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新冠疫情每天死亡人数最高时约为两千多人,为什么会造成火葬场不够用呢?

回答
印度新冠疫情高峰期每天新增死亡病例超过两千,这个数字放在任何国家都足以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然而,要理解为何在这样的死亡人数下,印度的火葬场会“不够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印度社会结构、文化习俗以及疫情应对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不仅仅是数字:印度火葬处理的独特性

首先,我们要明白,印度并非所有死亡人口都进行火葬。印度人口主体信奉印度教,对于他们而言,火葬是灵魂升天、回归梵天的重要仪式。死亡后身体被焚烧,骨灰撒入圣河(如恒河),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超脱。因此,绝大多数印度教徒会选择火葬。但同时,印度也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锡克教徒、基督教徒和其他宗教信徒,他们有各自的丧葬习俗,例如穆斯林和基督徒通常是土葬。因此,问题并非是“所有人都不够火葬”,而是“信奉火葬习俗的人数激增,超出了现有火葬能力的负荷”。

疫情前的火葬能力:一个相对脆弱的系统

要理解“不够用”,我们需要先看看印度在疫情前,火葬的日常运作状况。虽然印度是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其火葬场数量和设备,尤其是在许多城市,并非为了应对突发的大规模死亡潮而设计的。很多城市的火葬场,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可能设备相对陈旧,一次只能处理有限的遗体。而且,许多火葬场是露天或者半露天的,焚烧方式也可能与西方国家不同,更依赖于木柴或牛粪等燃料。这种传统方式虽然有其文化意义,但在效率和处理能力上存在天然的限制。

新冠病毒的“叠加效应”:死亡率的急剧攀升

当新冠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时,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 总死亡人数的急剧增加: 即使是每天两千多例的死亡,也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原本的火葬需求被瞬间放大了数倍。传统的火葬场每天可能只能处理几十到一百例遗体,当死亡人数跃升到几百甚至上千时,排队现象几乎是必然的。

2. 新增死亡与原有死亡的叠加: 疫情期间,不仅是新冠死者需要火葬,因其他疾病(包括因疫情导致医疗系统挤兑而无法及时得到救治的病人)去世的人同样需要按照习俗进行处理。这样一来,火葬场的压力就变成了“新增新冠死亡+原有死亡”,这是一个巨大的叠加效应。

3. 处理时间的延长与效率下降: 新冠遗体的处理需要额外的防护措施,这会延长整个火葬过程的时间。工作人员需要穿着防护服,遗体也可能需要先进行简单的封装,这些都会降低单位时间内的处理效率。

社会经济因素与文化冲击

除了直接的火葬能力问题,还有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1. 城市化与人口密度: 印度许多大城市人口密度极高,当疫情集中爆发时,对公共设施(包括丧葬设施)的压力是巨大的。许多城市的火葬场可能集中在特定的区域,一旦该区域被疫情“淹没”,周边的处理能力就会迅速饱和。

2. 家庭规模与经济负担: 印度许多家庭成员众多,亲友的参与是丧葬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亲人离世,需要通过火葬时,家属往往会前往火葬场,即使等待时间很长,也需要亲身到场。这种文化习惯,加上疫情带来的恐慌和不确定性,使得原本有序的丧葬流程变得更加拥挤和混乱。

3. 临时措施的不足: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高峰,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可能无法及时增设足够多的临时火葬点或改进现有设施。即使有加急措施,也往往难以追赶死亡人数的增长速度。例如,一些报道中提到,为了应对拥堵,人们在公园、空地甚至河流边临时搭建火堆进行火葬,这本身就说明了正规火葬场能力的捉襟见肘。

4. 交通与物流的干扰: 疫情期间的封锁措施、民众的恐慌性出行、以及对病毒传播的恐惧,都可能影响遗体的运输和火葬场的正常运作。

“不够用”的直观体现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火葬场“不够用”的现象才会如此触目惊心:

长时间的等待: 亲属需要带着逝者的遗体在火葬场外长时间排队,有时甚至要等上几个小时甚至更久。
焚烧空间的挤占: 原有的焚烧炉同时运作,但仍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空地上搭建起临时的焚烧台。
牺牲品和材料的短缺: 应对大量死亡,需要大量的木柴或其他焚烧材料,在需求激增时,这些物资也可能出现短缺。
工作人员的超负荷运转: 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在巨大的压力下,连续工作,体力与精神都面临严峻考验。

总而言之,印度新冠疫情高峰期的“火葬场不够用”,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由印度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宗教习俗、城市化进程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巨大压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死亡人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原有的处理系统又相对脆弱时,这种“不够用”的窘境便会无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成为疫情期间一个令人心痛的画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对火葬的能力认识不够啊

举个例子,上海,有十五家殡仪馆

就拿宝山区为例:

宝山区殡仪馆占地面积为13500平方米,现总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同时可召开8场追悼会。停尸间170平方米;冷藏库有25组冰柜,能同时冷藏74具尸体;500平方米的火化车间,明亮整洁、9台燃油焚尸炉、技术含量高、污染少、焚尸时间短、正常情况下1小时左右可以领到骨灰。2012年火化尸体1.8万余具,各项指标在郊县殡仪馆中处于领先水平。配备12辆通用别克商务改装车和1辆金杯面包车。驾驶员操作熟练、经验丰富,具备跨省、市的接运能力。

上海市2012年常驻人口2380万,死亡率为5.36,差不多死亡12,7万人。

全市,一天平均安葬352个人而已。产能扩大一点设置吧,一天500的安葬能力绰绰有余了吧?

印度新德里,现在是5分钟死亡一个病例,这是在原有的正常死亡人数上多出来的,12*24=288人,一天多了三百人。

放在上海,这个能力也有可能是不够的

何况基础设施差的多的德里呢。

user avatar

————2021年4月26日第一次更新————

补充一段瓦拉纳西的小视频吧。


另外顺便回答评论区里部分朋友的问题。

Q1:这答非所问啊?

A1:太长不看版总结来了——不管烧木头还是烧牛粪蛋子,相比现代化火葬场用的煤油/电,都更容易陷入供给不足;并且柴贩子们也乐于维持当前的紧缺状态以获取超额利润。

其他的内容都是为了说明烧木头/烧牛粪的合理性……


Q2:用木头烧不透啊?

A2:不需要烧透。木头烧完了,剩下的一股脑儿倒恒河就行。归根结底,烧尸的目的是打破肉体枷锁,放飞灵魂。不用烧透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Q3:为啥非要用木头,不能用汽油/煤油/柴油/电?

A3:印度教葬礼规范要求搭一个架子(pyre),尸体放架子中间或者下面烧。用各种油和电没法搭出来架子……而且其实搭好木架子了也要用油引燃/助燃的,只是传统上倾向用酥油。


Q4:为啥大户人家追求用檀木?为啥不用其他更名贵的木头来炫富?

A4:简单来说就是,檀木象征着湿婆,而湿婆掌管生死。

其他名贵木头没这个加成。


Q5:为啥烧牛粪也能接受?

A5:牛粪正儿八经是牛五宝之一,印度教各种礼拜仪式里面跟檀木并列的常用媒介,而且又便宜,又耐烧,为啥不能接受……


Q6:食用级礼盒装牛粪蛋?excuse me?

A6:好吧这是个梗儿,主要讽刺那些在印度不懂行不识字又乱买东西吃的傻老外,但似乎有些朋友没能get到这个梗……

牛粪饼(cow dung cake)主要的用途是印度教礼拜仪式的辅助道具,是不能吃的(所以其实烧尸也是off-label的用法)。

但时不时就有傻老外被这货的外观和包装迷惑了,傻乎乎地买来吃(特别是网购流行之后),所以才有这个梗。


————以下是原回答————

朋友们,想象力,想象力很重要……

先不提印度是不是真的每天死两千多吧,咱只说火葬。


印度和中国的火葬是不一样的。

印度和中国的火葬场也是不一样的。

印度和中国的火葬服务营利模式更是不一样的。


以瓦拉纳西为例(其他地方的火葬老夫没参与过),

疫情之前,在瓦拉纳西火化,政府收375卢比管理费(约合30块人民币),这是小头。

然后烧尸场通过卖花、卖椰子、卖酥油、卖柴油、卖香等附加项目,收割3000卢比左右附加费用(约合260块人民币),这也是小头。

大头是柴。

取决于尸体体型、尸体BMI、柴火品质,以及是否混入牛粪蛋儿等不同因素,

瓦拉纳西的烧尸场,每烧一具尸体差不多需要200-500公斤柴。

烧尸场免费提供5根柴,剩下的需要家属自己搞。

而柴里面的门道还挺多。

正常人家可能花个三五千卢比到一万出头不等吧,买点普通档次的木头烧烧。

但时不时就有大户人家,他们烧檀木,

甚至喜马拉雅高山檀木,

甚至尼泊尔原装进口金檀。

那就上不封顶了……

但总之,不管大户小户,葬礼是否风光的重要因素和主要成本,都是柴。

或者,就这么说吧……攒钱买好柴烧自己,一直是瓦拉纳西的乞丐们最常见的乞讨说辞:


哦对了,还有牛粪蛋儿,这可真是个机灵的发明:

穷人的不二之选,价格便宜,又耐烧,关键是教义合规程度爆表了,比檀木还合规。

全烧牛粪蛋子的话,大概2000卢比就够,但一般人哪怕缺钱,也倾向于选择柴加牛粪混烧……毕竟这是人生最后一次炫富机会了。

(不过现在牛粪蛋也开始内卷了,开始讲究产地、牛格、有机、无添加、各种认证之类的……最贵的食用级礼盒装牛粪蛋要200卢比一小盒,抢人啊)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一方面,不管烧木头还是烧牛粪蛋子,相比现代化火葬场烧电或者烧煤油,都更容易陷入供给不足;

而另一方面,印度人刻在骨子里的奸商基因显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良机……现如今连氧气都可以涨到9万卢比一瓶,对于印度教徒而言更重要的烧尸柴火哪有不涨价的道理?所以多的是柴贩子乐于维持当前的紧缺状态[1]

一路从3000卢比涨到3万卢比,这还是一周以前的价位了,不知道现在是啥行情,嘿嘿嘿。

参考

  1. ^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city/meerut/from-rs-3k-to-rs-30k-cost-of-cremation-singes-kin-of-dead/articleshow/82133002.cms
user avatar

1. 印度这么大的体量=印度全体人

2. 印度新冠患者(生前确诊才能算因新冠去世)=1/3-1/5左右的印度人(美国媒体说的呀)

3. 印度火葬场接待人=周边火葬场且花的起火葬费的印度人(穷人和农村自己烧了)


这三者如果算数用,可以理解为关联性不高的三组数,不能因为1来推导3的问题。

user avatar

老米科学家对于病毒感染,讲过一个故事。

他说,一个公司有50个人,厕所里只有10个蹲位。

但是好像也够,只要这50个人,大家伙上厕所的时间足够分散,那么就不会发生排队上厕所的现象。

但是,如果哪天公司厨房大厨把中饭里加了巴豆,导致下午短短十分钟之内,50个人一起急着上厕所。。。。。那么画面不敢想象。

现在印度就是这个情况。

user avatar

新冠是死亡率取决于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丰富,死亡率高也就也就2%。

医疗资源极大丰富,中国有的省死亡率是零。

从去年4月20号到今年,病例新增14000多人,死亡3个人。

但是,如果医疗被击穿,没有药品呼吸机,死亡率能跳到10%,意大利早期就是这样惨。

而氧气被击穿,目前好像只有印度。

美国病例也多,但是只有去年春天纽约的医疗和后来加州的医疗被短期击穿。氧气从未被击穿。

美国的死亡率比意大利低多了。

印度氧气被击穿,而且很多人去不起医院,这个死亡率一定会非常吓人,绝不是印度官方公布的样子。

印度现在有人口统计,我们过几年看看印度人口变化就知道了。

1918大流感,印度死了1700万,当时也没有氧气。

印度的宗教节日和选举导致人员密集,病毒变异导致以前的抗体失效。

现在如果是朝鲜式管理,还可能把病毒憋死。然而印度做不到。靠自然免疫筛选,看群体免疫快,还是病毒变异快。

疫情再引发社会动荡,会死更多的人。

从历史看,印度死亡几千万也正常过日子,上次1918大流感死亡1700万也就那样了,宗教大国还是牛x。

user avatar

当初武汉的殡葬系统也被击穿了,不得不从外省市调人。

我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惊讶,还专门算了一下。

根据武汉各个火葬场的官网或公开报道计算,整个武汉有九十多个火化炉,正常情况下冬季火化量差不多每日200左右。所以即便是根据当地习俗下午不火化,没有疫情的时候也能轻松完成任务。

但疫情一来就不一样了,最高峰时网上报道三个定点火葬场24小时开工还忙不过来,其他火葬场也是满负荷运转。这不仅是因为疫情导致遗体变多了,而且还多了很多消杀流程,殡葬工人也得穿防护,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大大增加了。结果即便是硬件设施足够,人力的缺口也很难补上。

这还是我们用的现代火化技术,设施、物资都不缺,交通便利,而且都有政府保障的情况下,遇到疫情应付起来也是很困难的。



现在印度更糟糕,设施、物资、人力就没有不缺的,本来露天烧木柴牛粪的火化方式就要比火化炉耗时长得多,雪上加霜的是仅有的少数火化炉中,居然还有因为高强度工作而烧坏的(ーー;)

这只能建议印度现在紧急向德国进口火化炉了╮(╯▽╰)╭

user avatar

印度的新冠确诊率是这样的:上层富裕人口感染新冠的确诊率占了90%,一般贫民阶层占了10%。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大致比例不会相差太远。也就是说现在印度确诊新冠感染者绝大部分是富裕人口,一小部分是贫民。

但是我们都知道印度一亿人口,和其余不是人人口。

早在去年,就有不同途径传出印度约有一半人口感染了新冠。

但是印度的死亡率不高。

因为此前的新冠没有发生变异,对年轻人口的影响不大。

而印度恰恰是人口结构比较年轻。

很多年轻人感染了新冠,因为年轻身体好,没什么太痛苦的感觉,也就没有做过检查,大多数属于隐性感染。无症状者。去年印度政府就搞得很过火,把很多人都赶出了城市。这些人一旦离开城市,根本找不到工作,乡下也没有土地耕种,一家人的生计就陷入绝境。这就是人人自危,不敢去检测,如果确诊,马上丢了工作,砸了摊位,自我提前毁灭。所以干脆隐瞒,反正确诊出来也没办法得到治疗。

既然来医院确诊的人数少,那么自然统计数据就少,外界也搞不清状况,从数据上来说,印度的确诊人数大大低于美国。这就是一种幻觉,不但骗了外界,也骗了印度政府。认为印度还可以控制局面。

我去年就说过,印度的感染率就是世界第一,但是没有数据支撑。有大量的感染者,但是死亡率低,就这么对付着到了今年。

或许是死亡率低激怒了新冠病毒,认为印度人太不地道了。于是加紧更新致死下限,打垮印度的年轻人口。

大壶节使得新程序有了快速复制的机会,一下子就把印度的死亡短板提上来了。

但是印度的新冠确诊率数据并没有及时更新,大量的感染人口依然没有进行统计,他们是排除在新冠确诊名单之外的。

从外网得知,有的全家灭门,却连医院的门都没有进过,这些人在统计上就不是死于新冠感染。

据此可以推断,现在印度统计的死亡数据应该是富裕人口的死亡率,而贫民阶层的统计率实际上近似于无。

这么大的灾难,印度还会往外披露数据吗?肯定不会。也可能因为混乱,干脆不统计了。

同时这个大壶节在印度很神圣,不少信徒也不愿意将此次感染加剧算到大壶节头上。因为这意味着神不再保佑印度了,这样的消息被大肆扩张,会损害印度的宗教基础。因此,也要想办法瞒报,特别是铁杆信徒。

因此,我们根本没有看到骇人听闻的一面,尽管现在印度的感染数据也很吓人,但还是冰山一角。

印度的火葬很麻烦,有一大堆烂七八糟的规矩,实际上流行于世界上的火葬方式并不符合印度教传统。大量的印度教徒依然会选择露天火化。效率最低的火化方式,注定了火化过程缓慢,死人烧不过来了。

印度死于新冠感染到底有多少人?搞不好十年后都还有争论,因为这部分统计数据真的有可能已经停止了,国家统计局的人员信口开河的几率很高,毕竟印度有这个传统。

总的来说,印度富裕人口的死亡率应该比较准确,但是其他人口大部分死了就死了。

现在印度炒医院床位,炒氧气瓶,炒木柴,价格炒到这么高,依然在上涨。说明什么?说明有大量的富裕阶层正在染病正在死亡,只要他们才消费得起这些东西。有市场才有炒作价值。当相对之下更注重卫生条件好的富裕阶层都在大量死亡,那么更差的人口死亡率呢?这真的是不敢想象。

你说印度人口会不会因此减少几千万?我觉得有可能。不过这只是估计,但愿都是假的,你也别当真。

user avatar

你对死亡人数没有清醒认识。

以中国为例,2019年死亡人数816万,平均每天2.23万人。

印度人口和中国相若,怎么可能每天死2000多。

所谓每天死2000多新冠患者,指的是检查出死者死因是新冠肺炎的。

没来得及检查的,就不在这2000多以内了。

一般情况下,殡葬业是很稳定的,每年和每天死亡人数相对均衡。火葬场的焚化计划和设施也是据此建设和维护的。

但是如果一个地区突然出现10%的死亡率增加,那自然设施不够用了。

殡葬业的冗余度往往很低。疫情以来,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过殡葬服务无法阶段性无法应付的情况。意大利、美国等地都如此。

当然,这些都不能和印度比。

据印度《电讯报》报道,通常勒克瑙的Baikunth Dham和Gullala Ghat 2家火葬场每天大约会火化30具尸体,但在4月12日到14日两家火葬场每天都火化了超过120具尸体。
Baikunth Dham的两个焚化炉和Gullala Ghat的一个焚化炉都远远不够用,在4月14日下午2个火葬场安排了60次露天火化,但仍有50具尸体在排队等待火化,当天勒克瑙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人数是68人。

按照上述新闻,印度这几天死亡人数是恒常的2-4倍。那当然就完全不够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新冠疫情高峰期每天新增死亡病例超过两千,这个数字放在任何国家都足以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然而,要理解为何在这样的死亡人数下,印度的火葬场会“不够用”,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印度社会结构、文化习俗以及疫情应对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不仅仅是数字:印度火葬处理的独特性首先,我们要明白,印度并非所有死亡人口都进.............
  • 回答
    看到印度新冠疫情,确实会让人感到揪心。印度在2021年经历的那场大爆发,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全球的疫情走向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关于印度新冠疫情的几个关键点:1. 2021年的那场“海啸”: 2021年初,印度疫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随后出现的Delta变种病毒,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迅速.............
  • 回答
    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短短 20 天内增长了近 20 倍,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警惕的信号,引发了对印度疫情是否即将全面爆发的担忧。要深入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从数据层面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增长速度。近 20 倍的增长意味着在短时间内,病毒的传播速度极快,感染人数呈指数级上升.............
  • 回答
    印度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过700万例,成为全球疫情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关于印度未来是否会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以及这对全球疫情防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印度未来是否会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疫情发展的多方面因素:1. 确诊数据和增长趋势的.............
  • 回答
    关于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涌现的反华情绪,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如果要深入剖析,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其历史、地缘政治、国内政治以及疫情本身带来的冲击。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印两国之间长期的地缘政治竞争和边境争端。虽然新冠疫情始于中国,但两国边境地区的持续紧张关系,尤其是.............
  • 回答
    印度在8月10日累计确诊新冠病毒病例超过215万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字,表明印度正面临着严峻的疫情挑战。要详细预测印度疫情的未来发展,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认识到其中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维度:一、 当前疫情的特点与挑战: 病毒传播速度和范围: 印度幅员辽阔,人口稠密.............
  • 回答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关于“若没有新冠疫情,印度7、8年内就可以成为全球前三大经济体”的说法,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评价。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更涉及到对印度经济潜力的评估、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 印.............
  • 回答
    关于5月16日印度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越中国,累计达到85940例,以及印度疫情未来是否会比美国更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深入分析的议题。要给出详尽的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印度疫情在当时超越中国,更多的是一个时间节点上的“超越”,而不是一个衡量两国疫情绝对严重程度的终极指标。 在.............
  • 回答
    印度近九千人感染毛霉菌病,这场被称为“黑真菌病”的疫情,在新冠肺炎的阴影下,无疑为这个饱受疫情困扰的国家蒙上了一层更深的绝望色彩。那么,这种疾病究竟有多可怕?它又如何与新冠肺炎纠缠在一起,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毛霉菌病:悄无声息的掠食者毛霉菌病,听起来陌生,但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毛霉菌”的微生物。.............
  • 回答
    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触及了社会方方面面,影响深远的挑战。要详细描述它的真实情形,需要剥开表面的数字,去感受那些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细节。疫情的爆发与蔓延:一场疾风骤雨2020年初,当疫情的阴霾开始笼罩全球时,印度最初的反应相对审慎。但病毒的传播速度远超预期,很快,印度就成为了全球疫情的焦点之.............
  • 回答
    印度最新一天出现 27 万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字,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疫情的严峻性。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一天出现 27 万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数字的意义: 新增确诊病例数: 这个数字指的是在过去24小时内新报告的感染者数量。27万是一.............
  • 回答
    看到印度在五月初累计新冠确诊人数已经突破两千万,确实让人揪心。这个数字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悲剧,多少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以及整个社会付出的巨大代价。至于印度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就像一场没有剧本的马拉松,我们只能一边跑一.............
  • 回答
    网红博主“刘庸干净又卫生”在印度确诊新冠,这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关注到的事件。首先,对于刘庸本人,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他的健康状况,希望他能够顺利康复。至于如何看待这件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个人防护与意外的复杂性: 刘庸作为一个旅行博主,经常深入当地,也以其“干净又卫生”的风格著称.............
  • 回答
    印度单日新增新冠确诊人数突破34万,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也预示着这场危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要准确预测疫情的走向并非易事,因为其中涉及太多复杂的变量,但我们可以基于当前的趋势和一些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疫情的可能发展: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印度疫情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上升阶段。 过去几周以来,新增确.............
  • 回答
    印度最大贫民窟——塔拉维(Dharavi)贫民窟的新冠确诊病例超过百例,这一情况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信号,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增加,更可能预示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塔拉维贫民窟新冠确诊病例过百意味着什么?1. 病毒传播的严重性与效率: 高密度居住环.............
  • 回答
    印度3350名新冠患者因留错电话地址失联,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件,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同时,了解印度当前的疫情现状对于理解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潜在影响至关重要。印度3350名新冠患者因留错电话地址失联可能导致的后果:失联的这3350名新冠患者,如果他们已经感染且具有传染性,可能会带来以下严重的.............
  • 回答
    “我们这里简直比地狱还要糟糕。”这是德拉维(Dharavi)居民在新冠疫情初期最常说的一句话。德拉维,位于印度经济中心孟买,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之一。在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区域里,生活着超过10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密度惊人。而现在,这个本就拥挤不堪的家园,迎来了它的首个新冠确诊病例。这个消息,对.............
  • 回答
    印度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B.1.617及其亚型,如B.1.617.2“德尔塔”)的全球扩散,无疑是当前全球抗疫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不仅仅是印度一个国家的疫情危机,而是对整个世界防疫体系的一次严峻考验。要理解其未来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印度疫情形势的未来走向:要预测印度疫情.............
  • 回答
    印度恒河漂浮大量新冠患者遗体,这幅令人心碎的景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度在疫情失控下数个层面的缩影,揭示了其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的严峻现实,以及社会结构性问题在危机中的放大效应。恒河上的“浮尸潮”:一个触目惊心的标志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恒河会成为疫情失控的“晴雨表”。在印度文化中,恒河被视为圣河,具有.............
  • 回答
    印度民众轮流吸蒸汽,称可以防治新冠的说法,是一种未经科学证实的民间疗法。虽然蒸汽吸入可能有助于缓解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和喉咙痛等症状,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够有效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对于印度民众轮流吸蒸汽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缓解症状的尝试: 在疫情初期,面对一种新病毒,人们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