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 11 月底小米高管大变动:王翔升总裁,卢伟冰、周受资执掌中国区和国际区?

回答
2019年底,小米集团高管层迎来了一次重磅调整,王翔接替了林斌出任总裁,而卢伟冰则被任命为中国区总裁,周受资则继续执掌国际部。这无疑是小米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这次人事变动,我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去解读:

1. 王翔升任总裁:稳健掌舵者,承载公司战略升级的期望

王翔作为小米的老将,在公司内部拥有极高的声望和稳健的行事风格。他此前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包括供应链、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等多个关键部门。此次升任总裁,意味着他将承担起更大的管理责任,直接向雷军汇报。

深耕供应链与技术,为小米“质变”添动力: 王翔在小米早期负责海外市场拓展时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更是深度参与了小米的供应链管理和技术研发。在小米产品线日渐丰富、技术投入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王翔的升任更像是对他在这些核心领域的价值认可。他能够更有效地协调研发与生产,推动小米在硬件品质和技术创新上实现更大的突破,这对于小米从“性价比”品牌向“品质科技”品牌的转型至关重要。
稳定军心,应对复杂市场环境: 2019年对于小米来说并非一帆风顺,外部市场竞争激烈,内部也面临着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效率提升的挑战。王翔的稳定风格,以及他在公司内部的良好人缘,能够有效地稳定军心,确保公司战略的平稳推进。他更像是一位“操盘手”,在复杂的市场棋局中,能够沉着应对,带领小米稳步前行。
承载雷军的战略意图: 雷军作为小米的灵魂人物,一直在思考小米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将总裁职位交给王翔,也意味着雷军在一定程度上放权,让更具实战经验的高管去具体执行公司的战略。这可能也预示着小米未来将更加注重内部管理效率和核心技术的打磨,而非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张。

2. 卢伟冰执掌中国区:回归初心,全力以赴深耕本土市场

卢伟冰此前负责小米集团的中国区业务,此次调整将其定位为“中国区总裁”,并且由他负责中国区市场的整体战略和执行。

深耕本土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市场是小米的根基,但也是竞争最残酷的市场之一。华为、OV等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让小米在中国区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面临不小的压力。卢伟冰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营销和运营专家,敢于直面挑战,并且在担任Redmi品牌总经理期间,成功地将Redmi打造成独立且极具竞争力的品牌。
回归“用户至上”,重塑小米品牌形象: 卢伟冰的言辞和风格一直都非常接地气,善于与用户沟通。他担任中国区总裁,意味着小米将更加重视中国用户的声音,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这对于重塑小米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在产品力、服务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可能会更加注重渠道下沉、线上线下融合以及用户社区的建设。
聚焦性价比,但又不拘泥于此: Redmi的成功证明了卢伟冰对性价比的精准把控。但他也清楚,小米不能仅仅依靠性价比取胜。因此,他可能会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小米在技术创新、设计美学、生态链产品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尝试在不同细分市场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3. 周受资继续执掌国际部:全球化战略的持续深化与强化

周受资自加入小米以来,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运营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印度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次调整,他继续执掌国际部,并且其职责被进一步明确。

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执行者: 小米早已将全球化视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周受资作为一位拥有丰富金融和科技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生态链布局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他继续负责国际部,表明了小米对全球化战略的坚定决心和持续投入。
深耕新兴市场,布局成熟市场: 除了印度这个小米的“第二故乡”,周受资的团队还在积极拓展东南亚、欧洲等其他市场。未来,他将需要在巩固现有市场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在新兴市场的机会,并寻求在成熟市场(如欧洲)的突破。这需要对不同地区的市场文化、消费习惯、竞争格局有深刻的理解和灵活的策略。
生态链与金融科技的国际化输出: 小米的生态链产品和服务在海外市场也逐渐受到欢迎。周受资的团队不仅要推动手机业务的增长,还要思考如何将小米独特的生态链模式以及在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探索,在海外市场落地生根,形成新的增长点。

总结来说,这次人事变动,可以看作是小米公司在关键时期的一次战略性调整,旨在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释放内部潜力,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王翔的升任,意味着小米将更加注重稳健的运营和核心技术的积累,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卢伟冰执掌中国区,则展现了小米回归初心、深耕本土的决心,希望通过更贴近用户的策略,重塑品牌影响力,赢得更多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周受资继续执掌国际部,是对小米全球化战略的高度肯定和持续强化,寄望他能够带领小米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次调整不仅仅是人员的变动,更是小米公司战略思路的一次重要宣示。它反映了小米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和管理架构的深刻思考,也预示着公司未来在技术、市场和全球化布局上的新方向。作为旁观者,我们会密切关注这些高管的后续表现,以及这次调整为小米带来的实际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黎万强黎总两年前的业务调整以后就“下野”了,市场部直接向雷军汇报,就他一个闲云野鹤手里没权,那时候也没见你们感慨啊....怎么现在开始一个时代落幕了,要落幕也是早两年前就落幕了。

把Shou从他熟悉的财务工作里拉出来,放到国际部里应该是有练手实操方向的考虑,狮城全套英式教育下出来的高管,放到国际部也不会水土不服。他要接任是小米的矛。

卢伟冰这个,应该算千里遇伯乐了吧。中国区大佬云集,19年小米逆势抱头蹲防。20年要做防守反击了,卢伟冰要做小米最坚固的那个盾,且不说行不行,就当下的小米能当盾牌的也只有他了。(只见那卢伟冰脱下皮鞋,亮出脚心,左脚“反复”二字,右脚“米金”二字,众人惊呼:竟然是“反米复金”!)

还是我一直以为的观点:小米身上的互联网企业印记太深了,然而经济基础是硬件,所以早期的互联网精英们肯定要释放权力给硬件精英。

当然斌总王总和川总三位依旧是小米真正的顶梁柱。雷军要顾及的地方太多了,小米属于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他在找新的风口。

至于以上的决策有没有作用,肯定是有,但是努力也肯定不是小米一家在努力,vivo都知道重做UI了,ovm三家都被逼的没办法了。



最后我要吹一下黎总,小米网,MIUI和参与感这些在2010年的互联网中古时代可以说是一剂炸开骑兵盔甲的炸药了吧,他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尽管陷进了一些小坑,但也让小米赶上大势得以顺势而为,如今大势已去,战场厮杀,黎总这个开路者继续在小米的确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黎总现在可以继续做他想要做的事了。

user avatar

1.王翔由国际部总裁升任集团总裁,这是明显的晋升,今年是国际部托起了小米的底。

如果照着中国市场一季度就下降三分之一销量这么搞,那小米不死也得脱层皮,所幸国际部争气。对王翔来说,国际部总裁和集团总裁职能类似,只是管理的区域不同,这样不用担心水土不服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优势。

2.周受资执掌国际区。周受资之前是cfo,但小米集团的现状想必大家也都有目共睹,说实话并不是很理想,股票也在一直下跌,但周受资本人是非常有才能的。

雷总考虑的很全面,既然周受资在“参谋部”干了这么长时间,无功无过,那索性让他去国际部,去“一线”(国际部最近很火热,印度市场面临新晋realme的进攻,欧洲正努力开拓新市场,算是一线战场了)发挥能力。

一石二鸟,国际部的王翔就能回来了。

3.卢伟冰任中国区总裁,这个任命很有意思。

卢伟冰一直在网络上很活跃,这恰恰符合小米的价值观,因为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且小米的消费者们偏年轻化,卢总更适合和消费者们打成一片。

卢伟冰的造梗能力也十分强大,仅次于雷军。例如被叫做“卢十瓦”等,而且还经常口放狂言,说友商怎样怎样,总体来说热度很高。

前段时间我看到过一条微博评论,说花粉也很喜欢看卢伟冰微博,因为卢伟冰“整天说自己家的产品多好多好,经常发自己又参加了什么大会,衬托出自己多么有身份,还总是怒怼友商,但转眼又被打脸”

我当时看到这评论简直笑死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太形象了。

当然,卢总这一年领导红米稳住了基本盘,算是大功臣了,能力非常棒,所以升职也理所当然。

还有一个就是,我觉得卢伟冰在某些性格上有些像雷军。雷总有时候就挺放飞自我的,例如“干翻华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等一系列手机圈的梗,不知道是卢总有意向雷军学习,还是他本来性格就这样?

这恰恰说明了雷军广阔的胸襟。当手下的某个人各方面很像你,能力也厉害,你会怎么办?

1.给他晋升,勇于放权。

2.打压,怕功高震主。

雷军选择了第一种。

4.黎万强离职,这其实不算很突然,因为他很长时间就已经若即若离了。但话说回来,他毕竟是元老级人物,消费者们可能不太认识他,但他在互联网从业者里面影响力很大。

这应该是他自己要走的,算是功成身退。他早几年就想走了,但当时小米还不稳,他走了恐怕对小米有反噬作用,所以雷军挽留了他。

现在2019了,一个是黎万强在小米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他实际干的活很少了;另一个是小米也要加快阶层流动和人才晋升,高层不能总是那一帮元老,要有新鲜血液,否则对新人不友好。

权衡之下,阿黎离职就很理所当然了。

5.5G前夕,2020年前夕变更了任职,这对小米来说意义重大。今年雷军当了一年中国区总裁,因为小米今年要改革,要梳理产品线。现在产品线梳理完毕,小米的阵痛期过去了。

现在小米高管任职变动,相当于给小米这台赛车换好车轮、加满燃油,只等启动了。

明年,小米必有大动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