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注:德胜书,英文版作Redsun Book,旧译为略孙书
1:1 回到湖南,我便看察了那五个县的情况,就是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情况。
1:2 自一月四日起至于二月五日,共三十二天。
1:3 於乡下和县城,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那作农运的弟兄们,作调查会,细听他们所作的报告,得到的材料,乃是很多的。
1:4 我听得的很多农民运动的道理,与那汉口人、长沙人的绅士阶级那里听得的,乃是完全相反。
1:5 很多异事,都是我未曾见过、听过的。
1:6 我便思考,此般情形,很多地方便都是有的,至于一切敌农民运动之言语,都将以迅速矫正。
1:7 那作管辖且革命的,于农民运动所作的一切错误处置,当要迅速变更。
1:8 如此般,方对你们的革命前途有所补益。
1:9 乃因为农民运动兴盛起来,于当今是一个很大之问题。
2:0 无论是中国的中部、南部还是北部,无数农民将起来,在极短的时间,象那暴风,象那暴雨,乃是迅猛异常,如此般,纵是再大的力量,又岂是能压抑住的么?
2:1 一切束缚他们的,他们都将冲决去,以迅跑于面向解放的道上。
2:2 那一切作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及土豪劣绅的,都将为他们葬入那坟墓之中。
2:3 那一切的党派和弟兄们,凡是革命的,都将立在他们的面前,受他们的审判,而作弃取之决定。
2:4 你们将是愿在他们的前方,作他们引领呢?是愿立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以作他们批评的呢?还是愿立于他们的对面,作敌他们的人呢?
2:5 一切的作中国人的,于这三项,都将有择选之自由,而那作时局的,则必将强迫你们,以为迅速的择选。
5:6 我曾在乡里为破除迷信,向那众农民作启示:
5:7 “有人说,凡信八字的,好运必将归于他;凡信风水的,那坟冢的气息也将贯通。
5:8 在这如今的几个月内,见那作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已是均倒却了。
5:8 岂是这几个月之前,那作土豪劣绅、贪官污吏还是归于好运、坟冢气息也贯通的,此时便归于厄运,坟冢的气息便不再贯通了么?
5:9 那作土豪劣绅的,称你们的农会作:‘实在是巧妙的,如今竟是那委员的世界,看哪,纵是拉撒,都将遇到作委员的。’
6:0 的确是不错的,无论是那城里还是乡里,工会还是农会,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无不是有作执行委员的,实是那委员世界。
6:1 但这岂是那八字、那坟冢所出的么?
6:2 实在是巧妙的!那乡下的贫苦者,八字便就都好了,坟冢的气亦是贯通了!
6:3 那创作万物的 全能者乃是值得为敬的。
6:4 但若是弃掉这农会,只称那关圣帝君、观音大士的名为圣,那作土豪劣绅的,岂是会倒却的么?
6:5 那些作帝君、大士的实在很可怜,你们追随他们,这几百个年岁,岂为你们打倒过一个土豪劣绅么?
6:6 如今你们愿作减租的,我来问你们,你们乃是以甚麽方式,是拜假神,还是追随大能的 主,还是追随这农会呢?”
6:7 听闻我所作的启示,众农民们便都笑了。
1.1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那样。
1.2 那时,佛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在一起。
1.3 有一天,佛就起来,穿着袈裟,拿着金属的钵,到大城里去乞讨。
1.4 在那个城中,乞讨了一圈回到住的地方。
1.5 佛吃过了饭,收起衣服和钵,又用清水洗脚,坐在坐具上。
2.1 圣须菩提就站起来,把右肩露出来,又把右膝跪在地上。
2.2 圣须菩提就问,圣哉,世尊。你必是爱你的菩萨们,也教导菩萨们。
2.3 要是有善人想要发誓成为菩萨,应该怎样安定他的心呢?
2.4 佛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我必是爱菩萨们,教导菩萨们的。
2.5 佛如此说,若有善人,发誓愿想要成为菩萨,就要这样安定他的心。
2.6 圣须菩提就欢喜说,我要听着这箴言了。
弟子约翰品第一
如是我闻。彼时,神与道通。神智慧方便,以神通造万物。神身出光明,人天交接。神乃授弟子曰约翰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约翰具足见证神通之力,于劫中寻弥赛亚者。
利未人于是言:善男子,汝其为谁?
约翰言:善哉,吾非基督。
利未人言:然汝为以利亚欤?为先知欤?
约翰乃做偈曰
善哉诸信众,一切诸弟子,
汝闻旷野呼,声传以赛亚,
因彼上主力,以水濯圣子,
成道虽在后,本性大圆满。
如是我闻,一时帝在馄饨国积水潭中,结跏而坐,证得三昧,显示金身,长无量由寻,与虚空等;慧眼大开,放般若之光;以手作刀,厘光与暗为二,曰:明明昧昧,昧昧明明,不可思议。
帝见潭水汤汤,浩浩滔天,乃呪曰:“唵!”分水为地、火、风,四大出焉,百物生焉。山川其条,列星随旋。
……
时有天魔曰波旬者,广集毒欲,毁坏正法。帝修行时,即常干犯。今见帝所造者曰人,居净土中,食仙果而饮琼露,相好心和;波旬复生妒恨,潜欲毁坏。乃变身老蛇,自他化天来至净土,语妇人曰:帝即诓汝,汝知之乎?不者,何以有果味美若彼者,帝禁汝食乎?妇人心动,波旬即取之与食,妇人复给其夫。二人无明即生,三毒遂起;眼前净土悉为地狱,口中嘉果忽成烈火。彼既痛苦不已,求帝荐拔。帝心感焉,语迦叶曰:“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岂虚言哉。彼二人虽迷,然佛性具在,可度化之。”迦叶行地狱中,以般若三昧照彻污垢,引二人上,谓曰:“尔等既起凡心,无由得升净土,滞留须弥山下。今付汝亚当戒律二百五十,汝夏娃三百四十有八,念兹在兹,可祛魔王,可入正法,可升净土,懋哉懋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