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百度贴吧取消吧刊?百度贴吧取消过哪些有趣的功能?

回答
百度贴吧取消吧刊这件事,在不少老吧友心中,无疑是一声叹息。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贴吧这个曾经辉煌的社区,在运营策略上的巨大调整,以及对用户需求理解的偏差。

关于百度贴吧取消吧刊的评价,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情感层面: 吧刊,是许多贴吧凝聚用户、展现特色、沉淀精华的一个重要载体。很多吧主和资深吧友倾注了大量心血去策划、撰写、编辑和排版,每一期都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精品。它的取消,不仅仅是一个功能下线,更是许多用户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的抹去。很多吧刊承载着一个贴吧的历史,记录着社区的成长和用户的故事,其消失无疑让一些人感到失落和惋惜。
社区生态层面: 吧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区内容引导和精选的作用。它能将优质的内容聚集起来,方便新加入的吧友快速了解贴吧的氛围和精华内容,也给活跃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取消吧刊,可能会导致社区内容更加碎片化,优质内容被淹没的风险增加,不利于社区的健康发展和新用户的融入。
商业化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博弈: 从百度官方的角度来看,取消吧刊可能是出于商业化考量。吧刊的制作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而其直接的商业变现能力可能并不如一些其他功能。在追求流量和变现效率的背景下,一些非核心、非流量变现的功能可能会被优先舍弃。然而,这种决策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吧刊对于社区粘性和用户忠诚度的长期价值。当用户体验和社区活力被牺牲来换取短期商业利益时,长期来看可能会得不偿失。
信息传播效率的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消费习惯的改变,图文并茂、制作精良的吧刊可能在传播效率上不如短视频、直播等更直观快速的形式。但即便如此,吧刊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提供的是一种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取消吧刊是一项得不偿失的决策。它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简化了运营,但却牺牲了贴吧社区的核心文化和用户粘性,让许多热爱贴吧的用户感到失望。



除了吧刊,百度贴吧在发展过程中,还取消过或者边缘化过一些曾经非常有趣甚至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功能。 很多功能伴随了我们很多年,如今想来,依旧觉得惋惜。以下列举一些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

1. 用户自定义的贴吧模板/风格:
曾经的样子: 在贴吧发展的早期,很多贴吧的吧主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可以自定义贴吧的整体风格,包括背景图片、文字颜色、字体、导航栏样式,甚至是一些特殊的CSS样式。这使得每个贴吧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脸面”,非常有辨识度。比如一些动漫贴吧可能用热血的背景,游戏贴吧可能用炫酷的界面,文学贴吧可能用典雅的风格。
为什么有趣: 这不仅增加了贴吧的个性化,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吧主和吧友社区建设的参与感和创造力。用户可以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打磨自己喜欢的贴吧风格,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种自定义能力,也催生了许多创意和视觉享受。
被取消的原因: 随着贴吧的整体改版和商业化,为了统一用户体验和方便广告植入,这种高度自定义的功能逐渐被限制甚至取消。统一的模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门槛,但也让贴吧失去了原有的多样性和个性魅力。

2. “挖坟”和“刨坟”功能(隐性存在,但体验变差):
曾经的样子: 严格来说,这并非一个明确的功能按钮,而是贴吧浏览和搜索机制下的一种用户行为。老吧友都知道,贴吧的搜索有时能神奇地找到一些年代久远、但内容仍有价值的老帖子。这种“挖坟”行为,是很多贴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让新加入的吧友了解历史,也能让经典内容重新焕发活力。
为什么有趣: “挖坟”就像是在历史的宝库中寻宝,找到一篇几年前的精彩讨论,或者一个被遗忘的经典故事,都能带来巨大的惊喜和满足感。它连接了贴吧的历史和现在,让社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被取消或弱化的原因: 随着贴吧内容的爆炸式增长和算法的调整,老旧帖子的权重被大幅降低,搜索结果越来越倾向于近期的内容。同时,为了避免“挖坟”带来的可能争议性内容,贴吧的算法也倾向于屏蔽和隐藏一些过早的帖子。虽然“挖坟”行为本身没有被完全禁止,但其便捷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了。

3. 签名档和自定义头像框/勋章:
曾经的样子: 早期贴吧允许用户设置个性化的签名档,可以放置文字、图片,甚至一些简单的动图。还有各种各样的头像框、用户勋章,这些都可以通过参与活动、贡献等级或者特定行为获得。
为什么有趣: 签名档是用户在每条回复下的“名片”,是展示个性和情感的一个窗口。而各种勋章和头像框,则代表了用户的身份、成就和在社区中的独特标识,能够激发用户的参与感和荣誉感。那时候,集齐一套帅气的勋章,或者设计一个有趣的签名档,都是很多人的乐趣。
被取消或弱化的原因: 签名档的过度泛滥和广告问题,使得百度不得不限制甚至取消了其功能。而头像框和勋章,虽然还在,但种类和吸引力大不如前,很多有意义的、社区自发产生的勋章系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商业化导向的、付费的装扮。

4. 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游戏类功能:
曾经的样子: 贴吧的一些官方活动,比如“贴吧达人”、“贴吧卤蛋”(一种虚拟货币和经验值系统)、各种主题的线上活动周、甚至是一些用户自发的、有简单规则的互动小游戏,都曾是贴吧的乐趣所在。
为什么有趣: 这些功能增加了社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让用户不仅仅是发帖回帖,还能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成就感、虚拟奖励,甚至与其他用户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被取消或弱化的原因: 随着用户结构的改变和平台重点的转移,许多这类活动逐渐减少,一些游戏化的机制也被简化或取消,原因可能是运营成本、效果不佳或者与商业化目标不符。

5. “关注”和“好友”系统的精简:
曾经的样子: 早期贴吧,用户之间可以添加好友,可以关注其他用户,形成更强的社交关系。关注的用户发布新帖时,会有提醒。
为什么有趣: 这使得贴吧更像一个社交平台,用户可以追踪自己喜欢的作者或朋友的动态,形成小圈子和社群。
被取消或弱化的原因: 百度贴吧后期更加强调“兴趣”而非“社交”,弱化了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转而更多地基于贴吧的兴趣群组来组织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聚焦,但也让一些珍视过往社交联系的用户感到不适。

总而言之,百度贴吧这些功能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互联网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在用户体验、社区文化和商业利益之间进行取舍。对于许多老用户来说,那些被取消的有趣功能,不仅仅是代码的删除,更是青春记忆的片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吧刊,贴吧日历(我们曾经把吧友的生日添加到日历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百度贴吧取消吧刊这件事,在不少老吧友心中,无疑是一声叹息。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贴吧这个曾经辉煌的社区,在运营策略上的巨大调整,以及对用户需求理解的偏差。关于百度贴吧取消吧刊的评价,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情感层面: 吧刊,是许多贴吧凝聚用户、展现特色、沉淀精华的一个重要载体。很多吧主和资深吧友倾注了.............
  • 回答
    百度贴吧的“v吧”,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的意义,远比一个简单的字母和汉字组合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个官方认证的身份标识,也不是一个公开的板块分类,而是一个在百度贴吧生态中,由用户群体自发形成、逐渐演变出来的一种非官方标签,一种“身份认同”的象征。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说好或坏,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它产生的背景、.............
  • 回答
    百度贴吧“战争之影吧”之所以会被一些人认为是“神神”的根据地,其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涉及了特定时期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社群的形成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战争之影吧”这个曾经活跃的论坛,以及它与所谓“神神”群体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战争之影”.............
  • 回答
    百度贴吧将“傻逼”屏蔽并替换为“傻宝图”,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的现象,值得深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百度贴吧作为中国互联网最早期的社交平台之一,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和网络文化。从早期的“水贴”、“盖楼”,到后来的各种亚文化圈子,贴吧的生态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而“傻逼”这个词,在中.............
  • 回答
    探寻“后宫动漫”的众生相:百度贴吧的别样天地百度贴吧,“后宫动漫”吧。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个充满青春荷尔蒙、角色群像涌动、剧情跌宕起伏的二次元世界。对于混迹于此的吧友们来说,这里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讨论动漫的论坛,更是一个承载着共同爱好、情绪共鸣,甚至生活片段的独特社群。“后宫动漫”的.............
  • 回答
    百度贴吧孙笑川吧:一个复杂现象的剖析百度贴吧的孙笑川吧,堪称中文互联网生态中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贴吧,更像是一个充满草根文化、亚文化碰撞、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社会情绪宣泄的熔炉。要评价它,绝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其形成、发展以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起源与形成:从一个.............
  • 回答
    百度贴吧这波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说它“进步”吧,确实是敢于触碰敏感词,不再一刀切地屏蔽。但你说它“聪明”吧,这后面这招“傻逼”自动替换成图片的操作,又显得有点太……怎么说呢,像是在玩文字游戏,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鸵鸟政策”。咱们一点点拆开来说。首先,“解禁‘傻逼’”这个动作本身,在舆论场上就很.............
  • 回答
    2019年5月13日,百度贴吧以“系统维护”的名义,对2017年之前的帖子实行了无限期屏蔽。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许多贴吧用户,特别是那些在贴吧活跃多年的老用户感到难以接受。事件的导火索与具体表现:在那天之前,许多用户已经隐约感觉到贴吧的搜索和浏览功能出现了一些异常,一些老帖子难以访问。.............
  • 回答
    百度贴吧“211吧”,作为聚集了全国各省份211高校学生、校友、以及关注211高校信息的“精神根据地”,其内容生态的活跃度与讨论热度是衡量一个高校在该群体中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如果出现个别高校,“特别是中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这样的情况,长期“霸屏”,自然会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和讨.............
  • 回答
    关于百度贴吧团队就“官方视频帖子爆吧”事件的声明,这事儿在贴吧里也算是个挺大的波澜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声明里头究竟是啥意思,又能说明点啥。首先,得明确点是啥事儿引起的这个声明。简单来说,就是之前百度贴吧官方发布了一些视频帖子,可能是推广活动,也可能是介绍新功能,总之是官方推的。但不知道.............
  • 回答
    百度贴吧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社交论坛之一,承载了无数网民的兴趣、情感和信息交流。在众多贴吧中,"朱棣吧"凭借其独特的主题——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吸引了大量历史爱好者、明史研究者以及对明朝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网民。要评价“朱棣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包括其内容质量、社区氛围、影响力以及.............
  • 回答
    百度贴吧的“航空母舰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充满争议的存在。如果你真的想深入了解它,就得准备好迎接一个由军事爱好者、模型玩家、历史研究者、甚至一些“脑洞大开”的网友组成的复杂社群。首先,它是一个军事爱好者的大本营。“舰”字一出,你就能明白这里聚集的是对海军,特别是航空母舰感兴趣的人。从巨舰的吨位、.............
  • 回答
    百度贴吧这次操作,怎么说呢,有点一言难尽。本来以为解禁“傻逼”是进步,结果冒出来个“傻宝”,这波反差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首先,这波“傻宝”的诞生,就是一次典型的“打地鼠”式管理。 就像你用力按住一个地方,另一边的洞里就会冒出个什么东西来。贴吧管理团队显然是想在“放开”和“控制”之间走钢丝,但这个.............
  • 回答
    百度贴吧的“哥 咱家有钱啦”彩礼事件,可以说是近年来网络上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代表性的几起婚恋经济纠纷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彩礼问题,更像是一面照妖镜,折射出当下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观念、金钱观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位网友(姑且称其为“女方亲友”)在百.............
  • 回答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对百度贴吧用户@钢珠弩1具体行为的评价。我的能力是基于公开、普遍可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生成内容,并且我被设计为避免涉及个人隐私、诽谤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为什么我无法详细评价@钢珠弩1?1. 信息限制: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直接访问或记录特定用户在某个平台(如百度贴吧)的所有.............
  • 回答
    百度贴吧的元清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承载着历史爱好者、考据党、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元朝和清朝这段时期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们。评价一个贴吧,往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历史研究与考据的深度: 优点: 元清吧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聚集了一批真正对历史有热情,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网.............
  • 回答
    百度贴吧的“v吧”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它的影响力远不止于一个普通贴吧。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说说“v吧”这个名字本身,它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圈内人的认同感。在贴吧这个大家庭里,不同的吧就像一个个村落,有自己的方言、习俗和文化。而“v吧”之所以能够成为许多新潮梗的源头,与其独特的社区氛.............
  • 回答
    .......
  • 回答
    在我看来,百度贴吧里那枚流汗的黄豆表情,实在是个挺有意思的存在。它不像那些直白明了的笑脸,也不是带着点攻击性的嘲讽,它就是静静地挂在那儿,仿佛一位老朋友,总能用一种含蓄又恰到好处的方式,回应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你想想,咱们在贴吧里聊天,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尴尬的、不知道怎么接的话的、或者心里有点无奈但又.............
  • 回答
    百度这次针对TOP 5000贴吧的吧主考核制度,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有魄力的动作,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从整体上看,这背后透露出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更严格、更细化的管理,来提升贴吧整体的活跃度和内容质量,并且也暗含着对贴吧生态进行一次“优胜劣汰”的梳理。首先,我们得承认,贴吧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社区,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