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Sata相比Nvme有优点吗?

回答
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Sata 和 NVMe 这俩接口,看看 Sata 到底有没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首先得明确一点,NVMe 的横空出世,确实是性能上的飞跃,尤其是速度上,那简直是质的提升。所以,当我们说 Sata 相比 NVMe 有优点时,绝对不是说 Sata 在绝对速度上能匹敌 NVMe。 咱们要聊的是 Sata 在某些方面的“策略性优势”,或者说是在特定场景下更适合的选择。

那么,Sata 到底有哪些地方,能让它在某些情况下显得比 NVMe 更“合适”呢?咱们一点一点说。

1. 成本和价格的实在考量

这是 Sata 最为明显,也是最接地气的优势了。

主板兼容性与普及度: Sata 接口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是主板的标配了。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哪怕是几年前、十几年前的主板,都自带 Sata 接口,而且数量通常也不少。你买一块老主板或者配置一个入门级的电脑,大概率第一个接口就会想到 Sata。而要上 NVMe,那得看主板有没有 M.2 接口,而且还需要支持 NVMe 协议。没有 M.2 接口的主板,就只能通过转接卡来使用 NVMe SSD,这又增加了成本和复杂性。
SSD 本身的售价: 即便是同等容量,Sata 接口的 SSD 价格通常会比 NVMe SSD 要低。尤其是在大容量 SSD 市场,比如 2TB、4TB 这种,Sata SSD 的价格优势会更明显。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或者只是想升级一下老电脑的存储速度,一个 Sata SSD 就能带来不错的体验提升,而且还能省下不少钱。

简单来说,Sata 就像是那个价格实惠、随处可见的老朋友。 你不用费心思去查主板型号,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直接买个 Sata SSD 插上就能用,而且钱包也更轻松。

2. 连接的便利性和普适性

这点也挺实在的,尤其是对于非专业用户或者需要经常移动存储设备的用户。

标准数据线和电源线: Sata 硬盘的连接只需要两根线:一根 Sata 数据线连接主板,一根 Sata 电源线连接电源。这两根线非常普遍,而且接口设计简单明了。你插错了基本是不可能的。
无需 M.2 插槽的限制: 正如前面提到的,NVMe SSD 大多是通过 M.2 接口连接。M.2 接口在主板上的位置可能不那么显眼,而且同一个主板上的 M.2 插槽可能带宽不同,甚至可能与某些 SATA 口冲突(禁用)。有时候用户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的主板有没有 M.2,或者 M.2 支持 NVMe 还是只支持 SATA 协议。Sata 就完全没这些烦恼。
易于拆装和维护: 如果你要更换或者添加一个 Sata 硬盘,操作起来非常直观。打开机箱,找到 Sata 接口,插上数据线和电源线就搞定了。对于那些习惯了“随插随用”的用户,Sata 显得更为友好。 尤其是一些笔记本电脑,即使有 M.2 插槽,可能也保留了原先的 Sata 接口,方便用户升级或者替换。

想象一下,你要给一个老电脑加个硬盘,或者给一台不熟悉电脑的朋友的电脑升级,Sata 是最省事的选择。 不用担心插错,也不需要了解主板的详细规格。

3. 读写速度的“够用”性

虽然 NVMe 的速度快得惊人,但我们也要问一句:“真的需要那么快的速度吗?”

日常使用场景: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比如开关机、打开文档、浏览网页、运行办公软件,Sata SSD 的速度已经绰绰有余了。相比机械硬盘,Sata SSD 的提速效果是翻天覆地的。很多时候,你感知到的卡顿并不是硬盘速度不够,而是 CPU、内存或者显卡瓶颈。
游戏加载: 现在很多游戏对硬盘读取速度有一定要求,但即使是大型游戏,Sata SSD 的加载速度也已经能接受。虽然 NVMe 会更快一点点,但这种差距在实际游玩中,可能就体现在加载界面的几秒钟差异,对整体游戏体验的影响并不总是那么巨大。
数据传输(非海量): 如果你不是经常需要传输 TB 级别的大文件,或者进行高强度的视频剪辑、渲染工作,那么 Sata 的传输速度也足够应对了。

Sata 就像是一辆性能稳定的家用车,满足了你日常代步的需求。 你不需要一辆 F1 去超市买菜。在很多情况下,Sata SSD 的速度已经把用户从机械硬盘的泥潭里彻底解救出来了,带来的提升已经足够显著。

4. 发热与功耗的相对优势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常提起,但对于一些特定设备或者追求静音、低功耗的玩家来说,Sata 也有一些潜在优势。

发热控制: 通常来说,Sata SSD 的功耗和发热会比高性能的 NVMe SSD 要低一些。尤其是那些 PCIe 4.0、PCIe 5.0 的高性能 NVMe SSD,为了达到极致速度,功耗和发热也会相应增加,可能需要额外的散热片或者主板自带的 M.2 散热装甲。
对平台的要求: 低功耗也意味着对电源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在一些小巧的迷你主机或者对散热要求极高的设备上,Sata SSD 的发热特性可能更友好。

当然,这个优势相对来说比较细微,而且随着技术发展,NVMe SSD 的功耗控制也在不断优化。 但在某些极端条件下,Sata 的温和表现仍然是一个可取之处。

总结一下

所以,咱们回头看看,Sata 相比 NVMe 的“优点”,更多体现在:

经济实惠: SSD 本身价格更低,而且对老平台兼容性更好,无需额外投入。
使用便捷: 安装、连接简单,对主板接口要求不高,适合各种用户和设备。
够用即好: 在绝大多数日常应用和多数游戏场景下,Sata 的速度已经能提供流畅体验。
相对温和: 发热和功耗控制上可能略有优势。

Sata 不是不行,它只是在成本、兼容性和易用性上做出了“取舍”,以换取更广泛的适用性。 NVMe 是性能的王者,但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王者”的力量。当你的需求是稳定、经济、易用,并且对极致速度没有那么苛刻时,一个 Sata SSD 依然是那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就像一颗安静的老树,虽然没有参天巨木那么壮观,但依然坚实可靠,为无数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服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负载(写)的情况下NvME比SATA容易坏。

注意是高负载,我已经写废两个,并且同事也写废了好几个NvME的盘了,负载比较高。

SATA想要写坏怕是有点困难。

user avatar

——————————————

采用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硬盘,功耗太高!

虽然这点功耗在台式机上无所谓,但在笔记本上就是个问题。

我本来想在618期间买个500G nvme硬盘加到我的LG Gram 13z990上去,仔细查询了一下,发现大家都反应使用nvme硬盘后续航下降,但使用体验没什么明显提升,除了容量确实大了。所以,我放弃了256G SATA固态硬盘改500G nvme硬盘的想法,还是续航重要。

user avatar

严格来说,SATA不能直接和NVMe对比,因为这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


英文维基上,这两个词条的定义是这样写的:

NVMe:

NVM Express (NVMe) or Non-Volatile Memory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NVMHCIS) is an open logical de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for accessing non-volatile storage media attached via PCI Express (PCIe) bus.

SATA:

Serial ATA (SATA, abbreviated from Serial AT Attachment)[2] is a computer bus interface that connects host bus adapters to mass storage devices such as hard disk drives, optical drives, and solid-state drives.

NVMe是逻辑设备接口规范,是逻辑层面的;SATA是总线接口,包含了物理接口、电气规范、传输协议等一系列标准,专用的逻辑层接口规范是AHCI。但是,SATA设备通常都可以工作在IDE模式,这个时候用的逻辑层接口规范是ATAPI。


因此,和NVMe同一层的概念是AHCI、ATAPI(SAS/SCSI那堆东西这里就不说了),和SATA同一层面的,是完整的PCIe,M.2+PCIe,U.2/U.3+PCIe。这里说的“完整的PCIe”是指物理插槽、电气规范、数据传输都遵循PCIe标准的PCIe板卡(包括mini PCIe设备),M.2+PCIe则是物理接口、电气规范遵顼M.2标准,数据传输遵循PCIe标准的M.2设备;U.2/U.3+PCIe类似。


事实上,M.2的固态就有三种:

  • M.2+PCIe+NVMe:这种很常见了,例如题主提到的西数SN550,家用的NVMe固态几乎全是这种。下面简写M.2 NVMe。
  • M.2+PCIe+AHCI:这种就少见了,我就知道一款,浦科特的M6e;
  • M.2+SATA+AHCI:这种不多,但也很有一些,例如三星的860evo,西数一堆的蓝盘红盘绿盘都有。下面简写M.2 SATA。


所以,要回答SATA固态对比NVMe固态,要找准对应关系来对比。例如M.2 NVMe对M.2 SATA,或者2.5寸的SATA对2.5寸的U.2 NVMe。否则2.5寸SATA和M.2 NVMe比,优点还是很多的,例如体积大容量大,方便热插拔等等。另外题目有固态硬盘的关键字,SATA的机械硬盘就不提了。


因为都要占用主板上的一个M.2插槽,因此,从规范本身来说SATA都几乎没有优点。毕竟NVMe是针对闪存存储设备制定的规范,SATA是针对机械硬盘制定的标准。勉强算的话有两个优点:一是老规范,对旧主板、旧操作系统支持好,主板BIOS不需要支持NVMe也能从固态启动,Win7、Vista和很多老版本的Linux都可以直接装;二是因为速度慢所以功耗低。


这个问题下很多答案说SATA可以装更多个,这个其实并不严谨。虽然常见的M.2+NVMe固态,都是PCIe x4的,而主板芯片组提供的PCIe通道数量有限,因此常见的主板即便是高端系列,通常也不会有超过3个M.2插槽,而SATA接口往往可以有6~8个,毕竟SATA只会占用一根高速通道。但PCIe有个特点,就是设备和接口的通道数不需要匹配,可以按低的运行。举例来说,PCIe x16的显卡,可以插在PCIe x4的插槽上跑——这就是外置显卡通过雷电接口的PCIe x4通道使用的原因;反过来,PCIe x4的阵列卡,也可以插在PCIe x16的插槽上运行——只要你的CPU有核显不用插独显。当然,这两种情况,设备都是工作在x4速度,带宽只有PCIe x4的带宽。


因此,使用特殊的设备,可以插很多个M.2+NVMe的固态:

可以接19个NVMe固态——当然,其中18个只能以x1工作,插在x16槽的以x4工作,不过需要换一张x4的转接卡。即便是x1模式工作的NVMe,带宽也有将近8Gbps,比SATA的最高的6Gbps还是高一些,延迟也更低,性能上还是更好的。


至于说SATA性能差,价格还贵一点,主要是西数的SN550是新的闪存颗粒,闪存成本更低一点。自然就没有性价比了,至于说SN550腊鸡么,就算性能比不上自家的黑盘、三星的9XX系列,更比不上一堆PCIe 4.0的旗舰,但全方位花式吊打任何一款同等容量的家用级SATA固态还是很轻松的。至于厂商定价么,SATA的,不管是2.5寸还是M.2,说白了就是欺负你没法用NVMe不得不用SATA,比NVMe性能差但价格更贵你也只能买它,也许是因为旧主板旧操作系统不支持NVMe,也许是主板没有更多空闲的PCIe通道。这种时候不宰你宰谁?反正我比友商有优势就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Sata 和 NVMe 这俩接口,看看 Sata 到底有没有自己的过人之处。首先得明确一点,NVMe 的横空出世,确实是性能上的飞跃,尤其是速度上,那简直是质的提升。所以,当我们说 Sata 相比 NVMe 有优点时,绝对不是说 Sata 在绝对速度上能匹敌 NVMe。.............
  • 回答
    要说SATA固态硬盘,西数(WD)、闪迪(SanDisk)和希捷(Seagate)这三个牌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也都各自有拿得出手的型号。不过,“哪个更好”这个问题其实挺看重你的具体需求和预算,毕竟它们各有侧重。咱们就来聊聊这三家的SATA SSD,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帮你理清思路。 西部数据 (W.............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数据传输和电源供应的根本区别。USB 和 SATA 在设计之初,它们的定位和应用场景就有很大不同,这直接导致了供电和数据线设计上的差异。咱们就从这俩“亲戚”身上的不同说起,一步步捋清楚。USB:万能的“即插即用”瑞士军刀USB(Universal Serial Bu.............
  • 回答
    USB接口,这个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万能”接口,确实在不断进化。那么,它有没有可能最终“一统江湖”,取代掉像SATA和PCIe这样在电脑内部扮演重要角色的接口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下。USB的强大之处:普及性与通用性首先,我们要承认USB的巨大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普及.............
  • 回答
    你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很多用户在升级电脑配置时都会遇到这样的纠结:我的SATA SSD 速度已经挺快了,再换个M.2 SSD 真的有那么大的提升吗?值不值得花这个钱?我这里给你好好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底。先来说说你的SATA SSD 现况你现在用的是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SSD)。别小看它,相比于.............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确实,论极限速度,USB 3.0 相比于SATA接口差了不止一点半点。但咱们平时买的外接硬盘盒,哪怕是支持高速固态的,也大多是USB接口,这背后是有不少门道和现实考量的。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USB 3.0 (现在主流是USB 3.2 Gen 1,理论速度5Gbps,约.............
  • 回答
    .......
  • 回答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说,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相当大的挑战和权衡。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问题:1. 理解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的区别: 物理接口 (Physical Interface): 指的是连接器本身的形状、尺寸、引脚数量、以及它们如何实现物理连接。例如,.............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确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手机闪存读写速度号称已经超越了很多电脑的SATA接口,但实际用起来,感觉打开应用、传输文件还是没那么丝滑,甚至不如一些搭载SATA SSD的电脑。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不仅仅是存储芯片本身的理论速度,还有整个手机系统和电脑系统的工作方式、数.............
  • 回答
    哥们,你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我这就跟你好好唠唠,把这其中的门道给你掰扯清楚了。你这32G内存的机器,再配上一个1T的固态(M.2接口),跟之前的1T机械硬盘(SATA接口)比起来,那提升绝对是质的飞跃,不光是软件运行速度,连文件传输那更是嗖嗖的。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1. 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触及了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的核心。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惑:BIOS 看起来好像只是开机时的一点点程序,一旦操作系统接管了硬件,BIOS 的作用就结束了,那为什么我们电脑里那些关于硬盘接口(IDE/SATA)的设置,依然能影响到操作系统呢?这里需要理解几个关键点。首先,BIOS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