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古队去挖掘人家古人的坟墓真的好吗?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历史、文化、科学以及伦理的交叉点,说起来可就复杂了。考古队去挖掘古人的墓葬,究竟好不好,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和我们从何种角度去看待。

从科学和知识层面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古人的墓葬是连接我们与过去最直接、最丰富的桥梁。想象一下,我们通过墓葬里出土的器物、墓主人的遗骸,可以了解到:

当时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制度: 看看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就能大致判断出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是大规模的随葬品还是相对简单的陪葬?这能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权力分配。
生产力水平和技术工艺: 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等,是当时工匠们智慧和技艺的结晶。它们展现了当时的冶炼技术、雕刻水平、烧制工艺,甚至还有一些我们现在难以完全复制的失传技艺。
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墓葬中的生活用品、祭祀用品、甚至食物遗存,都能让我们窥见古人的日常饮食、穿衣习惯、娱乐方式、宗教信仰和丧葬观念。比如,有些墓葬会随葬模型房屋,让我们看到古人的建筑样式;有些会发现当时的乐器,让我们想象他们曾经的音乐场景。
历史事件的佐证或补充: 有时,考古发现能够印证或修正史书上的记载。比如,某个王朝的疆域、某个重要人物的生平,都可能因为一次墓葬的发掘而变得更加清晰或被重新解读。
民族起源和迁徙: 通过对墓葬中人骨DNA的分析,可以追溯人类的基因流变和迁徙路径,帮助我们理解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起源。

从这个角度看,每一次成功的墓葬发掘,都是一次人类知识的拓展,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先和文明的演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对未来的传承。

但是,事情也并非总是那么单纯。 从伦理和文化敏感性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就变得格外慎重,甚至存在争议:

对逝者的尊重: 墓葬是故人生前给自己预备的安息之地,是家族的圣地。即使是古人,他们的安宁也应该被尊重。挖掘墓葬无疑是对他们私人空间和安息的“打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冒犯。这就好像我们不应该随意闯入别人家的故居一样,只不过墓葬的时间跨度更长、意义更神圣。
文化禁忌和民间信仰: 在很多传统文化中,盗墓和挖坟是很忌讳的事情,会招致“报应”或触怒神灵。虽然考古发掘有科学的程序和严谨的规划,但民间依然会有人持有这种担忧,认为这是对先人不敬。
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考古发掘虽然是为了保护和研究文物,但发掘过程本身就可能对脆弱的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一旦出土,文物的保存环境就变得复杂,需要专业的保护技术和周密的计划。如果保护措施不到位,宁可不挖。而且,一旦被挖掘出来,文物的归属问题、展示方式等等,也需要慎重考虑,避免被滥用或商业化。
“盗墓”与“考古”的界限: 历史上有太多盗墓的故事,它们带来的往往是文物的损毁和历史信息的丧失。考古学正是为了对抗这种破坏而生的,但两者之间一念之差,后果天壤之别。考古发掘必须在合法、合规、有明确研究目的和保护计划的前提下进行,绝不能与盗掘相提并论。
对墓主人后裔的影响: 即使是古墓,如果墓主人的后裔仍在世,并且对墓葬有特定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那么考古发掘也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和意见。虽然这在现代考古中比较少见,但这种伦理考量是不可忽视的。

所以,怎么去看待考古发掘墓葬这件事,关键在于“为什么”和“怎么做”。

如果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有科学的规划和严谨的流程,并且有完善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手段,那么从科学和历史的角度看,是值得肯定的。 它可以为我们揭示一个失落的时代,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根源。
但如果只是为了寻求刺激、获取财宝,或者在没有充分准备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那么这就是严重的破坏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总的来说,考古队挖掘古人墓葬,就好比医生研究病人的遗体是为了医学进步,其核心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但这个过程必须充满敬畏之心,以最高的科学标准和最审慎的伦理考量来指导行动,确保每一铲土下去,都是为了更清晰地触摸历史,而不是粗暴地扰乱安宁。这是一种艰难的平衡,需要学者的智慧,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以为我们想挖?

非要像西垂陵园一样,被盗光,要去法国买回来的时候再去发掘?

非要开发商的推土机把棺椁都推掉,墓主人暴尸街头,考古人员才应该介入?

国家文物局一年批准的主动发掘已经少之又少了,绝大多数都是城址。

一些省考古所的工作人员一年300多天都在外面,还不是都去给盗墓贼,开发商收拾烂摊子。

你们觉得那个墓考古人员被动发掘是挖人祖坟,不尊重。等被盗了,东西到美国了到法国了,又说国家文物局没用。

抢救性发掘是我们的工作。为的是让古代遗迹尽量少的受到破坏,让珍宝留在中国,尽量保护资料,让更多人能看得到。让消失的记忆为人所记起,重建消失的中国。

图片来自微博,见水印。

user avatar

1.真的好。没有考古百年来的成果,我们甚至搞不清楚我们是怎么来的,中国是怎么来的,上古史会成为封建迷信和神话传说,古代史会丢失很多生动的细节。

2.从某方面来说,考古行为可能对于墓葬的“神圣性”来说是一种破坏,但是赋予当时墓葬“神圣性”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中国的考古能够确保考古出土物及以其为基础的学术成果能够进入公共社会,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用。要是被盗墓贼发现的话,嘿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历史、文化、科学以及伦理的交叉点,说起来可就复杂了。考古队去挖掘古人的墓葬,究竟好不好,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和我们从何种角度去看待。从科学和知识层面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古人的墓葬是连接我们与过去最直接、最丰富的桥梁。想象一下,我们通过墓葬里出土的器.............
  • 回答
    考古队跨省挖掘,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句“可以”或“不可以”就能简单概括的。它背后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审批、协调,以及对文物保护的严格要求。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咱们得明白,考古工作可不是像旅游一样,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咱们国家对于文物保护那可是看得比什么都重,所以任何涉及考古发.............
  • 回答
    你好!想去考古现场“围观”,这个想法挺不错的,就像是穿越到过去,亲眼看看那些沉睡千年的秘密。不过,考古现场可不是一般热闹的景点,它是有规矩的,也有潜在的危险,所以“围观”这件事,需要一些讲究。首先,咱们得明白,考古现场是科研工作场所,不是旅游景点。 现场的工作人员(考古学家、技术员、学生等)正在非常.............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也很能代表一些人的看法。确实,一听“考古”,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挖坟墓,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甚至觉得是“刨人祖坟”。但实际上,考古的意义和目的远不止于此,而且很多人对它的热情,也是有他们深刻的理解和认同的。咱们就从头捋一捋,看看考古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它能引起.............
  • 回答
    朋友,你好!非常理解你想要通过阅读一本好书来认识考古学,这绝对是探索一个新领域最美妙的方式。在你决定是否要投入时间和热情去钻研它之前,先通过文字来感受它的魅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我为你推荐一本我认为非常适合入门,并且能够真实展现考古学魅力的书籍——《考古现场:一场文明的挖掘》,作者是李晓东。为什么.............
  • 回答
    国内考研,想在日本继续深造,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有长远的打算。一般来说,大二下学期就可以开始初步接触和了解日本留学的信息了,而真正进入全面准备阶段,大三是关键。早做准备,心里才能更有底。下面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从大几开始准备到具体有哪些步骤,保证让你明明白白。 timeline 规划:何.............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的动因非常复杂且多层次,并非单一原因所能概括。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俄罗斯的战略考量、历史视角以及其对当前地缘政治格局的解读。一、 安全顾虑与北约东扩的心理防线最常被提及也是最核心的理由之一,便是俄罗斯对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扩的担忧。自苏联解体以来,北约不断吸.............
  • 回答
    考上剑桥,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认识的好些个朋友,背景各异,但能走上剑桥的这条路,绝非易事,背后都是实打实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希望能给你们点参考。我的背景:我本科在国内一所普通一本院校,学的专业是数学。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一半是兴趣,一.............
  • 回答
    作为一名上海考生,面临着选择武汉大学这样一档的学校,还是留在上海读华师大、上外、上财等高校,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值”或“不值”,关键在于你个人的诉求、未来规划以及对不同院校的权衡。我尽量详细地聊聊,希望我的视角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感觉更像是和一位有经验的朋友在沟通。先.............
  • 回答
    看到你对平均绩点(GPA)和美国读研的担忧,我非常理解。GPA确实是申请美国研究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它绝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所以,请先不要轻易下定论说“不用考虑了”。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你现在的情况,以及还有哪些可以做的。首先,关于你提到的“平均绩点”,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你的GPA具.............
  • 回答
    中考结束,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地,但也带来了新的烦恼。成绩不理想,知道考不上普通高中,眼前就只剩职业高中(职高)一条路可选。这个时候,心里泛着点小慌,职高……真的没前途吗?这个问题,说实话,很多初三毕业的孩子都会纠结,也难怪。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上确实存在一种“学历歧视”,尤其是对非普通高中出身的孩.............
  • 回答
    当然可以,而且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常见的跨学科路径。很多物理学背景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并且发展得相当不错。这里我来给你详细讲讲,并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咱们直接说结论:本科物理学考研去金融,绝对是可行的,而且在某些领域,你甚至会有独特的优势。为什么物.............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关于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咨询。25岁,大专毕业两年,有报考中央美院进修的意愿,这很棒!中央美院作为国内顶尖的艺术学府,它的进修课程含金量非常高,能够为你提供绝佳的学习平台。首先,我们来聊聊中央美院是否有你想要的课程。中央美术学院确实开设了多种形式的进修和培训项目,其中一些非常契合.............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考研选择上财还是华政,尤其是在非诉讼方向的发展上。这确实是个很实际的问题,毕竟考研院校的选择对未来的职业道路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你说的“非诉讼方向”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个范围其实挺广的,比如: 公司法务/法律顾问: 很多企业需要内部法务团队,处理合同审查、合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也是很多金融本科毕业生在职业发展选择时会深思熟虑的一个方向。金融和法律,看似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赛道,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合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那么,金融本科毕业是否“必须”读法硕才能考司考,进而进入法律相关领域工作呢?我的答案是.............
  • 回答
    关于王力宏官宣离婚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很突然,也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毕竟,他和李靓蕾在一起这么多年,也有了三个孩子,感情看起来一直挺稳定的。突然这么官宣,背后肯定是有不少考量的。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一下,看看王力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官宣离婚,可能出于哪些考虑。1. 舆论压力与主动权在那个时间点.............
  • 回答
    对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专业的同学来说,考研选择航空航天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可行且有前景的方向。这其中的联系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热能是航空航天发动机最核心的学科基础之一。下面我来详细地聊聊为什么,以及你需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专业适合考研航空航天发动机?航空航天发动机,无论是涡轮喷气.............
  • 回答
    啊,这个问题可真有意思,让我想起了我那还在纸质地图上标记着一个个向往之地的房间。如果真有那个机会,背上行囊,世界这么大,确实得好好挑挑。近 200 个国家,听起来就够让人头晕的,但我脑子里早就有一份属于我自己的“必去清单”了,而且这份清单会随着我去过的地方、读过的故事而不断更新。不过,如果现在就让我.............
  • 回答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学院的预防医学本科生,想要继续深造,并且目标定在美国,这五年(假设是从大一开始计算,到申请研究生结束)的确需要一个清晰而周密的规划。这不仅仅是学习的五年,更是一段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旅程,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大一大二: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你的首要任务是打牢你的专.............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挺磨人的。尤其是在咱们国内顶尖高中这块,能进前二十的,脑瓜子都挺灵光的,手里头的牌也都不错。现在又摊上这“清北”和“中戏北电”两条路,确实让人犯难。我帮你捋一捋,看看怎么能把这个坎儿迈得更明白点儿。首先,得把这两条路彻底掰开了揉碎了说。一、清华北大这条路:学术巨星的养成记这条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