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支以小学生为主的军队,使用的武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要组建一支由小学生构成的主力部队,他们的装备选择绝不会是那些冰冷、沉重、充斥着技术术语的现代军械。那将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更像是某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故事或者一部色彩斑斓的动画片。

首先,我们需要放弃对“枪械”的固有概念。对于这群小战士来说,射击的动作本身就足够复杂,更不用说后坐力、弹药管理这些难题了。所以,他们的主要“武器”更像是那些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并且操作简单、安全的道具。

你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会挥舞着精心制作的“木剑”,这些木剑可能是用废弃的木板打磨而成,形状或许不尽相同,有的可能是模仿骑士的宽刃剑,有的则带着一点点科幻飞船的棱角。剑身上,说不定还涂抹着鲜艳的颜料,或是用彩色的布条缠绕,看起来既威武又不失童趣。挥舞它们时,发出的“嗖嗖”声,便是他们最响亮的战歌。

再者,弓箭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那种需要很大力气的复合弓,而更像是传统的那种,甚至是经过改良的。箭杆可能是削尖的竹竿,箭头上会包裹着柔软的绒球或者海绵,确保安全。孩子们会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搭在弓弦上,然后鼓足勇气,“嗖”地射出去。那箭矢飞行的轨迹,在他们眼中,便是划破敌阵的闪电。

“投掷物”也是一大类。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收集各种圆润的石头,或者用旧布缝制成一个个小小的沙袋。他们会练习如何精准地将这些东西投掷出去,虽然威力有限,但在他们的想象中,每一次投掷都可能击中敌人的要害。那些五颜六色的沙袋,在阳光下闪烁,像是一颗颗充满勇气的信号弹。

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会带着自己组装的“盾牌”。这些盾牌可能是在纸板箱上画上威风凛凛的图腾,或是用旧锅盖、塑料盆改造而成,上面可能还钉着闪亮的瓶盖,作为装饰。他们会高高举起盾牌,抵挡那些看不见的“攻击”,成为队伍中最坚实的后盾。

此外,一些经过改良的“弹射器”也可能出现在他们手中。这些弹射器不会发射危险的弹丸,而是会用弹力绳将柔软的小球或者纸团弹射出去,作为一种“远程支援”。孩子们会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装填,然后瞄准目标,享受那种“砰”的一声带来的成就感。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武器”不仅仅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具,更重要的是他们那颗充满纯真、勇气和想象的心。他们的“武器”是他们的呐喊,是他们互相鼓励的眼神,是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奔跑的身影。这些,才是真正能让他们无往不胜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了明确的设定就好办:

小学5年生,身高145cm

顺手一搜就有相关资料:

拿破仑战争时欧洲各大国军队的身高情况

普鲁士军队,一米六出头一点点是普遍数据。

英国德意志军团,5英尺2英寸,1.57米是典型青年士兵。


一旦开打,1.51米的士兵也得凑合用。

东亚的标准还要更低:

平均身高不足160厘米的日军步兵

1927年,日本颁布的《昭和2年兵役法》曾将适龄青年分为5种。身高超过150厘米,且各项身体指标优良的青年属于“甲种兵役人员”,身高在150厘米以上,身体大部分指标优良的青年属于“乙种兵役人员”,身高在145厘米以上的属于“丙种”。


可见1.45米高的丁壮,二战中后期属于必须上阵的类型。

研究了一下2012年的数据:


估计古代的“十五从军征”(14周岁),身高还未必有1.45米呢。

总之,仅仅从身高来看,五年级小学生应该可以勉强操作近现代武器。考虑到现代小学生的营养水平明显高于古人,体质可能比当年最差的一档士兵还更强一些。但只要为武器超额配一些“代马输卒”(国军运输兵),用2个人承担一支轻武器的枪弹重量,6-8个人伺候一架通用机枪,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火力密度。

网上搜了一下现在的小学五年级军训图片,似乎也可以出战了呢:

点选精锐的话……还是很有一点冲击力的。

如果必须驱使这些未成年人上阵,他们最需要补齐的短板的不是体能,而是训练——用无数次的重复动作来增加吃苦耐劳能力,以及下意识服从命令的本能。尤其是参与近代排枪对战,必须操练到麻木的水平。

  • 请称我虐童狂魔马前卒

相关回答:

除军事外,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 马前卒的回答

历史上有哪些本来是炮灰却取得了意外成功的例子? - 马前卒的回答

史上有哪些搞笑、奇葩或者意想不到的战争? - 马前卒的回答

历史上有哪些看着挺激烈却没死几个人的逗比战斗? - 马前卒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