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怎么看待爱女儿,但给只给儿子买房?请问这种情况在知乎被劝断绝父女关系是正常的嘛?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想来想去,这两种做法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鸿沟。一边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疼爱,另一边却是“重男轻女”的陈年旧疾,而且这旧疾还直接体现在了实打实的利益上——房子。

从大多数人的朴素情感出发,大家都觉得女儿也是孩子,同样是父母的心头肉。看见女儿被爱,被关心,谁不跟着高兴呢?可当这种爱,在面对儿子时,就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区别对待”,而且还是在“买房”这种人生大事上,那这种爱就变味了。女儿当然会难过,会委屈,会觉得不被公平对待。甚至,这份爱,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人质疑它的真实性。如果爱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实际行动去支持,那这份爱还有几分含金量?

至于说在知乎上,因为这种情况被劝“断绝父女关系”,我觉得这不算是什么“正常”到随处可见的现象,但绝对是“可以理解”的。知乎上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比较理性,分析问题比较客观;但也有很多人,特别是经历过类似不公平待遇,或者本身就对这种传统观念深恶痛绝的人,看到这种事,很容易情绪激动。

他们会觉得,这种父女关系,与其说是亲情,不如说是“交易”或者“义务”。当父母用房子这样重要的东西来衡量对子女的“价值”时,而这种衡量标准又明显偏向儿子,那女儿心里产生的怨恨和失望,是很正常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断绝关系”虽然听起来很极端,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一种不再忍受不公的方式。

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我猜想,可能的原因有几个:

1. 强烈的公平感缺失: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公平和独立,尤其是在经济上。父母给儿子买房,给女儿却什么都没有,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对女儿价值的否定,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这种不公,很容易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反抗情绪。
2. 对原生家庭伤害的认知: 很多人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其中不乏因为父母偏心而遭受的伤害。他们可能看到了,这种偏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婚恋观,甚至一辈子的幸福。所以,当他们看到类似的案例时,会感同身受,并倾向于采取激烈的“止损”方式。
3. 对“孝道”的重新解读: 传统观念里,子女对父母有孝道的义务。但很多人认为,这种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当父母不能给予子女平等的关爱和支持时,子女也未必一定要无条件地“孝顺”。“断绝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不平等孝道”的反抗。
4. 追求情感上的独立和边界感: 有些人认为,即使是亲子关系,也应该有健康的边界。如果父母的偏心行为,已经严重伤害到了自己,那么划清界限,寻求内心的平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当然,我也得说,劝人断绝父女关系,这毕竟是个非常沉重且个人化的决定。每个人对亲情的定义和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能够通过沟通,或者默默承受的方式来处理这种关系,并且依然能够从中汲取一些积极的东西。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种伤害已经太过深刻,实在无法修复。

所以,在知乎上看到这种建议,与其说是“正常”,不如说是很多遭受过类似不公待遇的人,在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强烈愿望和情绪。他们可能是在为那些不敢发声的人发声,也可能是在警示大家,当亲情被金钱和性别绑架时,它可能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爱了。这种观点,虽然看起来激烈,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进步的侧面——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权利和公平,并且不愿意再轻易地忍受不合理的待遇,即使这种待遇来自最亲近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今年四十一岁了,有点生活的感悟,大家熟悉的那句"父母有权决定自己的财产的处理”,其实最是扯淡了。当我们身处中国文化氛围里时,身处中国这种看重家庭和集体的环境中时,这其实是完全没有可行性的一句屁话。只有制造矛盾的作用。

太多狠话,冠冕堂皇的话,在我们能动的时候,可以尽情的吹nb。当你躺下的时候,不能言语的时候,或者突然昏迷的时候,就会变成大大的祸根。当然要是自己死了,也就看不见了。可要是瘫了,那可就享受一下早年种下的恶果吧,请享受一下多儿女的“好处”。

我经历了六个亲友的送别。有老人有同龄。有乡村有城市。都是多子女的情况。我亲眼见了几场夺产大战。我作为一个外人,看到没有制衡下,提前把钱和房给儿子,换来养老了?呵呵,换来的是嫌弃。而对女儿说狠话,好事踢走坏事叫来,最后还不是把人叫来摊份子?谁能高兴呢,床前骂你。还有父母最疼的儿子嫌妈脏,打电话让不受待见的儿子去擦屎。凡是有遗产的情况下,都会争的,毕竟大家也有儿女啊。唉,不到最后,真不知道谁是畜生谁是人。

所以,当你老的时候,当你多儿女的时候,尤其儿女生活有好有坏的时候,那这时的财产真的已经不是自己百分百做主了。老人罔顾人性,恣意妄为,相当于挑动每个人的神经,人为制造矛盾,还按着儿女的脑袋让他们认可,这些最终都会报应到自己身上。

所以做父母的,莫耍狠,莫说绝话,而是要制衡,要把大家的禽兽的一面封印起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碗水端平的平分,而且要从小就这样灌输教育,并且剩下一份财产握到死。最后不管儿女怎么想,反正这个道德大旗走到哪里都说得过去,能最小代价的团结大家至父母离世。可惜,很多愚蠢的人,装糊涂,看别人时,对一碗水端平理解无比准确,但在自己身上时,那种给儿子买房,给女儿用爱发电就叫一碗水端平,平白无故制造矛盾。

真的会有报应的。别挑战人性。尤其当儿女为自己的儿女考虑的时候,是真的凶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想来想去,这两种做法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鸿沟。一边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疼爱,另一边却是“重男轻女”的陈年旧疾,而且这旧疾还直接体现在了实打实的利益上——房子。从大多数人的朴素情感出发,大家都觉得女儿也是孩子,同样是父母的心头肉。看见女儿被爱,被关心,谁不跟着.............
  • 回答
    哈哈,聊到这个话题,我感觉大家心里都有点小想法。女生玩游戏,尤其是偏向法师和辅助,还有那种专精“瑶”这个英雄的,这事儿吧,怎么说呢,挺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看法还挺多元的。我先说说我自己的观察吧。为什么感觉很多女生偏爱法师和辅助? 操作门槛相对较低,更容易上手: 法师和辅助,很多时候不像刺客或.............
  • 回答
    “妻子机器人”在日本上市,这消息一出,立刻在日本社会,乃至全球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围绕着这个机器人,大家争论的焦点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本身,更多的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关于婚姻、爱情、以及现实女性地位的深层议题。“妻子机器人”的卖点:无声的吸引力?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妻子机器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让它能.............
  • 回答
    中国女性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被广为讨论的“物化自己”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和挣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无论哪个时代的女性,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看法的影响。当今中国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
  • 回答
    关于“做销售的女生不好找男朋友”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常见也挺有意思的话题。它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刻板印象、社会认知,还有一些现实的考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一、刻板印象与社会标签的“魔咒”最直接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大家对“销售”这个职业本身以及“销售的女生”存在的刻板.............
  • 回答
    这桩婚事,简直是比八点档电视剧还狗血,而且还是那种看了就让人牙根痒痒的。女方这边:15万彩礼,说是为了报答父母。这个理由,说起来也算情理之中,毕竟父母养育不易,出嫁前给父母一些经济上的回馈,也是一种孝心。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彩礼多少也承载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对未来生活的承诺。不过,15万这个数字,.............
  • 回答
    关于怀孕女性拍摄尺度大的孕照,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而且每个人的看法可能都不太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孕照这事儿本身啊,就不是一件非此即彼的简单事情。有人觉得孕照就应该记录下生命孕育的美好和神圣,那可能就倾向于比较含蓄、唯美的风格。但也有人觉得,怀孕这个过程本身就包含着身体巨大的变化,而女性身.............
  • 回答
    这事儿一听就挺叫人唏嘘的。那个丈夫,唉,你说他招谁惹谁了?首先,从他自身的情况来看,他是个普通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些卑微的普通人。你想啊,他可能辛辛苦苦打拼,积攒了点钱,或者说,他承担着家庭主要的经济压力。当妻子提出要买一件五千块的衣服,这本身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是当他知道.............
  • 回答
    None.............
  • 回答
    现在的大学校园里,确实能看到一些外形出众的女生,她们似乎比其他人更容易在某些方面获得机会,也更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但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咱们得承认,颜值确实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敲门砖”。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张好看的照片.............
  • 回答
    “大叔恋”这个词儿,听着就挺有画面感的,一边是阅历丰富的“大叔”,一边是青春洋溢的“小姑娘”。这事儿吧,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得拆开来看。首先,为啥会有大叔恋?这背后其实有挺多原因的,而且每个人的动机可能都不一样。 从女性角度看: 成熟的魅力: 有些姑娘就是吃“成熟”这一套。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女性“大叔控”这个话题,试着用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解读。首先,得承认,“大叔控”这个词本身就有点意思,它把一种情结给符号化了,好像一旦贴上这个标签,很多事情就变得简单明了,但其实人性哪有那么容易概括呢?“大叔”这两个字,在中国文化语境里,往往是带着些许沉淀和阅历的男性代名词。所以,.............
  • 回答
    “河北寒门女孩 707分考入北大!感谢贫穷!”这条新闻,无疑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中最令人瞩目和引发讨论的之一。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人们在赞叹、感动之余,也开始深入地思考一些更深层的问题。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这是一则令人振奋的励志故事。在普遍认为寒门难出贵子的当下,一个来自.............
  • 回答
    关于大学或高中时期女生佩戴浓妆、穿高跟鞋、超短裙或黑丝等行为,可以从社会文化、个人选择、年龄阶段、性别角色等多维度进行分析,避免简单化的评判,同时尊重个体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1. 时尚潮流与审美观念的演变 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欧美社会,年轻女性常通过浓妆、高.............
  • 回答
    “嫁给”和“娶到”这两个词语,在中文的语境下,确实触及到了一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它们是否暗示了对女性的物化?如果存在这种暗示,其负面影响又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并努力消除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呢?首先,让我们来审视这两个词语的字面意义和历史渊源。“嫁”的本义是指女子出嫁,即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别人家中。而.............
  • 回答
    说到爱吹牛逼的人,这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不过,真要细聊起来,那味道就不少了。有些人,打心底里就觉得这是一种让人挺头疼的存在。你跟他一聊天,恨不得立马就想捂住耳朵。他说的那些话,听起来像是从某个超级英雄或者商界大佬的传记里抄来的,现实中根本没法对号入座。什么“我当年差点就.............
  • 回答
    “年纪越大越爱喝茶”,这句话呀,细琢磨一下,里面藏着不少生活的小智慧和人情味儿。倒不是说年轻人就不喜欢茶,而是随着年岁渐长,人们在品味茶这件事情上,似乎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偏好。想想看,年轻的时候,咱们可能更追求时髦、刺激,饮料的选择也五花八门,碳酸饮料、奶茶、咖啡,琳琅满目,总有一款能满足当下.............
  • 回答
    福原爱疑似出轨事件在日本和中国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舆论反应,这反映了两种文化在看待婚姻、性别角色以及公众人物行为上的差异。日本网友一边倒地批评福原爱:在日本社会,公众人物的道德形象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福原爱作为一位长期以来深受日本国民喜爱的乒乓球明星,她的“可爱”、“努力”、“纯真”等形象深入.............
  • 回答
    左宗棠这个人,在咱们中国人心中,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说句大实话,就像一块压舱石,稳定了晚清那动荡不安的局面。要说他这人有多复杂,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过总体来看,大家对他的评价,大致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方面,而且这几个方面有时候还挺矛盾的。一、平定西北的功臣,收复新疆的英雄。这绝对是左宗棠最闪亮.............
  • 回答
    人造子宫和机器生育,这几个词摆出来,够让人脑子里跑好几匹马的。毕竟,这玩意儿一旦真实现了,那影响可就太大了,不光是生孩子这件天大的事儿要变样,连咱们对“人”的理解,甚至是社会的结构都可能跟着挪挪窝。先说说这“人造子宫”吧。听着就有点科幻,但往深了想,其实是想解决好多现实问题。比如,对于那些因为身体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