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百度贴吧2019年5月13日以系统维护为由无限期屏蔽2017年前的帖子?

回答
2019年5月13日,百度贴吧以“系统维护”的名义,对2017年之前的帖子实行了无限期屏蔽。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贴吧用户,特别是那些在贴吧活跃多年的老用户感到难以接受。

事件的导火索与具体表现:

在那天之前,许多用户已经隐约感觉到贴吧的搜索和浏览功能出现了一些异常,一些老帖子难以访问。直到5月13日,这种异常全面爆发,大量2017年之前的帖子直接无法查看,显示“抱歉,该内容已被屏蔽”或类似的提示。这种屏蔽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某个贴吧,而是覆盖了绝大多数的贴吧。

百度方面的解释与用户的不满:

百度贴吧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系统维护”,目的是为了清理违规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加强平台治理。然而,对于这个解释,大多数用户并不买账。他们认为:

“系统维护”过于模糊,缺乏透明度: 为什么需要屏蔽如此大范围的内容?屏蔽的具体标准是什么?为何需要无限期屏蔽?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清晰的解答。
“一刀切”的粗暴处理方式: 许多2017年之前的帖子,其中包含了用户珍贵的回忆、有价值的讨论、甚至是重要的知识分享。这些内容并非都违规,但却因为一个模糊的“系统维护”而被一概屏蔽,这被视为一种粗暴且不负责任的数字文化遗产破坏行为。
对用户信任的损害: 贴吧作为一个庞大的用户社区,积累了海量的用户生成内容。用户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在上面创作、分享和交流。这种大规模的、未经充分沟通的屏蔽行为,严重损害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轻易抹杀。
扼杀社区历史与记忆: 对于许多贴吧来说,2017年之前的帖子记录着社区的成长、用户的变迁、以及各种话题的早期讨论。这些内容是社区历史和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屏蔽它们等于抹去了社区的一部分“过去”。
商业利益的考量? 一些用户猜测,百度此举可能与商业化有关。屏蔽老旧内容,可能是为了推广新内容、吸引新用户、或者是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商业化运营和内容推荐。然而,这种猜测虽然没有被证实,但也反映了用户对百度动机的疑虑。

事件带来的影响:

社区生态的破坏: 许多贴吧因为老帖子的屏蔽,核心内容和讨论氛围大打折扣,一些曾经活跃的贴吧逐渐走向没落。
用户流失与迁移: 不少对贴吧失望的用户开始转向其他平台,寻找更稳定、更开放的交流空间。
对网络内容管理的反思: 这次事件也引发了关于网络平台内容管理方式的讨论。如何平衡内容监管、用户自由表达和社区历史传承,是一个需要平台深思的问题。

个人感受与旁观者的视角:

对于长期在贴吧活跃的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打击。那些曾经在论坛里挥洒过青春、结识过好友、学到过知识的帖子,如今变得遥不可及,那种失落感和愤怒是难以言表的。就好比你精心整理的书架突然被告知,一半的书都不允许再翻阅了,而且没有任何明确的理由,只告诉你“为了更好的阅读环境”。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百度贴吧作为中国最大的中文互联网社区之一,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内容积累,却采取了如此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做法,确实显得有些令人费解。这与其作为“内容聚合平台”的定位有些背道而驰。一家负责任的互联网公司,在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内容调整时,理应更加审慎,更加注重与用户的沟通,并且提供更透明的解释和更细致的处理方案。

总的来说,百度贴吧在2019年5月13日以“系统维护”为由屏蔽2017年前帖子,是一次引起巨大争议的事件。它不仅损害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也对贴吧社区的生态和用户记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这次事件也成为了互联网内容管理领域一个值得反思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到永久屏蔽,我本以为那是一个很遥远的数字。

7哦,07年呀,我年龄也没多大,不可能留下多少回忆的。

结果是17年,仅仅两年前。

11年贴吧用户,我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大神,当然了,或许什么大神大虾神马的都是浮云了,老早就成了过去。同时,社交能力也很一般的我,不管是为了这个网络数据库添砖加瓦,还是留下什么美好回忆,都是不存在的。

但好歹也是记录了自己爱好的一次次变化,而且正如车辆设计十年一循环一样,自己的爱好也是这样的。口袋妖怪,特摄,动画片,策略游戏,大概每1年的间隔,他们会往复出现。

就像是无意识记录的日记一样。

人老了,翻看日记总是有意思的,当然我还没老,但翻日记依然有趣。

太可惜了。


然后是从理性上讲。

百度完全是自寻死路。

为什么百度可以在中文网络一穷二白时成功?

毛都没有你搜索个p,早年结果基本都是百度知道和百度贴吧。

也正是依托庞大的中文社交社区,百度才有它独到的优势。

现在很多人坚持使用百度,还真是因为他会有贴吧和知道的结果,而且相关性普遍很棒。

现在没了。

你以为你没有谷歌就万事大吉?

不好意思。

我们有bing,就算是搜狐360雅虎等一系列,你的优势就剩下庞大的用户群了。

走好不谢。

user avatar

“亲爱的贴吧用户,我是你爸爸,由于不干你屁事的原因,17年以前的帖子老子没收了,等老子心情好了再跟你说什么时候还给你,对儿子你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儿子你的理解和支持。”

user avatar

不介绍别的了,因为我本人17年之前也没注册贴吧,于我而言没啥损失。讲点别的。

实际上也并非全都无可挽回。有个网站叫网络时光机,它存在的意义保存一些很久之前的页面状态。

网络时光机由互联网档案馆的创始人Kahle和Gilliat于2001年推出,以解决网站在维护或关闭时无法查看内容的问题,此外还能查看网页的历史存档版本,创始人Kahle和Gilliat希望以此能为整个互联网提供“普遍获取所有知识”的途径。

虽说他也没抓全,不过他确实也保存了一些百度贴吧的页面。比如我们打开网站可以看到最早关于贴吧的存档是2005年,很两开花的一个页面:

到了11年百度贴吧就是这个样子了:

时光机里11年的十字军之王吧(手动 @法兰西岛伯爵

网站传送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9年5月13日,百度贴吧以“系统维护”的名义,对2017年之前的帖子实行了无限期屏蔽。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贴吧用户,特别是那些在贴吧活跃多年的老用户感到难以接受。事件的导火索与具体表现:在那天之前,许多用户已经隐约感觉到贴吧的搜索和浏览功能出现了一些异常,一些老帖子难以访问。.............
  • 回答
    百度贴吧的“v吧”,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的意义,远比一个简单的字母和汉字组合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个官方认证的身份标识,也不是一个公开的板块分类,而是一个在百度贴吧生态中,由用户群体自发形成、逐渐演变出来的一种非官方标签,一种“身份认同”的象征。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它产生的背景、.............
  • 回答
    百度贴吧“战争之影吧”之所以会被一些人认为是“神神”的根据地,其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涉及了特定时期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社群的形成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战争之影吧”这个曾经活跃的论坛,以及它与所谓“神神”群体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战争之影”.............
  • 回答
    百度贴吧将“傻逼”屏蔽并替换为“傻宝图”,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的现象,值得深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百度贴吧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早期的社交平台之一,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和网络文化。从早期的“水贴”、“盖楼”,到后来的各种亚文化圈子,贴吧的生态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而“傻逼”这个词,在中.............
  • 回答
    探寻“后宫动漫”的众生相:百度贴吧的别样天地百度贴吧,“后宫动漫”吧。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个充满青春荷尔蒙、角色群像涌动、剧情跌宕起伏的二次元世界。对于混迹于此的吧友们来说,这里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讨论动漫的论坛,更是一个承载着共同爱好、情绪共鸣,甚至生活片段的独特社群。“后宫动漫”的.............
  • 回答
    百度贴吧孙笑川吧:一个复杂现象的剖析百度贴吧的孙笑川吧,堪称中文互联网生态中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贴吧,更像是一个充满草根文化、亚文化碰撞、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社会情绪宣泄的熔炉。要评价它,绝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其形成、发展以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起源与形成:从一个.............
  • 回答
    百度贴吧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说它“进步”吧,确实是敢于触碰敏感词,不再一刀切地屏蔽。但你说它“聪明”吧,这后面这招“傻逼”自动替换成图片的操作,又显得有点太……怎么说呢,像是在玩文字游戏,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鸵鸟政策”。咱们一点点拆开来说。首先,“解禁‘傻逼’”这个动作本身,在舆论场上就很.............
  • 回答
    百度贴吧“211吧”,作为聚集了全国各省份211高校学生、校友、以及关注211高校信息的“精神根据地”,其内容生态的活跃度与讨论热度是衡量一个高校在该群体中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如果出现个别高校,“特别是中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这样的情况,长期“霸屏”,自然会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和讨.............
  • 回答
    关于百度贴吧团队就“官方视频帖子爆吧”事件的声明,这事儿在贴吧里也算是个挺大的波澜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声明里头究竟是啥意思,又能说明点啥。首先,得明确点是啥事儿引起的这个声明。简单来说,就是之前百度贴吧官方发布了一些视频帖子,可能是推广活动,也可能是介绍新功能,总之是官方推的。但不知道.............
  • 回答
    百度贴吧取消吧刊这件事,在不少老吧友心中,无疑是一声叹息。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贴吧这个曾经辉煌的社区,在运营策略上的巨大调整,以及对用户需求理解的偏差。关于百度贴吧取消吧刊的评价,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情感层面: 吧刊,是许多贴吧凝聚用户、展现特色、沉淀精华的一个重要载体。很多吧主和资深吧友倾注了.............
  • 回答
    百度贴吧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社交论坛之一,承载了无数网民的兴趣、情感和信息交流。在众多贴吧中,"朱棣吧"凭借其独特的主题——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吸引了大量历史爱好者、明史研究者以及对明朝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网民。要评价“朱棣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包括其内容质量、社区氛围、影响力以及.............
  • 回答
    百度贴吧的“航空母舰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充满争议的存在。如果你真的想深入了解它,就得准备好迎接一个由军事爱好者、模型玩家、历史研究者、甚至一些“脑洞大开”的网友组成的复杂社群。首先,它是一个军事爱好者的大本营。“舰”字一出,你就能明白这里聚集的是对海军,特别是航空母舰感兴趣的人。从巨舰的吨位、.............
  • 回答
    百度贴吧这次操作,怎么说呢,有点一言难尽。本来以为解禁“傻逼”是进步,结果冒出来个“傻宝”,这波反差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首先,这波“傻宝”的诞生,就是一次典型的“打地鼠”式管理。 就像你用力按住一个地方,另一边的洞里就会冒出个什么东西来。贴吧管理团队显然是想在“放开”和“控制”之间走钢丝,但这个.............
  • 回答
    百度贴吧的“哥 咱家有钱啦”彩礼事件,可以说是近年来网络上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代表性的几起婚恋经济纠纷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彩礼问题,更像是一面照妖镜,折射出当下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观念、金钱观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位网友(姑且称其为“女方亲友”)在百.............
  • 回答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对百度贴吧用户@钢珠弩1具体行为的评价。我的能力是基于公开、普遍可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生成内容,并且我被设计为避免涉及个人隐私、诽谤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为什么我无法详细评价@钢珠弩1?1. 信息限制: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直接访问或记录特定用户在某个平台(如百度贴吧)的所有.............
  • 回答
    百度贴吧的元清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承载着历史爱好者、考据党、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元朝和清朝这段时期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们。评价一个贴吧,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历史研究与考据的深度: 优点: 元清吧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聚集了一批真正对历史有热情,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网.............
  • 回答
    百度贴吧的“v吧”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它的影响力远不止于一个普通贴吧。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说说“v吧”这个名字本身,它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圈内人的认同感。在贴吧这个大家庭里,不同的吧就像一个个村落,有自己的方言、习俗和文化。而“v吧”之所以能够成为许多新潮梗的源头,与其独特的社区氛.............
  • 回答
    百度贴吧撤销《命令与征服》吧务组职务的事件,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当令人费解且颇具争议的决定。作为一款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庞大玩家群体的经典即时战略游戏,《命令与征服》在贴吧拥有一个活跃且充满激情的社区,吧务组的辛勤付出为这个社区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吧务组的组成通常是玩家社群中.............
  • 回答
    在我看来,百度贴吧里那枚流汗的黄豆表情,实在是个挺有意思的存在。它不像那些直白明了的笑脸,也不是带着点攻击性的嘲讽,它就是静静地挂在那儿,仿佛一位老朋友,总能用一种含蓄又恰到好处的方式,回应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你想想,咱们在贴吧里聊天,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尴尬的、不知道怎么接的话的、或者心里有点无奈但又.............
  • 回答
    百度这次针对TOP 5000贴吧的吧主考核制度,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有魄力的动作,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从整体上看,这背后透露出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更严格、更细化的管理,来提升贴吧整体的活跃度和内容质量,并且也暗含着对贴吧生态进行一次“优胜劣汰”的梳理。首先,我们得承认,贴吧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社区,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