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小米MIX4仍使用USB 2.0,USB3.0对于手机来说可有可无吗?

回答
如何看待小米MIX 4仍使用USB 2.0?USB 3.0对手机来说是否可有可无?

小米MIX 4作为一款定位高端、代表小米技术实力和创新方向的旗舰机型,在发布之初,其仍然使用USB 2.0接口这一细节,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探讨USB 3.0对手机的实际意义。

为什么小米MIX 4会选择USB 2.0?

尽管USB 3.0在数据传输速度上有显著优势,但小米MIX 4选择USB 2.0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成本控制和内部设计考量: USB 3.0接口相比USB 2.0接口在硬件设计上会更复杂,对主板的走线、屏蔽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这可能会增加制造成本和工艺难度。在手机内部空间极其宝贵的今天,每一个元器件的选择都需要权衡其对整体设计和成本的影响。
2. 目标用户和主要使用场景: 小米MIX系列一直以来都强调设计和用户体验。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手机日常最常见的USB接口使用场景可能包括:
充电: 即便USB 3.0速度更快,但手机的充电速度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电源适配器和电池管理系统,USB接口的限制可能不是瓶颈。目前主流的快充技术(如小米自家的HyperCharge)已经能够提供非常快的充电速度,远超USB 2.0的理论充电功率。
连接音频设备/外设(通过TypeC转接): 虽然USB 3.0理论上能提供更高的带宽,但对于连接一般的USBC耳机、蓝牙适配器等,USB 2.0的速度已经足够。
连接电脑传输文件: 这是USB 3.0最有优势的场景。然而,随着云存储、无线传输(WiFi Direct, AirDrop等)的普及,越来越少的用户频繁地通过USB线缆连接电脑传输大量文件。
OTG功能: 连接U盘、鼠标、键盘等。USB 2.0的传输速度对于这些场景来说,体验差异可能不那么明显。

3. 旗舰定位的侧重点: 小米MIX系列更注重的是屏下摄像头、陶瓷机身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和整体的极致设计。在这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成本,可能在非核心体验且用户感知不那么强烈的接口速度上,选择了更保守但成熟的方案,以确保产品整体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4. 平衡其他技术和功能: 在有限的研发资源和时间内,厂商需要在各种技术和功能之间做出取舍。也许小米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了更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技术上,而不是在不那么关键的接口速度上。
5. 市场策略和用户教育: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USB 3.0”这个概念可能不像“120Hz高刷屏”或“100W快充”那样直观易懂,其带来的实际体验提升也需要一定的场景支撑。在没有明确用户需求驱动的情况下,采用USB 2.0也可能是一种降低市场教育成本的策略。

USB 3.0对手机来说真的可有可无吗?

答案是否定的,USB 3.0对手机来说并非完全可有可无,它在特定场景下能带来显著的体验提升。

USB 3.0(也称为USB 3.1 Gen 1 或 USB 3.2 Gen 1)的理论最高传输速度可达5Gbps,而USB 2.0的理论最高传输速度仅为480Mbps。这意味着USB 3.0在数据传输速度上是USB 2.0的 10倍以上。

USB 3.0在手机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速文件传输(连接电脑):
传输大量照片和视频: 现代手机拍摄的视频分辨率越来越高(如4K、8K),文件体积也越来越大。如果用户需要将这些高清素材导出到电脑进行编辑或备份,USB 3.0的速度优势会非常明显。使用USB 2.0传输几个GB的文件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而USB 3.0可能只需要几十秒到一两分钟。
传输大型应用程序或游戏文件: 随着手游越来越庞大,通过USB将文件传输到手机或从手机导出文件,USB 3.0能显著缩短等待时间。
使用手机作为外置存储: 如果用户经常将手机当作一个大容量的U盘来使用,USB 3.0能提供更流畅的体验。

2. 连接高速外部存储设备(如外置SSD):
随着USB TypeC接口的普及,手机可以连接市面上速度非常快的外置SSD硬盘。如果手机接口是USB 2.0,那么即使外置SSD速度再快,传输速度也会被限制在USB 2.0的瓶颈上,无法发挥其全部性能。
外接硬盘录制视频: 部分高端手机支持将拍摄的视频直接录制到外接存储设备上(例如,为了避免手机内部存储耗尽或为了更高质量的保存)。如果外接存储设备的速度很快,且通过USB 3.0连接,那么这种功能的使用体验会更好。

3. 连接其他高速设备或支持高带宽的显示器:
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DP Alt Mode): 许多USB TypeC接口也支持DP Alt Mode,允许通过TypeC接口输出视频信号到显示器。虽然USB 3.0本身的带宽不直接等于视频带宽,但具备USB 3.0能力的TypeC接口通常也集成了更强的视频输出能力,能够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如果USB接口仅支持USB 2.0,其视频输出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连接更高级的外设: 例如一些外置声卡、USB扩展坞等,可能需要更高的USB带宽才能提供最佳性能。

4. USBC PD快充的理论支持:
USB Power Delivery (USB PD) 是一种更灵活的充电协议,虽然其最大功率受限于USB PD标准本身(例如USB PD 3.0最高支持240W),但USB 3.0协议层在实现这些高速充电和数据传输的协同工作时,可能会有一些优势。不过,手机本身的充电限制和芯片设计是主要因素,接口标准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如何看待小米MIX 4选择USB 2.0?

一种取舍: 小米MIX 4在USB接口上的选择,可以看作是在成本、设计、目标用户需求和技术成本之间的一种权衡和取舍。对于小米而言,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能体现其“MIX”系列创新精神的屏幕、摄像头等技术上,可能比升级到USB 3.0更具战略意义。
市场定位的体现: 旗舰手机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参数都要做到极致的“顶配”。其旗舰定位更多体现在综合的创新能力、设计美学以及用户体验的整体提升上。如果小米认为USB 2.0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对大多数MIX 4用户而言“够用”,并且能降低成本或优化其他方面,那么这个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
并非绝对的落后: 对于大部分手机用户来说,日常的充电、连接耳机、偶尔的传输文件,USB 2.0的速度是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它不是一个“反人类”的设计,只是在某些特定、高负荷的场景下,用户的体验会打折扣。
后续机型的期待: 这个选择也为小米后续产品留下了升级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对USB 3.0需求的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小米旗舰机型会在接口速度上做出更符合期待的升级。
用户是否在意? 这取决于用户的具体使用习惯。对于经常需要大量传输文件、连接高速外设的用户来说,USB 2.0是显而易见的短板。但对于只用手机拍照、发微信、刷短视频、玩主流手游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根本不会在意这个接口的速度。

总结来说:

小米MIX 4依然使用USB 2.0接口,是一个在产品设计、成本控制和用户需求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USB 3.0并非对手机“可有可无”,它在高速文件传输、连接高性能外设等场景下提供了明显的优势,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对于大多数非专业或非重度数据传输用户来说,USB 2.0在日常使用中可能表现得“够用”。因此,这个选择是小米基于其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所做出的决策,理解这一点需要结合手机的整体价值和目标用户群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不是对手机可有可无,这个因人而异。但是小米的这个策略,其实也是我之前反复说的,如果你觉得你一个东西的性价比高,其实有可能不是这个东西的性价比真的高,而是它在你不在意的地方省了钱。

type-c口算是个典型,在目前的安卓机里,type-c口能有视频输出以及桌面扩展能力的,也就是华为、三星、一加以及半死不活的锤子(还可以再加上个OPPOR17 Pro)等少数品牌。这一点,你去搜一搜桌面扩展坞,看一下他们支持的手机型号就知道。

有些人会说USB 3.0在技术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拿与小米MIX同价位的手机比较,比如说华为的P50,官方售价4988,比4999的小米MIX4还便宜111块钱。而P50的数据线接口就是USB3.1 Gen 1,并且支持扩展坞扩展。(当然,P50的处理器是骁龙888 4G,这是很多人不考虑的原因)

除了Type-c口之外,比如前置4K摄像等功能,也一直都是小米的弱项。哪怕是小米11U这样已经到了6000元档位的手机,也同样不支持前置4K。而在华为、OV这边,很多两千元档的手机就已经做的不错。只是,对于没有自拍或者录像需求的人来说,自然不会将这个列入购机的参数指标之中。

所以,我之前说很多数码爱好者“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这个说法的流氓之处,就在于将自己的需求标准看做了唯一的标准。所谓的“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我要用的你不能没有”,但对于那些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比如前置4K这些,我既没见过有人提,也没见过有几个男性数码博主对这个做专门评测。

至于说USB 3.0对手机是不是可有可无,在我个人看来,这个与厂家的策略有很大关系。目前来说,但凡是坚持做USB3.0的厂家,一般都有建立自己生态圈的需求,而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手机信号输出到大屏幕上,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锤子——之前的TNT虽然是个笑话,但不得不说这种交互的思路和方式确实是很多厂商在尝试的。之前华为发布的Mateview显示器,也是这个思路的沿路,它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投放方式,对轻办公来说非常方便。而很显然,没有USB3.0这个功能是没办法实现的。

小米的产品策略其实一直很明确,他知道自己的用户想要的是什么。就像是在前置摄像这方面,小米知道自己的用户主要是男性,因此前置拍照做的烂也没有人关心。就拿厂商们最喜欢拿来背书的DXO榜单来说,单看后置摄像头的数值,小米的旗舰机的确可以跟华为、VIVO、三星等打的有来有回。可如果看前置摄像头的评测,去年小米发布的小米10U差不多跟华为的Nova5是同一水准——然而在小米10U卖5999的时候,Nova5还不到2000。当然了,小米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拿DXO数据说事的时候,也从来都不提前置,只拿主摄来PK。

所以,小米MIX4使用USB2.0迷惑吗?没什么迷惑的。小米对于建设一个与苹果、华为类似的生态圈从来没有什么兴趣,自然也就没必要用USB3.0。如果小米用户真的是没有USB3.0不买,小米也早就上USB3.0了——当然,如果想要保持手机的价格不变,小米肯定又会在其他自己的消费者不关心的地方缩水。如果硬件上缩不了水,那就在品控和工艺上缩水。反正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没利润的东西是没人去做的。

总之,我觉得现在的人真没必要高估厂商的道德水准,大家都是出来挣钱的,没有谁会平白无故的给你超出市场预期的高性价比。在选购手机上,只要遵循“需要什么买什么”的标准就行了。只要你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价格上也能接受,这就是有性价比的。否则,单纯看一下处理器、屏幕这些就说性价比高低,到最后也很有可能掉进厂商的坑里。

user avatar

很多人说了干扰的问题,如果只从技术上分析这个问题,不支持USB3.0的原因可能是:

1. 硬件不支持。
2. 软件不支持。
3. 干扰问题搞不定。

第一条可以排除,现在ARM的板子上集成一个USB3.0控制器不难。第二条也可以排除,主流的控制器驱动在Linux内核里都支持。

那么如果是技术原因,那么确实只能是干扰问题搞不定。

有人说Intel出过一个白皮书专门讲过USB3对WIFI的干扰问题,相关问题我过去也回答过:


白皮书的连接:

但是…………这个白皮书,是2012年的,再过几个月就2022年了,都快十年了,还是搞不定干扰问题?

白皮书的内容比较多,我挑一些重点内容说一下:

USB 3.0对2.5 GHz附近的信号有干扰,尤其是USB 3.0设备的屏蔽做的不好的情况下,干扰会非常严重,白皮书里使用USB 3.0移动硬盘和USB无线鼠标做实验,设备端(移动硬盘)有良好屏蔽的情况下,干扰可以降低12dB;同时,也可以在主机端(USB口)增加屏蔽功能,干扰可以降低10dB左右。适当的屏蔽可以降低干扰。

此白皮书发布于2012年4月,在2014年8月的时候,USB规范组织发布了USB Type-C规范,Type-C规范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USB3.0对2.5 GHz的干扰,Type-C抗干扰能力比过去的Micro USB 3.0接口要好的多:

设备端的屏蔽问题,这就要看设备厂商的良心了,有人曾经做过一些实验,不同的USB 3.0 hub,对WiFi的干扰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贵的Hub的干扰会小一些)。

2.5 GHz附近的信号包括WiFi,蓝牙,移动网络4G/5G等,但是对于手机来说,如果自身作为设备端连接PC的话,干扰自身的WiFi/蓝牙通信,纯粹是手机自己没做好屏蔽措施,或者天线设计(位置)问题。这种问题,十年前可能会有(比如三星Note3/S5),但十年后不应该了

有人会说,苹果(MBP)做的也不好,但这种情况是苹果作为主机端,而Type-C接口主要的干扰源是在设备端,劣质的设备端,MBP是控制不了的。

所以,要么是为了节约成本(USB3控制器要比USB2控制器贵那么一点点,器件成本大概几十块钱,占零售价1%,这个成本不低),要么是设计能力有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各种天线)。说用户用不上USB3.0的,是没有说服力的

user avatar

三爆note3记得都搞了usb3.0,当时还没有typec而只有microusb3.0那种两段式的。

现在都还没普及,主要还是需求的问题吧。USB3.0干扰2.4G WLAN的问题,这几年应该没那么严重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