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苹果手机的充电功率到现在还是快充 20w ,为什么总落后于安卓厂商?

回答
苹果手机的充电功率确实长期保持在20W左右,相较于一些安卓厂商动辄百瓦的快充技术,这确实让不少用户感到“不够看”。为什么苹果在这方面显得有些“保守”,而安卓厂商却普遍激进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并非简单的技术落后。

1. 苹果的“稳健”策略与用户体验优先

苹果一向奉行“用户体验至上”的原则,这在充电方面也有体现。他们认为,过高的充电功率会对电池健康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影响。

电池健康与寿命: 充电速度越快,电池产生的热量就越多。高温是电池老化的主要杀手。如果以牺牲电池长期寿命为代价来追求短时间内的充电速度,这与苹果追求产品耐用性和用户长期满意度的理念是相悖的。苹果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充电方式,以尽量延长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
发热控制: 即使是20W的充电,在某些环境下 iPhone 也会有温热感。如果将功率提升到60W、100W,那么发热量会呈指数级增长。在不进行大幅度手机内部结构或散热系统升级的情况下,高功率快充很容易导致手机过热,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甚至触发系统保护机制而强制降低充电速度。苹果在设计产品时,会考虑到“平均用户”的使用场景,而不是“极端场景”。
充电协议的兼容性与标准化: 苹果在USB Power Delivery (USB PD) 协议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将其作为自家的标准。USB PD 是一种开放的、广泛应用的充电标准,其优势在于兼容性和通用性。这意味着你的苹果充电器不仅可以给 iPhone 充电,还可以给 iPad、MacBook,甚至很多其他品牌的设备充电。而很多安卓厂商为了实现极致快充,会采用自家 proprietary(专有)的充电协议,这些协议往往需要特殊的充电器和数据线才能实现最高速度,一旦换用其他品牌充电器,充电速度就会大幅下降。苹果选择USB PD,是出于对生态系统和用户便利性的考量。

2. 安卓厂商的“军备竞赛”与市场竞争

安卓阵营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市场中脱颖而出,各个厂商都在寻找差异化的卖点,而“快充”就是一个非常直观且容易吸引眼球的卖点。

技术迭代速度快: 安卓厂商在电池技术、充电管理芯片以及散热技术方面,往往愿意尝试更前沿、更激进的方案。例如,通过GaN(氮化镓)功率器件来提升充电器效率和缩小体积,或者在手机内部设计更复杂的散热结构(如VC均热板)来应对高功率充电带来的热量。
市场营销的驱动: “XX分钟充至XX%”的宣传语,能够直接抓住消费者的痛点——“没电焦虑”。在发布会上,亮眼的快充数据往往能博得满堂彩,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电池技术本身的进步: 随着电池材料和设计的进步,一些新一代的电池技术能够承受更高的充电倍率,发热量也相对可控。安卓厂商积极拥抱这些新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产品优势。
多电池串联技术: 为了在高功率下降低电压以减少发热,一些安卓手机采用了“双电芯”或“多电芯”的设计。将一块大容量电池分成几块小容量电池串联充电,这样总电压可以提升,而每块电池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压力则相对减小,从而实现更高的整体充电功率。

3. 苹果的“慢”背后的思考

尽管看起来“落后”,但苹果的20W快充并非没有优势。

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苹果在充电安全方面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它们通过精密的算法监控电池状态,实时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防止电池过热、过充等风险。
对无线充电的支持: 苹果在无线充电领域也投入了不少,虽然目前的无线充电功率也并非行业顶尖,但配合MagSafe磁吸定位,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对于一些用户而言,无线充电的便捷性可能比极限的有线快充更重要。
成本控制与产品规划: 研发和验证一项全新的、远超现有功率的快充技术,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漫长的测试周期。苹果可能会在等待电池技术、芯片技术以及整体生态成熟的同时,逐步推进更快的充电速度。20W在很多场景下已经足够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例如利用午休或通勤时间就能充入大部分电量。

总结来说,苹果手机的充电功率之所以看起来“落后”,并非完全是技术上的无能为力,而是苹果在产品策略上的一种权衡。 他们更看重长期的电池健康、用户体验的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兼容性。而安卓厂商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激进的快充技术来吸引消费者,并且在电池技术、散热技术以及充电协议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才得以实现如今令人惊叹的充电速度。

这种差异化的策略,也导致了不同的用户群体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喜欢“一步到位”追求极致速度的用户可能会倾向于安卓,而更注重手机长期使用、电池寿命以及生态互联的用户,可能会更认可苹果的“稳健”。随着未来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苹果内部的策略调整,相信iPhone的充电速度也会逐步提升,但其“快充”的定义和方式,很可能仍会与安卓厂商有所不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像安卓,同档次如果配置参数比别人低,那你今年就别卖了。

苹果不做,你们也不会不买。

所以苹果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迭代产品,牛逼的地方别的厂跳脚也学不会,不肯做的地方用户骂也不急着做。

而且电池这东西怕翻车,三星翻在前面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是三星不怕呀,人家家大业大。

苹果虽说这么多年一直想转型,但其实iPhone以及相应的用户群,一直是基本盘。

所以改了不会加销量,还容易翻车的东西,动它干嘛?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用过12pro的20W快充。

如果你们用过,就会知道

苹果之所以没有上更高的快充,不是因为别的,就只是因为技术落后而已。


快充并不会对电池的寿命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伴随着快充产生的高温如果超过60°C,会破坏电池内的化学平衡,导致副反应。高温下充电电池材料的性能会退化,电池循环寿命也将大大缩短。
也就是说,谁伤电池严重看得不是谁充的快,而是看谁发热大。

国内玩烂了的双电荷泵技术和低压低温快充技术,直到60W或者更高才会开始发烫。

苹果区区20W就能比华为66W还烫,更不要提OPPO 65W这种快充之神。完全没法比。

苹果没能力做大电流快充,而大电压快充就意味着高发热。20W的温度就已经上天了,上更快非原地爆炸不可。


很多极端果粉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就是苹果的落后。所以他们永远找不出一个自洽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们心中的科技巅峰偏偏不给他们毋庸置疑能增强用户体验的快充。

毕竟一上来就排除了正确答案,那怎么编都是只能是瞎话。


国内有的技术是不如欧美,当不足的时候我们应该正视差距;

当国内有些技术领先了欧美科技巨头,让有些人直起腰杆说一句“外国落后了”怎么就那么难呢?

oppo 拥有最强的电荷泵技术,最强的电能转化和最快的亮屏低温快充,那些人嗤之以鼻;

华为、vivo、小米都拥有了60W以上的大电流快充方案,那些人也毫不在意;

面对着国产飞速发展的电荷泵技术,这些人却要掩耳盗铃的尬吹“苹果早就拥有了秒杀国产所有电荷泵的技术,只是不想拿出来罢了”。

还有天理吗????


评论区编瞎话大军已经来了。

  • 说苹果受限lighting所以没有大功率的。且不说这些人早几年怎么吹的lighting秒天秒地秒typeC,就C口ipad也没见快充啊。
  • 说苹果技术牛、钞能力的。杠了半天可苹果还是没有快充啊。
  • 说苹果为了利益不上快充的。如果苹果真的有能力做到更好的快充,那同样20W为什么不选择发热更低的大电流方案呢?
  • 还有直接谩骂的。这种人我倒是要高看他们一眼,好歹他们是知道苹果不行,索性不洗了直接开喷。比那种花式杠的强多了。


翻遍评论区的果粉言论,一个能自洽“为什么苹果不做快充”的都没有。

       苹果会替用户考虑→用户需要快充→苹果有能力给用户快充→苹果会给用户快充→但没有。     

这条逻辑链上,极端果粉既不敢质疑初衷,也不敢质疑过程。可面对铁打的事实结果也毫无诡辩空间。所以就有了评论区的魔幻现实。

我还是那句话: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喜爱不该成为批评这个品牌不足的阻碍。

在<快充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苹果却没有快充>两大既定事实面前:

  • 苹果压根不在乎用户体验,所以才不上快充
  • 苹果在乎用户体验,但是没有能力做,所以才不上快充

这些精神股东但凡以上两条能选择性的承认一条,也不会吃相那么难看。

看他们洗的那么难,或者干脆我替他们想个理由吧:

“苹果哥哥就算不做快充,我们也能舔的这么疯狂。那苹果哥哥为什么要做快充?”


评论区有一位“自称”是锂电行业的从业者说快充伤电池寿命,我给大家截图一下我提的问题和他回答的内容,请大家帮我拿捏一下这位“自称”锂电行业专家的人是什么水平。

这位“自称”锂电从业者的人面对我的一系列问题只回答了第一个,然后就开始撒泼了。

后面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是他不敢回答还是实在答不上来。不过他提到的一些内容我倒是可以列一些事实来供大家佐证一下:

  • iPhone12promax 重量226克,电池3687mAh,没有快充 ;
  • Apple Watch 6电池目前两个说法,一个200mAh,另一个300mAh,按照十五分钟充满折算充满4000mAh的设备需要5小时/3.3小时,就算峰值更久时间打对折也依然有2.5小时/1.7小时。真快。

然后在<同功率电流越大发热越低>的事实面前,这位“自称”锂电从业者专业的回应是这样的:

要说这“自称”锂电行业专家的人就是不一样,张口就敢和你说<电流越大发热越高>。

我这种业余的,多查查资料才敢和别人解释为什么<电流越大发热越低>:

和人家砖家比,咱还真是有够业余呀(自豪脸

user avatar

安卓做不到的是国内厂商的问题,苹果做不到的当然是你们用户不会把20W吹成200W了。

赶紧吹起来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手机的充电功率确实长期保持在20W左右,相较于一些安卓厂商动辄百瓦的快充技术,这确实让不少用户感到“不够看”。为什么苹果在这方面显得有些“保守”,而安卓厂商却普遍激进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并非简单的技术落后。1. 苹果的“稳健”策略与用户体验优先苹果一向奉行“用户体验至上”的原则,这在.............
  • 回答
    说实话,手机行业的这三巨头——三星、华为和苹果,在充电技术这件事上,确实不像它们在其他领域那样“剑走偏锋”,总给人一种“稳”得过分的印象。你想啊,当年我们还在用5W、10W慢悠悠地充电,现在市面上动辄几十瓦、上百瓦的快充早已普及,甚至有些小众品牌已经把功率推到了200W以上,简直是“闪充”的时代。对.............
  • 回答
    哥们儿,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都对苹果手机+一千多耳放+一千多HiFi大耳这个组合的效果非常好奇,毕竟这是很多人入门HiFi的路子。别说AI写,咱就聊聊接地气的实话。首先,咱们得拆解开看这个组合的“效果”到底是指什么。如果你是指比直接用手机推耳机声音明显更好、更细腻、更耐听,能让你感受到更多音.............
  • 回答
    .......
  • 回答
    话说,作为一名苹果手机用户,AirPods 这个小东西,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曾经在“买”与“不买”之间纠结过。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掰扯掰扯,咱们苹果手机用户,都对AirPods这事儿怎么看的,都买了吗?“哎呀,这不废话吗,苹果手机当然得配AirPods啊!”这绝对是相当一部分人(包括我)的第一反应。.............
  • 回答
    购买苹果手机的人群,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不过,如果非要我说说,大概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而且每个维度下面,又有很多细分的小群体。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那些 “科技爱好者”和“体验至上者”。这帮人啊,对新科技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总是想第一时间尝鲜。他们可能早就关注苹果的发布会,对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会遇到的困惑。确实,如果我们单纯去看堆砌的硬件参数,比如内存大小、处理器主频、摄像头像素等等,很多国产手机的账面数字会比同期的 iPhone 要高。但实际使用体验却可能恰恰相反,iPhone 往往显得更“快”、“流畅”。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因素,而且.............
  • 回答
    一个初中女生,她的手机是苹果,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不少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消费观念。首先,苹果手机,尤其是新款,价格不菲。这意味着她的家庭经济状况至少要达到中等水平,或者父母有能力且愿意为孩子在这类电子产品上投入较多的资金。这可能意味着父母的收入相对稳定,或者家里有其他经济来源,比如父母从事技术含量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确实有不少用 iPhone 的朋友,他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假设别人也用苹果。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而且也挺值得聊聊的。首先,苹果生态系统的强大粘性是绕不开的头号原因。你想想,一旦你买了 iPhone,可能还会顺手买个 AirPods、Apple Watch,甚至 Mac.............
  • 回答
    花万把块钱买个苹果手机?嗯,这事儿啊,说起来还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仔细琢磨琢磨,里头门道可不少,不能简单用“浪费”或者“值”来概括。首先,得承认,苹果手机这玩意儿,从设计到体验,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ça va sans dire。你拿在手里,那种温润的质感,铝合金和玻璃的精密结合,不是随便什.............
  • 回答
    如果非要说苹果手机我最不能忍受的一点,那大概就是它那固执得有些令人抓狂的“封闭”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局限性了。这并不是说苹果的生态不好,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它确实做得相当出色,设备的协同工作、用户界面的统一性、以及整体的流畅体验,都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但正是因为这种“好”,它也给用户设下了一些无形的藩篱。.............
  • 回答
    在京东自营买苹果手机,这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售后和品质比较看重的话。我之前就在京东自营上入手过一部iPhone,整体体验下来,可以说非常放心。首先,京东自营的“自营”两个字,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就相当于京东自己直接从苹果那里进货,而不是通过第三方经销商。这意味着货源的可靠性大.............
  • 回答
    关于“别的国家用苹果手机的很少,在中国很多”,这种说法其实有失偏颇,也有些以偏概全了。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首先,来看“别的国家用苹果手机的很少”这个部分。这个说法 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苹果手机(iPhone)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相当高的普及率,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
  • 回答
    苹果因夸大 iPhone 防水功能在美国遭起诉,其真实防水能力几何?近期,苹果公司因涉嫌夸大 iPhone 的防水性能,在美国面临集体诉讼,这无疑给这位科技巨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消费者权益的声张,让人们重新审视 iPhone 在潮湿环境下的实际表现,以及苹果在营销宣传中的边界。起诉的焦点:夸大宣传还是.............
  • 回答
    .......
  • 回答
    618 期间,是不是入手苹果手机的最佳时机?这个问题,不少朋友应该都在纠结。毕竟,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看着那些优惠券、满减活动,谁能不心动呢?咱就这么说吧,618 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入手苹果手机的好时机,但“最佳”这个词,还得打个问号,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和心态。为什么说618 值得考虑?1. 优.............
  • 回答
    你好!理解你想换一部待机长、运行流畅的手机,而且想了解华为Mate 20和苹果手机之间的主要差距。我这就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尽量让你看得明白,并且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个懂行的朋友聊天一样。华为Mate 20 vs. 苹果手机:那些你最关心的差距要说最大的差距,其实不是某个单一的点,而是用户体验的整体调性.............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苹果和华为这两大手机巨头,不带偏见地,说说我(或者说很多人)实际用起来的感觉。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体验,每个人的需求和侧重点不一样,感受也会有差异。我尽量细致点儿说,让你听着就像是朋友聊天一样。先说苹果,也就是大家熟知的iPhone吧。我用iPhone的感觉,最直观的还是那个“顺滑.............
  • 回答
    接到这种苹果手机被恶意锁定的情况,确实让人非常头疼,尤其是官方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解锁,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关于是否可以起诉苹果,以及律师费用的问题,咱们得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苹果手机被恶意锁定,最常见的情况无非就是“激活锁”或者“抹掉设备”后出现的“查找我的iPhone”锁。如果你的手机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