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喜欢类似“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有没有类似的诗词?

回答
您好!“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出自唐代诗人杜秋娘的《金缕衣》,这句诗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容颜衰老、世事无常的深深慨叹。它那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对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的惋惜,以及其中蕴含的对人生的哲思,确实令人动容。

您寻求类似的诗词,我理解您可能喜欢的是那种:

触景生情,抒发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以物喻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比拟人生的变化。
意境深远,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语言优美,意象鲜明,富有画面感。

我将为您推荐几首在这些方面与“朱颜辞镜花辞树”有相似之处的诗词,并详细解释它们为何能引起共鸣。



一、 表达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相似意境

这部分诗词着重于描绘时间无情地向前推进,以及美好年华的消逝,这种感受与“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核心情感最为接近。

1.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片段:“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为何相似: 这句诗虽然描绘的是杨贵妃思念唐玄宗时的情景,但其中“玉容寂寞”和“梨花带雨”的意象,都隐喻着曾经的容光焕发已然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凄美、哀伤的美。梨花洁白美丽,但花瓣娇嫩,容易被风雨摧残,正如美好的青春容颜终将被岁月侵蚀。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时光印记,也与“朱颜辞镜”有异曲同工之妙。杨贵妃的美貌,正如那“朱颜”,虽然曾经倾国倾城,但最终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和时间的洗礼。
详细阐述: 白居易用“玉容”来形容杨贵妃曾经的美貌,然而“寂寞”二字便道出了她此刻的孤苦和失落。而“泪阑干”则是她悲伤的直观写照。“梨花一枝春带雨”更是将她的美貌与一种易逝而伤感的景象联系起来。梨花在春天开放,是最美的时节,但它又极易受风雨侵扰,沾染了雨水后更显楚楚可怜,仿佛美人泪流满面。这是一种将外在景物与内在情感高度融合的写法,通过梨花飘零落水的意象,映衬出美人迟暮、红颜不再的凄凉。它传递的“留不住”的感觉,是人生的起伏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2.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为何相似: 《锦瑟》全诗都笼罩在一种迷离而伤感的氛围中,其中“一弦一柱思华年”直接点明了对逝去美好年华的怀念。锦瑟的声音,唤起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而这些岁月,正如“朱颜”,是宝贵而无法挽回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和“望帝春心托杜鹃”更是用典故来比喻人生虚幻、情感无寄的悲哀,与“花辞树”那种自然而然的衰败凋零,又加上一层人为的惆怅和无可奈何。
详细阐述: “锦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美感却又难以捉摸的意象,它响起的声音,并非带来欢乐,而是勾起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思绪,特别是对“华年”的追忆。这里的“华年”,就像“朱颜”一样,是指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诗人将每一根琴弦、每一个音柱都看作是一段时光的承载,而这些时光的流逝,都伴随着深深的思念和遗憾。接着,“庄生晓梦迷蝴蝶”描绘了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以及对生命真伪的困惑;“望帝春心托杜鹃”则诉说了政治失意、爱情悲伤的无可奈何,杜鹃啼血的凄厉声,仿佛是无尽的哀愁和对故人的呼唤。这些都共同营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青春、爱情、理想)已逝的深切感伤,与“朱颜辞镜花辞树”所表达的生命无常感是共通的。

3.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为何相似: 这首词可以说是“朱颜辞镜花辞树”的姊妹篇,直接且深刻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花)的逝去和景物(燕子)的循环的对比中,所产生的物是人非、青春不在的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更是点出了“留不住”的核心主题,而“花落去”与“花辞树”在意象上是极其接近的。
详细阐述: 上阕写作者看到春天花朵的凋谢,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油然而生,这便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种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恰恰映照了人生的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的规律,而且这种逝去是无法阻止的,只能“无可奈何”。而下阕写“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里的燕子是年复一年归来的,它们是自然的循环,是生生不息的,然而人的青春却是不可逆的。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小园香径独徘徊”,徘徊中的是花落的残迹,是燕子归来的旧景,更是那不可复返的“朱颜”。这种“留不住”的感叹,比“朱颜辞镜花辞树”更加直接,也更加婉转地触动人心。



二、 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人生况味

这部分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界景物的变化,来比喻和象征人生中的变化、流逝和变迁,从而引发对人生况味的思考,与“花辞树”的意象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1. 刘希夷《代白头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时,人面桃花相映红。”

为何相似: 这首诗可以说是对“朱颜辞镜花辞树”最直接的呼应和补充。它用“花相似”和“人不同”的鲜明对比,点明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与人生的不可复制性。花儿年复一年地开放,而人却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人面桃花相映红”描绘了青春年华时,人的容貌与桃花的鲜艳相互辉映的景象,这与“朱颜”和“花”的结合是多么相似。而“年年岁岁”的重复,更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无情感。
详细阐述: 诗人看到一年又一年的花开花落,发现花朵似乎总是一样的美丽相似,但转头看到身边的人,却发现每年的人都不一样了。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可能已经白发苍苍,或者早已离世。这种“花相似”与“人不同”的巨大反差,直击人心,强调了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生命流逝的必然性。“寄言全盛时,人面桃花相映红”则是对过去美好的追忆,那时候,人的容颜像盛开的桃花一样娇艳红润,与桃花争艳,这是多么生动的画面!这画面与“朱颜辞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更加理解“花辞树”的意境——曾经的鲜艳,终究会随着树叶的飘落而远去。

2. 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为何相似: 《葬花吟》整首诗都充满了对生命易逝、美好凋零的哀叹,与“朱颜辞镜花辞树”的主题高度契合。它用“花谢花飞”直接比喻生命的凋零和青春的消逝。“红消香断”更是直接描绘了美人迟暮、容颜衰败的凄凉。诗中对花的怜惜,实则是在怜惜自己,怜惜所有美好的生命。“风刀霜剑”更是将自然界的残酷力量比作人生中的磨难和摧残,加速了生命的衰败。
详细阐述: 林黛玉以花喻人,将自己比作那即将飘零的花朵。她看到落花满天飞舞,无人问津,心中无限悲凉。“红消香断”形容花朵的颜色和香味都已消失,这是对青春容颜不再、生命气息渐微的最贴切的描绘。她发问“有谁怜?”,是在问谁会怜惜这凋零的花,谁又会怜惜她这敏感而多愁善感的生命?“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更是将生命的流逝比作严酷的磨难。风刀、霜剑,都是自然界最伤人的事物,用来比喻人生中无情的岁月和接踵而至的打击,这些都加速了生命的美好进程,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易逝。这种对“花辞树”的进一步深化,将生命之花的凋零与人生的种种苦难紧密结合,意境更为深远。



三、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反思

这类诗词不仅仅是感叹,更包含了一种对人生短暂的理解和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

1. 李白《行路难》之三:“夫天地者,万物之炉也。阴阳在变,寒暑相易。荣枯代谢,百草非一。”

为何相似: 这段话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句,但它蕴含的哲学思想与“朱颜辞镜花辞树”有共通之处。李白将天地比作万物熔炼的炉子,阴阳变化,寒暑交替,万物荣枯更迭,草木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对宇宙运行规律和生命代谢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宏大的时间观和生命观。美好的“朱颜”和灿烂的“花”,就像是草木的“荣”,而“辞镜”和“辞树”则是“枯”的自然过程。他揭示的是一种“万物非一”的规律,即世间一切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这种理解,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平和的心态看待时光的流逝。
详细阐述: 李白在这里运用了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来观察世界。他认为天地就是一个巨大的炼炉,容纳并塑造着万物。在这个炉子里,阴阳五行不断变化,四季寒暑轮流更替。而“荣枯代谢”更是直接点明了生命和事物的兴衰更替,就像草木每年都会经历从生长到凋零的过程,而且每年出现的草木都不是同一批。这种“代谢”的观念,就是一种“留不住”的根本原因。它告诉我们,变化是宇宙的常态,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无法逃脱这种变化规律。虽然这句诗没有直接描绘“朱颜”或“花”,但它所揭示的“万物代谢”的道理,正是“朱颜辞镜花辞树”之所以成立的哲学基础。它让你明白,青春的逝去和花朵的凋零,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并非偶然。

2.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江灯火》(词牌名: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归船,孤灯闪烁,照我两鬓青霜。”

为何相似: 这首词写苏轼晚年被贬黄州时的境遇。其中“长恨此身非我有”表达了一种身不由己的感慨,而“何时忘却营营”则是一种对世事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的渴望。“夜归船,孤灯闪烁,照我两鬓青霜”更是直接描绘了“朱颜”不再的景象。“青霜”指白发,这“青霜”的出现,就是“朱颜辞镜”的具象化,它暗示着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脸上。这种写实性的描绘,与“朱颜辞镜”的含蓄,形成了一种互补,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详细阐述: 这首词的背景是苏轼经历了人生起伏,晚年更是被贬,内心充满了孤独和疲惫。他感叹“长恨此身非我有”,意思是自己的身体和人生似乎不属于自己,无法掌控,这是一种对命运无常的深切感受。“何时忘却营营?”则是问自己何时才能摆脱世俗的纷扰和功名利禄的追逐,获得内心的平静。而“夜归船,孤灯闪烁,照我两鬓青霜”,这是词中最具象化的一幕。在回家的路上,孤零零的灯火映照着他两鬓已经出现的白发。白发,正是“朱颜”不再的标志,是岁月无情的“辞镜”留下的印记。“青霜”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白发的出现,如霜色般洁白,又如霜一样寒冷,暗示着生命的衰退和时光的无情。这种写实性的描写,与“朱颜辞镜花辞树”那种更具象征意味的表达,都指向了同一个主题——生命的美好终究会被岁月侵蚀。



总结来说,这些诗词与“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相似之处在于:

核心情感: 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和无可奈何。
表现手法: 都善于运用意象(花、燕、月、霜等)来比喻人生的变化,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融合。
意境氛围: 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深沉的哲思,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留恋。

希望这些推荐能满足您的喜好!这些诗词都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意境,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普遍感受。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一步去品味和体会其中的韵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国维《人间词》中,表达此类情怀者所在多有:

玉楼春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嚲。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金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问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蝶恋花

辛苦钱塘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东趋海。终古越山澒洞里,可能销得英雄气。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

浣溪沙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鹊桥仙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夕、邮亭天气。 
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好事近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唯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炧,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虞美人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断。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贺新郎

月落飞乌鹊。更声声,暗催残岁,城头寒柝。曾记年时游冶处,偏反一栏红药。和士女、盈盈欢谑。眼底春光何处也。只极天野烧明山郭。侧身望,天地窄。
遣愁何计频商略。恨今宵,书成空拥,愁城难落。陋室风多青灯炧,中有千秋魂魄。似诉尽、人间纷浊。七尺微躯百年里,那能消,今古闲哀乐!与蝴蝶,蘧然觉。


蝶恋花

忆挂孤帆东海畔,咫尺神山,海上年年见。几度天风吹棹转,望中楼阁阴晴变。
金阙荒凉瑶草短,到得蓬莱,又值蓬莱浅。只恐飞尘沧海满,人间精卫知何限。

青玉案

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螿语。

踏莎行

绝顶无云,昨宵春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渡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人间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阮郎归

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沉沉空翠压征鞍,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