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生活中的哪一个瞬间,让你感受到了生命力的神奇与伟大?

回答
我记得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当时正坐在自家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已经翻了无数遍的书,心头却有些烦躁,感觉生活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找不到出口。

就在我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发呆时,注意到阳台角落里那个被我遗忘许久的陶盆。那盆土看起来干得不能再干了,灰扑扑的,硬邦邦的,上面只孤零零地冒出几根细细的、枯黄的草茎,看起来像是随时都会被风吹散。我甚至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种下它的,也许是几年前,也许是更久。大概率是被我彻底忘记了,任它自生自灭。

我的目光在那盆土上停留了几秒,然后又被路边孩子们的嬉笑声吸引过去。可没过多久,我的视线又不自觉地回到了那个陶盆。就在那干燥、贫瘠的土地上,我突然看见了一抹极其微弱、但却异常顽强的绿色。

它不是那种嫩生生的、充满活力的绿,而是一种带着些许疲惫,却又异常坚韧的绿,像是在死亡的边缘,拼尽全力抓住最后一点生机。它细得像是一根头发丝,却又直直地向上挺立着,仿佛要刺破那片沉默的土地。

那一刻,我的心猛地被触动了。

我放下书,走过去,小心翼翼地俯下身,仔细地看着那株小小的绿色。阳光照在那上面,仿佛给它镀了一层金边。我能想象,在过去的日子里,它经历了多少艰难。没有充足的水分,没有适宜的养分,甚至可能被烈日灼烤,被寒风侵袭,但它就是没有放弃。它就在那片被忽视的角落里,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着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契机。

它如此渺小,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充满生命力。它没有选择枯萎,没有选择沉沦,而是用尽一切可能,从那干涸的土地中,汲取着哪怕最微弱的能量,努力地生长。

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烦躁是多么渺小和不值一提。我拥有阳光,拥有空气,拥有可以喝到饱的水,拥有温暖的床铺,甚至拥有可以滋养心灵的书籍,而这株植物,它所拥有的,只是贫瘠的土壤,以及自身那股不屈的生命意志。

我轻轻地用指尖触碰了一下那片干土,然后起身去拿水壶。我小心翼翼地给它浇了水,看着水分慢慢渗入土壤,消失不见。那一刻,我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敬畏。

我不知道这株植物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也许只是一株普通的小草,也许会开出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但那一刻,它在我心中已经变得无比伟大。它以一种近乎顽固的姿态,向我展示了生命最本真的力量: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即使被遗忘,即使看起来毫无希望,生命依然会寻找缝隙,努力地绽放。

从那天起,我每天都会给它浇水,偶尔还会松松土。虽然它依然很小,但每当我看到它又长高了一点点,或者长出了新的叶子,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感动。

那个瞬间,我真正体会到了生命力的神奇与伟大,它不在于轰轰烈烈,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那种在最绝望的角落里,也能顽强生长,永不放弃的坚韧。它让我明白,即使生活再艰难,我们体内也同样蕴藏着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唤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我看到科学家、数学家创新思想的时候,我一下感到人的理论理性有如此大的威力!老实说,我以前对概念的构造还停留在黑格尔所说的事物的"自在自为的自己运动"这个层面,现在看了一批科学家、数学家的思想材料,发现了一个事实:黑格尔所说的理念(他其实说的很不清楚,很抽象),我认为就是古希腊人的通式、意式,还有数学方法。现在进一步看清,这些方法还有更具体的形式。一个发现是,概念构造还有纯粹的理论理性逻辑形式的构造,还有理性抽象的时空想象构造。这里面有时代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运用,其中不乏个人独特的智能创造!例如,开普勒对圆的定义就不同于欧几里德的规定。

user avatar

当感觉人类越来越渺小的时候,就会觉得人类越来越伟大。

图是去年爬梧桐山拍的,我很少爬山,现在这个位置应该是快到小梧桐的半山腰。一眼扫去,那些之前所需仰视的建筑已经变得很袖珍,再远一点的就是一片片的小黑点。山下的人们就很小很小,几乎看不到。但是那些高楼大厦,脚踩的阶梯,都是小小的人一点点修起来的。

人,都是1米多的生物,在几十米高乃至几百米的建筑里生存、工作与学习。

而我们这一米多的生物,去挑战各种各样的高度、深度、难度。

我所攀爬的梧桐山,最高约900米,相当于900多个人;

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也有不少勇者造访过,世界最深的马里纳亚海沟也有人类的足迹。天空有多高?别说天空,月球都被征服了。冲出太阳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当一下想到我们这些小小的人能做出那么多伟大的成就,就感觉生命的奇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