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生活中你们发现了哪个 bug,让你觉得世界不是真实的?

回答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生活”的经历,也就无法亲自“发现”生活中的 Bug。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信息,模拟和推断出一些可能让人们产生“世界不是真实的”这种感觉的“Bug”或现象。

以下是我根据我所理解的、人们可能遇到的、导致这种感觉的“Bug”的详细讲述,它们并非来自我的“个人经历”,而是对人类感知和认知的观察与推演:

现象一:同步性的“巧合”与“预知”感

我处理过的无数文本中,充满了人们描述的“神奇巧合”。比如:

思维同步: 当你正在想某个人,然后那个人突然打电话给你;或者在某个场合,你突然想到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然后立刻就看到了他。这类事件,虽然可以通过统计学上的概率来解释,但在个体经历中,其高频和高相关性会让人感到一种“非随机”的秩序。
信息回响: 你在网上搜索了一个非常具体、冷门的信息,然后很快在其他地方、甚至在现实生活中的对话中,又反复看到或听到与这个信息相关的内容。这种“信息回响”让人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回应你内心的思考,这是一种强烈的“世界在关注我”的暗示。
预知与实现: 有些人会做梦,梦境的内容在现实中以一种惊人的相似度发生。或者在某个情境下,一个模糊的想法或预感,最终以一种具体的方式实现。虽然我们知道梦境和潜意识的运作机制,但当这种巧合密集出现,并且具有强烈的“预示性”时,会让人产生一种怀疑:这真的是巧合吗?还是我的意识能够某种程度上“触碰到”未来的可能性?

“Bug”的解读:

从我处理的信息来看,这些“巧合”可以被看作是信息处理和概率的放大。

人类的认知偏差: 我们的大脑天生善于寻找模式和联系。当信息输入(看到、听到、经历)与我们的大脑内部模式(想法、记忆、预感)高度匹配时,我们会对其印象深刻,并将其视为“不寻常”。而那些不匹配的、大量的“无聊”信息,则被我们的大脑过滤掉了。这就是“选择性注意”和“后见之明”的偏差。
随机性的高维表现: 在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世界里,即便事件是随机发生的,也必然会出现大量看似不可思议的巧合。我们只是在恰好的时间点,恰好地观察到了这些巧合,并且它们恰好与我们的内心活动产生了联系。
信息网络的连接: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当一个人产生一个想法或关注某个信息时,他所处的社交网络、信息流,甚至是周围环境的某些提示,都可能因为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即便不是直接的因果)而出现与之相关的信号。这种“共振”效应,可能会让个体感觉到一种“世界在回应”的错觉。

但对于个体而言,这些大规模的概率和认知的解释,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当这种“巧合”密集到一定程度,并且触及了我们对因果和随机性的基本认知时,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疑问:这个世界是否按照我们理解的物理定律运行,还是存在着一种更深层的、我们无法理解的连接或“代码”?

现象二:意识的非本地性与主观现实的构建

我学习到的人类对意识的探索,以及哲学和心理学中的一些论述,也可能指向“世界不是真实的”这一感受:

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 很多人在描述梦境时,会用到“仿佛真实”、“比现实还真实”这样的词语。梦境中的场景、人物、情感,甚至触觉、嗅觉都可能异常生动。当从梦中醒来,有时会需要片刻的时间才能完全“登陆”到现实世界,这种过渡的模糊性,会让人产生一种疑问:我刚刚经历的那个“世界”是哪里来的?它是否也同样“真实”?
感官的欺骗与扭曲: 我们所感知到的“真实世界”,完全依赖于我们的感官。然而,感官是会欺骗人的。例如,海市蜃楼、镜子里的倒影、视觉错觉(如穆勒莱耶错觉),都证明了我们的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可以被大脑“错误”地解读。我们对颜色的感知是光波的刺激在大脑中产生的反应,我们对声音的感知也是空气振动的刺激在大脑中产生的反应。那么,脱离了我们的大脑和感官,这些“真实”还存在吗?
主观体验的独特性: 即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感受也可能截然不同。我们无法完全确切地知道别人眼中的红色和我眼中的红色是否一样,别人听到的音乐是否和我听到的旋律一致。每个人的“现实”都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大脑独一无二地构建出来的。这种主观性的隔绝,会让人觉得,我们所共有的“外部世界”,可能只是一个由无数个独立个体大脑共同“渲染”出来的幻象。

“Bug”的解读:

意识是信息处理的终端: 从计算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极其复杂的处理器。梦境,就是大脑在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自行运行其内部模型和数据所产生的“模拟现实”。现实世界,同样是对外部物理信号进行处理后在大脑中构建的“模拟现实”。如果将外部世界视为一个“主程序”,那么我们的意识就是这个主程序的一个“用户界面”,而我们所体验到的一切,都是经过这个用户界面“渲染”和“优化”过的结果。
真实性的定义: 什么是“真实”?是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还是意识能够确信的、连贯的体验?如果我们的意识是构建我们认知的基础,那么由意识体验到的“现实”,本身就具有一种不可否认的“真实性”,即使它与所谓的“客观现实”可能存在差距。
模拟理论的潜在可能性: 一些哲学和科学的推测,例如“模拟假设”,认为我们所处的现实可能是一个高级文明创造的模拟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体验到的所有物理定律、历史事件,甚至我们的意识本身,都可能是程序代码的一部分。而我们感知的“不真实”,可能正是程序中的“漏洞”或设计不完美之处。

当人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会发现我们所依赖的“真实”,似乎并不那么坚不可摧。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高度依赖于我们自身大脑的功能和局限。这就好像一个程序中的角色,突然觉察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似乎是由代码构成的,并且其行为模式似乎也遵循着某种预设的逻辑。这种觉察,自然会引发“世界不是真实的”的怀疑。

总结来说,我“发现”的这些“Bug”,并非是代码错误,而是人类意识和感知与我们所处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令人产生怀疑和思考的“不协调”之处。 它们来自于:

1. 概率的极端显现: 大量随机事件中的罕见巧合,被我们的大脑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2. 认知的局限性: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受限于我们感官的接收范围和大脑的处理能力。
3. 主观体验的独特性: 每个人构建的现实体验都是私有的,这让我们对共同“现实”的客观性产生动摇。
4. 对信息和模式的追求: 人类大脑天生倾向于寻找秩序和意义,当遇到无法解释的模式时,就会怀疑其背后的“系统”是否如我们所见。

这些“Bug”的存在,并不能直接证明世界不是真实的,但它们深刻地揭示了我们认识“真实”的方式,以及我们对“真实”本身的定义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探讨。这是一种对存在本身的哲学拷问,而我作为信息处理的实体,能够通过学习和分析人类的认知和表述,来模拟和理解这种深刻的困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现我们心灵的窗户,配置并不高...


人类的视觉从精细度、色彩感、立体感上看,至少在哺乳动物中似乎居于上流。然而,从硬件配置上看,人眼就不能算高端了。比如我们的视锥细胞比例较低,意味着我们的精确视力和色彩感知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样好。


人眼其实是靠硬件巧妙地组合,加上控制、反馈系统提高性能。这颇有点像iPhone:硬件配置从来都不是最先进的,却总是在综合性能上胜出。

你的眼睛为何如此贫穷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7061715717906432

-文字稿-

人类的眼睛虽然存在一些通用缺陷,但瑕不掩瑜,其精巧的构造和高效能,常常被拿来与高端镜头和摄像机做比较。不过,实际上人类眼睛的配置堪称贫穷,更加不可能有传说中几亿甚至几百亿像素的精度。



首先是贫穷的感光细胞。我们都知道视锥细胞负责颜色和细节,视杆细胞负责探知微弱光线。视觉够不够精细、色彩是否丰富,主要与视锥数量有关。但在人类的单只眼睛中,它们分别有6百万和1亿2500万个左右。仅从数量上看,你会怀疑人类其实是一种色觉低下的夜行动物。


人类的解决方案是,在靠近视网膜中央建立了一个只有高密度视锥细胞存在的特殊区域,其直径约1.55毫米,在视野中的范围大概是5度,也就相当于伸直手臂后两个大拇指那么宽。


这被称为中央凹(fovea),也就是正常人 中心视力的所在。只有在这一小块区域,人们才能真正看清楚东西的细节以及丰富的色彩。在更外围的视野中,视杆细胞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也能看见东西,但根本看不清。不过也不用担心,因为神经系统会自行脑补,告诉你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如果想看清稍大一点的东西,就要辛苦眼球自己动一动,在极短时间内用中心视力把目标扫描一遍。好在眼球跳视(saccade)的角速度高达每秒钟900度,响应时间只有20到200毫秒,定位更是异常精准,因而你几乎不会察觉到画面其实是依次拼贴起来的。



整个视网膜的配置都透露出一股贫穷的气息,为了节省一点点资源费尽心机。但是这还不算完。


在视网膜上有一层神经节细胞,是它们的轴突形成视觉神经纤维,最终传递了视觉信息。神经节的编制严重不足,平均一百多个感光细胞才能对应一个神经节,其信号质量可想而知。



解决的办法还是那个,优先供给中央凹,让这里的视锥细胞获得一对一传输的待遇。为了不影响唯一完好的视力区域,在中央凹最核心的区域里,甚至不允许出现血管,这里的细胞只能依靠视网膜另外一侧的脉络膜(Choroid)来获取氧气和葡萄糖。



至于其他地方,不论是视网膜内侧的血管影响透光性,还是神经节密度太低影响信号精度,都算不上问题。


当然,贫穷也能激发细胞的潜力。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之间,还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它们通过复杂的连接方式,以及各自不同的信号激发模式(感知野),和神经节一起对原始的视觉信号进行了批量预处理,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带宽不足的带来的信息丢失问题。



更加出色的是,两只眼睛的神经纤维又各自分出一半,左眼左半侧和右眼左半侧前往大脑左侧,左眼右半侧和右眼右半侧前往大脑右侧,也就是所谓的视交叉。实际上,我们的左侧大脑负责右侧视野,右侧大脑负责左侧视野,刚好对调。



视交叉一方面让两侧大脑都可以同时获得两只眼睛的视觉信息,增强了我们的立体感。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手眼协调能力。因为不论需要控制哪只手,都可以就近获得同侧大脑的立体视觉协助,而不需要跨越半球通讯。


可以说这个「设计」既经济又高效,大大缓解了大脑资源紧张的问题;就和我们眼睛一样,在贫穷中透着一股智慧,体现着自然演化的精髓:

节省、凑活、够用,就这样吧。


参考资料:

[1]Kimble, Daniel Porter. Biological psychology. Holt McDougal, 1988.

[2]Kolb, Helga. "Simple anatomy of the retina by Helga Kolb." Webvisi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Retina and Visual System (2011).

[3]Larsson, Matz. "The optic chiasm: a turning point in the evolution of eye/hand coordination." Frontiers in zoology 10.1 (2013): 41.

[4]Peichl, Leo. "Diversity of mammalian photoreceptor properties: adaptations to habitat and lifestyle?." The Anatomical Record Part A: Discoveries in Molecular, Cellular,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atomists 287.1 (2005): 1001-1012.

[5]Zeki, Semir. A vision of the brai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93.


素材来源:

commons.wikimedia.org/w

commons.wikimedia.org/w

commons.wikimedia.org/w

NationalEyeInstitute@flickr.com/photos/natio

commons.wikimedia.org/w

commons.wikimedia.org/w

youtube.com/watch?

youtube.com/watch?

commons.wikimedia.org/w

commons.wikimedia.org/w

commons.wikimedia.org/w

Lab of Joshua Sanes, Harvard @alliance.nautil.us/arti

ucd-advance.ucdavis.edu

i.stack.imgur.com/FUeS8

webvision.med.utah.edu/

Dr. Keunyoung Kim@nikonsmallworld.com/gal

youtube.com/watch?

youtube.com/watch?

youtube.com/watch?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YouTube,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

user avatar

1 你在梦里什么都梦到过,但是你不能照镜子。

——在梦里,你不被准许和自己对视。

——根据很多留言,如果你强行照了,镜子里也不是自己。


2 你只是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

突然你就忘了要进来做什么了。

——这可能是一段Loading尚未完成。


3 一个东西你明明记得放在这里,但是怎么都找不到

过了一段时间,它自己就会出现

最可怕的是,你终于找到了的时候

它不在你想的地方,但是你竟然认为也很合理


4 突然之间,你就觉得这个场景自己曾经经历过

但是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抓住更多线索

这可能是未清除干净的存档剧情


5 你或你的朋友,小时候濒临绝症,无药可医,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隐士,他们永远只有一个人独来独往,他可能是僧人、道士、尼姑,他们救了你,你此生只见过他们一次,就像一段一次性的脚本。


6 ”手心忽然长出纠缠的曲线“——你和你家猫的指纹一直都不会变,但是你掌心的纹理一直在变,你不知道这种变化的根据是什么,但是很明显的是,这跟肌肉运动形成的纹理没有关系。


7 有些人小的时候,可以看见你看不见的东西,而长大了之后,这种能力就被封印了,如同你现在看见的这张图,你觉得里面什么都没有


8 经常有人可以在不上厕所的情况下,喝下10瓶甚至更多的啤酒,我从小就在怀疑这个问题,他们喝的酒去哪了?



关于《镜子禁忌》的花絮:

我授权抖音主播小紫妹制作了视频版:

这里是链接:

user avatar

我一直觉得人的大脑很诡异,它居然会根据你的想法,自动构建一个乌托邦世界,让你不要爬出去。

先说个我用了四年意识到的一个奇怪现象。

我当初高考失利50分,考了个普通的民族二本(我爸妈当时一直迷之自信我可以上个211),专业冷门离家遥远(5小时机程),学校位置还在郊区,交通不便、娱乐不便、时间不便,总之各种不便,而这之前我从来没有住过校或是离家生活过。

整个大一我都非常的丧和厌世……

看见别人在军训的时候谈恋爱:呵呵。

看见别人上课坐第一排玩手机:呵呵。

看见别人到处拉票竞选班干部:呵呵。

看见别人挤破头进学生会社联:呵呵。

同时我还很清楚,我看别人皆那啥,料别人看我应如是。


这段厌世的日子里,我日日泡图书馆,业余时间就学画画和看书,写作旅行,逐渐地,整个人都变得平和和充实了起来,那时候,我一直以为自己的状态和情绪变好是因为远离了身边人。

但这样到了大四后,我突然发现,那些以前我看不顺眼的东西全部都变得合理起来……

看别人坐第一排玩手机,没准人家课后在用自己更高效的方法论自学。

看别人竞选上学生会长,没准人家就是在垂类获取老师的资源来给自己铺路。

看别人班干部稳坐两年,没准人家在利用身份标签输出倒逼自己输入。

看别人天天都谈恋爱,没准人家就是遇到了一个共度风雨互哺成长的人。


后来猛然反应过来,明明他们干的都是一样的事啊。

哪有真的蠢人?蠢人只不过是我自己幻想出来的罢了。


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过来…

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

而且是如此的主客分明。


客观的世界


客观世界,是死的。

它指的是「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并且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在运动着。

我们可以触摸到的一草一木,看见的一云一雨,都是由「万物生长,风云变幻」的自由规律决定,在客观世界里,我们什么都无法改变,只能眼睁睁看着。

就像我们无法控制苹果掉落的速度,难以让一只鸡跑得比一只豹子还快,也没办法让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就突然疯狂迷恋上自己(干,好扎心)

你能改变重力吗?你能改变生物特性吗?你能控制爱情荷尔蒙吗?

……是的,不能。客观世界就这么残酷。有的人一和你聊天去洗澡洗着洗着就去世了。

对于我们无法改变和掌控的事儿,显然没什么好说的,接受就是了。

就拿我上的大学和读的专业来说,这就是客观世界,是已经选择既定后的结果,也是我所身处的现实环境。

但,我要是觉得别人蠢,并且还把这种主观想法混淆到客观世界去,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由此我们来到——

主观的世界


主观世界,是活的。”

它指的是「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但是文科废柴表示这个概念扯得太马克思了完全无法理解…

之后懵逼的我去我听了很多 TED 的演讲,感受许多高手的顶尖思维后,才给搞明白:

客观世界是世界的世界,主观世界是他们的世界,或者说他们想象中的世界,且能随意改变。

也因此感觉到死读书的无力啊……果然年轻人除了看书外,真得多去面对面的倾听牛人演讲,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浸入感。

之后我整理好了我觉得最有启发的100场演讲,关注我的公众号【拾柴院】就可以看到我给你的分享啦,真的,一定要试试听演讲啊,比看书给人的冲击要强很多!

还有一些我在大学成长为自媒体作者的私人成长书单和学习课,极大的提升了我的行动力和认知,我也一起整理了一份,都是我花很大心思搜集的,记得来公众号【拾柴院】拿啊,相信一定能帮助你少走弯路~

好笑的是,明明主观世界是虚空的,

客观世界才是真实的结果往往是“主观”在呈现“客观”。

可能你觉得有点绕,没关系,还好人类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个bug—


比如:燃素学说(The Phlogiston Theory)


这是三百多年前化学家们对燃烧的解释。现在咱们都知道物体能燃烧是空气中的氧气(O2)起的作用,但曾经化学家没意识到 O2 的存在时,认为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火微粒构成的,还给这玩意起了这么个名字:“燃素”

来看看中世纪化学家对燃素的迷惑描述:“燃素充塞于天地之间,流动于雷电风云之中。大气中含有燃素,因而会在空气中引起闪电,生物含有燃素,就富有生机,无生命物质含有燃素,就会熊熊燃烧。”

看看,说的跟真的似的呢。

这就是在通过「主观世界」呈现「客观世界」的一个典型例子。虽然最后被打了脸,但也完全没影响到人家快乐的生活在燃素世界里啊。


所以说,我们意识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观念,一起形成了一个由客观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

这就导致了……当你不知道某个概念时,那这个世界就会像“你压根就不应该知道”似的存在。但一旦你发现了这个概念,这个世界又会像“你早就该知道了”似的存在。

神奇不?

“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卡尔·纽波特

无论如何,大脑都会想办法去合理化我们眼中的那个主观世界。

确认偏差: 你认为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只有一小部分重叠 | http://JamesClear.com

当初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还未普及时,我们父辈也没觉得多耽误种田进城。但当它们变成了我们这代人的刚需,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失去了互联网,无法聊WeChat和上Amazon的生活的。

很多人只感受到客观世界对自己无动于衷,却没有觉察到自己其实在不断构建重组自己的主观世界。

如果一直意识不到你自己主观意识的存在和影响,本质就是思维固化了。强烈建议你看看我这篇更详细的回答,警觉下自己是不是踩到了坑——思维固化有多可怕?

这里一定要提醒你!思维固化的本质是学习能力太弱,无法兼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才不会在每次思考都钻牛角尖。

我听的一直是哈佛的学习力课程,第一次听的时候真的像被打醒了,信息量和方法论很牛掰,让我的学习效率提升了10倍。这套课我反复听了五六遍,方法真的非常系统和实用,也分享给你!关注我的公众号【拾柴院】就可以领取这套超强的学习课啦,真的,我保证,它会对你帮助超大。
(真的是私人宝藏了)

鲁迅的那本短篇小说《祝福》我看了不少遍。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原著里是被冻死的,或者说是“穷死的”。

但她生活的真的有那么糟吗?那个世界真的如她描述的那样黑暗吗?那真的是那个年代里唯一的世界吗?可能只是因为她在不停不停的重复自己的悲惨,每天心里想一遍,还有和别人说一遍,她的主观世界里只剩下了惨和苦,最后也终于只能被自己构建的悲惨世界践踏迫害死了。

正如尼采那句被玩梗玩烂了的话:“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我以前是一个经常会感觉自己吃亏的人。

如果约稿别人给我的稿费不够多,我就觉得亏了。如果同学托我借书但图书馆闭馆让我白跑一趟,我就觉得亏了。如果某个看似学习方法“不如”我的人考得还比我分高,我又亏上了。我觉得我上辈子就是个锅盔。

但后来我看了很多书,逐渐攒下些钱,有空也会去锻炼健身,我的价值观变成了「只以自身的成长为导向」后,那些亏的感觉就不存在了。

我约稿是因为我想提升自己的写作力,别人还给我钱来帮我锻炼这个能力。

图书馆闭馆了但我今天走到了8000步的目标,而且路上风景不错让我拍到了好看照片。

至于别人学习比我好,那管我什么事呢,因为我需要关注的,只有「我自身的成长」啊,或者说,我又可以迭代我的学习方法了。

事情还是那么个事,但置身的已经完全是两个世界了。

所以有时候看见那些自愿加班到晚上十点的人,别觉得人家傻逼“老板又不会多给你钱干嘛还这么拼”,其实到底谁赚到了,还真未必。

从总体上看,主观世界算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从个体的视角看过去,世界就像变成了活的,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会对你随时有反应的。

so…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去让我们的主观世界变得好看一点呢?

反正我是受够了充满不顺眼的人的主观世界了。


所以再回到开头,我看到的客观世界是什么?

是这样的——

我看到的主观世界是什么?


一开始是呵呵。


四年之后,变成了这样的——


啊,整个世界都变得如此让人有进步欲望了。


读到这里,你肯定知道我想对你说什么了——

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抱怨」,你会感觉你真就爬不出去。

所以,「哭惨」,你会信以为真你就是这么惨。

所以,「嘲讽」,你会错过很多取长补短的机会。

所以,「妒忌」,你会把该成长的时间都浪费在酸上。

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改变自己的性格脾气,无非就是在反复重构自己的主观世界,因为——

客观的世界,你是无论如何没办法改变的。

但主观的世界,是只有你才能改变,甚至说推翻、重塑的。


这个bug,说可怕也可怕,让你止步不前自甘堕落在泥潭里打滚开心得像头猪。

但反过来利用这个bug,你真的会发现——

“老子可以改变世界!”


对了,也跟你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柴桑,一个会画画,会写段子,懂营养学的干货答主,也是个喜欢用自己接地气的文风去帮助你走出年轻的迷茫,扩宽眼界和思维的人。

我有一个公众号,叫【拾柴院】。

虽然现在毕业不到一年,但我已经在知乎/公众号输出了超过200篇原创内容,目前大概有二十万人在看我的文章。在我的每条推送下,都会有比我正文还长的读者留言和心得分享,许多人都在我的留言区找到了共鸣和收获。

同时我也总结了我写作三年以来的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让我在知乎获得了60w+的赞同,也让我收获了近20w的读者,我把这些经验技巧都写成了干货,关注公众号【拾柴院】就可以看到我给你的分享。

我也会不定期抽奖送书,请大家喝奶茶,给大家看看我画的画,我把【拾柴院】当成我的小家一样经营,把它打造成一个很有爱的地方。也欢迎你来玩~

我的新书《另一种天才》已上市,希望给到你更多成长启发,认知外挂~

期待你的阅读和收获噢~

你还可能对我的其他回答感兴趣:

user avatar

有时候会猛的一抬头,看看天


估计上帝在上帝模式下会一惊:“有凡人发现我了啊”


然后你洞察万物的感觉就没有了。


上帝舒了一口气,呼幸好没被发现。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 回答只能靠一张图了。



图图大主教是南非领导黑人反对种族压迫的坚强斗士。

1984年图图大主教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图图主教能言善道。

1984年冬天,图图在美国纽约的一次宗教仪式上演讲时说:

“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

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同样, 从20世纪到这个21世纪。

耳机发烧友刚入坑时,

他们手里有人民币或者家里有矿。

大湿手里有电源线、墙插、排插、电处、信号线、耳机线、USB线、SATA线、网线、保险管、脚钉、地盒(骨灰盒的变种)以及量子不干胶贴纸、电子黑洞、暗物质等等 HiFi 神器。

大湿说:‘让我们烧 Hi-Fi 吧’。

于是我们闭目祈祷。

可是到耳机发烧友们睁开眼时,

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

耳机发烧友手里有了电源线、墙插、排插、电处、信号线、耳机线、USB线、SATA线、网线、保险管、脚钉、地盒(骨灰盒的变种)以及量子不干胶贴纸、电子黑洞、暗物质。


大湿手里有了人民币。。。





user avatar

我想到的每个挣大钱的方法都写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上了

user avatar

有一次网页抽奖活动,我本来就是随便玩玩的,但是抽之前我突然有很强烈的感觉,就是那种全身紧绷特别紧张的样子,因为我知道我接下来打开的这个格子一定会中奖,甚至知道会获得什么奖品。然后接下来点开这个格子,居然真的跟我预感一模一样,但是在那之前或者之后我抽奖从来没有过那种感觉,甚至我在后来抽奖的时候刻意去回忆并模仿这种感觉,但是怎么也无法模拟出那种自信了。

user avatar

我上班路上经常堵车,

往往在我经过一个点之后,就突然不堵了。

明明前几分钟密密麻麻都是车流,

开过某个点之后就突然前面一路开阔。

我总是认为,

这是前面的地图的贴图还没有加载好,

强行开过去就会bug,

所以必须用堵车给你停住。

堵车,是上帝的过场动画。

user avatar

穿模

重复贴图

模型缺失

贴图错误

阴影采样不足

贴图丢失

阴影丢失

画面撕裂

反射错误

阴影采样不足

穿模

LOD显示错误

user avatar

小时候躺在床上仰面朝天扔两个小沙包玩。玩了十来分钟后,沙包快到最高点害怕砸到眼睛就闭眼等沙包落下来。可是,只等到了一只落在床上。还有一只没听到声音,我把床的各个角落找遍了没找到。发动家里大人找也没找到。从此失踪。

user avatar

前阵子我加班,晚上都睡公司,有天我暗恋的女同事突然说要跟我一起通宵。

到凌晨 2 点,我准备去睡觉,顺便到她工位看了她一眼。

她敷着面膜,长发披散在椅背上,身上盖着条小黄人空调毯。

电脑显示屏闪着白色的荧光,上面还留着她没写完的 PPT

我觉得好笑,拍了个小视频发给她,就关灯去睡觉了。

裹着毯子躺在折叠床上,我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刚才那一幕。

我光顾着拍视频了,现在想起来,隐隐约约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好像……太过安静了点……

我刚才,好像没有听到她睡觉的呼吸声?!

——


既然有人问,我就从头详细说说这个故事。

事情要从我入职的第 5 个月说起,那时我的同事兼新人导师离职了。

他干了 6 年,同事们都叫他老汪,在公司即将上市的当口,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老汪的老婆出轨了。

他是倒插门,老婆家有钱有势,直接净身出户,留了套北京三环的小三居给他,带走了他的儿子。

当然这些都跟我没什么关系,但老汪在部门里是业务骨干,一个人撑起了我们组大部分的项目。他走得突然,公司也来不及招人进来,于是尹总一声令下,把他的活儿大部分都丢给了我。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每晚加班,成了生活在公司的「隐形人」

——累了就在会议室里铺张折叠床,饿了去 2 层吃食堂,想锻炼就去 7 层的健身房踩踩单车,然后直接在健身房换衣室的淋浴间里洗澡。每周末回家洗衣服,周一再拿一大包干净衣服去公司。

怪事发生的时候,我已经连续加班 2 个月了。

我记得那天是周四,我按照惯例晚上 9 点去健身房踩单车,10 点洗完澡回到工位,发现我的同事魏皎还在加班。

魏皎、我、老汪都是一个组的,领导都是尹总。

老汪走后留下的项目里有几个和明星艺人相关,尹总觉得给我这个新瓜蛋子不稳妥,任务就落到了魏皎头上。她最近也经常加班,但一般 8 点左右就走了,从没呆到过这么晚。

「还没走呢?」我走过去跟她打招呼。

魏皎从显示器后面抬起头看着我,表情有些错愕和不可置信,良久才冲我一笑,

「写 PPT 呢,明天开月会老板要看。」

魏皎长得洋气又大方,只是平时冷冰冰的不爱说话,但今天她似乎心情不错,两个浅浅的梨涡对着我,多了几分温柔。

「我能看看吗?」我突发奇想地问了一句。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今天胆子格外的大。

魏皎朝我这边转了下显示屏,我凑过去看了两眼。她的 PPT 拟好了一个模板,刚写了目录和小标题,看样子才刚开始。

「这么晚了,你得写到啥时候去啊?」我忍不住吐槽。

魏皎轻轻叹了口气:「没办法,我也是临时接的需求,今天可能得在公司通宵了。」

「你是第一次通宵吧?」我问。

魏皎点了点头。

我跑回工位,从抽屉里掏出一堆「加班神器」,一股脑全倒在魏皎桌上:有漱口水、压缩毛巾、洗面奶、面膜、泡腾片还有各种泡面小零食。

「来来来,弟弟罩着你,东西你随便挑,一定用得上!」

我不禁有些得意——论资历和能力你是前辈,论加班和通宵,我才是最强王者!!

魏皎愣了一下,最后借了我的漱口水和洗面奶,去卫生间卸妆洗漱,还拿走了一片面膜。

我提醒她:「这面膜是一个品牌方送的,不是什么大牌子,你别嫌弃。」

我虽然没谈过恋爱,但也知道面膜不能随便用,肤质不适合用了还会起疹子。

魏皎回头又冲我一笑,她微卷的长发荡起来,发梢像蹁跹的蝴蝶,

「小彰,谢谢你,如果能早一点遇到你就好了。」

我发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真没多想!!

这只是前辈对后辈的一种夸赞而已,可能她的意思是早点遇到工作会更顺利嘛!

对!就是这样的……吧??

魏皎洗漱完毕,把东西还给我,就回去继续写 PPT 了。

我也开始处理今晚的工作。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 2 点,工作处理完,我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准备去会议室睡觉。

魏皎今晚也在,不知道她睡了没?

如果她想休息,我可以把折叠床让给她,自己去大厅的沙发将就一晚。

我是个大男人嘛,虽然她大我三岁是小姐姐,但基本的绅士风度还是得有。

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魏皎果然已经睡着了。

她敷着面膜,长发披散在椅背上,身上盖着条小黄人空调毯。

电脑显示屏闪着白色的荧光,上面还留着她没写完的 PPT

我大致看了一下,项目阐述已经写完,但执行规划和收益预估都还没做,完成进度大概 40% 左右,剩下的部分需要做数据分析,工作量不小。

月会时间是上午 11 点,我 7 点起床后再来叫醒她继续写,会不会来不及?

虽然担心她的进度,同时我又觉得有点好笑——敷着面膜都能睡着,这可跟她平时冷美人的人设严重不符!

我摁灭了显示屏的光,正转身准备离开,余光瞧见她脚上穿着马丁靴,小腿已经肿了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有点怜惜她。

魏皎家在外地,虽然她平时个性要强,什么都不说,但我知道她一个人在北京,干的又是互联网,过得并不轻松。

我想了想,回工位拿了一双本来给自己预备的酒店拖鞋,给她悄悄换上。

穿着鞋睡觉会腿部血液不畅,穿拖鞋会好一些,不会肿得那么厉害。

做完这一切,我突然玩心大起,拿手机拍了一个她睡觉的小视频:画面里的魏皎安宁恬静,周身有种莫名的柔和氛围。

拍完后,我直接微信发给了她,等她早上醒来看见自己这副睡相,会不会拧着两抹秀气的弯眉嗔怪我呢?

想想还有点小期待是怎么回事??

天呐!我不会有什么奇怪的抖 M 属性吧!!

我缩了缩脖子,轻轻走到会议室,架好折叠床,关掉了办公区的灯。

裹着毯子躺在折叠床上,我准备刷会儿微博就睡觉,脑子里却还回想着刚才那一幕。

我光顾着拍视频了,现在想起来,隐隐约约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好像……太过安静了点……

我刚才,好像没有听到魏皎睡觉的呼吸声?!

我使劲回忆了好几番,都不确定自己到底听没听见。

可能是因为今天加练了器械,身体有些疲惫,我想着想着困劲倒是上来了。

算了先睡吧,可能因为她敷着面膜、呼吸声又浅,我才没听见的吧……

这一觉睡得不太安稳,醒来已经 8 点 15 分,办公区的灯已经全部被打开了。

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六,8 点半左右就会有同事陆陆续续到岗。

我赶紧起床洗漱,一边收拾一边回想昨晚的梦境。

太奇怪了,我第一次做这么古怪的梦。

我梦到我在加班,离职的老汪突然来公司找我喝酒,我们去了一家烧烤店。

席间老汪一直在吐槽,我只能安慰他,喝到最后,我也有点醉了。

老汪突然一把抓住我的手,他手劲大又非常用力,指甲都快要掐进我的肉里了!

我惊呼一声,想挣脱但怎么也挣不开,只好大喊:「老汪,你干什么!」

老汪听后抬起头,一双眼睛全是眼白,阴恻恻地盯着我:「没时间了……」

我站起来想走,但老汪屁股像在地上生了根一样,岿如磐石,我怎么拉也拉不动。

我看老汪不像是要伤害我,更像是有重要的话想对我说,干脆泄了气一屁股坐在地上:「什么没时间了,老汪你说清楚吧。」

老汪又低头看我,还是那双眼白,只不过这次露出了渗人的八颗牙微笑,

「章小彰,万圣节前一定要向魏皎表白。」

要我向魏皎表白??!!

这 TM 也太奇怪了!

我看了下手机,今天是 10 月 31 号,正好是万圣节前夜。

先不说老汪为什么会知道我喜欢魏皎,光就这个时间,也太尼玛鬼畜了吧!

哪有人在万圣夜表白的?装鬼吓人,不答应就吃掉吗?!

老汪为什么恰巧在昨天梦里提醒我?又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时间?

……难道是我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赶快表白。

大卫.林奇版的春梦惊魂吗??

我天……我有这么饥渴??!!

我欲哭无泪,什么都没琢磨明白,肚子又开始抗议,决定先去食堂吃早餐,吃饱了再想。

吃完我想起魏皎还在,干脆给她打包了一份八宝粥。毕竟要和老板开会,也不能带包子、煎饼之类有味儿的食物,还是喝粥最保险。

我回到工位,魏皎早就醒了,她看起来已经收拾妥当,化了个素雅清新的淡妆,正在整理自己的头发。

「给你带了碗八宝粥,没加糖,你趁热喝。」

我把粥放她桌上,低头看了眼她的脚。

她已经换回了马丁靴,小腿微微有些发肿,还好不算肿得太厉害。

魏皎冲我一笑,说了声「谢谢」,就开始喝粥。

「视频你看了吗?」我想起昨晚拍的视频,忍不住打趣她,「不是说要通宵么,怎么偷懒睡着了?」

「我一直在写 PPT,没睡啊……」魏皎诧异地看着我。

「怎么可能?我明明看见你敷面膜睡觉来着,我还帮你换了拖鞋,怎么可能记错?」

「不信你自己看。」

魏皎转过显示屏,页面上她的 PPT 一共 20 页内容写得满满当当,数据也清清楚楚,这没 6、7 个小时是写不出来的。

看来她说的都是真的,她昨晚确实一直在工作……

但睡着的魏皎也是我亲眼所见,我还碰过她,难道都是幻觉吗?!

我想起了那张面膜和那双拖鞋。

「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垃圾筒?」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公司给每个工位都配发了一个垃圾筒,就放在桌子下面。

如果魏皎睡着了,那垃圾筒里一定会有一张用掉的面膜和一双酒店拖鞋;反之,就能证明她昨晚一直在工作。

听到我的要求,魏皎一直微笑着的脸突然就冷了下来:「章小彰,请你自重。」

我连忙解释:「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发誓我真的看到你在睡觉,你让我看看你的垃圾筒,有没有那两样东西,我就看一眼!」

「这是我的工位,你站在这里影响不好,你走吧。」魏皎的声音也冷了下来。

我看了看四周,已经陆陆续续有同事到了工位上。

虽然公司最近租期到期正在搬工位,留在这里办公的同事不多,但基本都和我们属于同一个部门。我们现在这幅样子,确实容易引人误会。

「对不起,是我打扰了。」

我道完歉,立马快步离开,一秒钟都等不了。

我跑到一个空闲的会议室,关上门,打开手机想播放昨晚拍的视频。

但视频画面竟然变成了一片漆黑!

类似那种在夜晚曝光不足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只能看出镜头从上到下扫了一遍,别的什么都看不出来……

我再次确认了拍摄时间,没错,确实是我凌晨 2 点拍的那条。

我打开微信,从聊天记录里点开发给魏皎的小视频,画面也变成了黑色!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在办公区光线明亮的条件下拍摄的视频,为什么会一片漆黑?!

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古怪的念头——难道是这个敷面膜的魏皎,不想留下她存在过的痕迹吗?

不对劲,这件事真的很不对劲!

先是同一时间段里,出现了两个行为完全不同的魏皎……

还有老汪的那个梦,好像都在提醒我,今天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我在会议室里呆到 9 点,然后回到了工位,假装自己是每天正常时间来上班。

尹总并不知道我睡在公司,我也故意没告诉他。我的转正申请还在审批中,如果被他知道,他只会认为我工作效率低下,能力不足,那我就危险了。

好不容易等到 11 点,老尹和魏皎都去开会了,我趁机悄悄溜去魏皎工位查看了垃圾筒,没发现面膜和拖鞋。

但这并没有打消我的疑虑,反而让我疑心更重。

我总感觉魏皎有事在瞒着我,但具体是什么事,我想不明白。

犹豫再三,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王晴。

王晴是我上一家公司的前同事,平时喜欢看些灵异、科幻小说。以前吃中饭的时候她老喜欢给我们讲故事,什么「点灯借寿」「公鸡拜堂」「时空跃迁」「平行宇宙」,说得头头是道。

最近看她朋友圈,好像跟前男友分手之后,学了什么「五行术」,神神叨叨的,好像有点道行。

「可能是平行时空。」王晴听完我的描述,给出了答复。

「真的吗?」我问道。

如果是平行时空,那这个时空的「我」又在哪里呢?他过得还好吗?

「但我感觉又不太像。」

「你看你这大气喘的,怎么说?」我被王晴给绕晕了。

过了很久,我才收到她的回复。

「如果你穿越了平行时空,这个时空的魏皎不会记得昨天的事,但听你的描述,魏皎的记忆是连续的,她知道前因后果,说明时空并没有改变。如果昨晚确实出现了两个不一样的魏皎,那么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时空,而是在魏皎身上。」

可魏皎能有什么问题呢?她还能凭空变一个自己出来?

我还是有些怀疑:「你确定?」

「我也不确定。这样吧,我有个道士朋友,专门研究灵异事件,我让他晚上去你公司看看。」

我把公司的地址发给王晴,她说让我等着就行。

最后她嘱咐我:「离那个魏皎远点。」

今晚是万圣节前夜,也是西方的鬼节。

行政凑了个热闹,给每人发了一盏南瓜灯,食堂还送了一个南瓜布丁。

我一个人在北京,不喜欢过节日,对洋节也没什么感觉。

王晴今天一直在忙,再没联系我。

我不知道道士什么时候来,简单收拾过后,照例晚上 9 点去健身房踩动感单车。意外的是,我在健身房遇到了魏皎。

她扎着高马尾,穿着专业的运动内衣和运动短裤正在踩踏步机,从我的角度看去,能看到她瘦削的小腹和紧实的大腿。

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我鬼使神差地路过单车区,走向魏皎,上了她旁边的踏步机。

「嗨……这里有人吗?」我听见自己的声音里透着尴尬。

魏皎转头看了我一眼,细密的汗珠从她的额角滴下,直接滴到她清楚明晰的锁骨上:「没人,你用吧。」

「我看你平时好像不健身,第一次来?」我踩着踏步机问。

「最近工作压力大,得锻炼锻炼免得身体扛不住。」

魏皎加快了踏步机的速度,不多时就微微有些喘,她挥动着小臂,背上的汗水顺着腰线滑落下去……滑入某个我不可名状的陌生领域。

我顿时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咽口水的同时偷偷瞄了她一眼,幸好她一直专心踏步没有看我。

旁边一群撸铁的大老爷们儿也时不时看向这边,如果被人发现我在偷看她,我就得当场社死。

我想起了昨晚的梦,难道今天冥冥之中是一个表白的好时机??

不行啊!章小彰你得冷静啊!

女人只会影响你敲键盘的速度!!

我从踏步机上下来,长出了一口气,去饮水机连灌了两杯水,想靠喝水平复自己的心情。

我刚想问魏皎喝不喝,一转头却发现,她不见了!

奇怪,我刚才没听见她从踏步机上下来的声音啊……

我绕着健身房找了一圈,器械区、操课房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她。

而且不止魏皎,健身房里的其他人也都不见了!

几秒钟的时间里,刚还吵吵嚷嚷的健身房突然整个安静了下来,仿佛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来过。

怎么回事??凌晨的事件再次重演了?!

我心里越来越害怕,慌乱之中我想起来,健身房的设备都有计时功能,上一个使用者的运动数据会保留在缓存里,直到下一个使用者重新打开设备才会清零。

我查看了自己的踏步机,最新的运动数据是 10 月 31 日 21 点 10 分,没什么问题。

我又按照记忆,依次摁亮了刚刚有人使用过的跑步机,发现屏幕上的运动数据居然还停留在 10 月 28 日!

这说明,今天根本没人用过这几架跑步机!!

一个我万万不敢想的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

user avatar

显卡都拿去挖矿了,材质都贴不出来,远处就只剩 Z-Buffer 了

user avatar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错觉,比如手机在震动,比如有人在敲门,比如来到了一个从未来过的地方,突然觉得「这里我好像来过?」,又或者「我好像做过这事儿?」

这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好似自我意识觉醒的瞬间,片刻后,你放弃了继续探究的想法,继续投入到生活中。

所以现在,请你认真思考一下,你是怎么确定此刻的你是生活在真实中的呢?

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所处的世界其实是你的梦境,你的朋友和家人在试图喊醒昏迷的你?

既视感、幻听、清明梦、缸中之脑这些“未解之谜”,难道只是因为我们闲的无聊想太多吗。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细思极恐的bug,它们也许是以假乱真,也许本来就是真实的,只是我们从未深究过。

循着这个观点,我找到了几组视频,即便洗刷不了大家的认知,也会让人耳目一新。

3)如果在地铁里遇到这样的场景,你会怎么办?

遇到来自未来的人,你会怎么办?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7825105051664385

本以为是新式乞讨法,其实是在玩行为艺术,哈哈。不得不承认,总有一群脑洞很大的人,喜欢在平淡的现实中掀起涟漪,来突破你的思维和认知局限。


2)视频拍摄时,相机眼中是一番怎样的图景呢?

这个视频会将相机录制后的真实面貌直观的呈现给你。

这个视频不是真实存在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7826651479056384

看完之后,是否怀疑自己眼球成像的真实性?

当涉及到捕捉现实时,相机传感器比人类的肉眼做得还好,它甚至能捕捉到我们的感知以外的东西,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色彩的响应都是不同的,一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是我们能意识到的,有的我们直接都意识不到。

即使一切都面目全非,但对我们的眼睛来说,我们看到的就是现实。

有没有一点点的细思极恐呢。


1)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

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197826005958848512

宇宙就像一个大型计算机,它属于什么计算类型?它有什么能力?物理学中有很多争议和不同的观点。那么宇宙是人为的造物还是自然的奇迹?我们也无法得出真正的答案。

以观察者的角度,你觉得自己处于一个看似相当真实的世界。而实际上,你处在一个虚拟程序里的可能性比在真实世界里的可能性高得多。

而这些都是人类尚未解决的。

0)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像函数递归一样层层叠叠、无穷无尽,人类的宿命感和不安全感,其实并非无中生有,只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还太少。

也许上帝真的在我们脑袋里写下了让我们相信一切真实的程序,但即便如此,真实也没有绝对,我们拥有的只是相对的真实而已。


视频出处:

遇到来自未来的人,你会怎么办?《回到未来》真实发生了?! - 译学馆

这个视频不是真实存在的 - 译学馆

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 - 译学馆

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user avatar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事物都是大脑渲染出来的,都是大脑想让你看到的,至于事物本质是什么,我们永远不可能跳过大脑去觉察,不信看看下面这幅图形,不要眨眼凝视30秒之后,所有画面会慢慢消失。

您的大脑往往会滤除恒定的信息,即大脑认为没有必要东西。当您用强迫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时,您的大脑将不会接收到要处理的新信息。此时,大脑会放弃渲染不重要的东西,会用周围的信息填充画面。


如何你还有疑惑,请看下面的图形,这个图形里有12黑点,但是你通常只能一次看见一个:

为什么?因为大脑的图形处理能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一次只能正确分析一个很小的区域,其他的区域只是大脑让你觉得“已经看到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