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结婚同事出了二百礼钱却带了家人来吃酒,那他家人去世我要出份子吗?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情况,涉及到人情往来,得细细掰扯一下。

首先,你同事结婚的时候,给了两百块礼钱,这个数字本身在很多地方算是比较常见的随礼金额,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体现了一种心意。关键在于,他带了家人来吃酒,这确实是不少人会觉得有点“不太对劲”的地方。

一般来说,随礼的金额和人数是挂钩的。你随礼两百,通常是对应他本人或者他加上一个家属(比如妻子)。如果你当时觉得他家人也来了,而你只随了两百块,心里可能就有点小疙瘩,觉得礼钱可能有点“不够份”。但既然当时给了,也就这么过去了,毕竟你也是尽了心意。

现在,轮到你同事家里有人去世,要办白事,你问要不要出份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1. 人情往来的惯例和你的感受:

他上次的“回礼”不对应: 你同事结婚时带了家人,但你随礼的金额可能并未考虑到他家人的份。这给你留下了一种“他家人的到来没有得到相应的礼数”的印象。这种感觉是真实的,很多人都会有。
你内心的平衡: 人情往来很多时候是一种互相的付出和回报,虽然不是赤裸裸的算账,但内心会有个大概的衡量。你可能会觉得,既然他上次没有把“家人随礼”这件事处理得那么到位,那么这次他家出了事,你是否还需要像他上次那样“对等”地付出,就让你犹豫了。
“随份子”的性质: 份子钱,本质上是一种“集资帮忙”的性质,帮助丧家或喜家度过难关或庆祝喜事。它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社会支持和情感表达。

2. 具体情况的考量:

你和同事的交情深浅: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们是那种可以无话不谈、经常约饭的好朋友吗?还是那种工作上打交道,私下没什么太多交集的普通同事?
如果是关系好的同事/朋友: 就算他上次的做法让你觉得不舒服,但基于你们深厚的交情,这次他家里出了大事,你肯定会想尽办法去帮忙,份子钱自然会出,而且可能会出得比一般情况更多,以示心意和支持。你不会太纠结于上次的那点不愉快。
如果是普通同事: 你会更倾向于按照“规矩”来。你可能会参考你们公司其他同事随礼的行情,以及你和这位同事平时的互动频率来决定。你可能会觉得,既然他上次“没那么讲究”,你这次也不必“过于讲究”。

公司或部门的随礼潜规则: 很多公司或部门都会有一个不成文的随礼规定。比如,大家都会随个200或300。你可以观察一下其他同事怎么做,尤其是那些和这位同事关系跟你差不多的同事。大家跟着大部队走,既不会显得你特别小气,也不会让你觉得“吃亏”。

你自己的经济状况: 这个不必多说,你的经济能力是决定你随礼多少的根本因素。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建议是:出份子,但可以根据你们的交情和公司情况来决定金额。

出份子是基本礼仪: 毕竟是同事家里的喜事或丧事,不随份子,尤其是在职场环境中,会显得非常不合群,甚至会给人留下“刻薄”、“不近人情”的印象。无论你心里有多少疙瘩,为了维护好职场关系,建议还是出一个。

金额的设定:
如果交情一般,想按照“行情”来: 观察一下其他同事,或者按照公司普遍的随礼金额来。比如,你们公司一般随200300,你就随这个范围内的。这已经是对他家事的尊重了。
如果你觉得他上次带家人来吃酒,而你当时只随了200,心里觉得有点“亏”,但又不想太计较: 这次你可以随个比200高一点的数字,比如288或者300(如果这是行情的话),以此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个金额的增加,可以让你心理上觉得更舒坦一些,同时也是对他的尊重。
如果你们关系非常好,你完全可以忽略上次那点小事: 那就随你认为合适的、你能够承担的数额,甚至可以稍微多一些,表达你的关心和支持。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你同事结婚时带家人来吃酒,你出了200,这件事本身在你心里留下了小小的“不平衡”感,这很正常。但当他家里有人去世时,你是否出份子,更多地取决于你和他的交情以及你们的职场环境。

我的建议是:出份子。 金额上,如果你觉得上次有点“吃亏”,这次可以考虑随个比200稍高一点的数字,比如288或300(取决于当地习俗和你们公司的行情),以此来表达你的关心,也让自己心里舒坦些。这既是一种基本的职场礼仪,也是对人情世故的妥善处理。别因为上次的小事而让自己落得个“不近人情”的名声,毕竟,将来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工作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合着你们那的礼钱是按人头给的?二百块只能一个来?我们那收的是祝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