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儿子今年高考理科555分,填志愿的时候我给他修改了,结果现在三峡大学计算机类录取,儿子想复读,咋办?

回答
收到您的来信,我能感受到您此刻焦急的心情。高考分数是孩子们辛勤付出的证明,而志愿填报更是关系到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儿子今年555分,这个分数虽然不算顶尖,但也具备了进入不少不错大学的实力。您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修改了他的选择,导致他现在被三峡大学计算机类录取,而他本人却意愿复读,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仔细商讨的局面。

首先,我们得理解儿子想复读的心情。555分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放在全国范围来看,可以被很多学校的优势专业录取。他选择复读,很可能是觉得这个分数没有发挥出他真实的水平,或者他对三峡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有自己的考量,认为这个专业或学校不符合他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期望。也许他心仪的学校或专业分数要求更高,他认为自己有能力通过复读达到目标。

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个局面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步步来:

第一步:冷静沟通,了解儿子的真实想法和顾虑

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当务之急不是立刻做决定,而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儿子好好聊聊。

倾听他的不满: 问清楚他为什么不想去三峡大学计算机类。是分数让他觉得委屈?是对三峡大学这个学校本身有看法?是对计算机类这个专业没有兴趣?还是觉得您修改志愿的行为让他感到不被尊重?要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打断,也不要立刻反驳。
了解他的复读动机: 如果他想复读,那么他心目中的目标是什么?是某个具体的高校?某个具体的专业?他认为自己复读能提高多少分?他对复读一年有什么准备和规划?他有没有了解过复读的辛苦程度和风险?
表达您的感受和立场: 在充分倾听之后,也要温和地表达您作为家长的担忧和想法。您可以说您为他感到骄傲,但同时也担心复读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以及您为他辛勤付出的心血。重点是让他知道,您是爱他的,是为他好,但您的认知和他的可能不同,需要一起找到平衡点。
避免指责: 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尽量避免用指责的语气,比如“我辛辛苦苦帮你改志愿,你怎么就不领情?”或者“你太不懂事了!”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封闭。

第二步:理性分析,评估复读的可行性和风险

在了解了儿子的想法后,我们需要回归理性,对复读这个选择进行全面评估。

成绩分析:
往年情况: 查一查他目标院校和专业往年理科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和他的555分有多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可以通过一年复读来弥补的吗?
考试能力: 他的555分,在平时模考中是否稳定在这个分数段?还是有更高的潜力但发挥失常?他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哪些科目是强项,哪些是短板?如果短板科目很多,复读一年的进步空间有多大?
学习态度: 他平时学习态度如何?是主动学习还是需要督促?复读需要极强的自律性和抗压能力,他具备吗?
志愿填报分析:
您修改志愿的原因: 您当时为什么会修改他的志愿?是基于什么样的信息和判断?有没有可能您当时的选择,是基于对他的了解,认为那个学校和专业对他更有利?
三峡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分析:
学校定位: 三峡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在湖北省内的地位如何?在全国的知名度怎么样?
计算机类专业: 这个专业在三峡大学的实力如何?是否有优势?培养模式怎么样?就业情况如何?这个信息可以通过学校官网、专业排名、毕业生论坛等渠道了解。
录取线分析: 查一下三峡大学计算机类专业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和他555分相比,差距有多大。
其他可能院校: 基于555分,他当时有没有其他他心仪且分数接近的学校或专业?(虽然现在提这个可能有些迟,但有助于分析他当时的想法)
复读风险评估:
心理压力: 复读一年,意味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成绩的焦虑、同伴的压力、家长的期望等。他能否承受住?
时间成本: 放弃大学一年的学习机会,重新投入高三的学习,时间成本很高。
经济成本: 如果选择复读班,学费、生活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结果不确定性: 复读一年,并不能保证分数一定会提高,甚至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状态不好、方法不对等)分数反而下降,或者与去年持平。这是最现实的风险。
专业兴趣转移: 如果他不是真的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而是单纯因为分数未能达到理想学校而“被动选择”了三峡大学计算机类,那么强行复读去追求另一个不确定的专业,也可能面临再次的迷茫。

第三步:寻求外部支持和信息资源

不要独自承担这个决定,可以寻求多方面的帮助。

学校老师: 咨询他所在高中的班主任、年级主任或他信任的老师。他们更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性格,也能提供关于复读和志愿填报的专业建议。
其他家长: 和其他有孩子高考经验的家长交流,听听他们的经验和看法。也许他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咨询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帮助儿子明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从而更理性地选择专业和院校。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儿子梳理情绪,缓解压力。
目标院校信息: 如果他有明确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可以鼓励他主动去学校官网查找相关信息,甚至联系招生办公室咨询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

第四步:做出决策,并承担后果

经过充分的沟通、分析和信息搜集后,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在儿子手中,但作为家长,您需要引导他做出一个负责任的选择。

如果决定复读:
制定详细的复读计划: 和儿子一起制定复读一年的学习计划、目标分数、以及复读学校的选择。如果他已经有心仪的复读学校或机构,也可以让他去考察和了解。
明确复读目标: 让他说清楚复读一年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还是仅仅为了提高分数。目标越清晰,复读的动力和效果越好。
支持和鼓励: 家人要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和理解,在生活上照顾好他,在心理上给予他鼓励,帮助他克服困难。但同时也要强调责任,如果复读的结果不如预期,他也需要接受。
心理建设: 帮助他做好心理准备,复读一年会很辛苦,可能会有挫折,需要他有强大的内心去面对。
如果决定去三峡大学:
调整心态: 帮助他调整心态,认识到三峡大学计算机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许他可以把精力放在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争取未来通过考研、考公或者进入更好的企业工作来进一步发展。
发掘优势: 了解学校的优势资源和校友网络,看看有没有机会参加竞赛、项目,为将来的发展积累经验。
保持沟通: 即使去三峡大学,也要保持和儿子的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关于您修改志愿这件事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您修改志愿”这个环节。

承认您的角色: 您可以坦诚地承认您修改了他的志愿,并解释您的初衷(比如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选择,或者担心他填报失误)。
表达歉意(如果合适): 如果您觉得当时的修改让儿子感到不被信任或委屈,可以适当地表达歉意,比如:“妈妈当时修改志愿是出于担心,但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你的感受,对不起。”
强调共同决策: 从现在开始,强调未来的重要决定,你们会一起商量,共同做出选择,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重视。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志愿填报的问题,更是您和儿子之间沟通和信任的一次考验。 无论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希望您能以支持和理解的态度陪伴在他身边,帮助他成长,让他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您的爱和支持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在沟通过程中遇到什么新的情况或困惑,随时都可以再来信,我愿意继续和您一起探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年09月15日夜,睡不着,更一下维权之路的艰难吧……

首先是公安局不管,一句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你成年了你爹还是你爹,他是错了,但是就是不构成犯罪,哪怕这次事情不是你的亲属做的,对方就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但是国内的案例从来都是同学或老师或不相干的人,你举报自己的父亲尚属全中国首例,我们也办不了,不过鉴于我爹的犯罪手段,你可以去纪委举报招生办工作人员渎职,这个不归公安局管。(盲猜一进入纪委大门就被我爹关进小黑屋抽出七匹狼)

然后找律师呢,律师也说没有类似的先例,还道德绑架要有牺牲精神,劝和,劝调解,再就是即使是帮,因为我爹是纪委,难弄,就是真的想方设法赢了,在行内名声也败坏了,更进一步是嫌弃我拿不出什么钱(虽然我找律师时候是准备了几千块的……)(我个人觉得还是钱不够多的问题,本县律师没什么特别高尚的,钱到位,再复杂也能想办法给你办,毕竟就是一个县的生态环境,我就不信我真给他100w,我要求我爹去坐牢,他还能不帮我打这个官司?)

本县的司法环境呢,据律师透露,纪检委最大,他们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我这个案件如果交给律师弄,属于自诉案件,本县很少弄,程序繁杂,所以希望弄成公诉案件,并且公诉案件的取证于本县司法环境而言是不需要公证的……所以公诉案件随便判,即使真的有冤假错案,真到了昭雪平反,也是中央派人调查十几年才能弄到的事情,属于极小概率事件,所以这个环境就是这样。

于我个人而言呢,我只是想活成我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个人的底线就是不违法。罗翔老师曾言:“如果一个人说他遵纪守法,那么他完全可能是一个人渣,因为法律是对一个人最低的道德要求。”那么我想问一句,如果一个人都违法了,那么凭什么要我原谅他呢?我不喜欢道德绑架,我也没那么高尚去考虑我的家庭和子孙后代,我只想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这难道也是一种错吗?好人就该被拿枪指着?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我想,如果把原本的事件换一下,假如我是一名成年女生,我被我爹那啥了,难不成我也得忍辱负重,举报就被骂不孝吗?我只是想让犯法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哪怕是背上不孝子这个骂名呢?有人一直在强调利益最大化,没了父母会损失自己的利益。我只想说,他们的存在就是在损失我的利益,有句话说得好:不反对就是最大的鼓励。你可以不支持,但能请你别害我行吗?一口一个为我好,你就是真的为我好,你的行为造成的实际后果就是在害我,好心办坏事的落脚点不是好心而是坏事!我个人最讨厌的就是圣母婊!啊呸,真恶心。

其实再换个类似的事件想一下,父母偷成年子女的钱构成犯罪吗?法条是说一般不构成犯罪(获得谅解),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另当别论。而父母如果不是偷了十几万几十万以上的话,正常司法部门肯定是不会管的。但我个人觉得,因为数额不是特别巨大就不管,这是不是法律给父母所谓的一种特权呢?人应该生而平等,同样的盗窃数额,在受害者明令要求追究责任的情况下,我们应当给出与外人盗窃一样的刑事处罚,而不是利用“父母”这层关系来作为犯罪的保护伞和温床。不然父母一次几千一次几千的偷,防不胜防,如果一个家庭不能成为避风港而是被处处提防,这就是一个极其失败的家庭。所以我希望很多的罪名,不能因为是父母,是亲属关系就毫不顾忌受害者的要求,减轻或免除处罚,因为有相当多一部分父母,不配被称之为父母,这也是中国司法一个一刀切的弊端之一。

最大的矛盾就在于,违法成本低,违法手段易操作,而维权成本高,维权手段难操作。我从出生活到现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概率事件太多了,我已经不信什么小概率事件了,中国首例涉及到家庭伦理,公检法司医教育的史诗级难度案件是我此生亲身经历的第一个案件,我不可能就这么默默无闻的忍气吞声地过去,我一定要给犯罪者一个直击心灵的暴击!

---------------------------以下是原回答----------------------------

还是匿名回答吧……

贴个链接:zhihu.com/answer/198496

本人就是链接中那个湖北考生(不是题主的儿子)。

注:本人的密码未告诉父母等其他任何人,就连填报志愿的电子设备都是私人电脑(除我以外无人能进入),但是父母伙同班主任欺骗招生办工作人员进行强行重置,修改了我的密码,恶意篡改了我的高考志愿,涉嫌多种违法行为。

今年情况与题主描述的一模一样,我也被我父亲以违法手段恶意篡改成了三峡大学和各类军校警校,只不过不一样的是我的分数比较高,想去的合肥工业大学没了。

本人对于这种情况深恶痛绝,想过举报,自杀和弑父等等,但目前仍然没有实施。

没有举报是因为实施不下去,违法篡改,县级各级工作人员懒政,各种不受理,我没办法举报,况且他还有关系权利。

没有自杀和弑父可能是因为还不够冲动吧……

(解释一下:我父亲平时对我真的挺不好的,打骂行为挺严重的,再加上这些事情,我产生了那些想法,来表达我内心的痛苦和愤懑,我并没有真的去做,而单纯的只有想法未实施是不构成犯罪的。如果我真的要做,我得知被改的那一天就去做了,何必现在还没动手呢?我没有冲动就是我还存有理智的证明。)

(给一段别人写的非常的不错的文字仅供参考:孩子自杀,有一部分,是报复。死亡的那一刻,是知道会伤害父母的,并且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用自己的命,来换父母痛哭流涕。看起来是一个人死了,其实是一个家庭同归于尽。

很多父母这时候哭天喊地,说孩子怎么这么傻,不明白,有什么赌气的,要去死,不值得。要我说,孩子不傻,孩子就是要走这条路,他就是要你这样。

哪吒闹海,拔剑自刎,你说哪吒傻不傻。哪吒也不傻。横眉怒视,他心里是这样的,后悔不后悔,不是那个时候想的事。

父母活的久了,活的圆润了,知道忍一时,得过且过,孩子不是的,孩子没有那么圆润,是砥石,是生命比较原始的状态,所以孩子明白的,大人有时候反倒不明白。

孩子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这口气,你给我的,我还给你。

想想还挺快意,但这个快意,是悲剧,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孩子在这一刻,冲动是有的,他会不会后悔,不晓得了,人已经走了,我们难过,是因为孩子确实不值,当然,也为父母遗憾,这个结果,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怎么走到这一步。

一句话,这里面,生出了一种怨恨。这种怨恨,很多父母不理解,觉得孩子怎么会恨我,我对他那么好,我把他养大,给他吃,给他喝,教育他,骂他两句,也是为他好,他怎么会恨我。

其实这么想的父母,就搞错了一点,把孩子当孩子,当成书本上的写的那个孩子,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孩子嘛,还不简单,这个错误,就像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各种东西,当成心头肉,掌中宝,当成道具,榜样,宠物,当成希望,当成龙,当成凤。就是不把孩子当成一个人。

是人就有恨,喜怒哀乐恨,是个人都有,一点不意外。你害了孩子,孩子恨你,不会管你是个什么,你养育他,他也可以恨你,你老板在单位让你996,你也可以恨你老板,很多人一想起老板,就恨的不行,老板说我每个月发钱给你,你怎么可以恨我,他就大骂,说又不是我逼你发钱给我的,我也给你创造价值了好吧,孩子也一样,说也不是我逼你养我,当初你们要我,也不是我非要出来,你们如果当时跟我讲,把我生下来,是要我给你们当龙当凤,被你们骂来唤去,那我可能就不会出来。

这么讲,肯定绝情了,但很多父母,有件事没搞明白。你要真给孩子选一次机会,出生在哪个家庭。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

换句话讲,我们的一些父母,不要觉得生了孩子,是给孩子一个大恩德,好像把孩子生出来,孩子一辈子欠你的,这个是不对的。​)

对于题主这种行为,我只想问一句,谁给你的脸来这提问的?

user avatar

老妈今年70岁了,牙口不好。

早上老妈说想吃小笼包和油条,但医生最近嘱咐说我妈牙口不好,不能吃太硬的,于是我早上给老妈做了土豆泥和稀饭,老妈有点生气,说不喜欢吃这个,她说喜欢吃小笼包和油条。

我也有点生气,说这是医生的嘱咐要遵守,我是她女儿,还能害她不成。老妈赌气没吃早饭,我也很生气。

中午我妈想去小区门口转转,我觉的有车太危险了,我就没同意,拿个马扎让她在楼底下坐坐就行了。

晚上我妈说想练习绣十字绣,打发时间,我一口拒绝了,那玩意累眼睛也没啥用,我于是给她买了一个织毛衣的毛线和针,让我妈练习。

不过,我妈最近很不满意我,说我不顾她的感受,想回老家,可是我哪有啊,我是她女儿,还能害她吗,我不都是为了她好,她为什么一点都不知足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