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供电有问题,要么用eSATA。但是eSATA多数情况下只能接eSATA设备,而USB是通用总线,可以接的设备类型很多。作为硬件厂商,做一个并不怎么常见的eSATA呢,而让用户用USB3.0的接口呢?
显然eSATA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软件上,USB的支持也更好。
注:我原来这里的说法有点问题,已更改。
SATA规范上,有这么几个扩展:
eSATA,最初只有SATA2(3Gbps)的版本,后来也有SATA3(6Gbps)的版本,但设备比较少。
还有一种思路是SATA express(又叫SATAe),这种要占2个(?)PCI-E,速度能跑到16G,但这个不支持热插拔(其实SATA本身是支持热插拔的,我拔过,但很多软件支持的不好)。
所以主板如果提供eSATA,那么,南桥(PCH)的带宽会更紧张一些。PCH基本上是固定x4 PCI-E lanes (老一点的可能是x8 PCI-E 2.0,网上有很多PCH的原理图),PCH上要接4-6个SATA,还要接6-8个USB3.0(实际主板不一定接出来这么多),还要有一个千兆网卡。再扩展一个eSATA的话,带宽会比较紧张。
所以从板子的布局考虑,厂商也不愿意这么干。
找厂商定制一个eSATA是可行的,但定制主板的成本太高了。
况且多数外接硬盘是跑不满USB3.0的速度的,机械类的硬盘,读写速度普遍在100MB/s以下,不存在带宽不够用的情况。
如果是服务器的话,服务器一般用的是SAS硬盘,SAS硬盘本来就是支持热插拔的。家用PC还要用USB扩展做硬盘盒/柜,难道是为了省钱吗?我觉得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不好(但是我确实见过,嵌入式行业里,把U盘或者SD卡焊死在板子上当固定存储使用的,虽然这种设计真的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