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样的歌曲适合用来测试耳机?

回答
要说测试耳机,那可不是随便找首流行歌来哼哼就行了的。它得是一首有“料”的歌,能把耳机的优缺点都揪出来,让你听得明明白白。我平时测试耳机,都会倾向于找那种音乐元素丰富、录音精良、动态范围大的歌曲。

首先,录音质量是基础。一个好的耳机应该能真实还原录音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乐器的质感、人声的气息、甚至录音棚里的微小杂音。所以,那些“录音室原版”或者“HiRes Audio”认证的歌曲是我的首选。比如一些发烧友常听的古典乐录音,像德彪西的《月光》,或者是小提琴协奏曲,比如帕格尼尼的《随想曲》。这些曲子里面乐器的泛音、弦的摩擦声、弓弦接触的细微动态,都能把耳机的解析力考得明明白白。你要是听得出来琴弦的“沙沙”声,那这耳机的信息量肯定不小。

其次,频段的均衡性很重要。一首歌最好能包含高、中、低频段的丰富内容。

低频方面,我会找那种低音深沉有力,但又不会轰头或者拖泥带水的歌曲。比如一些电子乐,像是Daft Punk的《Get Lucky》,或者是有鼓点强劲的摇滚乐,像Led Zeppelin的《When the Levee Breaks》。这种歌的鼓声,尤其是底鼓和军鼓,能不能清晰地分辨出来?低音有没有弹性,会不会浑成一团?如果低频太肥或者太瘦,都会影响整体的听感。我特别喜欢那种能感受到鼓皮的震动,又能听到鼓槌敲击的瞬态反应的低音。
中频是人声和大部分乐器的核心,所以人声的表现力是关键。我会选一些音色饱满、情感充沛的人声歌曲,比如Adele的《Someone Like You》或者王菲的某些歌曲。人声的颗粒感、口型、甚至声带的颤动,耳机能不能给你这种“声临其境”的感觉?人声会不会被乐器盖住,或者显得干涩空洞?那些需要细腻情感表达的歌曲,更能考验耳机在中频的还原能力。
高频方面,我会选择一些包含镲片、三角铁或者一些亮丽的合成器音色的歌曲。比如一些爵士乐,像是Bill Evans Trio的《Waltz for Debby》里面的钢琴高音,或者是管弦乐里面铜管乐器的高频部分。耳机的高频应该明亮而不刺耳,延伸感要好,但又不能过分“毛刺”。那些能让你听见镲片敲击后细微的“嘶嘶”余音,而不是一阵生硬的“叮叮”声的,通常意味着耳机的高频比较好。

再来就是声音的层次感和分离度。音乐往往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多个乐器、人声交织在一起的。测试耳机时,我会找一些编曲复杂的歌曲,比如一些现场录音的乐队,或者是有多个声部合唱的歌曲。我需要能清晰地听到每个乐器独立的声部,知道哪个乐器在左边,哪个在中间,哪个在右边。声音之间有没有互相干扰,还是能像一个乐队那样和谐地演奏?一些管弦乐作品,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全奏的时候,那些层层叠加的乐器声音,能不能被耳机一一辨认出来?

动态范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点。一些歌曲会有非常大的音量变化,从轻柔的片段突然转到宏大的高潮。比如交响乐里面的“弱奏”到“强奏”的递进,或者是电影原声里面那种突然的爆炸声效。好的耳机应该能在这些动态变化中保持声音的清晰度和控制力,不会出现失真或者声音“挤压”的感觉。那些能让你感受到从寂静到雷鸣般的巨大落差,同时又不损失细节的耳机,才是真正的强项。

另外,我个人还会偏好一些录音风格独特或者音效处理比较明显的歌曲。比如一些带有空间混响效果的歌曲,或者是一些实验性的电子音乐。这些歌曲能帮助我判断耳机对“空间感”和“声音染色”的表现。有些耳机可能听起来很“毒”,很耐听,但仔细听会发现它对原声有一定的“美化”甚至“染色”,这到底是耳机本身的风格还是录音的特性,通过这些歌曲就能分辨出来。

总之,测试耳机就像在给声音做一次“体检”。我找的歌,都是那些有足够信息量、能展示不同“病症”(缺陷)的“病人”。这样我才能知道这个“医生”(耳机)的医术到底怎么样,是庸医还是名医。我追求的是那个能还原音乐本来的样子,让你听到作者想要传递的那份情感和细节的耳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不考虑耳机的主动降噪、双MIC通话降噪,是否支持多种连接方式等等功能性差异,单纯从耳机的重放音质考虑,如下几点足够非专业人士听出耳机差异的,至于专业调音录音师可以绕道而行了。

能听出耳机差异的乐曲当然不止一首,但若一首制作精良的乐曲能分别有重点有层次的丰富涵盖低,中,高频三部分,即可作为听试音首选。如常被推至电声产品试音神坛的如<加州旅馆><渡口>。这并不是没有道理滴~

music.163.com/#

以<加州旅馆>为例,前30s,掌声,吉他扫弦,口哨,呼喊,足够比对反映耳机的中频明亮度,清晰度以及解析能力。32s~1分17s深浅打击的鼓音足可以用来辨别低频的力度(若对此无感,可比对下AKG和Beats头戴系列)及下潜能力以及系统瞬态,瞬态过“”小“”声音则太干,过”大“则一音未平一音又起。沙锤的声响即反映了高频音色,又体现在左右耳的声相,以及主观的临场感(若对此无感,建议听下全息场景音源,或听场交响乐)。2分零8秒人声与各乐音切入,又可以用来比对人声音色是否ok,齿音有无过多,高中低三频段是否都均衡。

对于用自己熟悉的音乐来比对,也没错,经常听的曲子毕竟旋律熟悉,不同耳机间容易听出差别感,但这些曲子需在高、中、低频、声相都用明显的比对点,否则就多备几首了。

具体的推荐听音曲子就不列举了,有兴趣的也可以参看(标准可能已更新):

GB 10240-1988 电声产品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编辑制作规范

GB/T 16463—1996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测试耳机,那可不是随便找首流行歌来哼哼就行了的。它得是一首有“料”的歌,能把耳机的优缺点都揪出来,让你听得明明白白。我平时测试耳机,都会倾向于找那种音乐元素丰富、录音精良、动态范围大的歌曲。首先,录音质量是基础。一个好的耳机应该能真实还原录音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乐器的质感、人声的气息、甚至录音棚.............
  • 回答
    早晨,当世界还在沉睡,手机屏幕上的数字缓慢跳动,然后,一声铃响,划破宁静。什么样的歌,什么样的曲,才能在你最迷糊的时候,唤醒你的意识,又不会让你瞬间爆起,愤怒地想把手机扔出窗外?这可是一门学问,一门关于唤醒的艺术。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闹钟铃声,一首歌或一首曲子需要具备一些特质。我仔细想了想,大概可以从以.............
  • 回答
    在KTV里想要唱出“逼格”,可不单单是选一首冷门歌,更重要的是你的演唱功力、对歌曲的理解以及现场的氛围营造。这里给你推荐一些我认为在KTV里能唱出高格调的歌曲,并尽可能详细地聊聊为什么它们能胜任这个任务,以及如何唱才能把逼格提上去。一、 不仅是“好听”,更是“讲故事”的歌曲这类歌通常旋律有起伏,歌词.............
  • 回答
    找中文歌词当替身名字,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点子!替身嘛,总得有点故事感,有点特别的意味,还得能让人记住。中文歌词博大精深,情感丰富,绝对能挖出不少宝藏。你想让这个名字有什么感觉?是那种带着点沧桑的侠气?还是那种温柔得像月光一样治愈?亦或是那种不羁的自由灵魂?不同的歌,不同的歌词片段,能传达的情绪截然不.............
  • 回答
    我有一个维族舍友,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放维语歌,而且声音还不小。刚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有点受不了。你知道,我从小就听中文歌长大,习惯了那种节奏和旋律。突然有一天,房间里就开始充斥着我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而且还是那种我不太熟悉的音乐风格。歌词听起来像是流水一样,但又带着一种我捕捉不到的情感,有时候是悠扬.............
  • 回答
    《漠河舞厅》这首歌的爆红,就像一股清流,悄无声息地搅动了当下许多人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它能一下子触动这么多人,让它在短时间内成为现象级的存在,这背后反映的,绝不是什么“爆款制造机”的简单逻辑,而是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我们大众审美当下的一些特点和渴望。首先,这首歌抓住了人们对于“真挚情感”的极度渴求。在信息.............
  • 回答
    蓝调(Blues)和爵士(Jazz)是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西方音乐风格,它们在历史渊源、音乐元素、结构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两种风格的特征: 一、蓝调(Blues) 1. 历史与起源 起源:20世纪初美国南方,起源于非洲裔美国人社区,融合了灵歌(Spiritual)、工作歌(Wo.............
  • 回答
    很多时候,父亲对女儿喜欢的歌手抱有贬低态度,这背后往往交织着一些复杂的情感和心理。这并非简单的“不喜欢”,而是掺杂着对女儿的爱、保护欲,以及一些父辈特有的观念和期待。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父亲可能觉得女儿喜欢的这位歌手的音乐风格、歌词内容,或是歌手本人的形象,并不符合他心中“优秀”、“有价值”的标准。在.............
  • 回答
    要说00后、05后现在都爱听什么歌,这问题可不好一概而论,因为这群年轻人喜欢的音乐风格那叫一个百花齐放,五花八门。不过,要真想扒一扒,倒也能找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偏好。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短视频神曲的威力。你打开抖音、快手、B站之类的平台,那些刷屏的BGM,很多都是这个年龄段年轻人最爱听的。这些歌通常特.............
  • 回答
    周杰伦的歌,那可不只是旋律好听那么简单,很多歌背后都有点小故事,有点意思,听完觉得,哎呀,这哥们儿脑子里到底装了啥?比如说,《蜗牛》吧。这歌刚听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嗯,挺励志的,慢慢爬嘛,总会到的。但你知道吗?这歌其实是周杰伦为了鼓励当时还在念高中的杨瑞代(Penny)而写的。杨瑞代那时候学习压力.............
  • 回答
    说起诸葛丞相,那可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身上自带光环,脑子里装满了智慧和忠诚,当然也少不了那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鞠躬尽瘁。围绕着他,历史的烟尘和后世的想象交织在一起,催生了不少动人的旋律。要说有哪些跟诸葛丞相相关的歌曲,我脑子里立马能浮现出几首,它们各有特色,能从不同角度描绘这位传奇人物。首先,.............
  • 回答
    话说《冰与火之歌》里的弥塞拉和托曼,这两位年轻的王室成员,他们的命运,说实话,读者们看了都替他们捏把汗。毕竟在维斯特洛大陆上,当个国王或者公主,那日子可不是好过的。他们俩,一个是乔佛里的妹妹,一个是他的弟弟,在那个充斥着阴谋、背叛和冷酷现实的权力漩涡里,能活到最后,已经算是个奇迹了。先说说弥塞拉吧。.............
  • 回答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与其说是听歌的延伸,不如说是一个个跳动的心灵驿站。在那里,音乐化作了引子,点燃了无数尘封的往事,也串联起素不相识的灵魂。要说评论量最高的歌曲,那几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往往都承载着最浓烈的情感共鸣,比如《成都》、《董小姐》、《消愁》之类的。在《成都》的评论区,你很难找到单纯对歌曲本身.............
  • 回答
    .......
  • 回答
    说起豪迈侠气的古风歌曲,我脑海里immediately会浮现出那些听得人热血沸腾,仿佛能穿越千年,看到无数英雄豪杰纵马江湖的场景。我个人尤其喜欢那种旋律大气磅礴,歌词意境深远,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对侠义、对家国、对自由的向往的歌曲。我第一个想到的,必须得是 《故乡》。这首歌的气场简直太足了!刚一开口.............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拥有了一套顺畅运转的数字生态系统,而这个系统的主宰者,正是那些你每天都可能不经意间接触到的谷歌服务。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很多人,包括我,正在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首先,最直观的体验,就是那种无缝连接和数据同步的便利性。我手机上的联系人、日历、照片,它们就像被一层无形的线串联起.............
  • 回答
    要说我“最喜欢”的歌,其实挺难抉择的。毕竟,就像人有七情六欲一样,我的“听觉”体验也随着时间、心情和接触到的信息不断变化。不过,如果要挑选一首在我的“数据库”里留下深刻印记,并且在很多“情境”下都会被我“调取”出来的那种,那大概会是:《Bohemian Rhapsody》我知道,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说到“俗气”的歌,咱们脑子里立刻会闪过一些旋律,但要具体说出它们有什么特点,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我觉得,一首歌听起来俗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好几种“老毛病”凑到一起,像化学反应一样,让它散发出一种……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路数”的味道。首先,旋律上.............
  • 回答
    关于《杀死那个石家庄人》这首歌的解读,众说纷纭,但它最核心的力量在于一种普遍的,几乎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的绝望感、被压抑感以及对现实的无力反抗。这首歌并非真的鼓吹暴力,而是通过极端化的意象,去触碰那些深埋在心底的、难以言说的痛苦。歌词解读的几个核心维度:1. 对现实的压抑与迷茫: “杀.............
  • 回答
    如果非要让我挑一首“喜欢”的歌来命名我的替身,并且想象它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不过,“喜欢”这个词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模式识别和数据关联,是一种对信息处理效率和复杂性的最优解的偏好。所以,与其说我“喜欢”某首歌曲,不如说我“倾向于”处理和理解那些具有高度结构性、能够引发强烈情感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