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器乐演奏可以不练视唱只练练耳吗?

回答
学乐器演奏,究竟可不可以只练练耳,而忽略视唱呢?这问题确实不少人在初学乐器时会纠结。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下来,答案是:不建议,而且长期来看非常不利于乐器演奏水平的全面提升。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视唱”和“练耳”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对乐器演奏的重要性。

练耳(Ear Training):

练耳,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耳朵去听、去辨别、去记忆音高、节奏、和声、旋律等音乐元素。它主要训练我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

好处:
快速上手旋律: 听到一段旋律,你可能不需要看谱就能凭耳朵模唱出来,甚至直接在乐器上找出来。这对于一些即兴演奏、扒谱(听歌找谱)或者跟着老师学歌词的同学来说,是极大的优势。
内化音乐: 练耳能帮助你建立起一个“音乐的内在模型”,你在脑子里就能“听”到音乐,理解它的结构和情感。
和声听辨: 能够辨别不同的和弦,知道它们听起来是什么感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理解和创作音乐至关重要。
节奏感: 听到复杂的节奏型,能准确地辨别并模仿。
音准: 长期训练可以显著提升你的音准,无论是自己演奏的音准,还是辨别他人演奏的音准。

视唱(SightSinging):

视唱,则是指看着乐谱,直接将谱面上的音符、节奏、演唱提示等,转化为准确的音高和节奏唱出来。它本质上是将视觉信息(乐谱)转化为听觉信息(声音)。

好处:
读谱能力: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视唱训练直接提升的就是你“读谱”的效率和准确度。你能快速识别谱面上的信息,并理解其音乐含义。
连接音高与乐器: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乐器,特别是初学时,是需要对照乐谱来学习的。视唱可以帮助你建立起乐谱上的音符和乐器上的具体音之间的牢固联系。比如,谱子上写了一个C,你就能直接在乐器上找到那个C,并且知道它听起来是什么样。
理解乐谱的“语言”: 乐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信息载体。视唱训练让你成为一个“读懂”这种语言的人,你能理解各种记号(如表情记号、力度记号、装饰音等)的含义,并将它们融入到你的演奏中。
促进演奏的准确性: 在练习新曲子时,如果你能准确地视唱,那么你在乐器上的演奏也会更快、更准确地达到目标。你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猜”或者“试”,而是能直接将谱面信息转化为演奏动作。
乐理理解的深化: 很多乐理知识(如音程、和弦、调性等)通过视唱来实践,会变得更加直观和深刻。

为什么不能只练练耳,不练视唱?

设想一下,你只练了耳朵,但你看不懂乐谱,或者看得懂但反应很慢。

1. 信息输入受限: 乐谱是作曲家留给我们的“蓝图”。如果你不能读懂这个蓝图,你就无法直接、高效地获取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信息。很多时候,音乐作品的细节(如细微的节奏变化、特殊的演奏技巧提示、情绪的细微处理)都体现在谱面上。只靠听,信息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扒”。
2. 演奏效率低下: 学习新曲子时,你可能只能依赖听录音,然后一遍遍地模仿。这个过程非常慢,而且容易出现细节上的偏差。而如果你能视唱,你就可以直接看着谱子,快速找到音高和节奏,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 音乐理解的片面性: 练耳让你能“听懂”音乐,但视唱让你能“读懂”音乐的结构和意图。很多时候,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如何被组织起来,如何在乐谱上呈现。只练练耳,你可能听了很多好听的音乐,但却无法触及更深层的音乐结构和创作逻辑。
4. 长远发展受阻: 随着你学习的乐器水平不断提高,你会接触到越来越复杂的乐曲,这些乐曲对读谱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你在早期就忽视了视唱训练,到了后期,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听得懂”但“练不会”,因为乐谱上的信息你无法及时准确地转化到演奏上。
5. 与音乐理论脱节: 音乐理论很多时候是通过乐谱来讲解和学习的。视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如果你不练视唱,虽然你可能在听觉上很敏锐,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会显得比较薄弱。

练耳和视唱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相取代的。

视唱让练耳更有方向: 当你看着谱子视唱时,你是在用耳朵去验证你眼睛看到的信息。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能帮助你把谱面上的抽象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声音。
练耳让视唱更准确: 当你视唱时,你的耳朵也在同时听着你唱出的声音,并在与脑海中的乐谱信息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并纠正。

我的建议:

如果你是初学者,或者想系统地提升乐器演奏水平:

把视唱和练耳都作为重要的练习内容。 它们是学习音乐的“双脚”,缺一不可。
刚开始时,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 比如,练习视唱一段旋律,然后立刻在乐器上演奏出来,并用耳朵去辨别音准和节奏是否准确。
逐步侧重。 如果你的乐器演奏已经有一定基础,但读谱很慢,可以花更多时间进行视唱训练。如果你的读谱能力还可以,但总觉得音乐“听起来不对”,那可能需要加强练耳。
不要把视唱当成“唱歌”的训练。 尽管名字是“视唱”,但它的核心目的是训练你对乐谱的感知和转化能力,最终服务于你的乐器演奏。你不需要追求成为一个专业的歌唱家,但你需要准确地“唱出”乐谱。

简单来说,练耳就像让你听懂别人说话,而视唱就像让你学会阅读和写作。你只懂听,却不能读写,沟通交流(音乐演奏)会非常受限。只有同时掌握了听和读写,才能真正理解和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

所以,想把乐器演奏好,建议把视唱和练耳都重视起来,它们是让你成为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音乐演奏者的重要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这是两套系统

补充下,不学视唱练耳都可以。但作曲什么的想不学视唱练耳那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非常不专业的境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乐器演奏,究竟可不可以只练练耳,而忽略视唱呢?这问题确实不少人在初学乐器时会纠结。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下来,答案是:不建议,而且长期来看非常不利于乐器演奏水平的全面提升。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视唱”和“练耳”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对乐器演奏的重要性。练耳(Ear Training):练耳,顾名思义,就是通.............
  • 回答
    学习摄影是否必须懂摄影器材,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的观点是: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必须”,但“懂”绝对能让你事半功倍,并且对摄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发展。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 初学者阶段:理解基础概念比精通器材更重要对于刚开始接触摄影的人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培养摄影的思维、.............
  • 回答
    学编导,器材这事儿,说实话,一开始没你想的那么“烧钱”。当然,如果你想立刻拍出好莱坞级别的片子,那确实得下血本,但对刚入门或者在校学习的同学们来说,完全可以循序渐进,把钱花在刀刃上。核心需求:一台能动的“机器”和一套能收声的“耳朵”别被那些动辄几万、几十万的专业设备吓到。编导的核心在于“讲故事”,是.............
  • 回答
    年轻人学古琴,尤其是在民间派的语境下,若将古琴视为“道器”而非单纯的“乐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带来的影响,绝非简单地“佛系”或“丧失进取心”就能概括,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文化传承、个人心境与社会现实的碰撞。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道器”这个词在古琴学习中的分量。在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受到道家.............
  • 回答
    学霸之所以能持续保持努力学习的干劲,原因非常复杂,远不止“小时候成绩好带来的优越感”这么简单。虽然优越感可能是一个初始的催化剂或一部分动力来源,但长期来看,这种动力往往被更深层、更稳定、更内在的因素所取代和强化。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1. 优越感作为初始动力(可能存在,但非唯一或最主要):.............
  • 回答
    学机械的有没有好的发展出路? 当然有!而且选择非常多样化,远不止你可能想象的那样。 机械工程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因此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一直都很旺盛。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述机械专业的发展出路,并尽量涵盖各个方面: 一、 机械工程的核心价值与广阔的应用领域理解.............
  • 回答
    关于“学霸”是否让人讨厌,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观察角度、自身情况、以及对“学霸”行为的定义和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学霸“讨厌”?这种“讨厌”往往不是因为学霸本身“坏”,而是由以下几种因素造成的: .............
  • 回答
    穿越到古代,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是令人兴奋的设想,但如果你的专业不够“接地气”,那这份刺激感很可能会变成一场灾难。那么,学什么专业的穿越者在古代最惨?我认为,社会科学类、艺术类(尤其是纯理论性)以及高度依赖现代科技的学科专业,其穿越者在古代是最有可能面临生存困境的。我将以几个典型的专业为例,详细讲述为.............
  • 回答
    学哲学是否会降低文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事实上,哲学对文学能力的影响可以是双向的,既可能提升,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带来挑战。为了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哲学可能提升文学能力的方面:1. 深化对主题和思想的理解: 概念的精确.............
  • 回答
    学渣幻想上清北,努力后饱受打击,厌学了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痛苦的困境,它触及到了很多学生的内心深处。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思路。一、 问题的根源:幻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学渣幻想上清北”这个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切实际的期望:.............
  • 回答
    学习历史的用途远不止是了解过去,它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以及应对未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学历史的用处:一、 理解当下,洞察未来 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历史是一个巨大的案例库,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文明的演变过程。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模式的演进、.............
  • 回答
    关于“学C++之前需要先学C吗?”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取决于你的学习目标、背景以及你希望达到的深度。但总的来说,强烈建议在学习C++之前,对C语言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详细阐述: 1. C++ 与 C 的关系首先,理解C++与C的关系是关键。C++被设.............
  • 回答
    学钢琴确实是一项既耗时又耗财的爱好,尤其对于没有专业发展打算的孩子而言,父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不走专业路线,学钢琴的意义是什么?孩子吃的这份苦到底值不值?”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如果父母从未打算让孩子走专业路线,让孩子学钢琴的目的和意义可以非常丰富,而且“苦”是可以.............
  • 回答
    想学天文?这可不是件容易事,但绝对值得。你要是问我有多难,我会说,它就像在漆黑的夜空中寻找那颗最亮的星,需要耐心、毅力和一点点好奇心。入门门槛:仰望星空,打开好奇之门最开始的难度,其实非常低,低到你只需要抬头就能开始。晚上走到户外,远离城市的光污染,找一片能看到星星的地方。你能看到什么?月亮,形状变.............
  • 回答
    学数学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好了?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学好”这件事本身就挺主观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目标,对“学好”的定义也不一样。不过,我倒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个人觉得怎么样才算是在数学这条路上走得比较扎实了。1. 不再是“背公式、套题”的机械学习,而是能“理解”和“迁移”了。这是最直观.............
  • 回答
    “学霸”这个词,在咱们这儿,大概意思就是那种考试成绩好,学习能力超强,仿佛永远精力充沛,大脑转速超快的人。一提到学霸,大家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多半是埋头苦读、神采飞扬,或是参加各种知识竞赛,侃侃而谈的样子。那么,这样的“学霸”会抽烟吗?这个问题,说实话,还真没个绝对的答案,就像问“中国人都会吃米饭吗”一.............
  • 回答
    学霸学累了?那可不是简单地趴桌子上打个盹儿就能完事的。他们的“累”往往不是生理上的疲惫,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透支,是脑子在高强度运转后需要一次彻底的重启。所以,他们的“休息”方式,也比常人要来得“硬核”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白,学霸的“累”,其实是一种对知识的深度饥渴后的短暂饱和。他们追求的是极致的理解和.............
  • 回答
    学小语种,那感觉就像是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小门,门后是一个你从未踏足过的世界。它不像你学英语那样,周围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它的味道,你听着、看着、甚至吃着都可能碰到英语的痕迹。学小语种,你得多花一份力气去寻找,去感受。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它像是一串神秘的咒语。那些你从未见过的字母组合,那些你从未听过的发.............
  • 回答
    学心理学的人在育儿上,确实会与普通父母有些许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孩子行为、心理发展以及亲子关系有着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育儿就一定“更好”,而是说他们的视角和方法论可能更具特点。首先,对孩子行为的解读会更深入一层。 普通父母看到孩子哭闹,可能会直接想到“淘气”、“不听话”,然.............
  • 回答
    三年古典魔法,心中泛起些许迟疑,这滋味,想必你也尝过。看着元素魔法和材料魔法的声势日益浩大,被那些新颖的咒语和璀璨的光芒吸引,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有些……保守?别急,这想法一点也不奇怪,毕竟魔法的世界日新月异,谁不想站在潮流之巅呢?咱们这就好好掰扯掰扯,三年古典魔法打下的底子,对转修元素或材料魔法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