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用笔和纸就能玩的简单游戏有哪些?

回答
好啊,没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个经典,用一根笔、一张纸就能乐呵半天的游戏。这种游戏的好处就在于,不管你是在学校课间,还是在家无聊,或者跟朋友聚会,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就能立刻开启欢乐模式。而且这些游戏通常规则简单,但玩起来却能发挥各种脑洞,绝对是打发时间的最佳拍档!

咱们就从最最经典的几个开始说起哈:

1. “井”字棋(TicTacToe)—— 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玩意儿绝对是笔纸游戏里的鼻祖级别了。它的魅力在于它的简单和出人意料的策略性。

你需要准备:

一张纸
一支笔

怎么玩:

1. 在纸上画一个“井”字,也就是由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交叉组成的九宫格。
2. 两个人轮流落子。一个人用“X”,另一个人用“O”。
3. 你的目标是让自己的三个棋子在横、竖、斜任意一条线上连成一条直线。
4. 谁先连成直线,谁就赢了!如果九个格子都填满了,但没有人连成直线,那就是平局。

为什么它好玩:

别看它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可大了。如果你一开始就想抢占中间的位置,那对手的应对就非常关键。一个不小心,对手就能设下“两点一线”的陷阱,让你防不胜防。而且,就算你棋艺高超,遇到同样厉害的对手,一场平局也是常有的事,那种拉锯战的感觉,挺有意思的。

小贴士:

如果你想增加难度,可以尝试一个3x3之外的更大的棋盘,比如4x4或者5x5,同样是连成你设定的那条直线就赢。这样一来,策略性就大大增加了,对手需要考虑的地方也更多了。

2. “战舰”游戏(Battleship)—— 猜猜我的藏宝图

这个游戏我小时候玩得可多了,每次都像在打一场海上狙击战一样刺激!

你需要准备:

两张纸
两支笔

怎么玩:

1. 各自准备战场: 两个人每人拿一张纸,在纸上画两个10x10的格子。一个格子用来“部署你的战舰”,另一个格子用来“记录你对敌方的攻击”。
2. 摆放战舰: 在你自己的“部署战场”上,你可以秘密地摆放你的战舰。通常会有不同长度的战舰,比如一艘航空母舰(占5格)、一艘巡洋舰(占4格)、两艘驱逐舰(各占3格)和一艘潜艇(占2格)。战舰可以横着放,也可以竖着放,但不能斜着放,也不能互相重叠。
3. 开始攻击: 轮流进行。你喊出对方格子里的坐标(比如“A5”、“G8”),然后对方会告诉你他战舰的位置有没有中弹。
如果打中了,对方会说“命中!”(Hit)。
如果没打中,对方会说“未命中!”(Miss)。
4. 记录战况: 中弹的格子在你的“攻击记录表”上标记为“X”,未命中的格子标记为“O”。同样,对方也会在自己的“攻击记录表”上记录你的攻击结果。
5. 击沉战舰: 当你成功命中了对方的某一艘战舰的所有格子,对方就会告诉你“击沉了!”(Sunk)。
6. 游戏目标: 第一个将对方所有战舰全部击沉的玩家获胜。

为什么它好玩:

这个游戏最考验的就是你的逻辑推理和概率计算能力。你每一次的“命中”都给了你宝贵的信息,你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推测出战舰可能的位置,然后有策略地继续攻击。那种从零散的“命中”信息中抽丝剥茧找出敌方战舰的过程,真的特别有成就感!而且,谁的战舰摆放得更隐蔽,谁就有可能让对方“望洋兴叹”!

小贴士:

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你可以给战舰起名字,或者在纸上画上一些简单的海浪和岛屿作为背景。
玩了几次之后,你也可以尝试增加更多种类的战舰,或者改变格子的大小,让游戏更有挑战性。

3. “画图猜词”(Pictionary / Charades with Drawing)—— 灵魂画手 VS 脑洞大开

虽然“画图猜词”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像大型派对游戏,但我们用笔和纸玩,其实就是一种简化的版本,依然乐趣无穷。

你需要准备:

一张纸(最好是写字条或者小纸片)
一支笔
一个可以写字的容器(比如帽子、碗,或者直接放在桌子上)
两个人以上(人越多越热闹)

怎么玩:

1. 准备词语: 每个人在小纸条上写下一个词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成语、电影名等等),然后折好,放进容器里。
2. 分组(可选): 如果人少,两个人就可以玩。如果人多,可以分成两组。
3. 抽词画图: 一组(或一个人)派一个代表。这个代表从容器里抽一张纸条,看看上面的词语,然后开始在另一张大纸上画画。
4. 猜词时间: 这位代表只能通过画画来表达词语的意思,不能说话,也不能用手势(这是跟真正的“比手画脚”的区别)。他的队友(或者对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这个词语。
5. 计分: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猜对了,画图的人所在的小组(或个人)得分。如果没猜对,对方小组(或个人)可以尝试抢答一次,猜对也得分。
6. 轮换: 接着换下一组(或下一个人)抽词画图。
7. 游戏结束: 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或者一个得分目标,先达到目标的小组获胜。

为什么它好玩:

这游戏绝对能检验你和朋友的默契程度和“灵魂画技”。有的时候,你觉得你画得天衣无缝,对方却一脸懵逼;有的时候,你随便两笔,朋友就能秒懂。那种因为画得太抽象而被嫌弃,或者因为画得太生动而被夸赞的感觉,都特别有意思。而且,遇到那些非常抽象的词语,比如“思念”、“梦想”之类的,那真是要脑洞大开,挑战极限了!

小贴士:

为了增加难度,可以规定画画的时间特别短,比如30秒或者1分钟。
词语的难度也可以自己调整,初学者可以选一些比较具体的名词,进阶玩家可以挑战成语、俗语或者电影台词。
画完之后,可以互相点评一下对方的画作,也挺好玩的。

4. “点点乐”(Dots and Boxes)—— 填满你的格子

这个游戏看起来非常朴实无华,但玩起来却特别磨人,而且往往会出人意料。

你需要准备:

一张纸
一支笔

怎么玩:

1. 画满点阵: 在纸上画一个由很多点组成的点阵,比如一个10x10的点阵。点与点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2. 两人轮流画线: 两个人轮流用笔连接相邻的两个点,形成一条横线或竖线。
3. 完成正方形得分: 当你画了一条线,正好完成了一个1x1的正方形(也就是由四条线围成的那个小方块)时,你就填上自己的标志(比如用自己的名字缩写或者一个简单的符号),并且获得一次额外的画线机会。
4. 游戏目标: 最终,谁填满的正方形越多,谁就赢了。

为什么它好玩:

这个游戏最巧妙的地方在于,它会让你陷入一种“防守与进攻”的纠结中。你不想给对手创造完成正方形的机会,但有时候为了避免给自己挖坑,你不得不画一条“送分线”。到了游戏后期,纸上密密麻麻的线和方块,就像一张复杂的棋局,每一次落笔都要深思熟虑。而且,有时候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走法,可能就会在你完成最后一个方块的时候,让你赢对手好多格!

小贴士:

可以尝试不同大小的点阵,点越多,游戏时间越长,策略性也越强。
在游戏开始前,可以约定好,最后一条线完成正方形算谁的。

这些游戏都是我个人觉得特别经典、特别耐玩的。它们不需要复杂的道具,也不需要高深的技巧,但却能让你和朋友(或者自己)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下次无聊的时候,不妨拿出笔和纸,试试看这些古老又充满乐趣的游戏吧!保准你能玩出新花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初中的时候自己开发了一个纸上游戏,当时风靡一时,概括一下就是操作性军事策略攻防游戏,这个光靠描述很难想象,我稍后画图细述

--------------------------------------------------------------------------------------------------------------------------------------------

既然大家都觉得发明这个词用得不妥,那我改成开发好了,本来就是没有任何外界信息下自己独立完善的一个玩法,你们要是觉得我侵犯了你们的童年我也理解,但是"开发“是我的底线,要是觉得不是好答案请反对+没有帮助,实在要纠结这些字眼我就只能关闭评论,谢谢。

工具很简单,纸跟铅笔,一定要是铅笔,至于2B还是HB影响不大,硬度高点,摩擦小点的更好吧。我手边暂时没有铅笔,所以用水笔代替来讲解。

第一张图

1.我做的这个游戏与其他纸上游戏比较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操作性”,其他答案无一例外都是只具有策略性的游戏。这张图的意思很简单,用这种方式把笔弹射出去会有一道痕迹,力道,姿势的控制会有不同的方向,长度,深浅。铅笔头钝了之后很光滑,往往能划出很长的痕迹。操作技巧方面就是如果要控制方向就要眼睛来瞄准,长度要力道控制,过大过小都不行,稍微练习几下就会有操作心得,所以作为一个具有推广潜力的游戏,它已经具备了“操作性”跟“易上手”的特点。

第二张

2.初阶来了,画两个间距合适的圈,于是从一个圈中心出发,让弹射轨迹 穿过另一个圈(中间那条轨迹就是标准的”穿过“)就是核心的玩法,当然游戏是要有“互动性”的,自己一个人玩的只能是YY,于是有了第三张图

第三张

3.借鉴的象棋思想,加入公平性,互动性,竞技性,于是游戏的雏形出来了

(1)双方最初各自都只有最两端两个圈作为最初的城池,目标是攻陷对方的大本营

(2)每当你的弹射痕迹穿过了另一个圈,那么就算占领了一个新的城池,直至该城池被敌人占领。

(3)每次发起攻击都可以选择任意一个你已经攻占的城池,攻击目标指向未被占领的城池或者敌方城池。

(4)双方依次发起攻击,每轮一次攻击机会。

这里说明一下,这张图只是随便画的一个示意图,可能圈的大小,城池的布局都不合理,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实际玩的过程中攻击路线是多样的,有的人冒进就会直接射击远处的城池,有的人稳健就稳扎稳打。

但是慢慢的,游戏缺点就出来了,一个是有BUG,楚河汉界(障碍或者说天堑)没有实际意义,可以直接越河射击很远的城池,一个是公平性太强,又没有足够多样的玩法支撑竞技性,这就乏味了。

于是我结合实际,并且引入了运气成分。

第四张图

4.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良之后城池的布局不是对称的,但是尽量通过控制大小,距离来做到公平

(2)使天堑有了实际作用,河里的那些有矩形外框的圈代表船,越河必须夺船,也就是说部分城池人为规定为必经之路,增强竞技性。

(3)部分城墙加了城廓,这些城一般距离别的城远,圈比较小,但是往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距离船近)。这些城很难攻占,于是我加了一圈或者两圈外廓,痕迹穿过最内圈积5分,中圈积2分,外圈积1分,累积大于等于5分攻下此城。

至此游戏主题基本完备,后面的就是为了丰富玩法加上各种新的资料片了。

第五张图

5,第一部资料片放出之后开启了新场景“宝藏山”。从现在开始,每个玩家的起始攻击步数都是有限的,比如10发,20发这样子,当使用完起始步数之后必须以放弃与发动攻击城池距离最近的城池为代价换取两步,这代表你从最近的城池强行征兵,失去了民心,谓之“穷兵黩武”。而宝藏山里的城池都是拥有大量兵力与粮草的(即“步数”),宝藏山里的每个城池旁都有标注10,15,20,25等字样,代表你攻占之后获得的步数,多少与难易程度相关。这样就又引入了经济概念。你可以先大力开发宝藏山,发展经济,屯够粮草再远征,也可以穷兵黩武一路高歌猛进,但是一旦失败,代价就是毁灭性的。更多样性的策略把握,比如“经济发展到多少再出征合适?”,“先抢对方的粮草还是先屯自己粮草?”等等,看官自己脑补吧。

第六张图

6.第二部资料片加上了地形与迁都的概念,注意只有圆圈代表城池,那些浪线,角线都是修饰。

(1)右边的新地形代表沙地,从沙地内部的某城池发动攻击,三次没有成功便自动失去该城池(2)左边的新地形代表山地,在山地内部对某已经被占领的城池发动攻击需要击中两次。

这样设计的原因是因为沙地里缺乏资源,所以不能支持长期的攻击战争,易于防守。山地因为地形的优势利于防守。

(3)每场战争中玩家都有一次迁都机会,把大本营迁到自己已经占领的一个城池(非宝藏山)代价是牺牲一定步数(看地图而定,代表迁都消耗的经济资源)。

7.最后一部资料片把整个游戏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增加游戏人数,可以多人竞技,每个人都有起始城池,但是胜利者只有一个。于是各种合纵连横,尔虞我诈,中途倒戈,反目成仇的元素都有了!

老婆开始骂人了,必须睡觉了,明天再补充吧。晚安各位。

--------------------------------------------------------------------------------------------------------------------------------------------细节方面再啰嗦两句吧,我想有些知友可能会对弹射笔这件事持谨慎态度,这点而言确实是不适合太小的小孩子玩的,但是到了中学阶段这么玩就已经没任何问题了,事实上弹射的力度很小的,只要把笔倾斜了轻轻一按,笔尖往前滑个20CM就差不多了。然后对于图纸的设计是这个游戏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当时玩得最疯狂的时候有一套十几张比A3纸还大的图纸(硬板纸最佳,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挂历背面的纸),全部都是自己设计的,要比我现在画的示意图复杂得多,一些平衡性很高的图纸被我们反复擦掉痕迹重复使用,多数是3-4人的地图,有时候一张4人地图玩一整个晚自习都玩不完,因为这过程中确实变数很多,适时的联盟与及时的倒戈都会重新平衡各方势力,面杀最开心的就是各种撕逼大战哈哈。而现在想来,里面不可消除的运气成分也确实是我们坚持玩了很久的原因。整个初中晚自习就靠这游戏度过了,可惜后来上了高中之后各奔东西,学业也比较繁忙,渐渐就遗忘了,后来网络游戏铺天盖地,更没有这种桌游的存在空间了,当年我甚至还萌生过把这游戏设计成型,将来商业推广的想法,现在想来一阵唏嘘。

对于这些陈年往事的回忆再次唤醒自己对设计这件事情的不灭热忱,再对照自己现在完全偏离的生活轨迹,也不无伤感。希望自己永远不要把鱼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