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裔密歇根小姐凯西‧朱因为揭露美国某族群高犯罪率以及某族群压迫女性被取消头衔?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华裔密歇根小姐凯西‧朱(Kathy Zhu)因其关于种族和性别犯罪率的言论而被取消头衔的事件。

事件背景

凯西‧朱(Kathy Zhu)是一位华裔美国人,她在2019年被选为密歇根小姐(Miss Michigan)。然而,在她获得桂冠后不久,她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争议,最终导致她被剥夺了密歇根小姐的头衔。

引发争议的言论

朱女士引发争议的言论主要集中在她对某些族裔群体犯罪率的看法以及她对女性受压迫的观点上。

1. 关于族裔与犯罪率的言论: 朱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篇文章,其中包含关于“黑人社区”犯罪率高于其他族裔的统计数据。她还可能发表了其他类似倾向的言论,将犯罪率与特定族裔群体联系起来。
2. 关于女性受压迫的言论: 除了族裔问题,朱女士也发表了关于某些文化中女性受到压迫的观点。她可能引用了一些案例或论点,认为某些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权利受到侵犯。

密歇根小姐组织的回应与取消头衔

密歇根小姐组织(Miss Michigan Scholarship Program)在接到大量投诉和公众压力后,对朱女士的言论进行了审查。该组织随后宣布取消她的头衔,理由是她的言论“未能履行其作为密歇根小姐的职责”,并且“未能达到该组织的价值观和标准”。

组织方的具体理由可能包括:

违背包容性原则: 选美比赛通常强调包容性、多元性和尊重不同群体。朱女士的言论被认为可能加剧种族歧视或负面刻板印象,与组织方的包容性原则相悖。
传播负面信息: 组织方可能认为她的言论是在传播具有潜在伤害性的信息,而不是建设性地探讨社会问题。
可能损害组织声誉: 作为一个代表性的选美小姐,她的言论可能被视为代表了组织本身,从而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公众形象。

凯西‧朱的回应与辩护

朱女士对取消她的头衔表示强烈不满,并为自己的言论进行了辩护。

强调言论自由: 她认为自己的言论是基于事实(统计数据)的,并且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她可能认为自己只是在陈述一个她认为是事实的问题,而不是在进行人身攻击或煽动仇恨。
反驳歧视指控: 她可能辩称,引用犯罪率数据并不等同于种族歧视,而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讨论。她可能认为自己只是在指出需要关注的问题。
批评“政治正确”的压制: 她可能认为自己是被“政治正确”的力量所压制,即在公共讨论中,某些话题因为可能冒犯特定群体而被禁止讨论,即使这些话题可能与事实有关。
关于女性受压迫的观点: 她也可能坚持认为,对某些文化中女性处境的担忧是合理的,并且不应因此被视为对所有文化或个体的攻击。

事件的争议焦点与深层含义

此事件触及了几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社会议题:

1. 言论自由与仇恨言论的界限: 这是整个事件最核心的争议点。朱女士的言论是否属于合法的言论自由,还是已经越过了仇恨言论的界限?“仇恨言论”的定义本身就非常复杂,并且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语境下有不同的解读。
2. 种族、犯罪率与社会统计学: 将犯罪率与特定族裔联系起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支持者认为这是基于事实的讨论,有助于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反对者则认为这会加剧种族偏见和污名化,并且可能忽略了导致犯罪率差异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因素,如贫困、教育机会、历史性歧视等。
3. 政治正确与社会辩论的边界: 此事件也引发了关于“政治正确”的讨论。一些人认为“政治正确”限制了诚实的社会对话,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保护少数群体免受歧视和伤害的必要手段。
4. 选美比赛的角色与责任: 选美比赛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其代表人物的言论无疑会影响其形象。组织方在维护比赛价值观和允许言论自由之间需要取得平衡。
5. 身份政治与群体认同: 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朱女士的身份也为事件增添了复杂性。她的言论可能被视为对某个族裔群体(如黑人)的批评,同时也可能被一些人解读为她在特定身份政治背景下的行为。

多方视角

支持朱女士的观点:
她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统计数据),并且应该有言论自由。
不应因为讨论敏感话题而被惩罚。
批评“政治正确”扼杀了有价值的社会讨论。
她可能认为自己是在为所有被压迫的女性发声,包括她自己作为少数族裔女性的经历。
支持取消头衔的观点:
她的言论带有歧视性,可能伤害特定群体,并且加剧社会分裂。
作为密歇根小姐,她有责任以包容和尊重的方式行事,而不是传播可能引起仇恨或误解的信息。
她的言论可能不符合选美组织的价值观,后者通常致力于推广积极和包容的形象。
将犯罪率直接与特定族裔挂钩,忽视了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是一种简化和不负责任的做法。

结论

凯西‧朱事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反映了现代社会在处理言论自由、种族问题、性别议题以及“政治正确”时所面临的挑战。它暴露了不同群体在理解和界定“冒犯性”言论上的分歧。

从言论自由的角度看: 支持者认为她只是在表达观点,即使这些观点可能令人不快。
从社会责任和包容性的角度看: 反对者认为她的言论越过了界限,不符合她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和选美组织的价值观。

这个事件也促使人们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平衡个人言论自由与维护社会和谐、尊重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密歇根小姐组织而言,如何在维护品牌形象和价值观的同时,也尊重候选人的个人观点,是一个两难的考验。

最终,对于此事件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言论自由的理解、对种族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及对“政治正确”的接受程度。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族做少数民族的经验太弱,真正的政治精英也大多不会移居海外。这间接导致了整个华族在美国如无头苍蝇一样混了几百年。

华族在美国的政治版图上可谓四分五裂,互不买账,这使得本来的少数民族变成了更少数。这一方面是缺乏强势的政治领袖,但更核心的原因是华族在美定居者以小资产阶级为主,具有天生的软弱性。

我找了篇毛主席的文章来给大家看。

《小资产阶级的通病》
文/毛泽东
一、在日常生活上的表现:
自由散漫,不拘小节,生活上吊儿郎当,毫不紧张,不严肃,不守纪律,不爱护公共财物,不顾团体利益,大家睡觉,他要唱歌,大家起床,他又要睡觉,大家开会,他开小会,上课他要活动,该活动,他要看书,高兴时嘻嘻哈哈,不高兴时死气沉沉,触发自己留恋的心情就悲痛难过,甚至伤感流泪,所谓“见花落泪,望风伤感”,生活中吃不得苦,怕劳动,怕碰钉子,以幻想代替现实。
二、在工作中:
情绪忽高忽低,和兴趣主义投机时,则热情奔放,消极时则垂头丧气,好高骛远,不肯埋头苦干,好作领导工作,否则就认为大才小用,埋没英雄,做一行怨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大事做不了,小事不肯干,就是干起来也是无计划,事情逼到头上来——粗枝大叶,应付差事,强调工作困难,不去研究克服,强调个人发展,不顾工作需要。
三、在学习上:
对学习不重视,就是学习还是乱抓一把,茫无头绪,虎头蛇尾,学习就是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空洞教条,缺乏研究精神,学习内容喜好文艺的、不正确的小说,而不学习理论和实际问题,好唱大道理。
四、在写作和谈话上:
脱离实际,总喜欢从主观出发,不看对象,夸夸其谈,籍以骇人听闻,实在言之无物,在写作上要么就不写,要么就连篇累牍,洋洋得意,所谓不鸣则罢,一鸣则惊人,实在不切实际,无病呻吟,写几篇抒情文章,就像有些学校的墙报,什么“秋夜怀念”呀,“可爱的月亮”呀,甚至以自己的感情来代替群众的感情。
五、在待人接物上:
情绪相投时,则无话不谈,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性格不合则清高孤独,不理睬,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对别人则多疑要苛刻,对自己则无原则的宽容,平时爱打听别人的秘密,作为知已朋友谈话的材料,爱拉乱谈,说谈家,批评家,当时不说,背后乱说,人家出了乱子则幸灾乐祸,人家有了优点则嫉妒风生。
六、男女关系上:
对男女关系问题,说起来津津有味,不是严肃的研究讨论,而是求得知识上的愉快。要谈恋爱不是政治第一,而是感情第一,甚至抱有自由主义态度。
七、团结观点上:
重视个人利益,固执己见,个人利益高于群众利益,领导能力强就服从,否则就看不起,发牢骚,闹分裂,你有一套,我也有一套,所谓文人相轻,行动自由,不管团结,允许不允许,就开路一马司。
八、在政治斗争上:
夸大个人英雄主义作风,忽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斗争性不强,不坚持原则和立场,易犯调和主义,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九、群众观念上:
喜欢爬在群众头上发号施令,不深入群众,对阶级没有明确的爱和憎,只是站在当中,对劳动大众可怜,对地主无所谓。
(完)

华裔在美国的组织,早先是封建地主阶级为主,现在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战斗力一定是极度匮乏的,方向是一定会出问题的,想法一定是单纯而不切实际的。

海外华人在政治生活中,淡化了祖国可以带来的强力支撑,甚至将祖国当做某种负资产。只强调个人奋斗,而淡化族群属性。只强调融入,而淡化族群的影响力,最终等待的一定是玻璃天花板。

黑人如果只有马丁路德金,没有黑豹党……

意裔美国人如果只有科波拉,没有黑手党……

韩裔美国人如果只有韩流文化,没有那群敢拿枪开干的超市小店主……

想想看,只有文化上的尊重,没有对暴力的忌惮,结果还是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更可怕的是,华人世界两者皆无。既没有上层相互呼应的政治力量,也没有底层用以保护自己的暴力资源。

政治上相互不买账,甚至上位后和自己族群划清界限。不同华人互相攻讦,其他族群难道是没有看在眼里?

暴力上没有相互呼应的组织力,欺负个体不会受到任何报复……

呵呵,这样的族群不欺负,还能欺负谁?

融入是肯定要融入的,不过陌生人观察你的时候,还会打听你家里有什么人。

中国农村的几千年的规则,到了美国一样适用。



纽约街头的韩国人游行,不能不说,华裔的组织力真的不太行。

user avatar

更新一下: 继 Kathy zhu 以后, 作为国民警卫队士兵并参加过实战的 Katie Williams 也被取消了2019年内华达小姐头衔及2020年参加美国小姐选拔的资格。 理由 -- 支持川普,反对antifa。 所以说这个委员会种族歧视并不合适,他们支持单纯仇视川普及一切相关人员而已。



谢邀。 利益相关: Kathy 的 FB好友。

网友 @董老道 的观点基本覆盖了我想说的核心观点。 这里只是想再次强调一下对shun 和左派的“团结其他受压迫的有色人种”的看法。

首先,请你们记住,作为一个亚裔,一名华裔,我反对一切种族歧视。 不仅包括来自极右白人的,也来自一些PC导致不能说的族裔的。

我认为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强调团结但是不分对象。 典型观点包括:“如果美国社会的各个族裔互相歧视,互相排挤,互相争斗,占人口1.2%不到400万的华裔你能赢吗?如果不是朝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 如果不是人人平等机会共享对任何少数族裔(一般特指黑墨穆)的歧视和相互歧视,如果不是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华人可能有更好的前途吗?”

我对此的回答是这段话非常正确,我也非常赞同,但是里面却高大上的模糊了几个关键问题: 什么是歧视,什么是争斗,什么是公平正义和人人平等机会共享,以及什么是共同发展和提高。 如果不能区分这些问题,那么一些虚伪的左派完全可以举着政治正确的大旗来做实际上是歧视的事情。

什么是歧视?

歧视,是针对特定族群的成员,仅仅由于其身份或归类,而非个人品质,给予不同的对待。歧视总是以某族群的利益为代价,提高另某族群的利益。 “污名”是一种态度或信念,“歧视”则是基于这种态度或信念所产生的行为。当个人或组织基于污名而不正当夺取他人的权利和生存机会时,就是歧视。歧视可能 会导致排挤或边缘化,夺取权利,如获得公平的居住条件、工作机会、教育及充分参与公民生活。

那么我们来用上面定义看看华人是否对其他族裔,尤其是非裔有歧视。根据定义来看,歧视的关键在于“当个人或组织基于污名而不正当夺取他人的权利和生存机会”。 华人乃至亚裔都是八竿子打不到的,试问,在众多讨论中,有任何人说过应该彻底消灭非裔,或者所有非裔都应该进监狱没?或者华人在美国的经济地位是因为其血 统优越性导致的,天生应该统治其他族裔? 我原来就说过,我们一不鼓吹华人至上,二不去消灭哪个种族,仅仅要求华人和美国其他种族一样待遇,顺便要有自保能力外加不分种族法律前应被一视同仁也被扣上歧视,种族言论倒是奇葩。

而Kathy 本人更是因为在校园里拒绝被别人强邀戴包头巾(美其名曰体会)后被人身威胁而出名,可不是强迫别人摘下包头巾,这样反而被指责为种族歧视。 excuse me? 自由一词不就是因为我们有说No 的权利么?不戴我们的包头巾就是歧视? 这到底是谁在歧视谁? 那你不吃我们的红烧肉是不是歧视我们?

至于说某族群高犯罪率。 要知道,华人从整体上对非裔很明显是持一种害怕而不是优越的态度的,事实上很多黑人自己都说在夜里遇到一个黑人会紧张 (这算不算歧视?)因为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犯罪分子。而华人乃至广义亚裔底层基本上是非裔底层的暴力受害者。这个比例有多高,根据三藩之门网站统计 (SFGATE)仅三藩一地就达到惊人的85% (资料来源:Dirty secret of black-on-Asian violence is out) 这种直接暴力直接导致了很多初来美国华人对非裔的敬而远之的态度,在居住上尤其明显,稍微有条件的华人都愿意住白人区,这是歧视么?只是逃避犯罪与暴力而 已。 而很多华人由于环境所迫,必须在非裔聚居区内做生意(自有资本无法和优势白人竞争),却不住在这个区域里,更给非裔一种,你赚我们的钱却不把自己当社区一 部分的感觉。 加上亚裔普遍意义上遵纪守法(偷税漏税我这里无视了),听从警察指令,因此被警察误杀数量远少于非裔。这进一步加深了非裔认为亚裔有“白人优越 “(White privilege)的看法。 这使得两边实际上处于一种互相不理解的情况中。 在Peter Liang案大抗议中,很多非裔,尤其是BLM的在问,你们现在抗议了,为什么我们抗议的时候你们不上街和我们一起? 而华人的回答则是,当我们想去的时候,我们自问一下我们是为了什么要上街,是一个真如总统所述的”像天使般的无辜少年”还是昨天试图抢我邻居印度人店的壮 汉? 在华人外卖郎在非裔聚居区被肆意羞辱挑衅殴打而周围无人制止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亚裔对BLM的不热心真的是歧视么? 这里还不说BLM所抗议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极长的犯罪记录。由于这种不分黑白的抗议,才导致了当真有问题的案件(O个人认为长岛的案子相当有问题)时候, 警察反而能脱罪。基于这个就是说华人“支持警察”“反对对黑人的公平对待”然后说华人不博爱不公义我也是醉了。

既然说到了歧视,这里也在多说一句我很反对的左派隐形歧视: 预设非裔和拉丁裔都是罪犯和非移。

当我们在讨论BLM和非移问题的时候,不少左派会拿歧视非裔或者拉美裔的帽子来扣,问题是,当他们的帽子拿出来的时候,他们从未想过,这样做把遵纪 守法的非裔和拉美裔放在了哪里?如果为了团结黑人就无视thug, 为了团结拉美裔就无视非法移民,这逻辑下左派难道自动定义了他们就仅是这些么? 小O自己在美军服役多年,很多非常尊重的士官/军官是非裔和拉美裔,这种把他们和thug 非移并列我个人认为是对他们的侮辱和极为不公。

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

对我和很多华人来说,联合其他有色人种完全是没问题的,问题是联合上面那个?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不分清这个我们就会被利用, 利益就会被损害。现在有人在浑水摸鱼 说上面俩都要联合 因为他们肤色一致。对严管右边的意见统统说是歧视,然后对左边的受到的伤害不闻不问这不搞笑么? 这不是吃人血馒头还能是啥?把上面两人刻意混淆不是对左边的侮辱又能是什么? 这两人除了肤色 有任何相同点么?

无论左右,要求严格处罚非法移民,将极端分子和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不应该是一个正常社区从上到下共同追求的事情么? 难道有人会觉得放任犯罪(不管哪个族裔)在差社区,而自己躲在好社区说要博爱就是不歧视他人或尊重他人?亦或是认为应该严惩犯罪分子和非法移民(法律上都 是违法)是对非裔和拉美裔歧视? 如果说这个是歧视 那么持这个观点的人是不是自动把非裔或拉美裔都塞进了犯罪分子和非移的筐里?那这观点又是不是歧视呢?

最后我反正是没看懂我们到底歧视了哪里或者歧视了谁。倒是左派的观点有严重歧视的嫌疑。。。

事实上,“团结有色人种”这句话是百分百正确的,至少到现在我个人还没见过华人里有反对意见,但是打着团结旗号去对thug的暴行开脱 对非移的非法情况无视 有人可以管这个叫团结 我个人会管这个叫放纵。

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对我个人来说,上图中左边的那位black lives 比右边的更 matter。 进一步说,非裔的命是命大家没意见,但是如果非裔犯罪分子,或极端穆斯林没把其他人的命当命。而他们所在的社区不予努力制止,乃至默许,而对真正遵纪守 法,努力上进的成员的牺牲保持缄默。那么在警察过激反应的时候就不应该抗议。因为当你不把其他人lives当matter时,这是必然的结果。

无论肤色人种,宗教信仰,只要愿意勤勉生活,小到为家人,大到为社会做贡献,这种人就值得我们尊重团结,而肤色不是我优先考虑的理由。

作为一个社会中的小型族裔(即使我们是亚裔第一大群体)我们是夹缝中的群体,是被歧视更可怕的对待 -- 无视的群体。

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共和党中的白人至上派,也同样包括近些年通过民主党极左翼崛起的新隔离即平等的特权派,还 有形形色色的利益派(可能是全球化中的得益人士,无论左右的“融入派”,各党派内的投机分子等等) 这些人有资本支持,有主流媒体,动不动可以给你扣个“种族主义的帽子”。 或者干脆通过高大上的政治正确压迫的你无法出声。

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并不孤独。 因为无论哪个族裔中勤奋努力的中产在一次次事件中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利益所在。 同样他们可以看到谁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 试图颠覆社会基本安定和价值体系的尝试必然被大多数人所厌恶。 我们做的只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阐述我们的价值观和对这个社会的观感和体会罢了。如果这也是“争斗”是“不团结”那是不是只歌颂某些人的理念才是“民主”? 我们是民,你是主?

我们从未忘记过白人至上者球棒下陈果仁的冤魂。 也请你记住一名叫Chun Man Tse的68岁老人在2016年8月2日 Queens被非裔殴打致死,波士顿爆炸案中“民主战士”的穆斯林后代炸死的,有我们留学生吕令 子,2013年10月6日下午5时30分,华人小女孩廖怡君与奶奶在法拉盛的人行道上不幸被Ahmad Abu-Zayedeha 撞到身亡。在律师有明确视频证据事发当时廖怡君与奶奶手牵手遵守交通灯穿过马路,而且该休旅车先撞到奶奶,其前轮再辗过了廖怡君的身体且警察证明当事人是 酒驾(虽然酒精量没达到法定醉驾标准)下,法官竟然无视视频,选择相信被告的言论(无证据)并只听了47秒的被告陈述后就宣判被告无罪。 而DMV随后决定当日警察开给被告两张罚单(分别为驾驶不当和未能礼让行人)由于法官做出无罪裁决(not guilty)予以撤销。。。

当Jimmy Kimmel Show 中 Kill Chinese 的言论被很多华人解释是”孩子的玩笑”的时候,我们看到:我们的外卖郎在被殴打,凌辱,我们的小孩在被各种打着AA旗号的法案(SCA5,I-1000)压得喘不出气,需要比其他孩子多考近400分才有相等的机会(满分2400)我们族裔的警察被1/3000的概率起诉。

难道,我们对白人至上的长期不懈斗争仅仅是让另外一些族裔对我们肆意凌辱而忍气吞声的理由?为了”团结”我们就可以选择性无视这些伤害? Black Lives Matters 没错,So Asian Lives Don't Matter? 如果我们连这些问题都不敢说,不能说,那么我们凭什么说我们现在的忍气吞声是为了争取一个虚无缥缈的“长远利益"?

为什么民权运动的先贤让我们敬仰并为美国全社会而崇敬? 因为他们斗争的内容是不分肤色的,是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价值观。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核心是”有朝一日我的四个孩子因为他们的性格而不是肤色被社会所判断”。 那么由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谁更接近这个目标? 他们又在通过哪些手段来达到?

如果不通过去投一个相对温和的右翼候选人来让左翼这些肆无忌惮拿着华裔利益当喂饱黑墨大爷的资本。 继续做铁票,我们的下场是什么?加州在2016年总统选举后被某些族裔和群体(他们应该没投川普)袭击的华人和商铺可以告诉你,他们嘴里喊的是“谁叫你TMD选川普?” 这仅仅是因为一些华人在31个州公开表达了和他们意见不一致的声音。

excuse me? 美国理论上是一个自由国家,我们应该能选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候选人,不是么?

究竟是谁在坚决执行 “如果我不同意你说的话里的一个词,就坚决捍卫我让你永远不能说话的权力?” 是美国的白右还是白左?

作为一个过去快20年投民主党的人为啥我16年投了川普? 真的是因为我变得种族歧视了么?

也许是某些人真的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看不到我们这些地下的蝼蚁吧。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