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报的周期上,小米的财报采用的是自然年计算法,也就是1~3月是Q1,6~9月是Q3这样。苹果是另一套计算方法,就不说了。
那么,众所周知,iPhone的新品发布一般是在9月中旬。而在此之前,有换机需求的消费者一般会持观望态度,等待iPhone新机发布。而那些等待优惠的消费者,也会稍等一段时间,等到双11或者黑五这样的购物节来买。
这也就意味着,在三季度里,就算iPhone13的表现再强势,也就是9月最后半个月的事。而如果计算上从7月初到9月上半月观望的消费者,这个数字甚至有可能是下降的。
实际上,苹果财报最好的表现一般是在四季度。(按苹果的财报来说,这是其一季度)
国内市场的数据也能表明这一点。可以看到,在国内手机市场中,苹果2021年Q3的销量相较于Q2反而是下降了近100万部。
当然,从这个表中,还可以看到的是,从今年的二季度到三季度,有一个品牌又重新拉回了增长轨道,并一举超过了小米。这也是小米真正的一生之敌。
放到全球市场来说,我们先看一下IDC统计的Q2数据:
然后再看一下Q3的数据
可以看出的是,在整个2021年的Q2~Q3,整个手机市场的总销量变化不大。苹果的整体表现算得上强势。但与此同时,三星的销量却也上涨了1000万部,OV两家销量也各自上涨了几十万部和100多万部。
如果说小米高管的说法,也就是小米缺芯是成立的,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三星、OV这些安卓机品牌都不缺芯?甚至就连基本只在国内市场卖的荣耀,一个季度也能狂涨近700万的销量。怎么这么多厂商都没抱怨过缺芯,偏偏到了小米这儿,就缺芯了?
何况,真缺芯的厂商什么样,国内的消费者又不是没见过。那种厂商一年都出不了几款手机,大多数时候还得靠抢购才能买到,机子几乎不降价、不促销,就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以免货卖光了。三季度的小米,新机发个不停,促销一次比一次狠,这也不像是个缺芯的厂商能干出来的事儿吧?
所以,你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央视网,新华网,人民日报等主流的官方媒体,粉丝量那么多的原因了吧?
那可是王翔啊,小米集团的总裁呀,能混到这个级别,情商智商,能像普通人一样低?
说这种话岂不是找骂的吗?
这不是挑起果粉和米粉之间的矛盾吗?
人家原文:
市占率有所下降,主要是与苹果iPhone13系列,表现强势有关,导致所有安卓系统手机的份额都有所下降!
自媒体还有这个……唉,不说了。
为了流量博眼球,简直不择手段!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还有人民日报等,人家提供的新闻,才真正是客观且权威的。
想要了解新闻的真实客观程度,还得看官方媒体呀。
这个问题其实是明明白白的,就是很多人死活不肯承认。
苹果往前数多少年,每年都是第三季度销量暴涨。第二季度低谷。
这个图表在知乎就找得到,只不过考虑到知乎作者对引用他人图片特别敏感,我就不贴别人的图过来了,自己想知道的搜一下就行。苹果按季度的销量曲线每年都是这样的过山车形状。
本质上是因为苹果发新机在这个时间点,其余时间没发新机。
对应的,因为苹果发新机确实是一年一次的大事,它确实会影响所有手机品牌的销售份额。也就是说除苹果以外所有手机品牌在每年第三季度都是销售市场占有率低谷。
苹果如果某一年第三季度不是年度最高点,那一定是因为发新机时间改变了,比如延迟发售iPhone可能造成苹果第四季度为最高点。
其他商品不会出现品牌互相影响的情况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周期没有这么大的差异。统治性也没有苹果这么高。
如果你生产的产品是时效性非常强的产品,同时每年又只更新一次新品,同时你的产品表现又特别强势,那自然会出现在特定季度把友商都挤下去的情况。睁着眼睛说瞎话,不承认这个客观事实,那确实是杀人又要诛心啊。
另外,手机销量当然还与电商节奏有关。比如两个电商节分别在第二季度与第四季度。那么,只要不是铁粉,基本上都会优先考虑选择第二第四季度购买手机。因而国产手机基本都是二季度四季度表现优于三季度。这里或许也有故意避开苹果锋芒的因素在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