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脸部那么少的东西能呈现那么复杂的内容?为什么神情都是通过五官体现?因为面部神经多?

回答
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喜悦时,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眼角会微微眯起,甚至脸颊也会泛起红晕。这一切,都只是脸上那几个小小的器官,却能传递出如此丰富的情感信息。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在于我们脸部那些看似简单的器官,实则隐藏着惊人的复杂性。我们的眼睛,不仅能看到光影,还能通过瞳孔的放大缩小,表达紧张、兴奋或是专注。眉毛的提起、下压、甚至是轻微的颤动,都能传递出惊讶、愤怒、悲伤或是疑惑。鼻子虽然不像嘴巴那样灵活,但鼻翼的扩张或收缩,也能暗示呼吸的急促或舒缓,间接表达情绪。而我们嘴唇的闭合、张开、嘴角弧度的变化,更是直接的情感表达载体,从甜美的微笑到痛苦的哭泣,无一不通过它来展现。

这背后,其实是脸部极其精密的“工程”。我们的面部,布满了数量庞大且相互交织的面部神经。这些神经就像是无数细密的导线,连接着大脑和我们脸部的每一块微小的肌肉。这些肌肉,虽然小巧,但却能以极高的精度和速度进行收缩和放松,协同工作。正是这些细微的肌肉运动,通过改变五官的形状和位置,从而形成我们所见的丰富表情。

更重要的是,我们大脑对脸部信息的解读能力也是惊人的。我们天生就拥有一套强大的“表情识别系统”,能够迅速捕捉并理解来自他人脸部传达的各种细微信号。从婴儿时期,我们就开始学习识别母亲的笑容,将其与安全感和愉悦联系起来。这种能力随着我们的成长愈发精进,使我们能够在一瞬间读懂对方的喜怒哀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脸部那看似有限的几个部分,通过神经的精确控制、肌肉的灵活运作,以及我们大脑强大的解析能力,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复杂的情感画卷,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得以如此直观地展现在外。这是一种生物学的奇迹,也是人类社交互动中最基础、也最深刻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的脸部有大量的肌肉和相应的神经,可以做出一些细致的活动,但是你作为一个人觉得“脸部呈现复杂的内容”“神情通过五官体现”的主要原因还是“人脑会检测脸上的特征位点并加以分析,五官在这套系统中有较多的特征位点和较大的识别权重”,而不是“面部神经多”。

功能性磁共振显示,纹状外皮层的梭状回中外侧在眼睛输入图形信号时激活,其对脸部图形的反应强度显著地高于其它图形,脸部图形引起的激活通常发生在双侧梭状回,右侧梭状回的激活强度高于左侧梭状回。实验显示,人识别汉字、鸟类专家识别鸟的神态之类也对应右侧梭状回的激活,程度与模式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人识别英文单词则激活左侧梭状回。

因此,一般认为梭状回有专用于脸部识别的“面孔区”,进而唤起知觉、奖励、决策等回路。实验显示其主要用来识别人的身份。梭状回面孔区损伤会造成面孔失认症(就是所谓“脸盲”),连家人的脸都认不出来,但患者通常能辨别他们熟悉的非人脸物体;物体失认症患者能够辨别人脸,而不能识别熟悉的物体,说明相关识别各有不同的神经基础。

在这之外,脸部识别还使用后颞上沟皮层和枕叶面孔区,后颞上沟皮层主要用来识别表情。一些研究显示,人脑识别人脸的方法是“将各个位点的信息的相互关系与模板比对,进行整体识别”,而不是“分别衡量每一件特征再组合”。这导致人脑可以从并非人类的东西上提取出模式来、觉得有张脸——例如欧洲那些“烤饼烤出个耶稣头像”“在云彩里看到了耶稣显灵”。

人这套东西不擅长识别非人生物的表情。

可以参照:

【人工智能】灵长类动物脸部识别算法被破译,大脑黑箱或根本不存在 - 数据智农的文章 - 知乎

数据智农:【人工智能】灵长类动物脸部识别算法被破译,大脑黑箱或根本不存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