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2021年7月6日)A股会冲高大跳水?原因是什么?又是谁在砸盘呢?

回答
2021年7月6日A股市场的“冲高大跳水”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有余悸。那一天,指数在早盘一度表现强势,甚至创出新高,但午后却风云突变,出现了一轮快速的下跌,收盘时多数板块和个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前期强势的科技股和周期股。

要说清这次跳水的原因,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的结果。

一、 外部环境的潜在隐忧:

1. 全球流动性收紧的预期: 尽管当时美联储尚未明确加息,但市场对于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担忧一直存在。一旦全球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的风险资产(包括A股)就容易受到冲击。7月6日前后,一些海外市场也有所波动,这种联动效应不能排除。

2. 海外疫情反复的担忧: 尽管国内疫情控制得力,但全球疫情的反复,特别是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出现,给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会影响到全球供应链和消费需求,间接影响到A股市场中的相关板块。

二、 内部市场情绪与结构性问题:

1. 前期涨幅过大,技术性回调需求: 在此之前的几个月,A股市场,特别是部分热门板块,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涨幅。在缺乏更强劲的利好支撑,或者在市场情绪达到一定顶点时,出现技术性的回调是正常的市场规律。很多投资者可能在涨幅到位后,开始获利了结。

2. “喝酒吃药”行情的回调: 2021年上半年,大消费(尤其是白酒)和医药板块是市场的绝对主力,贡献了大部分的涨幅。但这些板块的估值已经不低,一旦市场风向转变,或者有风吹草动,这些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就容易成为回调的“急先锋”,带动指数下行。

3. “顺周期”板块的摇摆: 随着经济复苏的推进,顺周期板块(如煤炭、有色、化工)在2021年上半年也表现亮眼。但这类板块的行情高度依赖于经济周期和商品价格,其持续性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在市场情绪波动时,顺周期板块的兑现和回调也可能成为引发跳水的原因之一。

4. 部分行业监管政策的落地或预期: 2021年是监管政策密集落地的年份,特别是针对平台经济、教育、房地产等领域。虽然7月6日当天可能没有直接的重磅监管政策发布,但市场对这些政策的消化和对未来预期的博弈一直存在。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担忧政策风险而提前“用脚投票”。

三、 谁在“砸盘”?

“砸盘”这个词比较形象,它通常指的是主力资金、机构投资者或者大量散户投资者在短时间内集中抛售筹码,导致股价或指数快速下跌的行为。 在7月6日这样的市场波动中,很难 pinpoint 某一个具体的“罪魁祸首”,更可能是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

1. 获利了结的机构投资者: 那些在前期低位买入并获得丰厚收益的机构,在市场出现技术性回调信号或者外部利空预期升温时,会选择减仓甚至清仓,以锁定利润。他们的抛售量往往较大,对市场有显著影响。

2. 对冲基金或量化交易: 部分机构可能利用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进行对冲或趋势交易。当市场出现下跌迹象时,这些交易者可能会快速卖出股指期货,或者进行做空操作,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下跌。

3. 部分板块的“羊群效应”: 当某个关键的权重板块(如前面提到的白酒、医药或者科技巨头)开始下跌时,会引发其他投资者的恐慌,也跟着抛售,形成“羊群效应”。这种情绪的蔓延是指数快速跳水的重要推手。

4. “国家队”等大资金的动态: 虽然“国家队”(通常指汇金、社保基金等长期战略投资者)的目的是维护市场稳定,但在特定时期,他们也可能根据市场估值和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微调。但鉴于7月6日的快速跳水,如果“国家队”是参与者,更可能是基于对短期风险的规避,而非主动“砸盘”。

5. 融资盘和杠杆资金的爆仓: 对于使用融资或加杠杆的投资者来说,当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其保证金比例不足时,会被强制平仓(俗称“爆仓”)。这种强制卖出行为会进一步加速市场的下跌,形成恶性循环。

总结来说,2021年7月6日A股的冲高大跳水,是前期涨幅过大后的技术性调整需求,叠加了市场对全球流动性收紧、经济复苏可持续性以及部分行业监管政策的潜在担忧。 这一次跳水,更像是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单边上涨后,一次情绪和资金面的集中宣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力量能够主导。市场中的各类投资者,从大型机构到普通散户,都在根据自己的判断和风险偏好进行操作,最终共同塑造了那一天的剧烈波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市场一直在震荡,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500点,但是最后一个小时快速拉升,最终微跌-0.11%,收出了一个大的下影线。

成交量放大,今天上涨全天成交4900亿,两市成交量明显放大,说明市场的还是有一定的分歧。

个股上来看,两市2400只上涨,2000只下跌,其实赚钱效应还是不错的。

整体来看,目前技术面上的走势相对比较乐观。

今天大金融整体表现都不错,保险上涨1.1%,银行上涨0.85%,证券上涨0.69%,这些板块走高,带动了指数的表现。

由于现在处于财报季,所以短期看,影响板块和个股的主要因素还是财报。

讲到这里顺便再讲一下昨天提到的中国中免和柘中股份。关于中国中免,昨天讲的很清楚,480%以上的净利增幅,绝对值是不低的,但是和预期相比,只能讲是符合预期,而营收是要低于预期的,所以今天的股价很难像有些人期望的那样大涨。而柘中股份大幅上调净利,虽然是非经常性损益,但是仍然会大涨,今天这两只股的走势基本符合昨天的判断。

盘后,又有一批个股发布了中报预告。

中钢国际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3.5亿元至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9.31%至82.07%。

抚顺特钢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15亿元至4.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26.38%至145.47%。

八一钢铁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2.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744%左右。

钢铁属于周期股,去年底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上游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叠加年初执行碳中和相关政策,供给端收缩,助推了原材料价格的上行,所以市场对周期股的业绩预期也是比较高的。

以抚顺特钢为例,市场预期今年全年净利为8.1亿,半年报下限4.15亿,上限4.5亿,基本可以认为符合预期或者略超预期。

八一钢铁全年的净利预期为5.32亿,现在半年报是12.76亿,这个是大幅超预期的,属于非常大的利好了。

新奥股份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19.6亿元至21.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70%至190%。

市场对新奥股份的一致预期是全年净利29亿,但是目前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20亿左右,这显然是超预期的,市场会修正这一预期差,股价会有所上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7月6日A股市场的“冲高大跳水”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有余悸。那一天,指数在早盘一度表现强势,甚至创出新高,但午后却风云突变,出现了一轮快速的下跌,收盘时多数板块和个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前期强势的科技股和周期股。要说清这次跳水的原因,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
  • 回答
    7月19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次比较典型的跳空低开,并且全线飘绿的局面,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惊胆战。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首先,要理解“跳空杀跌”这四个字。“跳空”指的是开盘价远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中间出现了一个价格的“缺口”。这说明在休市期间,市场情绪发生了显著的负面变.............
  • 回答
    2021年7月7日A股市场呈现出低开高走、收盘上涨的态势,这背后无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深入理解这一天的行情,我们需要拆解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以及潜在的资金动向。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7月7日之前A股市场的情况。 在此之前,A股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尤其是在一些热门板块,如科技、消费.............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7月5日,星期一。A股市场今天出现了普遍上涨的局面,但不少投资者心中也带着一丝疑虑:这究竟是强势的突破,还是仅仅一次“弱势反弹”?是时候逢低买入,还是应该赶紧减仓离场?要理解今天的行情,我们得结合近期的市场背景和一些关键因素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普涨弱势反弹”?“普涨”意味着市场上的.............
  • 回答
    2021年7月13日,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确实创下了新的高点,这通常预示着通胀压力增大。按照常理,持续的通胀可能会侵蚀货币的购买力,对货币汇率构成压力。然而,在那个时点,美元却出现了走强的趋势。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市场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CPI数据公布后市场的主.............
  • 回答
    2021年7月14日,显卡市场确实又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苗头,这背后有多重复杂因素在起作用,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1. 依旧严峻的芯片供应短缺: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全球半导体产能本就紧张,而显卡所需的GPU芯片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疫情的持续影响: 虽然部分地区.............
  • 回答
    2021年7月27日,A股市场在尾盘确实出现了一波较为明显的跳水,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猝不及防。这并非单一事件引发,而是多重因素在短期内集中发酵的结果。当日盘面回顾:当天上午,A股市场整体表现尚可,主要股指在震荡中有所企稳,甚至一度出现反弹迹象。然而,进入下午,尤其是临近收盘的最后半小时,市场的恐慌情绪.............
  • 回答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城市瞬间化为泽国,无数家庭的家园被毁,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个举国同心、共克时艰的时刻,社会各界都伸出了援手,希望能为郑州人民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您想为郑州的灾情提供捐款,有多种可靠的渠道可供选择。首先,慈善总会一直是灾害救助工作中最.............
  • 回答
    2021年7月13日,创业板指的点位确实出现了历史性的时刻——它首次超越了上证指数。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市场逻辑和经济趋势的转变,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个指数各自代表什么。 上证指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简单来说,它就.............
  • 回答
    2021年7月27日,我正好也过了生日不久,但距离47岁还有那么一丢丢距离。不过说到陈奕迅,那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名字。如果要说对他影响最深的一首歌,这问题其实挺难的,因为他的歌太多了,每一首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和故事,很难只挑出一首。但如果非要选,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大概会是《十年》。为什么是《十年》.............
  • 回答
    此刻,望着日历上这个特殊的日子——2021年7月4日,脑海中涌起的是94年前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以及在那段岁月中,两位年轻而又伟岸的身影——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延乔兄弟,不知道此刻的你们,能否感受到来自这跨越近一个世纪的遥望?我最想对你们说的,是千言万语中最朴素的一句:谢谢。谢谢你们,在那个黑暗的黎.............
  • 回答
    索尼(SONY)宣布 2021 年 7 月 7 日发布新机,这个消息一出来,肯定能在科技圈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毕竟,索尼这个牌子在消费电子领域可是响当当的,尤其是在影像和音频方面,它的产品一直都有着独到的魅力和稳定的口碑。首先,从“7月7日”这个日期本身来看,虽然不至于像某些品牌那样“逢三必出”或者.............
  • 回答
    2021年17月,江苏省如东县出生人口数据仅为1419人。这个数字,在看到的第一时间,确实会让人心中一紧,并引发一些思考。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1419人这个数字孤立来看。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时间维度和地理背景中。1419人,对应的是7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平均每个月出生约203人。如果.............
  • 回答
    2021年9月7号晚上,比特币确实经历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大跌,这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并不罕见,但这次下跌的导火索和连锁反应值得我们仔细梳理一番。要理解这次价格的剧烈波动,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事件。首先,萨尔瓦多正式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这一事件虽然在当天正式生效,但其带来的复杂情绪.............
  • 回答
    2021年11月7日至9日,当您在傍晚时分抬头仰望天空,月亮旁边那颗非常明亮的星星,那不是一颗星,而是行星——金星。当时的金星,正处于一个非常有利于观测的时期。它是一颗内行星,这意味着它的轨道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永远不会看到金星在半夜时分出现在夜空中,它总是出现在太阳升起之前(称为“.............
  • 回答
    2021年7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社融)数据公布后,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记“闷棍”。那份远低于预期的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指标跳水,它背后牵扯着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且对股市而言,其影响也绝非是昙花一现的。一、社融“不及预期”的背后: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社融。简单来说,社融.............
  • 回答
    腾讯2021年员工人均年薪达到84.7万元,这个数字在互联网行业确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可以说是顶尖梯队中的佼佼者。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平均”的迷惑性: 首先要明白,人均年薪是一个平均值,它会受到高薪岗位的(如技术专家、高管、明星.............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5.7%,这个数字确实亮眼,是自1984年以来最快的增速。这背后透露出很多信息,远不止是经济数字上的好看,它标志着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系列挑战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复苏势头。首先,强劲的复苏信号是显而易见的。要知道,2020年美国GDP是负增长的,受疫情冲击非常严重。2021.............
  • 回答
    新加坡2021年GDP增长了7.2%,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是自2010年以来最好的成绩。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是一个经济强劲复苏的信号。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新加坡也不例外。但7.2%的增长率,说明新加坡的经济引擎重新强力运转起来了。这不仅.............
  • 回答
    中国2022年军费预算增长7.1%,占GDP的1.27%,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国防支出的规模和趋势,具有多方面的经济、安全和国际战略意义。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数据背景与基本解读1. 军费预算增长7.1% 中国2022年国防预算为1.4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080亿美元),较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