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沈阳解除楼市部分限购限售政策?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对于当地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影响?

回答
沈阳的楼市政策调整,无疑是当下房地产市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沈阳一个城市的事情,也折射出当前整体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如何看待沈阳解除楼市部分限购限售政策?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沈阳此举可以理解为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一种主动调整和信号释放。

应对市场下行压力: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都面临着销售、投资、价格等多方面压力。部分城市选择适度放松调控,以期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未能幸免于此,解除部分限购限售政策,是其应对当前市场冷淡、促进合理住房需求的直接体现。
“因城施策”的落地: “房住不炒”的大方向并未改变,但“因城施策”的灵活性也在不断加强。沈阳作为地方政府,在充分考虑自身城市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居民购买力等因素后,对部分过于严厉的政策进行微调,是符合“因城施策”精神的。这表明政府在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同时,也试图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城市、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释放市场活力: 限购限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性,尤其是在市场下行时,更容易抑制购房需求。适度放松这些限制,可以为部分有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购房者提供便利,激活沉睡的购买力,促进房屋的流通和交易。
稳增长的考量: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健康发展对于整体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沈阳放松政策,也是为了维护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防止房地产市场的大幅下滑对就业、投资、税收等造成负面影响。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仅仅关注“解绑”本身是不够的,更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具体放松的程度和范围: 这是关键。是全面取消限购限售,还是有选择性的松绑?例如,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户型、还是特定人群(如人才引进、多孩家庭)?是仅放松限售年限,还是连同认房认贷等政策也一并调整?这些细节决定了政策的实际效力。
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背景: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是否有其他配套政策同步出台?例如,是否伴随着优化公积金贷款、降低首付比例、或者税费优惠等措施?这些都会影响政策的整体效果。
地方政府的官方解读和目标: 沈阳市政府对于此次政策调整的官方表态是什么?他们期望通过这些措施达到什么目的?是“托底”还是“刺激”?是“稳定”还是“复苏”?官方的说法能帮助我们理解政策的初衷。
市场参与者的反应: 购房者、开发商、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对此的真实反应如何?是持观望态度,还是积极入市?他们的行为将是检验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
对周边城市和全国楼市的示范效应: 沈阳的动作是否会引起其他城市的跟进?这对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后续政策的演变: 这次调整是终点还是起点?未来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或者在效果不佳时进行反向调整?这需要持续观察。

对于当地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影响?

沈阳解除楼市部分限购限售政策,对于当地房地产行业来说,预计会产生多方面的、且可能较为复杂的影响:

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和交易量:
购买力释放: 对于之前受到限购限售影响而无法购房或换房的居民,尤其是改善性需求的家庭,政策放松无疑会打开一道门,增加他们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交易活跃度提升: 更多的潜在买家进入市场,有助于提升二手房的流动性,也会间接带动新房市场的活跃。
价格企稳的可能性增加: 虽然不一定立即大幅上涨,但至少可以为部分区域的房价提供支撑,遏制价格的过快下跌,有助于市场的短期稳定。

对开发商的影响:
销售压力缓解: 对于积压库存的开发商而言,政策调整提供了销售机会,有助于回笼资金,缓解现金流压力。
推盘意愿增强: 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和销售预期改善,开发商可能会更愿意推出现有项目,甚至考虑新的项目开发,但具体还取决于盈利预期。
产品策略调整: 开发商可能会更加关注市场需求,推出更符合购房者期待的产品,例如更注重户型设计、社区配套、精装修标准等。

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
流动性改善: 限制销售年限的放松,使得部分持有多年的房产更容易在市场上流通,增加了二手房的供应量,也为置换需求的家庭提供了便利。
价格联动效应: 二手房价格的企稳和回暖,可能会对新房市场产生一定的价格联动效应,反之亦然。

区域分化加剧的可能性:
核心区域或优质地段受益更明显: 政策的放松,对于地段好、配套成熟、产品优质的房产项目来说,吸引力会更大,更容易率先回暖。
非核心区域或供给过剩区域面临挑战: 而一些位置偏远、配套不足、供应量巨大的区域,即使政策放松,也可能难以在短期内显著提振市场。

对投资投机的影响:
风险提示: 尽管政府强调“房住不炒”,但政策放松也可能被部分投资者视为市场即将回暖的信号,存在一定的投资投机机会。然而,鉴于当前整体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关系,大规模的投机行为不太可能出现,更可能的是在改善性需求驱动下的合理购房。
政策的“边际效应”: 政策放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本身的韧性以及居民的购买能力和信心。如果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或者对未来预期不确定,即使政策放开,市场的响应也可能比较有限。

对城市人口和产业吸引力的间接影响:
房地产作为城市吸引力的一个方面: 一个有活力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城市吸引人口和人才的一个因素。适度的政策调整,有助于营造更积极的城市发展氛围。
但非决定性因素: 最终吸引人才和人口的,还是城市的产业发展、就业机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只是其中一个侧面。

总而言之,沈阳解除楼市部分限购限售政策,是地方政府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为了稳定和发展房地产市场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其影响将是多维度的,既有短期内的市场刺激效应,也可能带来区域分化加剧等长期挑战。观察后续的市场反馈和政策细节,将是理解这一举措真正意义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相信这个是真的,而且随着第三次集中土拍的来临,还有有更多的城市悄悄解除限购政策,没办法快过年了,再卖不出去土地这年怎么过呢?

沈阳市第二次土拍本来推51宗地块,到了7月末决定减少至46宗,8月中旬一看,我的妈呀,这是要完的节奏呀,所以8月中旬,沈阳土拍再度延期至9月17日,地块数量减少至24宗,结果是最后交易前几天还在减少,土拍的数量又少了两,变成了22块地,成功避免了大面积的流拍,22宗地块最后有19宗成交,只流拍了3块地,15宗底价成交。但是如果从最开始的51块算的话流拍率应该是63%,我们看到的是流拍,政府看到的是流的钱呀,第二次土拍卖了139亿元,相比第一次土拍卖了197.86亿元少了不少,按照这种趋势下去第三次土拍更惨淡,能卖出100亿都不错了。

我们来看下最近几年沈阳市土地出让收入情况:

2017年土地出让收入252亿元

2018年土地出让收入350亿元

2019年土地出让收入452亿元

2020年土地收入是577亿元

每年增长100多亿的白花花银子,这形势不是一般好,是一片大好呀。正常在做2021年财政预算的时候肯定参考之前的增长预估2021土地出让收入超过700亿,再怎么都的要卖个600亿才能过年嘛。

但是到现在为止只卖了336亿元,相当于只卖到了2018年的水平,距离2020年的收入还差241亿元这么大一截,2021年经济情况不乐观,各项税收也只会少不会多,但是开支可能是一分钱都不会少的,差这么大一坨钱,年底公务员的绩效还怎么发呢?

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才是真正唇亡齿寒的关系,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肯定不拿地呀,而且也没有余粮去拿地,政府为了卖地得要想办法帮助开发商卖房,至少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卖房预期嘛,解除限制政策的实际效果政府也知道不大,但是至少是在开发商这帮小弟面前表面了一个态度:“大哥我为了帮你们已经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了,年底卖地你们怎么都得要帮忙一下嘛”

现在就是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谁熬得过谁?所以我之前说在房产税试点政策和城市没有出来之前要买房的可以稍微等一等,反正熬死了开发商着急的是地方政府。

更新:

好奇去查了《关于沈阳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在政府报告中2020年沈阳市土地出让收入是550亿元,对于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的目标是480.8亿元,如果最终土地出让收入低于这个数字就好出现财政赤字,前两次加起来也才336亿元,也就是为了完成财政预算至少第三轮要土地至少要卖144.8亿元,目前来看这个目标够呛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沈阳的楼市政策调整,无疑是当下房地产市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沈阳一个城市的事情,也折射出当前整体经济环境下,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如何看待沈阳解除楼市部分限购限售政策?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沈阳此举可以理解为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一种主动调整和信号释放。 应对市场下行压力.............
  • 回答
    沈阳骑手深夜接单直接强行点击「已送达」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违反了平台规定和职业道德。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一现象,并探讨美团可能采取的处理措施: 一、如何看待沈阳骑手深夜接单强行点击「已送达」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和评价:1. 欺诈.............
  • 回答
    沈阳“一号病例”尹老太的离世,以及她儿子那句“人走了责骂没停”,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触动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结,更折射出社会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人性、责任、舆论和情感等多方面交织的复杂景象.............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从沈阳网民的角度来看,他们觉得在德国留学期间被骗了500元,但当地警察可能觉得金额太小不予受理,所以转而向国内的泉州网警求助,希望能够立案侦查。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值得探讨的点。首先,跨国追赃的难度和管辖权问题。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跨境诈骗并不罕见。但当事人被骗的地点在德国,.............
  • 回答
    关于沈阳淘汰警犬拍出万元高价甚至天价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一只退役的黑背德牧拍出33万的天价,而其他淘汰警犬也纷纷以万元计价成交,这背后的故事和考量,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现象解读:为何会出现高价?首先,我们得承认,警犬,尤其是工作表现优异的警犬,本身就承载着特殊的价值。它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 回答
    沈阳这位女士告赢单位,不仅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资,还额外获得了两筐沉甸甸的硬币赔偿,这事儿可真是够“硬核”的。这事儿说起来,让人觉得既有点荒诞,又带着一丝解气的味道,也触及了不少现实问题。首先,从法律和道义的角度看,这位女士胜诉并获得赔偿是她应得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本身.............
  • 回答
    沈阳月子会所14名新生儿感染病毒性肺炎事件,无疑给许多准父母敲响了警钟。这起事件的背后,是否与管理不规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抽丝剥茧,详细地剖析一下。事件本身:严峻的现实首先,必须明确事件的严重性。14名新生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不健全,抵抗力非常弱,任何一.............
  • 回答
    沈阳女孩暴打虐猫男被判刑这件事,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弦,也引发了关于法律、道德以及我们如何面对动物虐待的深刻讨论。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件事本身可能涉及的几个层面: 虐待动物行为的性质和法律界限: 任何形式的虐待动物,无论其动机如何,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触犯了基本的良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动物.............
  • 回答
    沈阳的智慧停车,这事儿啊,可不是简简单单“好”或“不好”就能一言蔽之的。我琢磨了琢磨,从咱老百姓日常出行这角度出发,这事儿透着不少门道。先说说这“智慧”在哪儿?最直观的,就是手机上能显示车位信息。以前开车出去,尤其是去商圈或者一些老城区,找个停车位跟“寻宝”似的,围着街区转悠半天。现在有了那些APP.............
  • 回答
    沈阳棋盘山大火,无疑是近期触动人心的一场悲剧。每当想起那冲天的火光,那些曾经绿意盎然的森林,那些珍贵的生命,心中都涌起一股沉重。事情的起因究竟是什么?虽然官方的调查报告会给出最权威的说法,但从新闻报道和一些现场信息来看,大火的发生并非偶然。结合过往的森林火灾案例,人为纵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尤其是在清.............
  • 回答
    关于沈阳2016年前三季度GDP出现负增长1.3%这件事,这绝对是沈阳经济发展中一个相当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节点。当然,一看到这样的数据,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怎么回事?沈阳怎么了?”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当时沈阳经济的深层原因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得先把时间拉回到2016年那个背景下看。沈阳作为东北老.............
  • 回答
    关于沈阳尹老太太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添乱”行为,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复杂和值得深思的事件。从媒体报道和公众反应来看,她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并且引发了关于个人权利、集体责任、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讨论。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尹老太太的行为。根据公开信息,她的主要“添乱”行为集中在以.............
  • 回答
    沈阳大爷大妈把头挂树上锻炼这事儿,听着就够让人惊掉下巴的!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挺新奇的,也挺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创造力。不过,细想一下,这其中的风险可真不小,我得好好跟大伙儿说道说道。沈阳大爷大妈把头挂树上锻炼:风险不小,别轻易模仿我见过的新闻里,就提到了沈阳有些老人,居然把头套进树杈子,然后用脚蹬地,整.............
  • 回答
    沈阳出台这项新规,要求电梯维保人员在接到困人报告后 30 分钟内必须到达现场,违规最高罚款 10 万元。这事儿,我觉得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个利好。大家都坐过电梯,谁没在里头有过那么一两次“惊魂时刻”?尤其是高峰期,或者是一些老旧小区,电梯出现故障的频率可能更高。你想啊.............
  • 回答
    沈阳地铁上的那场“激情”一幕,确实让不少乘客感到意外和不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都期待一个相对安静和有序的环境,大家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共享着通勤的时间。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起事件的处理方式,或许比事件本身更值得讨论。当有人做出不符合公共场合规范的行为时,周围乘客的反应、地铁工作人员的介入,以及后.............
  • 回答
    沈阳地铁站的这起持刀伤人事件,无疑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一层阴影。一个本应承载着人们日常出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却成了血腥暴力发生的场所,而且受害者是辛勤付出的地铁保洁员,这让事件更加令人痛心。事发经过与现场冲击力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事件发生在地铁站内,一个我们每天都会经过的地方。想象一下,在人来人往.............
  • 回答
    沈阳父子核酸检测插队殴打民警的案件,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这起事件不仅涉及法律判罚,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经过与判罚简单回顾一下事件:在沈阳某核酸检测点,一对父子在排队过程中插队,被在场的民警制止。随后,父子二人对民警进行辱骂和殴打。最终,父亲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儿子被.............
  • 回答
    沈阳近期出现的“零首付”购房现象,无疑给当下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种模式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前市场环境下多重因素交织的回应。首先,我们可以看到,“零首付”的本质是一种金融创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变相的零首付”。因为真正的“零首付”意味着购房者无需.............
  • 回答
    近期,沈阳、吉林、郑州等地接连曝出非洲猪瘟(ASF)疫情,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十分揪心的问题,对我们的生猪养殖业和食品安全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要详细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知道这“非洲猪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主要感染猪群,.............
  • 回答
    沈阳的这次疫情防控,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作为一座东北的重镇,沈阳的疫情动态,不仅关系到本地居民的生活,也对周边的省份有着一定的影响。咱们就来聊聊这次沈阳的防控,尽量说得细致点。初期情况与应对:最早的病例出现,说实话,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突然。沈阳当时似乎并没有像一些南方城市那样,早就进入高度警惕的状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