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对手机可有可无,这个因人而异。但是小米的这个策略,其实也是我之前反复说的,如果你觉得你一个东西的性价比高,其实有可能不是这个东西的性价比真的高,而是它在你不在意的地方省了钱。
type-c口算是个典型,在目前的安卓机里,type-c口能有视频输出以及桌面扩展能力的,也就是华为、三星、一加以及半死不活的锤子(还可以再加上个OPPOR17 Pro)等少数品牌。这一点,你去搜一搜桌面扩展坞,看一下他们支持的手机型号就知道。
有些人会说USB 3.0在技术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拿与小米MIX同价位的手机比较,比如说华为的P50,官方售价4988,比4999的小米MIX4还便宜111块钱。而P50的数据线接口就是USB3.1 Gen 1,并且支持扩展坞扩展。(当然,P50的处理器是骁龙888 4G,这是很多人不考虑的原因)
除了Type-c口之外,比如前置4K摄像等功能,也一直都是小米的弱项。哪怕是小米11U这样已经到了6000元档位的手机,也同样不支持前置4K。而在华为、OV这边,很多两千元档的手机就已经做的不错。只是,对于没有自拍或者录像需求的人来说,自然不会将这个列入购机的参数指标之中。
所以,我之前说很多数码爱好者“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这个说法的流氓之处,就在于将自己的需求标准看做了唯一的标准。所谓的“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我要用的你不能没有”,但对于那些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比如前置4K这些,我既没见过有人提,也没见过有几个男性数码博主对这个做专门评测。
至于说USB 3.0对手机是不是可有可无,在我个人看来,这个与厂家的策略有很大关系。目前来说,但凡是坚持做USB3.0的厂家,一般都有建立自己生态圈的需求,而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手机信号输出到大屏幕上,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锤子——之前的TNT虽然是个笑话,但不得不说这种交互的思路和方式确实是很多厂商在尝试的。之前华为发布的Mateview显示器,也是这个思路的沿路,它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投放方式,对轻办公来说非常方便。而很显然,没有USB3.0这个功能是没办法实现的。
小米的产品策略其实一直很明确,他知道自己的用户想要的是什么。就像是在前置摄像这方面,小米知道自己的用户主要是男性,因此前置拍照做的烂也没有人关心。就拿厂商们最喜欢拿来背书的DXO榜单来说,单看后置摄像头的数值,小米的旗舰机的确可以跟华为、VIVO、三星等打的有来有回。可如果看前置摄像头的评测,去年小米发布的小米10U差不多跟华为的Nova5是同一水准——然而在小米10U卖5999的时候,Nova5还不到2000。当然了,小米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拿DXO数据说事的时候,也从来都不提前置,只拿主摄来PK。
所以,小米MIX4使用USB2.0迷惑吗?没什么迷惑的。小米对于建设一个与苹果、华为类似的生态圈从来没有什么兴趣,自然也就没必要用USB3.0。如果小米用户真的是没有USB3.0不买,小米也早就上USB3.0了——当然,如果想要保持手机的价格不变,小米肯定又会在其他自己的消费者不关心的地方缩水。如果硬件上缩不了水,那就在品控和工艺上缩水。反正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没利润的东西是没人去做的。
总之,我觉得现在的人真没必要高估厂商的道德水准,大家都是出来挣钱的,没有谁会平白无故的给你超出市场预期的高性价比。在选购手机上,只要遵循“需要什么买什么”的标准就行了。只要你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价格上也能接受,这就是有性价比的。否则,单纯看一下处理器、屏幕这些就说性价比高低,到最后也很有可能掉进厂商的坑里。
很多人说了干扰的问题,如果只从技术上分析这个问题,不支持USB3.0的原因可能是:
1. 硬件不支持。
2. 软件不支持。
3. 干扰问题搞不定。
第一条可以排除,现在ARM的板子上集成一个USB3.0控制器不难。第二条也可以排除,主流的控制器驱动在Linux内核里都支持。
那么如果是技术原因,那么确实只能是干扰问题搞不定。
有人说Intel出过一个白皮书专门讲过USB3对WIFI的干扰问题,相关问题我过去也回答过:
白皮书的连接:
但是…………这个白皮书,是2012年的,再过几个月就2022年了,都快十年了,还是搞不定干扰问题?
白皮书的内容比较多,我挑一些重点内容说一下:
USB 3.0对2.5 GHz附近的信号有干扰,尤其是USB 3.0设备的屏蔽做的不好的情况下,干扰会非常严重,白皮书里使用USB 3.0移动硬盘和USB无线鼠标做实验,设备端(移动硬盘)有良好屏蔽的情况下,干扰可以降低12dB;同时,也可以在主机端(USB口)增加屏蔽功能,干扰可以降低10dB左右。适当的屏蔽可以降低干扰。
此白皮书发布于2012年4月,在2014年8月的时候,USB规范组织发布了USB Type-C规范,Type-C规范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USB3.0对2.5 GHz的干扰,Type-C抗干扰能力比过去的Micro USB 3.0接口要好的多:
设备端的屏蔽问题,这就要看设备厂商的良心了,有人曾经做过一些实验,不同的USB 3.0 hub,对WiFi的干扰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贵的Hub的干扰会小一些)。
2.5 GHz附近的信号包括WiFi,蓝牙,移动网络4G/5G等,但是对于手机来说,如果自身作为设备端连接PC的话,干扰自身的WiFi/蓝牙通信,纯粹是手机自己没做好屏蔽措施,或者天线设计(位置)问题。这种问题,十年前可能会有(比如三星Note3/S5),但十年后不应该了。
有人会说,苹果(MBP)做的也不好,但这种情况是苹果作为主机端,而Type-C接口主要的干扰源是在设备端,劣质的设备端,MBP是控制不了的。
所以,要么是为了节约成本(USB3控制器要比USB2控制器贵那么一点点,器件成本大概几十块钱,占零售价1%,这个成本不低),要么是设计能力有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各种天线)。说用户用不上USB3.0的,是没有说服力的。
三爆note3记得都搞了usb3.0,当时还没有typec而只有microusb3.0那种两段式的。
现在都还没普及,主要还是需求的问题吧。USB3.0干扰2.4G WLAN的问题,这几年应该没那么严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