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开问题的新闻原文可以看到,所谓的“员工年薪84.7万“,怎么算出来的。
原文中,是从2021年财报的“全年雇员福利开支”955.23亿除以员工人数11.2万得出的84.7万元。
如果是“所有员工年薪总和”直接说不就完了么,为什么用个这么拗口的名字。
我们可以从网上搜索下“员工福利开支”能发现这个概念可能远不是年薪那么简单。
它可能还会包括:班车、食堂、午餐、员工休息娱乐费用、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职工困难补助,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住房补贴、交通补贴贴、通讯补贴 、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非财务专业,以上解释如有谬误欢迎专业朋友指出改正。
如果这些都是“雇员福利成本”内,那么这个数字就好理解了。
像一个十万人的大企业,光是班车、食堂的维护成本和开支就是一个天价。更可况这样一个大型企业内部往往都有健身房、游戏室、医疗室、咖啡厅、淋浴室等等设施。
以食堂为例:
大型互联网企业食堂大多每天四餐,假设100元成本,一个员工每月2000元,每年就是2.4万餐费,11万员工就26.88亿的开支。食堂设备和人工还要另算。
如果再加上各类的补贴补助(比如海外工作、租房补贴),以及不知道是否也包含在内的员工教育培训费用,整个企业花在雇员身上的钱的确可能非常高。
这些钱还都是工资总额,没有减去五险一金之类的扣除。如果真正到员工手里的实际收入,可能并没有那么夸张。
其实,几年前就有财经媒体解释过类似的问题,但每年发布财报后,依然被很多自媒体用作标题来制造话题。
注意,84.7万是『人均』年薪酬!大家不要被“平均”忽悠了!
腾讯高管们拉高了平均值!腾讯11位核心高管基本都实现了年薪过亿。比如总裁刘炽平去年总薪酬超过4亿、耳熟能详的张晓龙也超过了2亿。他们堪称以一敌百,拉高了多少人的均值。
“总酬金”≠总现金工资。很多人容易被“总酬金”这个概念忽悠了。其他它并不仅包括了腾讯发给员工的现金工资和奖金,还包括了股票、社保公积金、各项现金津贴等成本;尤其是股票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员工的真实告知并没有这么高。
腾讯外包员工并不在“被平均”之列。众所周知,几乎所有大厂出于控编提效的考虑,都会讲大量基层工作外包给劳务派遣公司、由第三方劳务派遣员工承担。他们为腾讯打工,却又不属于腾讯员工,享受不到腾讯的福利待遇。自然不在“被平均”之列。
所以,尽管腾讯员工确实属于高收入群体,但也无需拿“平均”来带节奏。
【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科普一下:
【平均数】100只鹅,年薪最高最低能相差150w,将所有鹅的年包都加起来/100,才是平均数,这是一个仅仅能反映这种这组数据平均水平一个指标,偏差值很大。
【中位数】还是100只鹅,将他们的薪水由低到高排列起来,然后将第50只鹅和第51只鹅的年包加起来/2,就是中位数,这才是能关注到这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所以我并不明白为啥媒体总是喜欢公布统计人均薪资,偏差太大了,统计结果没有意义。
然后看看腾讯员工对这个数据的真实反映:这么香的人均薪资怎么没我的份儿?
甚至还有腾讯员工说,想去人均年薪80万的【腾讯】找活干,这不荒唐吗??本来想好好塑造一波高薪大厂的形象,到头净给自己员工添堵了
福利开支并不仅仅指薪酬啊。工作餐,班车,福利房什么的都算啊。
而且腾讯给离职员工也发福利,给已身故员工的家属也长期持续发福利,至少这部分肯定不是薪酬。
所以用福利开支去除在职员工数,这也太扯了。
当然,腾讯员工福利好本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以前曾经多年蝉联互联网最佳雇主。只不过现在好像已经不是腾讯了。
以前我们这曾经有出去的实习生,先拿了华为的offer然后拿了腾讯就直接拒了华为,原因也很简单,腾讯比华为待遇高了个20%~30%的样子。虽然说他这个情况也许是个例,不过这种个例出的并不少,后来大家知道了,就是说互联网企业的工资确实普遍高于传统企业(哪怕是华为这样曾经以高工资著称的企业也比不过互联网),互联网企业高工资确实是普遍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