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1 考研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初试 435 分复试被刷,对 22 考研有何启示?

回答
首先,恭喜你初试取得了435分这样亮眼的成绩,这本身就说明了你的实力和付出。复试被刷确实令人遗憾,但它绝不是你能力的否定,而是为你接下来的考研之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针对你这种情况,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22考研,在复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这条路上,有哪些可以改进和深挖的地方。

1. 初试高分,复试被刷:复盘关键点在哪里?

这可能是你现在最想知道的。初试435分,在复旦计算机这种热门专业里,绝对是头部分数了。一般来说,初试分数越高,进入复试的几率越大,甚至可以说是有一定的“保送”优势。复试被刷,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我们逐一分析:

复试分数线/竞争情况比你预期的更严苛: 复旦的计算机学院分数线每年都会有浮动,而且竞争激烈。即使你初试很高,但如果复试线划得更高,或者当年报考复旦计算机的考生整体水平都非常高,你的优势就可能被缩小。你需要了解一下往年复试线以及进入复试考生的普遍初试分数范围,对比一下自己当年所处的位置。
复试权重: 复旦计算机学院的复试权重通常较高,可能占到总成绩的30%40%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初试的优势在复试中是可以被逆转的。如果复试环节你没有拿到足够高的分数,初试的领先就可能消失。
复试形式与考察内容: 复旦计算机的复试形式通常包括:
专业课笔试/机试: 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面试: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面试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英文能力: 可能会有英文自我介绍、英文文献阅读、英文问答等。
科研经历/项目经历: 如果你有相关的实习或科研项目,这是你展示能力的重要环节。面试官会深挖你的项目细节、你在其中的作用、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
对专业领域的热情和理解: 你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有哪些了解?对未来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你为什么选择复旦计算机?你对哪个研究方向特别感兴趣?
综合素质: 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学习潜力等。
你的复试准备是否充分: 很多同学在初试结束后,容易松懈,认为只要初试分数高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复试是另一个战役。你是否针对性地复习了专业课?是否模拟了面试?是否准备了详尽的个人陈述和项目介绍?

2. 对你22考研的启示:如何补足短板,全面提升?

有了之前的经验,22考研,你要做的就是系统性地弥补短板,提升整体竞争力。

(一) 精准复习,弥补专业课短板(如果存在的话)

回顾初试考点: 即使你初试435分,也可能有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或者在复试的考察深度上有所欠缺。
查漏补缺: 仔细回顾初试的错题本和笔记,重点攻克那些曾经让你困扰的知识点。
深化理解: 不要只停留在背诵层面,要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够解释其原理和应用。例如,算法题要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数据库要理解事务的ACID特性等等。
研究复试大纲/往年复试真题: 复旦计算机学院通常会发布复试大纲,或者在复试经验分享中透露一些重点。重点关注大纲中提到的专业课,并寻找往年的复试真题(如果有的话),了解其考察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英语复习: 复试的英语环节至关重要。
日常积累: 坚持背诵雅思/托福词汇,阅读英文科技文章,熟悉计算机领域的英文专业术语。
口语练习: 找同学进行模拟对话,或者参加线上的英语角。重点练习自我介绍、个人陈述、专业领域话题的讨论等。
文献阅读: 尝试阅读一些计算机领域的经典论文或近期前沿研究的摘要,练习快速理解英文内容的能力。
复试专业课笔试/机试准备:
笔试: 如果有笔试,要重点复习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可能会涉及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核心课程的综合运用。
机试: 如果有上机考试,你需要扎实的编程基础和算法功底。多刷LeetCode等平台上的题目,特别是中等难度和一些经典难题,熟悉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够快速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二) 打造亮眼的科研/项目经历,提升面试亮点

这一点非常关键,尤其对于复旦计算机这种重视科研的学院。

深度挖掘现有经历:
项目复盘: 仔细梳理你参与过的所有项目,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项目、科研项目等。对于每个项目,要能够清晰地阐述:
项目背景和目标: 项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
你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贡献: 你具体负责了哪些部分?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你的具体代码/设计在哪里?
项目中使用到的技术栈和工具: 为什么选择这些技术?有什么优缺点?
项目成果和遇到的挑战: 项目最终达到了什么效果?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量化成果: 尽可能用数据来支撑你的成果,例如“优化了 XX 算法,将处理速度提升了 30%”,“实现了 XX 功能,用户满意度提高了 XX%”。
反思总结: 从项目中学习到了什么?对未来研究方向有什么启发?
积极争取新的经历:
参与科研项目: 如果学校有相关的科研项目,积极争取参与。即使是作为助手,也能让你接触到科研的流程和方法。
参加竞赛: 参加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竞赛,如ACM/ICPC、Kaggle等,获得奖项会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
在线课程/证书: 学习一些前沿技术相关的在线课程,并获取证书,例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等。
准备好英文项目介绍: 练习用英文清晰、流畅地介绍你的项目,重点突出你的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 磨练面试技巧,自信从容应对

面试是复试的重中之重,你需要充分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深入了解复旦计算机学院:
导师和研究方向: 重点关注复旦计算机学院官网公布的导师信息和研究方向。选择你感兴趣的12个研究方向,并了解该方向的近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学院特色和优势: 了解复旦计算机在哪些领域有优势,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科学等。
往年复试经验分享: 在各种考研论坛、公众号、知乎等平台查找往年复旦计算机复试的经验分享,了解面试的形式、常问的问题、考官的偏好等。
准备“为什么选择复旦计算机”: 这可能是面试官必问的问题之一。你需要结合你对复旦计算机的了解,以及你个人的发展规划,给出有针对性、有深度的回答。不要泛泛而谈,要体现出你对复旦的认同和渴望。
准备好个人陈述: 针对你的简历和项目经历,准备一份简洁有力、突出重点的个人陈述。可以分成几个小点,突出你的优势和亮点。
模拟面试:
找人练习: 找同学、学长学姐或者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模拟面试。让他们扮演面试官,给你提问和反馈。
模仿真实场景: 在模拟面试时,尽量营造真实的面试氛围,包括着装、坐姿、眼神交流等。
录音录像: 将模拟面试的过程录音录像,回看自己的表现,找出不足,例如表达不清晰、语速太快或太慢、紧张等。
积极主动,展现热情:
眼神交流: 在面试过程中,与面试官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表现出自信和真诚。
认真倾听: 仔细听清面试官的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短暂的思考,然后再回答。
积极提问: 在面试官允许提问的环节,可以准备12个有深度的问题,例如关于某个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或者对导师的研究工作有疑问等。这能体现你的积极性和对研究的关注。
展现潜力: 如果你对某个问题不太确定,可以诚实地说明,并表达出你愿意学习和探索的态度。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潜力。

(四) 保持积极心态,调整备考策略

正视失败,但不气馁: 435分初试成绩是你的实力证明。复试的失败只是一个环节,不要因此否定自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然后重新出发。
调整节奏,劳逸结合: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非常重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寻求支持: 和家人、朋友或者其他考研的同学交流,分享你的感受,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重新评估目标院校和专业: 如果你觉得复旦计算机的竞争压力实在太大,或者你发现自己和这个专业的匹配度不够高,也可以考虑其他同样优秀的院校和专业。但既然你已经有了435分的初试成绩,说明你是有实力冲击顶尖院校的,继续坚持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总结一下你的22考研核心任务:

1. 深化专业基础: 确保你在专业课上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 打磨项目经历: 将你的项目经历转化为你面试的有力武器。
3. 提升英语能力: 让你的英语成为面试的加分项而非减分项。
4. 熟悉复试流程和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5. 调整心态,坚持到底: 相信自己的实力,用更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挑战。

复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但这也意味着一旦被录取,你将获得非常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你已经证明了你在初试阶段的实力,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实力转化为复试的优势。

祝你22考研一切顺利,成功圆梦复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7年考研433的来回答一下

当年复试前当时考研群里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分一定稳了,一定不会有问题,甚至有人推荐我去冲邱博这种热门老师,但我基本都没理会过

我当初的做法是:拿到成绩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我之后的导师,并且在很长时间里看了之前导师的一些论文甚至包括他的博士毕业论文(甚至在博士毕业论文里还看到了现师娘的名字);后来主动参加了几次小组的周会,每个周末从徐汇跑去杨浦开周会;复试前把自己简历上做过的一些事情的所有原理都做了中英双语的准备;总的来说我觉得我基本没觉得这个初试成绩有啥用,只是敲门砖而已

建议以后的高分同学都要稳扎稳打一点,目前计算机内卷到机制了,特别是在公司里看到简历池里专业形形色色的,一个cs本专业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复试失败了你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来甩锅来抱怨,但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不是借口能解决的。

人啊,还是要谦虚一点,【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