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看待王思聪对雷军的评价?

回答
王思聪对雷军的评价,是一场充满戏剧性、争议性且折射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生态的讨论。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王思聪的“人设”与评价风格

首先,理解王思聪的评价,必须先认识他的“人设”。

“国民老公”与富二代标签: 王思聪最大的标签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儿子。这赋予了他极高的起点和公众关注度。他并非靠自己白手起家,而是继承了巨额财富和资源。
网络红人与“纪委书记”: 他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活跃,以毒舌、犀利、无所顾忌的言论著称。他常常评论时事、抨击明星、批评企业,被戏称为娱乐圈和商业界的“纪委书记”。这种风格吸引了大量粉丝,但也招致不少批评。
“玩世不恭”与“真性情”: 他的言论常常夹杂着玩世不恭的态度,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在表达“真性情”,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
娱乐至死与流量思维: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王思聪的言论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流量和话题性的驱动。他深谙如何制造轰动效应。

二、 王思聪对雷军的具体评价

王思聪对雷军的评价并非单一,而是随着时间和雷军的事业发展而变化的,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复杂、时而欣赏、时而批评、时而嘲讽的特点。

(一) 初期的赞扬与欣赏(小米初创期及早期)

“雷布斯”的称号与对小米模式的认可: 在小米创业初期,雷军以其“互联网思维”和“饥饿营销”等策略迅速打开市场,一度被媒体誉为“中国的乔布斯”,简称“雷布斯”。王思聪在早期对雷军和小米的态度是相对欣赏的。
对“性价比”的认可: 小米手机以高性价比切入市场,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王思聪作为年轻人,也能理解并欣赏这种“让普通人享受科技”的模式。
对雷军创业精神的肯定: 雷军曾是金山软件的CEO,后又创办小米。他的创业经历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王思聪也可能看到了其中的励志成分。
早期互动与正面评价: 在微博等平台,王思聪早期也曾有一些与雷军相关的正面评论,例如对小米发布会的评价,或者对雷军演讲的提及。

(二) 中期的质疑与批评(小米扩张期及遇到挑战期)

随着小米的发展壮大,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质疑,王思聪的评价也随之转向更加审慎甚至批评。

对“营销至上”的质疑: 当小米的某些产品因为过度营销而导致口碑下滑,或者被指责“堆料不足”、“品控不行”时,王思聪会抓住这些点进行批评。他可能认为小米的成功更多是营销手段的成功,而非产品本身的卓越。
例如,他可能在小米手机出现发热、卡顿等问题时,借机嘲讽雷军的“黑科技”宣传。
对“生态”模式的质疑: 小米在手机之外,大力发展其智能家居生态链。王思聪有时会认为这种生态链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产品只是“贴牌”,并非小米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这与他对于科技公司的期待有差距。
例如,他可能会评论某款小米生态链产品质量低劣,以此来攻击小米的整体品控。
对雷军个人形象的调侃: 王思聪常常会抓住雷军一些公众场合的言行举止来制造话题,比如雷军的某些演讲技巧、某些产品的发布语,甚至是他的个人形象,进行带有讽刺意味的评论。
例如,他可能会模仿雷军的演讲风格,或者对雷军提出的某些概念进行戏谑。
“风口论”的争议: 雷军曾提出“风口上的猪都会飞”,这句话在早期被视为成功学的秘诀,但后期也成为一些人认为小米只是抓住了时代风口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论据。王思聪也可能对此有所影射或直接评论。

(三) 近期的复杂与动态的评价

进入小米的“逆境反转”时期,尤其是在经历手机销量下滑后重新崛起,并走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后,王思聪对雷军的评价又变得更加复杂和动态。

对小米高端化的看法: 当小米开始冲击高端市场(如小米数字系列)时,王思聪也会关注并评价。他可能会对小米在高端市场的表现提出严苛的要求,但同时如果小米成功地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他也会有所承认,尽管这种承认往往是含蓄的。
对雷军个人韧性的观察: 经历过事业的起伏,雷军展现出的韧性和对互联网行业的深刻理解,即使是批评者,也无法完全忽视。王思聪或许也会在某些时候,以一种不那么尖锐的方式,提及雷军的坚持和适应能力。
“反向”互动与话题制造: 王思聪对雷军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反向”的互动。他知道雷军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公众人物,而批评和质疑往往能引起更多关注。这是一种相互成就(或相互消耗)的关系,尽管雷军本人很少直接回应王思聪。

三、 评价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王思聪对雷军的评价,不仅仅是个人的看法,更折射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些现象和思考:

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王思聪作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更看重“技术基因”、“品牌价值”和“行业领导者”的内在实力。而雷军作为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更懂得“用户至上”、“性价比”和“互联网模式”的运用。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看待公司和领导者的方式不同。
“富二代”对“草根创业者”的审视: 王思聪的身份使得他对“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有一种天然的审视和要求。他可能认为,即使雷军已经很成功,但与那些拥有深厚技术背景、能够引领行业革命的企业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流量与话语权的博弈: 王思聪凭借其身份和言论,在互联网上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和流量。他对雷军的评价,能够迅速传播并影响一部分舆论。这体现了在信息爆炸时代,流量的重要性。
对“成功学”的警惕: 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一些成功的模式也带来了过度包装和“成功学”的泛滥。王思聪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这种现象的警惕,他可能不希望看到“营销”掩盖了“产品”的本质。
市场竞争的常态: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同行之间的互不买账、互相攻击并非罕见。即使王思聪并非小米的直接竞争对手,他作为公众人物,对知名企业家的评价,也可能带有某种市场观察和判断的意味。
个人成长与阅历的变化: 随着王思聪自己投资创业经历的增加,他对商业的理解也会更加成熟。这种成熟度也会影响他对其他企业家的评价。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王思聪对雷军的评价,是一个动态、多层次、充满个性和争议的集合体。

他早期曾欣赏雷军的创业模式和小米的性价比策略。
随后随着小米的发展遇到挑战,他对小米的营销、生态链品控以及雷军的个人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近年来,随着小米的转型和发展,他的评价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简单概括,既有审视,也有在某些方面的不回避。

王思聪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他作为一位背景特殊、观点鲜明的网络意见领袖的表达方式。他既为公众提供了观察雷军和小米的另一个视角,也为商业讨论增加了许多话题性和娱乐性。然而,我们更应该辩证地看待他的评价,结合雷军和小米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整体背景,来形成自己的判断。毕竟,公众人物的评价,往往夹杂着个人好恶、立场以及对流量的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老外来中国开发布会,说两句中文就是入乡随俗,自己出去说英文不好就是「丢脸」,这个逻辑怎么都说不通。
  2. 雷军其实不只英文不好,甚至中文也不算太好,雷军这么多年也没有贡献过几场成功的演讲。但敢于站在台上宣传自己做出来的产品这个事情一点也不丢脸,毕竟小米卖的是产品(和发烧?),不是卖的演讲(和情怀?)。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演讲的结果达到了就比什么都好,演讲又不是诗歌朗诵比赛。
  3. 如果看企业家的成就,雷军从金山、小米再到那些投资成功的案例,不要说王思聪,就连他爸都很难说相提并论。如果雷军真的做错了什么说说也无妨(比如小米手机把万达广场炸飞了什么的),但因为英语不好王思聪去调侃雷军「丢脸」,我觉得真的没道理。
  4. 我相信雷军和小米对于这个调侃是不在意的。
user avatar

雷总不只是英文不好,他普通话也不行,湖北口音太重。

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

Nokia的芬兰籍的高管就没几个英文发音好的,都带有浓厚的芬兰口音,但是丝毫不影响Nokia称为成功的跨国企业。

user avatar

0715更新

评论区许多网友给出了不同意见,比如英语是必修课,汉语比英语难学。似乎有些道理。虽然国人存在媚洋风气,我也有些怀疑这个话题上是否过于上纲上线。

出人意料的事,收到了不少辱骂的私信,刺痛了有些人的“自尊心”。比如下面这个

我欢迎不同意见。但是像这样受了刺激一般跳脚愤怒的,我是万万没想到。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不知道这位仁兄是拿了哪国绿卡了?说的是British accent还是American accent?


不过看这自拍,倒像是村都没出过吧。媚洋的其实也就是这么一群人。


原答案:

中国人吃西餐不会用刀叉就是土,就是丢人。外国人吃中餐不会用筷子就没有关系。

乔布斯来中国开发布会,说上几句蹩脚的中文,台下绝对欢呼雀跃高潮。哪怕一个字都不会说,有人敢说乔布斯不会中文别出国丢人了?

雷布斯去印度开发布会,说上几句蹩脚的英语,在某些人嘴里就是出国丢脸。呵呵。

我不是说雷军比乔布斯牛。重点是,为什么中国人说不好英语就是出国丢人?外国人来中国说不好中文就不是丢人?英语就比中文优等?

骨子里的自卑,崇洋媚外,看来不是资产的那一串0可以清洗的。有些人跪久了,看来是真站不起来了。

他的这个道歉没说到点上,闹半天是因为有情可原呗?

user avatar

洋大人企业家来了说两句「泥嚎」、「靴靴」就是有亲和力入乡随俗

我们的人去国外讲英语就要被吐槽发音就是出国丢人



药丸呐

user avatar

”其实英语不好的企业家我真建议你们就别出国丢这个脸。“

从这一句话看。王思聪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比较幼稚的思想或者说是意识误区。

1.

不理解,不是别人学不会,而是没有必要学。
不理解,别人之所以不学,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比你要多。

杨振宁在美国呆了七十年。还不是照样一口中国腔的英语。

很多小孩不懂得成年人的世界。

就像是以前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叫我重装电脑。我问他你怎么不装。他说我不会啊你学得快。当时暗暗觉得自己是电脑天才。

长大了,我逛电脑城,发现竟然经常有大腹便便的老板找人花钱解锁ipad。我心里也想,赚那么多钱,连这么点事情都不会做还要花几十块钱找人做。简直卢瑟。

再长大点。现在,拿着工资。分分钟几百万上下,你让我百度学解锁苹果。你让我下什么安装盘装电脑。我哪有那个闲工夫啊。

对于王思聪小朋友来说。英语就是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如同他立身处世决战商场的盔甲,体现了他的卓越的成绩和学习能力。

而对于雷军同学来说,英语无非是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的一个小部分。够用就行,他有太多别的事情要做。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觉得更重要更值得放精力的领域越多。

2.

把很多事情想成在丢人。看太多事情不顺眼。。
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却又撑不起来整个世界。

一般都是小朋友或者是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才有。

这样的例子很多。

以前《故事会》之类的杂志,经常有这样的故事:

小聪的爸爸妈妈是卖菜。有一天来学校看他还带着两罐家里面腌的酱菜,小聪觉得不体面丢了他的脸,打翻了扁担砸碎了酱菜缸,说这不是我的爸爸!这不是我妈妈!然后小聪的父母在学校门口老泪纵横。

出门买菜觉得自己父母老婆丢人。出去旅游觉得自己老乡朋友同学丢人。出国了看到亚洲面孔就生怕他给你丢人。

这个丢脸了,那个看着不顺眼了。貌似所有人都跟你息息相关而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结果就如同一些很低级的愤青处处骂骂咧咧如同怨妇。

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这样的人了。你明明只是在做自己,或者仅仅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而他就觉得你在丢脸,甚至是你的所谓的愚蠢是跟他有着某种隐形的联系。这种想法本质上逻辑性合理性是比较虚弱的。

一个成年人。或者受过多年教育的人。一般都知道将心比心和同理心。能够忍受周围出现自己所认为的丢脸的尴尬的愚蠢的人和事情。就算是真的看不顺眼。也只会在内心呵呵。破口大骂是比较困难的。

这也是为何王看到范冰冰张信誉走红毯会生气讽刺等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