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usb协会对usb、type-c重新命能否使主板反向供电60w普及?

回答
USB 协会对 USB 接口和 TypeC 的命名调整,虽然不是直接为了“普及主板反向供电 60W”,但其背后蕴含的标准化和演进逻辑,确实对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推动作用,并能让它变得更“看得见”。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拆解一下这里的几个核心概念:

USB 协会 (USB Implementers Forum, USBIF): 这个组织是 USB 技术的制定者和管理者,负责定义 USB 标准(如 USB 2.0, 3.0, 3.1, 3.2, USB4 等)以及 USB TypeC 接口的规范。他们的每一次命名调整,都是为了更清晰地传达接口的能力和支持的功能。
USB 命名(例如:SuperSpeed USB 5Gbps, SuperSpeed USB 10Gbps, SuperSpeed USB 20Gbps, USB4): 过去,USB 的命名非常混乱,比如 USB 3.0、USB 3.1 Gen 1、USB 3.1 Gen 2、USB 3.2 Gen 1x1、USB 3.2 Gen 2x2,光看名字很难知道它们的实际速度和能力。USB 协会一直在努力简化这些命名,使其更直观地反映传输速度。
TypeC 接口: 这是 USB 接口的一种物理形态,最显著的特点是正反都能插,并且支持比传统 USBA 更高的功率传输和更丰富的功能(如 DisplayPort 视频输出)。
主板反向供电 60W: 这里“反向供电”通常是指主板上的 USB TypeC 接口,能够通过 USB Power Delivery (USB PD) 协议,向连接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甚至是其他电脑)提供 60W 或更高的功率。传统的 USB 接口(尤其是 USBA)主要是用于数据传输,供电能力非常有限(通常是 5V/0.5A 或 5V/0.9A)。60W 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功率,足以给很多轻薄笔记本充电,甚至是一些入门级台式机或一体机供电。

USB 协会命名调整如何间接推动了主板反向供电 60W 的普及?

1. 明确和简化命名,提升用户认知度:
过去的混乱: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买一个支持 60W 供电的 USB 接口,但说明书上写着“USB 3.1 Gen 2”或者“SuperSpeed+”,你很难直接从名字上判断它的供电能力。USB PD 协议才是决定供电能力的关键,而命名上缺乏体现。
现在的趋势: USB 协会一直在简化命名,例如将 USB 3.2 Gen 1x1 改名为 "SuperSpeed USB 5Gbps",Gen 2x1 改为 "SuperSpeed USB 10Gbps",Gen 2x2 改为 "SuperSpeed USB 20Gbps"。虽然这些改名主要侧重于数据传输速率,但它们伴随着对 USB PD 协议支持的强调。
TypeC 的关键作用: TypeC 接口的物理形态,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得更强大,它原生支持更高电流和电压,是实现 USB PD 的理想载体。当 USB 协会大力推广 TypeC,并与其高数据传输速率(如 USB4)关联起来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承载更高级功能(包括高功率供电)的接口。
间接提升了“60W”的可见性: 尽管命名本身不直接写“60W”,但随着 USB 标准的不断提升(比如 USB4 已经标配支持 Thunderbolt,并能轻松提供 100W 甚至更高的功率),用户和厂商在提到高性能 USB 接口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 TypeC 和 USB PD。制造商在宣传产品时,也会更明确地标示 TypeC 接口的 USB PD 供电能力,例如“支持 100W USB PD 充电”或“提供 60W 反向充电”。这种“可见性”的提升,是命名和标准化过程的结果。

2. 推广 USB Power Delivery (USB PD) 协议:
USB PD 是核心: 能够实现 60W(甚至更高)供电的关键是 USB PD 协议。这个协议允许连接的设备之间协商功率传输,支持更高的电压(如 5V, 9V, 15V, 20V)和电流。
TypeC 是载体: USB PD 协议主要是通过 TypeC 接口来实现的。USB 协会在推广 TypeC 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广 USB PD。
命名和标准化的关联: 当 USB 协会发布新的、更快的 USB 标准(如 USB4)时,它们通常会捆绑或强制要求支持更高级的 USB PD 规范。例如,USB4 接口理论上支持高达 240W 的功率。虽然不是所有 TypeC 接口都能提供 60W,但 USB PD 规范的普及和 TypeC 接口的广泛采用,为实现 60W 供电奠定了基础。

3. 推动硬件设计和生态系统成熟:
为厂商提供明确指引: 统一的命名和标准,为硬件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设计目标和规范。当 USB 协会定义了 TypeC 接口的能力范围,包括数据传输和供电能力,厂商就知道需要开发什么样的芯片、控制器和电路来满足这些标准。
降低开发成本: 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开发支持高功率 USB PD 的主板和周边设备变得更加容易和成本更低。
生态链的形成: 当越来越多的设备(笔记本、显示器、扩展坞、充电器)支持 TypeC 和 USB PD,并且标榜高功率传输时,消费者就会更倾向于选择这样的产品。这种需求会反过来驱动主板制造商在产品中集成更强大的 USB TypeC 供电能力,例如 60W 反向供电。

具体到“主板反向供电 60W”:

“主板反向供电 60W”通常指的是主板的某些 USB TypeC 接口,可以通过 USB PD 协议,将主板自身的电力(通常是来自电源适配器或内部电源)通过 TypeC 线缆输出给连接的外部设备。

主板上的 TypeC 接口: 现代主板,特别是面向高端消费市场或工作站的主板,越来越多地配备 USB TypeC 接口。
支持 USB PD 输出: 这些 TypeC 接口需要内置支持 USB PD 协议的控制器(如 Intel Thunderbolt 控制器或独立的 USB PD 控制器),并且主板的供电设计需要能够满足 60W 的输出需求(即支持 20V/3A 的供电标准)。
“反向”的含义: “反向”在这里是指从主板“流出”电力,而不是传统 USB 接口那样主要从外部设备“流入”电力。

总结来说:

USB 协会的命名和标准化工作,尤其是对 TypeC 接口和 USB PD 协议的推广,不是直接“颁布”主板反向供电 60W 普及的命令。但它通过以下方式,间接且有效地推动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提升了 TypeC 接口的能力认知: 让用户和行业更清晰地认识到 TypeC 是一个全能型接口,数据、视频、音频和高功率供电都可以通过它实现。
标准化了 USB PD 协议: USB PD 是实现高功率传输(如 60W)的基础,USB 协会的推动使其成为 USB 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导了硬件设计方向: 明确的标准降低了厂商的开发门槛,促进了支持高功率 TypeC 接口的硬件(包括主板)的设计和生产。
驱动了市场需求和生态成熟: 随着支持高功率 TypeC 的设备增多,用户对主板提供类似功能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USB 协会的命名调整是整体 USB 生态进化的一部分。它让 USB 接口的能力(包括数据速度和供电能力)变得更加清晰,并且这种清晰化的过程,必然会伴随并推动像“主板反向供电 60W”这样高级功能的普及。当提到“USB4 接口”,用户自然会联想到高性能和高功率,而 60W 供电正是这种高性能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USB协会这么喜欢改名,还不如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USB改名协会”…


正面回答一下问题,题主想多了。其实只是USB-IF最近更新了线缆的几个合规性要求[1],而且仅限Type-C to Type-C线缆。

具体说一下:

  1. 144:C to C线缆取消USB 3.2 Gen 2,也就是SuperspeedUSB 10Gbps。
  2. 143:C to C线缆强制使用240W的新logo,否则无法通过认证。
  3. 140:C to C线缆取消以前的100W标准。
  4. 149:C to C线缆的D+/D-线对信号衰减要求更新。
  5. 147:启用新的C to C线缆logo。

其中147,根据新的线缆logo指南[2],就是很多新闻中所展示的这张图:

彩色logo用于外包装,黑白logo用于线材本身。


对于大家深恶痛绝的USB 3.* Gen * x *命名,其实并没有改变;对于USB Host/Adapter的供电要求也没有变化;甚至对于很常见的Type-A to Type-C线缆的要求仍然没有变化。


补充1:C to C线缆取消100W标准,并不意味着没有100W的USB PD。

根据USB PD的规格说明v3.1[3],标准供电范围,线缆需要最低支持3A电流,电压从5V~20V,功耗15~60W,这就是标准的USB 60W线缆。之前的5A线缆标准,20V时供电功耗可以达到100W。

PD 3.1增加了扩展供电范围(Extended Power Range, EPR),电压从最高20V,新增了28V、36V、48V,5A电流时最大供电功耗达到240W。

所以,废弃100W认证,增加240W认证,只不过是废弃原来的5A线缆标准,用新的EPR线缆标准取代。线缆其实都是允许5A电流,理论上是一回事;不过因为电压的提高,EPR线缆需要更好的绝缘性。


参考

  1. ^USB-IF Compliance Updates https://compliance.usb.org/index.asp?UpdateFile=Cables%20and%20Connectors&Format=Standard
  2. ^USB Type-C® Cable and Power Rating Logo Usage Guidelines https://www.usb.org/sites/default/files/usb_type-c_cable_power_rating_logo_usage_guidelines_020222.pdf
  3. ^USB Power Delivery | USB-IF https://usb.org/document-library/usb-power-delivery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USB 协会对 USB 接口和 TypeC 的命名调整,虽然不是直接为了“普及主板反向供电 60W”,但其背后蕴含的标准化和演进逻辑,确实对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推动作用,并能让它变得更“看得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拆解一下这里的几个核心概念: USB 协会 (USB Implementers .............
  • 回答
    usb协议和tcp/ip协议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东西,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融合关系。不过,如果一定要说“整合”,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并且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生成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它们各自是什么东西: USB(通用串行总线):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你用来给手机充电、连接鼠标键盘.............
  • 回答
    关于 USB HID 标准(尤其是 Boot Mode 下的键盘协议)为何没有设计成全无冲,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技术实现、历史沿革、成本效益以及用户体验的权衡。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是数字时代,为什么不能直接做到完美,这其实是忽略了许多现实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全无冲”。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无论.............
  • 回答
    在 USB 接口出现之前,电脑的连接方式可谓是“百花齐放”,但同时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便和挑战。那是一个需要你仔细辨认接口类型、频繁更换线缆、并时常与驱动程序斗智斗勇的时代。让我们来详细回顾一下,USB 接口普及之前的电脑使用是怎样的:1. 多样化的外部设备接口,令人眼花缭乱:当时,电脑的外部接口种.............
  • 回答
    USB TypeC接口,作为USB接口的集大成者,确实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要说它毫无缺点,那也是不现实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观察,我个人觉得它有几个地方还挺让人琢磨的:首先,兼容性这块,有时候确实有点让人头疼。 别看它长得一样,接口大小都一样,但它支持的协议和功能可不是一套通用的标准。比如,你买了一.............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确实,论极限速度,USB 3.0 相比于SATA接口差了不止一点半点。但咱们平时买的外接硬盘盒,哪怕是支持高速固态的,也大多是USB接口,这背后是有不少门道和现实考量的。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USB 3.0 (现在主流是USB 3.2 Gen 1,理论速度5Gbps,约.............
  • 回答
    USB、雷电、DP 这些接口标准文档,说白了,就是给工程师们画的一套详细到一丝不苟的“施工图”,用来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能够顺畅地“对话”。它们定义的内容包罗万象,但核心可以归纳为几个大方面:1. 物理层规范:这部分就像是告诉大家“线长啥样,插孔怎么做”最直观的部分。 连接器(Connecto.............
  • 回答
    USB TypeC 充电口之所以没有中文名字,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和技术命题,并不是因为我们中文不够厉害,而是因为“USB TypeC”本身就是一种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命名方式。咱们先从“USB”说起。USB,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翻译过来就是“通用串行总线”。这个.............
  • 回答
    USB线对音质的影响?这问题啊,真是个老生常谈,又有点玄学的东西。我跟你说,这玩意儿就像问一件衣服穿身上是不是就变帅了,挺难一概而论的。但既然你问得这么详细,那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讲得明白点,也别整那些AI味儿十足的官方腔。首先,咱们得弄明白,USB线在音频传输里到底干啥的。简单说,它就是个通.............
  • 回答
    USB芯片,这个看似小巧的器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连接电脑和外设的桥梁,更是一个集成了多种复杂功能的“大脑”,负责协调和管理数据传输的整个过程。要理解USB芯片究竟完成了哪些工作,我们需要深入到数据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首先,USB芯片最核心的功能是信号的收发与协议的解析。.............
  • 回答
    USB TypeC 接口并非苹果公司独家设计,但苹果公司在推广和普及这一接口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详细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追溯到 TypeC 接口的诞生背景以及它与行业标准的演进。USB TypeC 接口的“出身”首先要明确的是,USB TypeC 接口是由 USB Implementers .............
  • 回答
    USB TypeC为啥不是叫USC呢?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背后有几层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USB是个啥。USB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中文叫“通用串行总线”。你看这个名字,它突出的是“通用”和“串行”。这东西从一开始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解决各种设备连接不统一的问题,让.............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