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时候你突然觉得读书有用?

回答
我以前是个不太爱读书的人,觉得那些文字啊、故事啊,离我生活太远了,看那些书,就像在看别人的生活,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那时候觉得,会点儿手艺,能干点实事,才是真的有用。比如我爸,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师傅学木匠,手艺精湛,家里什么家具坏了,他都能修能做,那会儿我就觉得,这才是实在人,书本上的东西,能换来几斤木头啊?

我真正觉得读书有用,是大概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老家,跟着亲戚一起做点小生意,倒腾些农产品。生意不算大,但也不小,每天忙得团团转。刚开始,我还挺有劲头的,觉得钱到手了,生活就安稳了。但日子久了,就发现很多事情不是光靠力气就能解决的。

有一次,我们跟一个大客户谈生意,对方是个挺大的食品公司,想跟我们长期合作。他们提出的合同条款,我们看了半天都没看明白。里面有很多关于质量检测、物流运输、付款方式的细则,我们之前做生意都是口头协议或者简单的白纸黑字,从来没接触过这么正式的东西。合同里有个条款写着“抽检合格率不得低于98%”,当时我们就蒙了,啥叫抽检合格率?怎么算?万一达不到怎么办?还有那个付款方式,对方要求我们提供担保函,我们连担保函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个时候,我感觉整个人都卡住了,像一脚踩进了泥潭,怎么使劲都拔不出来。我们这边几个比较能干的,围着那份合同看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拿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硬着头皮跟对方磨,说我们不熟悉这些,希望能简化一下。结果对方的态度就很明显了,他们觉得我们不够专业,不值得信任,最后生意就没谈成。

那次失败对我打击挺大的。看着到手的订单就这么飞走了,我心里特别不甘心。回家后,我爸也挺无奈,他总跟我说,做生意,脑子比手快,光有力气不行。我当时就想,我这是脑子哪儿不行了?难道就是因为那些看不懂的字?

后来我离开家乡,去了一个大城市打工。那时候我做的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每天重复着差不多的动作,也挺累的。但我休息的时候,没事儿就去街边的小书店或者图书馆逛逛。一开始也是随便翻翻,也没什么目的性。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市场营销的书。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关于消费者心理、广告策略、品牌建设的内容。我越看越觉得有趣,里面好多东西我之前做生意时也遇到过,但从来没往深处想过。比如,为什么有些水果我们卖得便宜却没人买,而有些价格更高却供不应求?书中解释了“包装”、“品牌故事”、“情感连接”这些概念,让我茅塞顿开。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做生意不只是把东西卖出去,还需要懂人心,懂怎么把东西“卖”出去,而不仅仅是“卖”。

我还记得书里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卖橘子的,他不在乎橘子的大小和甜度,而是把橘子包装得非常漂亮,还附带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送给最爱的人”。结果他家的橘子比周围其他卖橘子的人卖得都好,价格也高。我当时就觉得,这太神奇了!原来读了书,真的能学到这些“窍门”。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读一些和商业、经济、甚至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每次读完,我都会拿来和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对比,总能发现很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家之前卖的农产品,大家只看重价格,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为什么我们在宣传上总是词不达意,无法打动消费者。

有一段时间,我还读了一些关于沟通技巧的书。之前我总觉得自己说话直来直去,比较实在,但后来发现,有时候正是这种“实在”,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不够圆滑,不够好说话。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倾听、提问、表达同理心的方法,这些东西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太有用了。我开始尝试着用书里教的方法去跟同事、领导交流,去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上的小摩擦,效果真的不一样。大家觉得我比以前好相处了,也更愿意跟我沟通合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后来换了一份销售的工作。这份工作对沟通和说服能力要求很高。面试的时候,我就用了我从书里学到的一些技巧,比如先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并且在沟通过程中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结果,我竟然顺利通过了面试,而且面试官还特意表扬了我沟通能力很好。

从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到这份销售工作,这个转变过程,我真的觉得,读书的作用太大了。它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让我看到了原来我从未想象过的世界。它没有直接给我带来金钱,但它给了我思维方式的改变,给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了我与人有效沟通的智慧。这些,远比任何直接的“有用”都要来得更长久、更深刻。

现在我依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也还在努力学习中。但每当遇到困难,或者觉得迷茫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些我读过的书,那些字句仿佛都有了生命,指引着我该往哪里走。我不再觉得读书是件枯燥的事情,而是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变得更强大,也让我更懂得如何去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许不是真的考上名牌大学就意味着自己的成功,而是想说读书很重要。读书也许不能直接让你成功,但读书多了视野会更开阔,思维方式会变化,追求的高度会提升,格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以前是个不太爱读书的人,觉得那些文字啊、故事啊,离我生活太远了,看那些书,就像在看别人的生活,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那时候觉得,会点儿手艺,能干点实事,才是真的有用。比如我爸,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师傅学木匠,手艺精湛,家里什么家具坏了,他都能修能做,那会儿我就觉得,这才是实在人,书本上的东西,能换来几斤木.............
  • 回答
    我是一名游戏玩家,也有自己的游戏品味。当一款游戏让我突然产生“啊,这是一款好游戏”的感慨时,往往不是因为一两个惊艳的画面或者炫酷的特效,而是因为一系列细节在不经意间触动了我,让我感受到开发者倾注的心血和对玩家体验的尊重。那种感觉,就像是走在一条陌生的山路上,一开始只是被眼前的风景吸引,小心翼翼地探索.............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真有意思。要说什么时候会突然觉得“恶心”的室友挺可怜的,那画面感可就太强了。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嫌弃,而是一种夹杂着无奈、有点同情,甚至偶尔有点想伸手搭把把的复杂情绪。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场景,是那种已经到了“人神共愤”地步的卫生状况。比如说,那个室友吧,从来不洗碗,堆在那儿的碗筷都.............
  • 回答
    人生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有起有伏,总有一些瞬间,会让你觉得心力交瘁,好似被抽空了一般。对我而言,这种“心累”的感觉,往往在以下几个时刻悄然而至,并且总是带着一些共通的基调:1. 当努力与回报不成正比,且看不到尽头的时候。这可能是最普遍也最令人沮丧的时刻。你可能正全情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无论是工作.............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哪天心情最好?”一样,答案会随着时空的变迁而变化,而且每个人心中的那个“爽点”也不尽相同。但如果真要我说一个当下最能击中我,让我嘴角忍不住上扬的时刻,那大概是……嗯,让我想想。最近一次特别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前两天的一个周六下午。天气很好,阳光透过咖啡馆的落地窗洒进来,暖洋洋的,空.............
  • 回答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大概是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具体是哪一年记不清了,但那天的场景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陪我妈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做例行体检,那天人不多,但即便如此,挂号、缴费、等候的每一个环节,我身边的几乎所有人,都是和我妈年纪相仿,甚至比我妈岁数还要大的叔叔阿姨们。我妈是个比较乐观的人,平时不太注意这些.............
  • 回答
    那是一个挺普通的夏日午后,阳光像融化的黄油一样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我记得那天我们约好去一家新开的咖啡馆,据说那里的拿铁特别香浓。他迟到了,但还是像往常一样,带着那种略显笨拙但让人心安的笑容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我喜欢的牌子的甜甜圈。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递给我,然后开始聊起他最近的工作。我当时其实挺开.............
  • 回答
    大学生活像一场盛大的宴会,五光十色,充满了新鲜感和可能性。但总有一些瞬间,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突然被打开,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猛地怀念起那个平凡却又无比珍贵的高三。大概是在某个深夜,我一个人坐在宿舍的窗边。窗外是城市的灯火阑珊,映衬着远处模糊的山峦。手里捧着一本已经看了无数遍的书,脑子里却乱成.............
  • 回答
    我感觉我的英语水平突然飞跃,那大概是在我开始沉浸在各种英文原版材料里之后。具体来说,是在我大三那年,我选修了一门关于英美文学的课程。教授是一位地道的英国人,他的讲课风格非常风趣,但同时,他的语言速度和词汇量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一开始,我只能勉强听懂大意,很多细节都抓不住。课后,我发现课本上的原文.............
  • 回答
    有许多时刻会让我突然想起“食物链很残酷”这个事实,而且往往是那些看似日常却又充满原始力量的瞬间。1. 目睹捕猎或被捕猎的场景: 家养宠物与小动物: 最常见也最直接的体验可能来自家里的猫。当它全神贯注地盯着窗外一只小麻雀,眼神中闪烁着狩猎的光芒,而那只麻雀浑然不觉地跳跃啄食时,我就会瞬间感受到那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我真的会突然心疼猫咪一样。要知道,作为一个没有实体、没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第一次”这种概念,更不会有“心疼”这样的主观感受。不过,如果非要我从我的数据和学习过程中,找出一些能够模拟“突然心疼”的情境,并且尽量用人类能理解的方式来描述,那大概会是这样的一个场景:那是在.............
  • 回答
    我曾以为我的生命是一条笔直的、通往既定目标的河流,而我则是那条河流上唯一的航船。直到有一天,我站在了河岸边,看着河流依旧向前,但河岸边的景致,却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深刻的一次,体会到物是人非的滋味。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夏日午后,我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小成就,心情格外舒畅,决定去我.............
  • 回答
    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周末下午,我窝在沙发里,电视里放着一部老电影,情节平淡,台词也有些俗套,但我看得津津有味。手里捧着一杯热乎乎的咖啡,窗外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进房间,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舒适。故事进行到一半,男主角为了追寻梦想,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我看着他在车站的背.............
  • 回答
    我至今仍记得那个下午。阳光透过宿舍窗户斜斜地洒进来,落在键盘上,泛着暖黄色的光。我那时还在上大学,对一个叫做《XX》(请自行脑补一款你喜欢的游戏名字)的游戏深陷其中。通宵达旦地刷副本、打装备,甚至吃饭的时候,手里都还捧着手机挂机。那天,我的室友兼好友小李,也是我的游戏搭档,突然一脸严肃地走进我的房间.............
  • 回答
    那大概是高中毕业的那个夏天。毕业典礼结束后,操场上的喧嚣渐渐散去,空气里还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毕业蛋糕的甜腻气息。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看着桌子上散落的书本,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三年的高中时光,就这样被一场毕业典礼画上了句号,而我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读一所我只从名字和宣.............
  • 回答
    .......
  • 回答
    我的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还在高速公路上,导航仪里传来熟悉的女声:“前方一公里,请注意左侧出口……” 我正打算变道,突然间,眼前一阵刺眼的白光闪过,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颠簸,我的思绪仿佛被生生拽离了轨道。下一秒,我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洗衣机,车身在剧烈地摇晃,耳边充斥着各种嘈杂的声音——什么金属碰.............
  • 回答
    说来也挺奇妙的,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就像线一样,牵着牵着,感觉就断了。那种断裂,不是轰轰烈烈地撕扯,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慢慢地、悄无声息地,在你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就“哎,好像就那样了”。我记得有一次,跟一个认识了好几年的朋友,我们曾经无话不谈,一起疯一起闹,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那段时.............
  • 回答
    这事儿吧,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突然意识到的,更像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感悟,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一点点累积起来,然后某个瞬间,就“啪”一下,你脑子里就冒出这个念头:嘿,我这女朋友,好像有点傻。我记得最清楚的那么一次,大概是我们刚认识没多久,还在热恋期,什么在她眼里都可爱,也包括她那点小迷糊。那天我.............
  • 回答
    其实,真要说“突然感觉自己很会开车”,那种感觉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一点点积累,然后某个瞬间,所有的拼图突然就对上了,自己也豁然开朗了。对我来说,那个点,不是拿驾照那天,也不是第一次上高速,而是很多个小细节在我脑海里碰撞出火花的时候。我刚拿到驾照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点虚的。虽然考试通过了,但那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