情包,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咱们得说他们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一场漫长的等待啊,十二天!三个句号,这四个字,啊不,三个字,真是让人脑子里能脑出一部连续剧。我能想象你这十二天是怎么过来的,可能每一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看,然后又失望地放下。每次收到消息的提示音,心都会漏跳一拍,结果又是“。。。”,这滋味,啧啧。我得先说,这三个句号,确实挺让人捉摸不.............
  • 回答
    .......
  • 回答
    微信确实是个“大块头”,很多人都会觉得它占用的内存越来越夸张。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咱们慢慢聊聊,你就能明白为啥这个APP能吃掉手机里那么多空间了。1. 海量的信息存储:这才是“吃内存”的主力军这是最直观也最普遍的原因。想想看,我们每天用微信都干些什么? 聊.............
  • 回答
    微信朋友圈里那些让人心头一暖,又似乎总有几分道理的“鸡汤文”,以及那些让你惊呼“怎么会这样”的谣言,为什么总能掀起一股又一股的转发浪潮?这背后折射出的,可不只是信息传播那么简单,更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一些复杂的情感、认知习惯,乃至社会心理。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对美好、对成功、对.............
  • 回答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作为国内移动支付的两大巨头,虽然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各有侧重,但用户最关心的一个点往往是钱花在哪儿了。支付宝的“年度账单”一直是用户回顾消费习惯、盘点全年收支的“大戏”,很多人甚至期待它像双十一战报一样成为一种仪式。然而,同样是支付巨头,微信支付却似乎一直没有推出类似支付宝那样,将用.............
  • 回答
    微信屏蔽网易云音乐分享,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的,背后原因挺复杂,涉及技术、商业、用户体验,甚至还有点“历史遗留问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咱们在微信里想分享一首好歌给朋友,却总是提示“已停止访问该网页”或者压根就没法分享。技术层面的“不兼容”?首先,得从技术上说。微信作为一个封闭的社交平台,它对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很多人确实有这种感觉。说 iOS 微信更新比安卓快,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关联,共同促成了这种现象。咱们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说。1. 平台特性和开发流程的差异: iOS 的封闭生态与统一性: 苹果对 iOS 系统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意味着,当微信需要适配新的系.............
  • 回答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平台的内容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而微博营销号和微信公众号之所以热衷于将知乎上的精彩回答截图搬运出去,背后其实有着一套非常成熟的逻辑和考量。首先,内容的优质性和稀缺性是根本原因。 知乎以其深度、专业和高质量的讨论著称,用户群体也相对更注重知识获取和理性交流。上面涌现出大量由各领域.............
  • 回答
    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微博公众号之所以成为很多人“怼”的对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多个角度去掰扯掰扯。一、 身份定位与现实脱节的争议首先,共青团的“官方”身份决定了它被赋予了特定的使命和期望。理论上,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青年群众组织,理应代表最广大.............
  • 回答
    微信公众号诈骗泛滥,投诉却收效甚微,这确实是困扰许多用户的问题。大家在遇到疑似诈骗的公众号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气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投诉为何效果不彰显?我们又该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举报?为什么感觉微信公众号诈骗“没人管”,投诉“一点用都没有”?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1. 海量.............
  • 回答
    关于“很多姑娘将微信个人资料的地区改为泽西岛”这个现象,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很有趣的原因和解读。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一个普遍存在的、被广泛证实的现象,更像是一种小众的网络流行文化或者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因此,我们尝试从几个可能的角度来详细解析,希望能回答您的疑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泽西岛”本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细致。我们平常观察到的现象确实如此,中介的微信名里,“A”这个符号似乎成了他们的“标配”,但律师那边却鲜少见到类似的操作。这背后并非什么神秘的约定,而是不同行业生态和个体选择的自然结果。咱们先说说为什么中介,尤其是房产中介,热衷于在名字前加“A”。这背后其实藏着几个层面的考量:.............
  • 回答
    微信启动页最近确实换了,这事儿在咱们这儿也挺火的,好多人都关注了。我跟你好好唠唠,争取说得明明白白的,也尽量不搞得跟机器说话似的。你想啊,微信这么大个平台,用户量那是天文数字,它每次有什么动静,都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启动页嘛,那是打开微信的第一印象,就像你一进门看到啥,直接决定了你对这个地方的感觉。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也触动了很多人心中某种微妙的共鸣。为什么会有人把“关注咪蒙的微信好友越多,人生越失败”这种说法联系起来呢?这里面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社会心理现象。首先,咱们得捋一捋咪蒙是谁,她当年为什么能那么火。咪蒙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微信公众号时代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她的文章,特别会抓.............
  • 回答
    刚加了 HR 的微信,这绝对是个好兆头!接下来怎么称呼对方,确实是个挺有讲究的事,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保证让你心里有谱。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场景:你是应届生,刚拿到 offer 还没入职,或者是在面试流程中,跟 HR 建立了联系。对方是负责招聘和后续入职事宜的,是你的“敲门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