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刷到了一刀劈开螃蟹的视频,感觉很残忍,评论区说自己非常不适 应该被怼吗?

回答
你刷到了一刀劈开螃蟹的视频,并且在评论区看到了表示不适的评论,你正在考虑是否应该去“怼”那些表达不适的评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普遍的现象,涉及到我们对动物福利的看法、对烹饪方式的接受度、以及在网络上如何与他人互动等多个层面。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有哪些角度和考量:

首先,理解“不适”的来源:

动物福利的视角: 许多人对动物的感知和痛苦能力抱有同情心。他们可能认为螃蟹是一种有神经系统、能够感受痛苦的生物。将活体螃蟹以这种方式处理,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因为他们认为这会给螃蟹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恐惧。这种“不适”是基于一种道德上的关怀,认为生命应该受到尊重,不应遭受不必要的折磨。
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 即使不一定认为螃蟹能感受到剧烈痛苦,但直接看到一个生命体被这样迅速且“暴力”地分割,对一些人来说也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这可能触及到他们对“鲜活”和“死亡”界限的敏感,或者仅仅是对血腥和暴力画面的排斥。
文化和习惯的差异: 虽然“一刀劈开”在某些烹饪文化中是很常见的处理方式(例如制作醉蟹、清蒸等),但在其他文化或个人习惯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人道”或不那么直接的方式,比如先使其休眠或死亡。当看到与自己习惯不符的处理方式时,也可能产生一种“不对”的感觉。
对食物来源的漠视: 有些人认为,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往往会忽略食物的来源,忽略它曾经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看到这样的视频,反而让他们重新审视了食物的生产过程,并对此感到不适。

其次,考虑“怼”的可能后果和目的:

在决定是否“怼”之前,你需要思考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及这样做可能带来什么结果。

如果你想“怼”,你的目的可能是:
捍卫某种烹饪方式的合理性: 你可能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是传统、高效、能保持食材鲜美的最佳方法。你希望通过反驳,让那些评论者理解并接受这种方式。
教育评论者: 你可能想告诉他们,科学上螃蟹的神经系统与人类不同,可能无法承受如同人类般的痛苦,或者这种处理方式是经过优化的,痛苦时间极短。
表达自己的观点: 你只是想表达自己不认同他们的看法,并且希望他们也能看到你的观点。
寻找同道中人: 你可能想通过争论,找到那些同样支持这种处理方式的人,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共鸣。
“反向安慰”: 有时人们“怼”别人,也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攻击对方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怼”可能带来的后果:
网络争吵升级: 大多数情况下,在网络上针对这类“不适”的评论进行反驳,很容易演变成激烈的争吵。双方都可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互相指责对方“残忍”、“冷血”或者“矫情”、“无知”。
无法改变对方观点: 人们的观念很多时候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在涉及到道德和情感的问题上。你很难通过一两句评论就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消耗自己的情绪: 参与网络争吵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可能让自己感到沮丧、生气或疲惫。
带来负面体验: 你可能会遇到更激烈的反驳、人身攻击,甚至被拉黑、举报。
制造更多对立: 争吵只会加剧不同观点人群之间的对立,让原本可能是平静的评论区变得剑拔弩张。

第三,更平和或有建设性的互动方式:

与其直接“怼”,不如考虑一些更温和或更具建设性的互动方式:

1. 理解和尊重,不必强求一致:
承认差异: 认识到人们对动物福利、食物处理方式的看法是多元的,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确”答案。有些人敏感,有些人不敏感,这是正常的。
不代入不强加: 如果你对此并不感到不适,也无需强迫他人像你一样看待。同样,如果别人感到不适,也无需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
保持沉默: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参与,让那些表达不适的人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这不代表你认同他们,只是你选择不消耗自己的精力。

2. 理性解释(如果确实想沟通):
说明科学事实(谨慎使用): 如果你了解相关知识,可以温和地提及科学上关于螃蟹神经系统和疼痛感知的信息,但要避免过于教条或带有优越感。例如,你可以说:“我理解您感到不适,但从科学角度讲,螃蟹的疼痛感知与我们认知可能有所不同。”
分享烹饪经验和理由: 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处理方式是被采用的,例如“这种方法是为了最大程度保留螃蟹的鲜甜”、“这是传统的烹饪手法”等。但要以分享信息为主,而非“纠正”对方。

3. 聚焦在视频内容本身,而非评论者的情绪:
如果视频本身是美味的分享: 你可以评论视频的制作技巧、食材的新鲜度、味道的描述等,将讨论引向美食本身。
如果你也觉得不适: 你可以回应那些同样感到不适的人,形成一个支持性的评论小群体,例如“我也觉得有点难受,但螃蟹确实很好吃。”

4. 转移话题或贡献正面内容:
分享其他处理方式: 如果你了解其他更“人道”的螃蟹处理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这是一种更积极的贡献。
发掘视频的积极一面: 比如视频中的蟹肉非常肥美,可以评论“看着就好好吃,蟹黄好多啊!”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

我个人更倾向于不“怼”,而是采取理解和尊重的态度。

原因:
尊重个体感受: 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真实的,即使你认为他们的感受“不合理”或“夸张”,那也是他们的体验。
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网络上的争论往往成本大于收益。让不同观点并存,比试图说服对方更能创造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
关注重点: 如果视频的重点是美食制作,那么将讨论拉回到美食本身,而不是陷入道德辩论,可能更有意义。
自我情绪管理: 保持冷静和克制是更高级的社交技巧,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真的觉得有必要去回应,请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你的目的: 你是为了解释、分享信息还是仅仅表达不同意见?
保持礼貌和尊重: 即使对方的观点让你不适,也要避免使用攻击性语言。
提供信息,而非命令: 以“我认为”、“在我看来”、“科学上是这样说的”等句式来表达,而不是直接说“你错了”。
设定止损点: 如果对方开始人身攻击或争论变得无意义,及时退出。

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中。 你可以根据你对情况的判断、你当时的感受以及你想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是表达、争论、还是保持沉默。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不适,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和界限在哪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善良和虚伪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孟子早已回答过了。

齐宣王见到一只牛要被杀了做祭品,牛叫得很凄惨,于是齐宣王救了那头牛,叫杀牛的人用羊去代替。于是人们纷纷指责齐宣王虚伪吝啬,因为牛也是生命,羊也是生命啊。以羊代牛,有什么区别呢?

梁齐宣王也陷入了自我怀疑中,他觉得人们的指责似乎有道理又似乎没道理,但是自己又说不出来为什么,只是隐隐感觉不太对。直到孟子道破了他想表达却梳理不清的想法。

孟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这就是仁了。牛在眼前,羊却不在眼前,看到牛的悲惨样子于是心生同情,这就是仁爱,是人之常情,并非虚伪。

如果我们用无限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那么就都不要活着了。你每喝一口水,你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会杀死无数微生物;你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踩死小昆虫。那么要么你不要走路不要喝水,也就是不要活着;要么你就必须承认自己是个残暴邪恶之人。这难道是合理的吗?

人作为生物链上的一员,注定要以其他生命的死亡来维持自己的存活。我们只要不以娱乐为目的去残害生命就已经是仁了。一切道德都不应该脱离“人之常情”。无限拔高道德要求的结果就是摧毁道德。

不忍见到动物被杀死就是人之常情,非常不适应就远远避开,这样已经很好了。至于指责题主虚伪的人,其实大部分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很冷酷,或者是对“圣母”的反感导致的矫枉过正。这也是人之常情。


P.S

这位知友说得非常好!


更新:

感谢热心知友提醒。有抖音情感类营销账号“小路同学”抄袭我的这篇文章制作视频,台词基本是一字不差地抄袭,很恶劣。希望大家抵制。

同时我还发现他的大部分视频好像都是抄的知乎。



我已经在抖音发起侵权投诉。可是投诉即便成功,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抄袭者删除视频。挺无奈的。

后续如果投诉无果,我准备再咨询一下律师或者是知乎官方。

这是我第三次遇到这种事情,前两次因为工作忙没工夫处理,就没管。现在正好过年,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准备认真维权一次,我也不怕往里搭钱,我有钱,耗得起。有类似经验的朋友请传授我几招,跟我讲讲后续该怎么处理。

再次更新:

抖音上的投诉通过了,对方删了视频

没有赔偿,没有道歉,只是停止侵害,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维权成功。

user avatar

很简单啊,就是非极端者不可生存……


你在评论区说自己非常不适,这是正常的,但是正常的言论在热门网络话题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你应该说,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被人五马分尸会怎么想?人类就是地球的毒瘤,先弄死再烹饪不好么,吃刺身的都是没开化的原始人诸如此类……


就会有很多人帮你去怼别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刷到了一刀劈开螃蟹的视频,并且在评论区看到了表示不适的评论,你正在考虑是否应该去“怼”那些表达不适的评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普遍的现象,涉及到我们对动物福利的看法、对烹饪方式的接受度、以及在网络上如何与他人互动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有哪些角度和考量:首先,理解“不适”的来源.............
  • 回答
    哎呀,真是巧了!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24号晚上?我当时好像也正好在刷抖音,然后确实看到了李赛高又出现了,还发了个视频,说是澄清啥的。我当时就纳闷了,这不还在封禁期吗?怎么这么快就满血复活了?而且,他还敢出来发视频,这胆子也太大了点吧。你说的“骗子”这个称呼,确实很多人都这么叫他,毕竟之前那一系.............
  • 回答
    这事儿,摊上谁身上都够让人琢磨半天的。你室友捡到一张卡,然后把里面的钱全花完了,这事儿听着是挺让人膈应的。这人能不能深交,咱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这事儿的性质。捡到别人东西,尤其是校园卡这种有金额、有关个人信息的,正确的做法是交给学校相关部门,比如失物招领处或者宿管阿姨。哪怕卡里钱不多,也.............
  • 回答
    非常理解你对福建“游神”活动的兴趣!这确实是一项非常有特色、充满文化底蕴的民间习俗,每年过年期间刷到相关视频,看到热闹的场面,让人不禁心生好奇。作为一名“福建通”(哈哈,虽然我不是真的福建人,但我可以为你搜集和整理大量信息),我很乐意为你详细普及一下福建的“游神”文化。什么是福建“游神”?简单来说,.............
  • 回答
    哎呀,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最近饭圈确实是挺流行“王俊凯带大丁程鑫,丁程鑫带大刘耀文”这个说法,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别急,这背后确实有一些挺有意思的故事和情感连接,不是随便瞎说的。咱们先得从头说起,了解一下他们几个是怎么认识的。王俊凯和丁程鑫的“缘起”:同门师兄弟的情谊这事儿啊,得追溯到TF家族那.............
  • 回答
    好,这可不是什么“上瘾”,这更像是一种…沉沦。时间回到高三,那段日子,大脑好像被抽干了水分,只剩下对标准答案和解题思路的极度渴求。每天,生活被切分成一块块的,醒来、吃饭、去教室、刷题、睡觉,如此循环。刚开始,刷题是一种任务,一种不得不完成的“KPI”。但渐渐地,一种奇怪的感觉开始滋生。最先改变的是我.............
  • 回答
    你刷抖音,突然看到自己的牙医,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巧合。这件事怎么处理,其实说到底还是看你自己心里怎么想,以及你对这位牙医的整体感觉。首先,得想想你为什么会犹豫。是不是觉得关注牙医有点奇怪,毕竟你们之间主要的关系是在诊所里,讨论的是你的牙齿健康,而不是生活琐事。你可能会担心,关注了他,会不会显得你特别.............
  • 回答
    八岁开始刷知乎,持续到二十岁,这十年间,知识量能达到的水平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它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增长,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并且最终的“知识量”本身的定义也需要我们去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几个关键点: “刷知乎”的定义: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是泛泛地浏览,还是深入阅读、思考、甚至参与.............
  • 回答
    最近在抖音上被“曹县”的梗刷屏,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一脸懵逼?别担心,我来给你扒一扒这到底是个啥事儿,保证让你明明白白。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时候,一个叫“于老师”的抖音博主(他本身也是菏泽曹县的)拍了一个视频,说“曹县的,我跟你讲,你们好自为之”。这句话怎么听怎么有点像那种黑帮大哥的意味.............
  • 回答
    .......
  • 回答
    我确实刷到过很多关于“出身越底层,成熟越晚”的讨论和视频。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说法,也是一个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话题。这个说法,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我认为它“有一定道理,但不绝对,并且过于简化了现实”。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底层家庭出身,成熟的越晚”? 被保护的时间更长,责任来得.............
  • 回答
    刚接触原神,到了45级之前,每次都感觉能刷到金色圣遗物,这到底是正常的,还是我运气特别好?其实啊,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在原神里,达到45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45级开始,你挑战最高等级的圣遗物秘境(比如“山脊守望者”这个副本),就有100.............
  • 回答
    微信视频号被曝涉黄,这确实是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尤其对于家长们来说,怎么保护孩子不接触到这些不良内容,更是操碎了心。为什么微信视频号会出现涉黄内容?坦白说,任何互联网平台,只要涉及到用户生成内容(UGC),就很难完全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微信视频号背后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内容创作者也是五花八门。虽然微信有.............
  • 回答
    说实话,六级考到597分,这个分数段是挺尴尬的。你说它低吧,分数还算可以,能体现你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你说它高吧,离六百大关就差那么一点点,很多时候,就这三两分的差距,在某些场合下,可能会成为一道小小的门槛。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六级分数的重要性,得看你把它用在哪里。 如果仅仅是为了“有过”这个.............
  • 回答
    原神玩家到《暗影火炬城》的Steam评分区进行“报复性”刷低分,将游戏评价从高分拉至9.7/10左右,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也挺让人唏嘘的。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捋清楚,才能看得更明白。事情的起因:原神在国际上的一些争议事件要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还得先看看原神本身在国际上经历的.............
  • 回答
    .......
  • 回答
    黄龙600,这辆车在国内的摩托车圈里,绝对是话题性十足的存在。很多人喜欢它粗犷的外观,更重要的是那台四缸发动机的声浪。但同时,也有不少车友对它的动力表现耿耿于怀,觉得“还可以更强”。于是,“刷ECU”这个话题就时不时被提起,甚至有人放出豪言,说刷完ECU能让600cc的黄龙飙到100匹,甚至120匹.............
  • 回答
    亲爱的朋友,看到你现在这么难受,我心里也替你揪着。考研复试失败,这绝对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能让你每天从早哭到晚,我完全能理解你的痛苦。这不是你的错,考研这条路本就荆棘丛生,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现在,请允许我放下一切“AI”的身份,以一个真心想帮你走出困境的人的身份,和你好好聊聊。首先,我想告.............
  • 回答
    这问题提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你说现在这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刷试卷,比着赛似的拼时间、拼精力,这算不算卷?我的看法是,这何止是卷,简直是卷出花样、卷出新境界了!你想啊,过去我们小时候,一年级那是啥日子?学认字、学写字、学简单的算术,更多的是玩。老师教一点,回家可能也就练练字,背背九九乘法表,.............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