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瓜我李嘉诚摘了99个,剩下一个谁都别摘,再摘瓜蔓就要死了
———————
19.08.29: 我火了???
49年从内地逃到香港的李嘉诚身上有着典型的旧社会精英特质,这种特质既成就了他,也框限了他:
旧社会精英普遍有着从小农经济传承而来的浓厚的宗族意识和强烈的传宗接代、开花散叶思想,这种依赖于土地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旧社会精英即使投身其它行业,遵循的也必然是外延式发展路径。
李嘉诚们和台湾那帮搞代工的郭台铭们一样,永远在将自己的资本或工厂从这个价值洼地迁移到下一个价值洼地,当这片土地和人口的利润已被榨干,便将资本向下一个目的地转移。
或许是三观养成时期中西方绝望的实力差距击溃了他们的自信,能给西方做代工或买办就已经很心满意足,对自我技术创新能力毫无信心,经营模式极为保守。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9年李家投资了腾讯110万美元,两年后收回了1260万美元,但如果不卖现在已经值5000亿港币,有人曾问李嘉诚为什么不投资互联网经济,他的回答是不懂,不懂的东西从来不投。
李嘉诚与任正非的差距,就像胡雪岩与爱迪生的差距,蒋介石与毛泽东的差距,也像香港与深圳的差距,这种差距浅看是思维范式的转换,但这个思维范式转换的形成背后却需要一个国家经历深刻巨变才得以养成。
这堂课李嘉诚们是缺席的,香港也是缺席的,如果李嘉诚不补上这堂课,等待他的估计不止是风评的逆转,如果香港不补上这堂课,也迟早会被滚滚的历史潮流抛在身后。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李嘉诚这是在告诫自己吗?
一位香港小学生写的作文《李家的城》疯传网络,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在这篇作文里,该学生历数了屈臣氏、百佳、7-11、惠康等在香港街头随处可见的李氏家族产业,“感叹”说:
“看着一间间诚哥旗下的物业,我心中有无比的感动。香港内一切的商店,不论是哪种的类型,全是诚哥带给我们的欣赐。”
随后,他继续写下了被网络上认为是最精彩的华彩之章: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当然,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为打工仔遮风避雨,使香港免受风球、暴雨的侵袭。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香港这点小破事,韩非子2千年前都看透了,只能说华夏文明NB。
——「羁旅侨士,重帑在外,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
外来的侨居游士,把大量钱财存放在国外,上能参与国家机密,下能干预民众事务的,国家可能灭亡。
——「公家虚而大臣实,正户贫而寄寓富,耕战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
公家空虚而大臣殷实,常住户贫穷而客居者富裕,劳动人民和保卫力量困顿,而资本得利的,国家可能灭亡。
——「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
轻视法律条例而好用计谋,荒废内政而依赖外援的,国家可能灭亡。
——「地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韩非子 · 亡徵》公元前250年
《亡徵》,意为灭亡的征兆。是韩非子对前代兴衰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又是对于战国末期政治斗争的高度概括。
说中了几条?
正户贫而寄寓富,耕战之士困。香港人民受苦了,香港警队辛苦了。
很久以前,我看到一本赛博朋克小说,叫《雪崩》,在书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外卖员迟到半小时以上,商家有权当场击毙。各垄断大公司建立自己的城市社区,如同各自的王国有各自的法律与军队。
书里代表华裔的公司社区,叫“李先生的城”。
我那时候还小,以为影射的是李光耀。
后来看书多了,发现原来说的是李嘉诚。
只要生活在香港,你一定在为李先生打工。只要去香港旅游,你一定在送钱给李先生。
香港人,住的是李先生的房子,喝的是李先生的水,用的是李先生的电,如果空气能收费,那也肯定呼吸的是李先生的空气。
香港人毕生的愿望,就是为李先生打工一辈子以后,借李先生的钱买一套李先生的房子,让儿子孙子继续为李先生打工还钱。
毕竟,李先生的房子年年都涨价,涨的比北上广还快还高。
后来李先生到了内地投资,玩的更溜,低价向政府买一块地,找各种理由不开发,放十年,翻个十倍二十倍卖出去。
稳赚不赔。
政府都有点看不下去了,这么多为富不仁的先富起来的人,你是最不要脸的一个,能不能吃相好看一点,给香港人缓口气?
李先生立马卖产业跑路英国了。
跑路前还信誓旦旦,我看好中国,绝不离开!
所以说李先生为什么是老狐狸,把香港刮地三尺,内地套现上千亿,移民加拿大,资产投资英国,这狡狐何止三窟?
几十年来,李先生为首的地产大亨们,在香港人身上敲骨吸髓,使香港除了地产金融一无所有,香港人活的下去但没有希望,又在吃干抹净之后拍屁股走人,把一个走下坡路的香港丢给内地。
现在出来假惺惺的说“不要打啦不要打啦”?
罪魁祸首还隔岸观火,有胆子你回来,看香港人打不打你?
而且,李先生早就是加拿大人了,装什么香港市民!
在这个问题下面,前两天群情激奋的“港独”“境外势力”的骂声可都小多了,取而代之的是“罪魁祸首”“造反有理”。
这大概就是李嘉诚先生对舆论场风向偏转做出的一点微小的贡献吧。
建议应对态度
谢邀
关于香港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早想写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关于这份报纸。
如果是李嘉诚和他的整个团队自己想出来的,那我只能说,意义不大。
对李氏来说,是一个表态自保的问题,起不到什么作用,对香港那班暴徒来说,甚至可以说火上浇油。
但如果这个事,是我们自己的有关人士想出来的,认为这是安抚港岛民众的方法。
那就是有大问题的。
这里就想随便聊聊,文化方面的事情。
首先香港这个地方,年轻一代的文化,和大陆这边是割裂的。
我自己是做文化工作的,从文化上,朴素的看,香港和大陆如今水火不容,走到今天,这种文化上的割裂,俨然变成了民族的割裂,变成了你是中国人,我不是中国人的割裂,这是最后累计叠加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夜之间的。
香港人不是一开始就不认同自己的身份的,甚至在几十年前,香港人是非常爱国的,我们童年的霍元甲,陈真,张明敏的歌,都是港岛带给我们的回忆。
香港走到今天,固然有经济定位的大势问题,但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至少在文化领域上,在香港文化衰微,大陆文化兴起的这十年,我们是没有做好的。
有些东西,你不占领,别人就占领,文化影响更是如此,说台湾这些年绿营遍地,我们说台湾和大陆,49年之后其实还是停战状态,我们的文化进不去,也就罢了,但香港回归二十二年,卧榻之侧,我们文化还进不去,就是我们没做好。
这里就要讲在近十年来,互联网文化的兴起。
这个文化我们讲,就是现在的主流社会文化,与之同时而来的流行文化,手机文化,潮流文化,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主流。
假设我们将它们统一称为新文化,那么我们与香港年轻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新文化领域,没有任何交集,更令人扼腕的事,香港的新文化领域,是与西方一体的,从主权上讲,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今天我们如果有一种地图,讲文化影响力,文化主权的边界,我们会发现,我们大陆的新文化,没有辐射到香港,香港的年轻人,年轻人之间的新文化,是属于西方文化的领域。
这里要提一点,这里的西方文化,不是一个贬义,人们说西方文化洗脑,不是说西方人天天站你边上,跟你唱天佑女王,不是这样的,而是说,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信息方面,都是西方的东西,那么你的思考方式,就是西方的,这不是正邪的问题,是两种模式的问题,是一个‘你们’和‘我们’的问题。
在全球化浪潮下,有些地方,文化认同要高于民族认同。
这就相当于,我隔壁住了个和我同文同种的年轻人,但我们除了同文同种,没有任何共通,我们没有办法交流,我们的手机里,装的APP,我们下班后上网浏览的网页,我们看的电视剧,综艺,电影,文学,舞蹈,游戏,我们追的明星,我们平常聊天的内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系。
我的东西进不去,他的东西我也看不到。
再说到年轻人,其实新世纪的年轻人,说复杂也复杂,说朴素也朴素,在全球消费主义的大潮中,年轻人对文化,就是你让我喜欢,我喜欢我就认同,我认同我们就是一卦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我们中国的网文,电视剧,输出到东南亚,我们很开心,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走在越南街头,和一位异国的朋友,都喜欢看香蜜,那就是我们的胜利。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力量,但它可以事半功倍,美国人有两个中心,纽约的金融中心,加州的文化中心,美国不可以没有纽约,但加州可以让纽约更得心应手。
今天我们的本土新文化,显然还没有成长到符合我们国际地位的地步,文化领域,我们是一个瘸子,从香港问题上谈文化,我们就会发现,大陆的新文化,根本或是说只有极少的部分,渗透进了港台,我们有关部门在大局上把控香港,但我们的文化输出太弱,有时候我看新闻,每每到了港人上街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高举国旗,打爱国情怀牌,打同文同种牌,我认为,这种牌本身没有问题,但这属于事情到了这一步,没别的牌打了,但又不能不打,属于原则问题,但如果在平常,在港人不上街的时候,还一直靠这种去输出,香港别说这一代废青,下一代还是废青。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在这二十年来,在对港台青年人的文化输出上,太不重视,香港回归到今天已有二十二年,我们除了让利,除了强调中国心,中国情,我们对港台文化的同化,收效甚微,还是走老路线,走庙堂路线,有些人天真的以为,大家都是中国人,自然而然就中国人了,但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想就等于是放弃了宣传阵地,所以我们现在看见,人家现在已经不当自己是中国人了,这种异化已经到了质变的阶段。
文化的割裂,有时候就像是一种慢性病,一开始看不出来,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器质性病变。
香港有些年轻人对祖国的印象,说句难听的,就和我对墨西哥的印象一样。
换言之,香港新一代和广州年轻人之间的文化割裂,远远大于广州年轻人和东北老铁之间的文化割裂。
最后,有人说,香港今天这样,是因为香港这班废青,井底之蛙,故步自封,我说文化领域的攻坚战,不能指望对方的‘自觉’,好像我坐在家里什么事不做,对方就认同我了,还有人讲,他是中国人,他还不认同我?我认为,大家一提战争,就强调装备,J20,辽宁号,那么在文化领域的‘战争’,你光靠血浓于水,这就是精神胜利法。
放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我们可以说,我们自己的新文化市场太弱,整个大陆被港台文化反向覆盖,好,我们认了,那段日子我们也过来了,今天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动辄百亿的资本,我们还是沿用九十年代那一套,一说让港台年轻人认同大陆,就是官方机构,大鸣大放,大是大非,我们经常讲,西方社会给港台废青们洗脑,我会觉得,那为什么别人洗得,我们洗不得?
诚然,洗脑是一个贬义词,我们换成影响这个词,香港与我们近到这个程度,我们对香港的文化影响如此匮乏,我们自己也是应该反思的,解决了这班暴徒,之后怎么办,我们难道在香港岛建墙么。
另外,我这几天看到有人说,香港就像一个看不起你的女朋友,你对她那么好,她除了跟你要钱,就是买包,最后还想着前任男友。
我认为这个比喻是不妥的。
女朋友,好歹还是朋友,还能说话,还有交流。
香港之于大陆,至少在双方年轻这一代看来,是一个陌生人,一个每个月你会往她账上打钱的陌生女子,这个女人吃的住的穿的玩的,都与你无关。
我今天写这些个人的看法,其实只是想说,当我们把香港这个问题解决,我们该怎么去迎接一个崭新的陆港关系,香港乱了,对大陆没有好处,就好比你今天看苏格兰和英国人撕逼,你也会拍手叫好。
我是不建议一些人说的,爸爸把儿子打一顿,香港人都突突了算。
真爱国的人不会讲这种话。
总之希望一切都更好吧。
切记,这是内部矛盾,不是民族矛盾。
废青越是要光复,我们就越是要撑香港的普通民众。
什么是阳谋,这就是阳谋。
完
补一个,我表个态,首先文化输出的问题,不是决定性问题,我只是谈这个方面而已,第二,这里的文化指的是互联网文化,流行文化,市井文化,不是指传统文化,那是另一个范畴,最后,我一定要强调一下,我不认为这和长城有关,有没有长城,都不妨碍我们让自己的东西进去,影响他们,我们有长城,可美国还不是在影响我们?
羡慕香港市民,有钱真好,能买那么多头版整版广告。
这个瓜只能我摘,摘完还都把瓜转移到英国。
「摘绝抱蔓归」是谁搞的,你心里没点13数吗?
1:香港是没办法要挟大陆的,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扯什么供港的水电煤食这些老套的东西了,我们来点新的,就说香港的产业和角色定位:看这次的香港机场事件,机场乱掉关闭了,旁边的深圳立刻就能顶上。就算深圳机场饱和,还有广州在后面排队,反正高铁也就一个多小时。就算陆路口岸全被堵了,还能走海路从深圳的蛇口或者广州番禺的莲花山上岸。所以,香港机场关就关吧,无所谓。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就算香港彻底没了,旁边的深圳,背后的整个珠三角能立刻无缝的接过去。金融中心的定位没了?还有上海。
也就是说,如果说深圳是香港的 B 角的话,那我们还有广州的 C 角,整个珠三角还能当个 D 角……
2:香港乱了之后,高层和底层的人是最惨的。
底层的根本跑不掉,不用说。
高层的话,你看看最近的国泰和太古的股价就知道了——人能跑得掉,钱可不一定那么好跑。尤其香港富豪们的很多资产都是在香港的地产,香港要是真乱了,抛售都没人接的。
中层的相对好一点,毕竟有一技傍身,还可以跑。但是说真的,现在全球都在右转排外,又有多少机会能给他们呢?实在不行回大陆?认可大陆的早就回了啊。不认可的,你自己看着办咯。
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香港市民们为什么来搞我们而不去搞四大家族……
更新一下:
这是一个分号,对于这次的香港展览会。
在充分展现一个小社会体系的方方面面后,该告一段落了。
分割分割分割分割分割分割分割分割
香港的问题是复杂的。
一方面,香港的封建思想残余是大中华区最多的,此点可以从香港关于纳妾的法律规定进而可以查到香港的法律体系对于中国封建思想,制度,利益体系的保留。香港的第一代华人富裕阶层在几次西方金融收割后残存下来的也以地产与地产衍生业为主。这导致香港社会中地产富豪的话语权力非常特别,特别到塑造香港这个小地方,小体系的社会财富分配,所以民众也视买楼为一生追求,任何试图直接改变这个财富分配体系的努力将会受到各阶层的反对。此点参见董特首八万五计划的失败以及他本人跌落神坛乃至黯然下课,甚至没有给后继者多少政治遗产。
另外一方面,香港社会情况和大陆区别较大。参见香港前大律师公会主席石永泰的一些言论。他其实代表了香港本土专业人士相当一部分声音。他们认为香港的法治不是内地的法治,香港对异议的表达宽容度较高。这些较深程度的世界观差异导致了陆港年青人的互相认同。
第三方面,香港社会当前遇到了非常尖锐的问题,年青人的剩余价值被有产者以非常廉价的方式压榨掉,而这个小社会体系由于保守和公务员的无能(这点驻港机构也要背锅,识人不明),连续错过几次产业升级的窗口,导致又没有新的上升通道,经济压力很大,特别是所谓“废青”,本身竞争力较低,找不到体面工作,又不愿意北上去“食假奶粉”(注:香港泛民就是这么攻击建制派的),还特别容易被煽动。
第四方面,香港当前的情况是,李超人也爱港,可是他也没有可能革自己的命。“废青”也在“忧国忧民”,但是没有几个人在媒体上说真话,因为香港政治媒体的经济基础还是“贩卖悲情”。而本土精英完全可以在其他国家正常的生活,犯不着赔上自己的一切为某种遥远的义务而拼命。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社会,正在为自己过去的社会发展错误买单。
第五方面,内地不是不想帮忙,而是太难了。香港既得利益者非常忌讳内地强大的意志进入他们的三分地,甚至希望深圳河再宽个一公里。反正内地有钱大家就一起赚,香港没钱我还可以关上门在“废青”身上再挤挤。只想占便宜,锅统统归你。
以上的,陆港都清楚。所以除非香港出大问题,内地不会轻易出手,超人也不会轻易允许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想看看香港本地人的回答,香港普通民众是怎么看待李嘉诚的,他们知不知道李嘉诚们让他们过得生不如死?还是他们都被蒙蔽了洗脑了,被残酷剥削而不自知?
8月8日港澳办和中联办在深圳召开座谈会,这个座谈会等于是在给香港各界定调子、统一思想,座谈会开了一个多星期,李嘉诚才假惺惺的买了几个头条。
别说普通香港市民了,就问你李嘉诚何时把中国政府放在眼里过?
举个例子,2004年左右,上海市为了招商引资开发商业,把陆家嘴最后一块自留地,上海唯一一处四条地铁交汇处的黄金地块以32亿的低价卖给李嘉诚的长实地产,讲好了让他尽快开发,没想到李嘉诚捂盘了十多年,等到地价暴涨之后又把刚开建的项目200亿卖了,也就是现在的世纪汇广场,据说购买方还有国企股份,把上海市气的够呛。让你来搞开发,你却来炒楼。
香港的资本家,在中国内地都能不把你人民政府放眼里。
资本家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李老好大的威风
“不过”是“一位香港市民”
几句话倒是家家媒体都要报道
好因是什么?坏果是什么?
我终于觉得老一辈还是留下了社会主义的火种,即大家讨论问题时完全不自觉地用阶级分析来看待香港的乱相。
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说得就是你用这个方法一分析,利益关系就清清楚楚了,哪个是炮灰哪个是皇帝,哪个是狗哪个是打手,哪个是义和团哪个是慈禧,一清二楚。
就像19世纪末的山东到直隶,一群愤怒的破产农民佃户忍无可忍,他们寄生的依附于土地农业手工业被西方为代表的近代工业彻底摧毁。他们没有理论指导,于是形而上地认为是洋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不幸,所以任何和洋搭边的事务都是祸端,他们认为清洗了任何和洋有关的事情,以前的坐稳奴隶的日子就能回来。于是他们把反清复明改成了扶清灭洋,终于成为了慈禧的筹码和棋子,最后变成了身首异处的孤魂野鬼。末了,利用了他们又处决了他们的清廷,对这些扶清廷的拳民的定义是:义和团之乱。乱,乱臣贼子啊,是贼啊。
人家扶了你你还说人家是贼,这就是清廷的良心,这也是清廷的丧钟。
丧钟也好丧炮也好,清廷是完蛋买单了,可是你们一个个拳民,都背着贼的名分挂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讽刺链。
最讽刺的不是大清的节操扫地,一个封建王朝本身就没啥良心可言。最讽刺的是100年后给这群可怜拳民平反的,把他们从义和团之乱洗刷成义和团起义的,却是一个彻底抛弃传统,打烂旧制度,全身心拥抱现代化的全盘西化的政党。拳民发誓要灭的洋,帮拳民平了反。
比共产党给义和团平反更讽刺的是,共产党给他们平反的方式:为日后的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就是说,人头落地,经验+3。咔擦一声,经验+3。就像dota 的小兵,就像贴吧的水贴,拳民的脑袋是对于反动派是发财用的,对于革命党是用来升级的。好冷酷无情哦!你和一个讲历史唯物主义的政党讲温情就像和封建王朝讲良心一样搞笑。前者虽然是冷酷无情,至少有良心,反动派连心都没有。
这还没完,比共产党的平反方式更讽刺的是,今天的香港人。他们身为无产阶级却反共?渴望机遇却反中?革命不去火烧太平山,抓李先生出来砍头,反过来围攻和和他们一样讨生活的无产阶级。今天的慈禧终于发话了,不要闹了,影响到我香港老佛爷的利益了。义和团愚蠢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论指导,他们之前,没有谁见过3000年未有大变局。今天香港人有理论指导,他们自己不学。16世纪研究永动机不能算蠢蛋,可是9102年了,还研究永动机的,老实说应该判刑。这就是这次的终极讽刺:你们闹了半天,都是1900年砍头的义和团的经验,早就写在书里了。对于反动派李先生新慈禧,你们还是送钱的炮灰。可是对于真正的革命党人…诸位…连经验+3都不是。
也恰恰因为在书里,这次大陆的知识分子愤怒的少,嘲笑得多:因为没有经验+3,就没动力水贴,大家只能相视一笑,快出来看傻逼啊!
香港的动乱,基本可以说是由无约束的资本主义导致的。
完全自由的状态下,资本就像吸血鬼,不断的吸取社会财富,而这些资本家吸完血发现香港已死再也没有财富可以掠夺,他们就去海外投资,商人和政府不同,他们随时可以跑路。
高额的房价租金,各行各业的垄断,资金投入减少这都让香港年青一代没有出路。
绝望迟早会导致暴动,这一次只不过是美国在后面点个火而已。这些废青发泄自己的情绪,自己都不清不楚的被人当枪使。
如果我们只看见废青的爆乱,他们做了多少恶,他们多么可恨,是毫无益处的。关于香港废青爆乱的话题,知乎开始是没有,只有微博上有,国人空前团结。可是,每每看到的都是废青如何暴力,废青如何污蔑警察,如何殴打大陆记者,却看不到任何关于他们的诉求(可能废青自己也不知道),看不见任何对事件的剖析,一切都是事件事件事件本身。而我们只会反对他们,仇视他们,想让他们去坐牢,被枪毙等等。可是这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我一直认为有些时候社会和人是一样的,我们咳嗽,我们头晕,我们哪哪哪疼都是身体告诉我们,可能生病了,需要治疗,而不是一味地吃止痛药。香港爆乱只是表面现象,今天的废青就算都枪毙了,数年之后依然会有新的废青出现。
我们可以谴责废青,可以惩罚他们。但是我们也必须在香港这片土地上吸取教训。废青不明所以的发动爆乱,我们不明所以的解决发动爆乱的人。但是垄断还在那里,自由的资本主义还在那里。他们还在吸香港年轻人的血。
反跳了,内装忠,三国杀正常操作。
他自己才是hk今日问题的根源。可惜hk青年没有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教育,拎不清问题,胡乱发泄。
李超人似乎在求饶,希望中央不要对自己和像自己这样的商人下死手。但是有毛用!为了还香港一个朗朗乾坤,这群趴在香港人民身上的吸血鬼必须被处理。这是中央金融反腐大战略的重要一环。
顺便说一句,李超人到目前为止只是反对暴力,并没有坚定表态响应中央号召。在这个选边站的时间段,不支持就反对。反对就是要凉。讲爱有个毛用。暴徒会听?中央会在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