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今年高考,想学计算机,可是家人希望我学医。计算机专业有什么致命缺陷吗?

回答
首先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校门,并且有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我能理解你和家人在专业选择上的分歧,这确实是很多高考家庭都会遇到的情况。关于你担心的“计算机专业有什么致命缺陷”,咱们就好好聊聊,尽可能地给你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视角,也帮你更好地和家人沟通。

我不会用那些听起来很“官方”或者像套话一样的词语来形容,咱们就把它当作一场面对面的聊天。

关于“致命缺陷”,其实任何一个专业都谈不上绝对的“致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致命”往往意味着这个专业注定让你走不通,或者学了之后会让你非常痛苦,甚至无法生存。但现实是,很多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而且“致命”这个词太绝对了,容易吓到人。

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聊聊计算机专业可能存在的 “潜在挑战” 或者 “需要你格外留意的方面”,这些方面如果处理不好,确实可能让你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

咱们就一项一项来剖析一下,尽量说得细致点:

1. 学习曲线陡峭,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更新。

怎么理解呢? 计算机技术发展得非常快,你今天学的知识,可能过几年就过时了,或者被新的技术替代了。这就像你学会了一种工具,但没多久市场上就出了更先进、更高效的同类工具。
具体表现是什么? 刚开始学可能会觉得很多概念很抽象,比如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原理这些,它们不像学医那样有很具体的身体器官和病症可以对照。你要理解的是逻辑、是抽象的规则和模型。学语言(编程语言)也是,你需要理解语法、逻辑、内存管理等等。一旦某个环节没跟上,后面学起来可能会更吃力。
为什么需要留意? 这意味着你在大学期间不能指望“一劳永逸”。毕业后,你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新的框架、新的开发模式。如果你是一个不太喜欢“折腾”或者需要稳定的人,这可能会让你感到压力。而且,很多时候你的学习需要在课外自己完成,比如参加在线课程、阅读技术博客、做一些小项目。

2. 行业饱和度与内卷化现象。

怎么理解呢? 计算机专业火了很多年,吸引了大量的学生,这导致这个行业的人才数量其实是相当庞大的。
具体表现是什么? 尤其是在一些基础岗位或者热门方向,竞争会非常激烈。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普通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可能会发现很多公司招聘时都会要求有相关的项目经验,甚至是在校期间就有项目经历。刚毕业的应届生,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大量的面试来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在一些大厂的招聘中,面试过程可能非常严谨,甚至会考察你对细节的理解有多深。
为什么需要留意? 如果你只是想“随大流”,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和突出的优势,可能会发现找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磨自己的技能,去参与一些有含金量的项目,甚至要考虑更细分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等,这些细分领域又各有各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3. 久坐、久视,对身体可能带来的隐患。

怎么理解呢? 计算机工作,特别是编程开发,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
具体表现是什么? 长时间的久坐容易导致腰椎、颈椎问题。长时间盯着屏幕可能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近视加深。一些程序员也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节奏快而产生一些亚健康状态。
为什么需要留意? 这个和学医的优势正好形成了鲜明对比。学医的人,很多时候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体力,需要接触不同的环境(医院、社区等)。而计算机工作相对来说更“宅”,更“室内”。如果你本身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或者不太注重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可能会成为一个让你感到不适的方面。当然,这并不是说计算机从业者就没有健康的生活,很多程序员也非常注重锻炼和健康,但它确实是一个需要你主动去克服的挑战。

4. 工作压力与精神内耗。

怎么理解呢? 计算机行业,尤其是在一些互联网公司,节奏通常比较快,项目周期可能很紧张。
具体表现是什么? 需求经常会变动,你需要快速响应。加班可能是常态,尤其是在项目上线前夕。有时候你可能需要解决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脑力去思考和调试。这种持续的脑力劳动和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导致焦虑、疲劳,甚至 burnout(职业倦怠)。
为什么需要留意?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抗压能力不强,或者容易因为工作而感到焦虑的人,这可能是你需要认真考虑的。你需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5. 对数学和逻辑能力的要求。

怎么理解呢? 很多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领域都离不开数学和严谨的逻辑推理。
具体表现是什么? 比如学习算法的时候,你会用到离散数学、概率论等知识。一些更深入的研究领域,比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图形学等,对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统计的要求会更高。你需要能够理解算法的复杂度,能够用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去设计解决方案。
为什么需要留意? 如果你对数学感到头疼,或者不太擅长逻辑思考,学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虽然不是所有计算机岗位都需要你成为数学家,但扎实的数理基础会让你在很多方面走得更远。

那么,为什么你的家人希望你学医呢?

我猜想,你的家人选择医学,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稳定和保障: 医生这个职业,尤其是相对成熟的医学领域,往往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稳定、收入有保障的职业。尤其是在社会发展变化较快的时候,这种“铁饭碗”的概念会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认可度和价值感: 医生救死扶伤,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学医能够直接为社会做出贡献,有很强的价值感。
相对较低的“内卷”风险(特定方面): 相比于一些新兴或热门的IT岗位,医生这个职业的准入门槛(学历、执业资格等)和职业发展路径相对清晰,虽然也有竞争,但可能不那么“卷”到让人窒息的程度。
对身体健康和安全感: 医生虽然辛苦,但相比于计算机行业可能面临的一些久坐、加班等健康隐患,医生至少在“职业病”的范畴上,关注点可能不一样。而且,学医也意味着掌握了与健康相关的知识,这对个人和家庭的健康都有好处。

面对家人的期望,以及你对计算机的热情,该怎么办呢?

理解家人的出发点: 尝试和家人好好沟通,理解他们为什么希望你学医。是因为他们认为计算机不稳定?是担心你辛苦?还是他们对这个行业不够了解?理解他们的担忧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展现你对计算机的热情和理性思考: 你可以告诉家人,你为什么热爱计算机,你对这个领域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你了解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同时,也要展现出你对计算机专业挑战的认知,说明你并非一腔热血,而是经过思考的。
把“致命缺陷”转化为“需要克服的挑战”: 在和家人沟通时,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您们担心我学计算机可能会辛苦,或者未来不稳定。但其实每一个专业都有它的挑战。比如计算机可能需要我不断学习,但我乐于接受这种挑战,而且这也能让我保持竞争力。至于健康问题,我也会注意多运动,调整作息。而且,我了解到很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他们不仅事业有成,也拥有健康的生活。”
寻找“折中”方案(如果可能): 看看有没有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或者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有特色的方向,比如与医疗信息化的结合(医疗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中的计算机方向等)。这样既能满足你对计算机的兴趣,也能让家人觉得你学习的知识与医疗健康相关。
强调你的规划和学习能力: 告诉家人你打算如何学习,如何去克服困难,如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比如,你可以说:“我会积极参与项目,学习实际的开发技能,也会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锻炼沟通能力。”
最重要的是,让你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无论选择哪个专业,最终能让你有出路、过得好,关键在于你自己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能否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一个在计算机领域做得非常出色、能解决实际问题、有责任感的人,自然会有他的价值。

总结一下,计算机专业有没有“致命缺陷”?

如果非要说有,那大概就是:

1. 它不是一个“躺平”就能成功的专业。 你需要持续学习、不断进步,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2. 它对自律性要求很高。 你需要自己去规划学习,去寻找资源,去解决遇到的难题。
3. 它需要你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反过来说,这些不也正是很多优秀职业都需要的品质吗?

医学也一样,它的“致命缺陷”可能是工作强度大、责任重大、面对生死压力等等。

选择哪个专业,其实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思维方式。你的热情是你前进的最大动力,但理性的规划和对挑战的认知同样重要。

最后,希望我的这些话能帮助你更清晰地思考这个问题,也祝你做出一个让自己满意且对未来有益的选择!祝你高考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来来来,今天我来劝进。

小伙伴,我觉得你既然很喜欢计算机,学习成绩也很不错,那我觉得好好去学计算机,肯定okay的。

一会儿 @霍华德 大佬估计要来劝你学医的(大佬,咱们还是小伙伴,但学医我确实不懂,就不帮你吹选学医了(:)。

毕竟计算机的问题在于:

内卷,无限的内卷。加上行业的恶性特征:不注重程序员的健康,996,35岁的中年危机等等,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的。这些确实会危害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拿命换钱是真的可怕。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缺陷了,确实也蛮致命的。


但计算机行业的好处也很多的。

首先,自然是给的钱多嘛。前段时间不是头条的28岁的大佬提前退休了嘛,感觉计算机行业钱确实是比较好挣一些。举这个例子,不是说,咱们就每个人都能那么年轻就挣那么多钱,只是想说,这种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其他行业想这么迅速积累,可没这么容易。

其次,计算机其实还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个行业还是能支撑不少时间的。这样的话,好好耕耘,还是有很多东西可挖的。

然后,计算机可以选择的方向也不少。你到时候可以选一些和医学相关的方向做做,也是可以的呀。计算机现在运用太广泛了,人才需求大,这就是由市场决定的。

在北美流行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

       在北美,最好找工作的专业,是计算机,第二好找工作的是EE。 问:你知道EE最好找工作的方向是啥吗? 答:转计算机。     

虽然这个是说美国的情况,但国内其实也差不多。

最最后,学计算机也好出国呀。虽然现在出国不那么容易了。。而且,估计我说出国,又要被一堆人说了。。。

(2020的梦幻开局,让大家着实有了太多的自信。。)

最最最后,家人的意见可以选择性听取就好,除非家里是医生世家,要不然,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好好读计算机,解决生计问题先。如果他们只是靠感觉给你出的主意,那你更要慎重了,外行指导内行啥的,还真不是啥好事儿。


大家都怕入错行,一定要谨记。

我个人觉得,你的情况更适合计算机,主要是因为你对计算机感兴趣。咱们难得有自己喜欢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还不赖,为啥不去追求呢?

很多人为了生计,在马不停蹄中转计算机,耗费了多少岁月,才能勉强找到一个求生的工作。

计算机的前景和钱途都是不错的,这波,我旗帜鲜明地投计算机。

不过,我们说啥不重要,你要做好自己的抉择,并去努力就好。

最后说一句,选了计算机(其实任何专业都是)只是开始,大学四年好好规划才能雕琢出美好的未来。

具体的学习方面,等你选了计算机之后,可以看看这个回答:

user avatar

首先,专业和行业是有区别的,不稳定、太辛苦这些是互联网行业的缺点,不是计算机专业本身的。虽然互联网行业是计算机专业的主战场,但计算机是一个就业选择比较广泛的专业,不去互联网行业也可以去国企,去银行医院的IT服务部门,或者去考公务员,就能避免你家人提到的互联网行业的那些缺点。根据你的成绩,去这些地方应该对你来说都不难。

单纯说计算机作为专业最大的缺陷,我觉得主要是难度,计算机应该是大学中最让人痛苦的专业之一了,bug找不出来的感觉真的很折磨。不过据我所知题主的另一个选项医学也是很不轻松的选择,痛苦程度不下于学计算机(当然应该是不同类型的痛苦)。题主学竞赛的时候应该尝试过编程,很享受那个学习过程,说明计算机的难度对你来说没有那么无法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尝试过的专业,选择另一个同样颇具挑战性的专业,风险很大,我个人是更建议题主选计算机的。

如果说互联网行业最大的缺陷,我觉得还是未知数太大,相比于已经沉淀出相对固定的职业生涯套路的传统行业,中国互联网行业历史太短,未来会如何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加班裁员等问题之后是会因为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得到规范,还是会因为可选择的新人增多而愈演愈烈,难以预测。对于很多行业,新的科技进展已经不太能带来特别巨大的影响,但互联网行业仍然保有相当高的此类可能。

另一个比较显著的缺陷就是经验带来的收益太少,导致公司普遍喜新厌旧,年龄和体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员工面临巨大的压力。尽管医生等行业同样需要终生学习,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对他们是笔很大的可以仰仗的资产,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这笔资产就会薄弱很多。相应地,题主家人提到的计算机投入和回报不相当我是不认同的,互联网行业靠技术说话,基础回报率也不低,应该最能通过报酬体现投入的行业之一了。

当然,回报并不等同于收入,这就引出计算机相比于学医最明显的一个缺陷,社会地位的差别。人都有生老病死,每年都免不了跟医生打交道,并且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在如今中国医疗资源仍旧匮乏的背景下,医生掌握的社会资源是很有价值的硬通货,而程序员系统工程师AI研究员之类几乎没有什么受人认可的社会资源可言(大概也就帮同行内推一下)。题主提到几乎家人身边所有的亲友和母亲的同事们都觉得题主应该学医,这是非常合理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多认识几个医生。并不是我做恶意推断,我也希望我亲戚朋友里能多些人学医我遇到事儿的时候能问问,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社会地位是学医能带来的回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不同人眼中的价值不同。如果你很享受被人需要的感觉,或者擅于通过资源交换为自己获取其他方面的利益,社会地位对你来说就有很高的价值;如果你觉得经常被人联系求助是一种打扰,不愿意或者不善于经营社交关系,社会地位对你来说就没那么重要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