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建筑在建造完成后,其投入使用的功能和最开始设计的目的大相径庭?

回答
有很多建筑在建造完成后,其投入使用的功能与最初设计目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既有时代变迁的因素,也有社会需求演变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1. 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法国巴黎

最初设计目的: 作为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其核心功能是作为法国天主教的宗教中心,进行弥撒、举行宗教仪式、进行神学教育,并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精神象征和民族认同的载体。它的建筑风格、规模和装饰都旨在体现上帝的荣耀、信仰的力量以及王权的威严。
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变化:
宗教功能的主导: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圣母院作为宗教场所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承载了无数重要的宗教活动。
革命时期的世俗化: 法国大革命期间,教会财产被没收,圣母院被世俗化,短暂地成为“理性崇拜神殿”,甚至被用作储存武器的仓库。这与它最初的神圣功能大相径庭。
拿破仑时期的加冕: 拿破仑在此加冕为法国皇帝,虽然是加冕仪式,但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宗教意义,标志着圣母院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系。
文化和旅游胜地: 随着世俗化的进程和历史的沉淀,圣母院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变成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的见证以及世界性的旅游景点。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不同文化和信仰背景的人们前来参观,他们更多的是被其建筑艺术、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所吸引,而非宗教信仰。
近期(2019年火灾后): 火灾后的圣母院,其核心功能暂时变成了修复和重建的工程现场。待修复完成后,它将继续作为宗教场所,但其作为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的角色无疑会更加突出,其象征意义也将因火灾和重建而更加复杂和多维度。

2. 圣彼得堡地铁站(例如:海军部站 Admiralteyskaya, 成人站 Vasileostrovskaya 等)

最初设计目的: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连接城市的不同区域。地铁站的设计通常会考虑功能性、安全性和一定程度的美学,但其核心价值在于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日常通勤。
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变化:
防空洞和避难所的潜能: 在冷战时期,许多地铁系统(包括圣彼得堡)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其作为核战争时期防空洞的潜力。车站结构坚固,有密闭门,可以为大量人口提供保护。
战时指挥中心和通信节点: 在极端情况下,一些地铁站的深层结构甚至可能被设计或改造为临时的战时指挥中心或重要的通信节点。
心理防线和象征: 在冷战的紧张气氛下,这些坚固、深埋地下的交通枢纽,也成为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国家实力的象征,暗示着国家在任何危机下都能维持运转。
如今的日常交通: 尽管其潜在的军事和避难功能依然存在,但绝大多数时间,这些地铁站都回归了其作为日常公共交通枢纽的功能。人们穿越站台,搭乘列车,更多的是为了上下班、购物、社交,而不是为了躲避核打击。然而,在某些特殊时期或事件发生时,其作为避难所的记忆和潜在功能仍然会被提及。

3. 格林尼治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英国伦敦

最初设计目的: 由国王查理二世委托建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精确测量经度,从而解决当时海上航行的重大难题。天文台的建立是为了科学研究,特别是天文学和航海学。本初子午线的设计更是为了建立全球性的时间计量和地理坐标体系。
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变化:
从科研机构到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在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普及后,格林尼治天文台不再是解决经度问题的前沿科研机构。它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一个活跃的科研中心,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世界级的旅游景点。
象征性意义的凸显: 本初子午线在这里被保留下来,成为一个重要的象征。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亲身体验“零度经线”跨越的奇妙感觉,拍摄跨越东西半球的照片,感受历史的厚重。
教育和文化传播中心: 天文台现在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功能。它通过展览、导览和科学活动,向公众普及天文学知识,讲述科学史上的重要故事,特别是关于航海和时间的故事。
保留部分科研功能: 虽然不再是主导,但天文台仍然保留了一些科研和观测的功能,主要用于历史研究和教育目的,但已非最初那种旨在解决全球航海难题的中心。

4. 罗马斗兽场(Colosseum),意大利罗马

最初设计目的: 作为罗马帝国时期最宏伟的公共娱乐场所,其主要目的是为皇帝和公民提供观赏角斗士比赛、动物狩猎和各种公共表演的场所。它被设计成一个能够容纳数万观众的庞大建筑,以满足帝国统治者展示力量、安抚民众和进行政治宣传的需求。
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变化:
娱乐场所的终结: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兴起,斗兽场中的残酷娱乐活动逐渐停止。
多重功能的演变:
采石场和建筑材料来源: 在中世纪,斗兽场被许多人视为一个方便的建筑材料来源。大量的石头、大理石和金属被拆卸下来,用于建造新的教堂、宫殿和桥梁。
要塞和居住区: 在某些时期,斗兽场的残垣断壁曾被用作防御工事,甚至被一些家庭或团体占领,成为简易的居住区。
宗教场所: 在基督教影响下,斗兽场的一部分被改建或用于进行宗教活动,有时被用作小型教堂或圣地。
如今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如今,罗马斗兽场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来自全球的游客。人们前来参观,是为了感受古罗马文明的辉煌、理解其历史意义,并惊叹于其宏大的建筑结构。它更多的是一个历史的纪念碑,一个艺术和建筑的奇迹,而不是一个实际使用的场所。

5. 许多旧工厂和工业建筑

最初设计目的: 专门为生产特定商品而设计,例如纺织厂、钢铁厂、汽车制造厂等。它们的结构、布局和设备都是为了最大化生产效率。
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变化:
转型为创意空间、艺术工作室、展览馆、购物中心或住宅: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更新,许多老旧的工业建筑由于其独特的空间感、历史韵味和坚固的结构,被重新开发利用。例如,将废弃的火车厂改造为艺术中心或博物馆(如纽约的中央车站被改造为艺术区),将旧纺织厂改造成LOFT公寓或创意办公空间。
历史的见证者: 这些建筑的转型,不仅是空间功能的改变,更是将工业历史的印记保留下来,成为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它们在新的功能下,依然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价值。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建筑的功能并非一成不变。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变迁以及战争或灾难等因素,都可能促使建筑的功能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变。有时候,这种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自然演进,而有时候则是一种对历史遗迹的再创造和价值挖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图超级多文比较长,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备好足够的流量/WIFI耐心阅读。

---------------------------------------------------------------------------------------------------------------
个人觉得罗马 E.U.R 区域的建筑群应该是一个代表。

这个EUR既不是欧洲的缩写,也不是欧元的缩写,而是罗马世界博览会(Esposizione Universale di Roma)的意大利语缩写。

E.U.R区域本来是当年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想秀自己的肌肉想强行装X的一个产物,后来哪知道还没等到世博会开幕的那一天就爆发了二战,虽然装X失败,但二战后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觉得既然都完成了这么多了拆了多可惜那就接着建设吧先完成再说,管你是不是法西斯的建筑,空间安排合理不合理。很快修完后,结果都没料到战后意大利经济像坐火箭一样飞速发展,1960年夏季奥运会确定在罗马召开,于是这块区域摇身一变又变成罗马小奥运村(即南奥运村,大奥运村在罗马西北部),奥运会结束后,这块区域又被重新定义为商务区,一些意大利大型知名企业的总部都搬到这里,结果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由世博会和奥运会场址发展而来的商务区。

如今正在缓慢地重新开发中,逐渐变为一个商务区×住宅区×游乐区×运动区混为一体的和旧罗马截然不同的“迷你新罗马”,区域功能已慢慢模糊,无法具体定义了。

---------------------------------------------------------------------------------------------------------------

这个区域的发展个人觉得很有点意思,说一下背景:

1935年,那个时候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夺权执政已经13年了,势力强大,意大利王国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列强(个人认为二流吧),不仅控制了整个亚得里亚海沿岸一直到希腊,还掌控着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等一众东非国家,在咱天朝的天津还有意租界,领土那比现在大得多,地盘大了,感觉自己拳头也挺硬的,总想着说搞点什么大型活动让全世界知道我“新罗马帝国”的厉害,炫耀一番。本来前一年也就是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各方面被法西斯操纵了一番感觉很爽,但觉得还不够,于是这个时候Giuseppe Bottai(罗马市长、同时还兼任亚的斯亚贝巴市长、企业部部长,教育部部长)站出来提议说那就搞一场“文明的奥运”------举办一届世博会,并定于1942年召开(之所以选42年是因为庆祝“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成功”20周年,PS:那时候的世博会时间并非固定为5年一届,时间自定),于是墨索里尼拍板就定下,决定搞一场盛大的极尽炫耀的世博会,翌年即1936年,罗马世博组委会成立,开始全权负责设计整个场所。

既然决定举全国之力办,那就一定要做得高大上,请了当时意大利相当有名望的一些建筑师来设计规划,这里面包括Marcello Piacentini, Giuseppe Pagano, Luigi Piccinato, Ettore Rossi, Luigi Vietti等等一些人,尤其是Marcello Piacentini,在当时,皮亚琴蒂尼和墨索里尼的关系就等同于阿尔伯特·施佩尔与希特勒的关系。除了操刀EUR区域外,如今罗马大学城的主体建筑、热那亚曾经的欧洲第一高楼都是皮亚琴蒂尼设计的,威望自然在意大利数一数二。

设计师都没什么问题,至于选址,其实一开始没确定在现今位置,而是选的偏北区域,后来突然想到不能仅仅只为举办个世博会,而是要在世博会结束后变成一个新城(想得还挺远的。。。),变成一个“新罗马”,来和旧帝都呼应,以显示法西斯的力量媲美帝国时代的罗马。不过比咱天朝好一点的就是没有选择拆罗马旧城来建设场馆,而是确定在罗马旧城以南五公里,面向地中海靠近奥斯蒂亚镇的一个叫“Tre Fontane”的郊区,定为世博会会址,官方名即:E42,意为42年博览会。

之后就是众设计师商定方案,进行规划,所有人的意见非常统一:那就是建设一群极为壮观辉煌,带有强烈的罗马地域色彩的场馆,配合宽阔笔直的大道、规整的水池、充满力量感的雕塑等等一系列元素能够烘托出“新罗马帝国”的伟大。

本来荒无人烟的区域如今开始如火如荼地建设,昼夜施工,与北部五公里左右的罗马旧城遥相呼应。当然这是新罗马,一端连接旧帝都以示延续,一端面向地中海以示开拓,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掌控整个地中海,横跨亚非拉,恢复旧帝国的伟大景象。到1938年的时候,整个项目面积已经扩展至400公顷。

这就是当年的规划图,中轴线为哥伦布大道(跨湖时大道一分为二之后再合并),大道北段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海滨结束,大道南段一直到古罗马城墙的Ardeatina门结束,全长27公里,也是迄今为止意大利最长的城市道路。

规划详图:


PS:正常看罗马地图,这个区域应该是倒过来的,展开的一边是南部面向地中海,而收缩的一边是北部连接旧罗马城。

下面放一些当初的建筑模型和设计图纸:

所有的一切已经准备,五年再造一个“新罗马”工程要动工了。

插句题外话,说下EUR大拱门,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面向大海的EUR南端靠近湖的部分是一个拱形结构物,我再给大家放一张当初官方的宣传海报,就是以大拱门为背景的:


如果之前不告诉大家这是皮亚琴蒂尼设计的罗马EUR大拱门,并且遮住下面的文字,我敢说几乎所有人都会以为这是沙里宁设计的美国圣路易斯大拱门。

放一张圣路易斯拱门的图片:


哈哈,是不是看起来像一对双胞胎?

就因为这个大拱门的造型,1948年,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拱门图纸被质疑被骂被撕逼,原因很简单,评论家认为皮亚琴蒂尼设计的罗马大拱门是为墨索里尼的独裁政权服务的,是法西斯的象征,你弄个法西斯喜欢的东西放我们圣路易斯像话吗?!然后象征法西斯就算了,你这跟之前皮亚琴蒂尼设计的一模一样,赤裸裸地抄袭啊,这里要注意的是,皮亚琴蒂尼这个时候还在世,还在罗马大学建筑学院教书呢!(虽然是为法西斯政权服务的建筑师,但是二战后并没有被新政府和人民清算,因为确实是实力派代表,战后很快就安排投入到教学中,并且还是建筑系的系主任,1960年去世了,他最后设计的一个建筑是和奈尔维合作的罗马奥运会E.U.R大体育馆),就因为这个事,涉及大师之间的作品,当时的建筑界争论过很久,美国纽约曾经著名的建筑评论家Douglas Haskell还写道:

The use of a common form is not plagiarism....his particular accusation amounts to the filthiest smear that has been attempted by a man highly placed in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in our generation.

支持沙里宁一派的人说拱形本身是一种自然形态,是建筑史中的一部分,怎么能说是法西斯象征呢?

当然面对质疑和炮轰,沙里宁也反驳说:

It's just preposterous to think that a basic form, based on a completely natural figure, should have any ideological connection.

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皮亚琴蒂尼也从未对这个事情发表任何看法,当然罗马大拱门因为二战爆发法西斯政权被推翻后永久停工,而圣路易斯大拱门63年正式动工,65年10月完工对外开放,于是弧形大拱门成了圣路易斯最为著名的城标,而首创的罗马弧形拱门却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直到被完全忘记。

好了,这里越扯越远了。。。。。。

接着说EUR的工程,到1939年,EUR其实又被重新规划了一次,不过和上一版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局部一些建筑被调整或取消,所有工程全面开工。

不幸的是————

席卷全球的二战爆发了,但是,罗马本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EUR工程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但是几乎当时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届世博会将化成泡影,永远地停留在图纸上了。建设了三年后,到1942年本该是举办世博会的年份,那时候二战正进行到高潮阶段,EUR区域的大部分重要核心建筑其实已经竣工,但因为各方面现实因素,整个EUR区域还是迫不得已地停工了,工人都撤走了,脚手架都还没有被拆除,那些规整的极权美学的建筑风吹雨淋,荒废在那里,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世人重新发现它们的那一天。

放几张建设时的图,时间点均为1939年左右。


说实话,那时候处于极权统治下的意大利各项建设确实速度很快,放到现在一栋楼要都要拖延好多年才能竣工,有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讲EUR工程的确算是对罗马来讲算一个好的政绩工程了,不然现在开发这块地估计是能拖多久就托多久,围工地都要围个大半年了,何况建设途中各种纠纷扯皮赔偿抗议罢工节假日不断,或者资金链一断也许就永久停工了。

1942年全面停工后一直到新政府接手前的模样: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场地平整和路网规划几乎已经完成,人工湖开挖了但是还没建设,几个大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整个芭蕉叶形的EUR区域已经呼之欲出。(最后一张是已经通车的哥伦布大道,可以看到远处EUR的“方形斗兽场”和“圣保罗&圣彼得教堂”的穹顶)

凶残的二战结束后,意大利王国覆灭,法西斯政府倒台,新的意大利共和国建立,新政府接手后,虽然满眼望去一堆法西斯极权风格建筑,会让很多人感觉恐惧,不舒服,并且也和传统的闻名于世的罗马市区的巴洛克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相当不协调,但是新政府并没有因为是法西斯代表建筑,因为是半成品未完工的建筑群就下令推倒重建,即使那时候意大利的经济已经开始在高速发展。后来当局下令继续完成EUR区域,保持所有已建成的建筑的原貌,所有的已完工雕塑(包括法西斯敬礼的标志雕塑)都不得拆毁,填补其他未建设的区域,已完工的建筑除了极个别的继续保持展览会议的功能外,其他的建筑内部改造去除原计划的展览功能,改为办公场所。

这是EUR区域功能和目的第一次变更,由展会建筑变为办公建筑,E42名称不再使用。EUR三字保持不变,最后定义为商务区的时候EUR的含义则变更并引申为“欧洲区”(Europa的简写,不再是世博会的简写了)。

1955年,罗马夺得6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从这年开始,罗马开始大兴土木,尤其是EUR区域,被划定为南部小奥运村,在筹办这届奥运会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转变,从原计划的世博区域成功变为商务区×体育运动区的新区。


这是1960年罗马奥运会场馆分布地图,北部分布的十几个场馆包括奥体中心体育场在内的是奥林匹克公园,也是大奥运村,南部的EUR则是小奥运村。

下面就是1960年奥运会闭幕后的EUR区域,因为经济繁荣,所以建设速度非常快,已经完成了90%,除了中央区的几个小地块还在建设之中,其他的已经如规划图中所显示的基本上建设完成。



上图都是六七十年代罗马的一些明信片照片。

EUR财政部大楼,有没有觉得和芝加哥密斯的湖滨公寓很像。



奈尔维和皮亚琴蒂尼合作设计的罗马大体育馆


这是EUR的第二次用途变更。

同时这里也建设了罗马第一批高层建筑,之后这里便被罗马考虑建设成一个完整的商务区,同时也是第一个由世博会场址演变而来的商务区。

之后八九十年代意大利经济第二波繁荣时期,自然人文环境都不错的首都涌入了众多外来移民人口,一些城内的人也开始搬入EUR区域内居住,EUR开始大面积扩张,这一时期修建了大面积的小高层住宅和分布其间的别墅,使得EUR区已经和周边完成融为一体,不再是单独的一片建筑孤岛,到九十年代已经完全和罗马旧城无缝连接在了一起。成为名符其实的“新罗马”。


EUR区域人口的激增,使这片区域成为商务区×运动区×居住区混为一体的新城,于是众多商家和娱乐场所进驻此地。


在罗马曾经红火一时的LunEUR公园,包括摩天轮、过山车在内的一堆娱乐设施丰富了这个地区的生活。

自此,EUR区域已经发展到顶点阶段。成为罗马最现代最宜居的地区之一。世界五百强中有三家公司的总部设在EUR(埃尼石油ENI,意大利邮政PosteItaliane,国家电力Enel),香格里拉、诺富特、喜来登等连锁酒店的在EUR地区都有分店,交通远没有城内那么拥堵,因为靠近地铁起点站所以地铁上的人也不太多,治安在罗马还算不错的区域之一。

春天EUR人工湖畔的樱花全部盛开,真的挺漂亮的。(全是1959年日本赠送给意大利的)



已经走过七十多年岁月的EUR的俯瞰。





---------------------------------------------------------------------------------------------------------------
到现在看起来都还很不错的对吧,接下来我要让大家瞎眼了哈哈。。。


财政部三座大楼的现状(荒废了好多年,据说快要爆破了)


60年奥运会自行车赛场(不过现在已经爆破了,现在是一块未开发的草坪)


修了N年都没竣工的地下水族馆(据说快开幕了)


警察在审讯EUR区街边站街小姐。


已经关门并且被拆除的LunEUR公园(包括绝大多数的游乐设施,现处于荒废状态)


。。。。。。

EUR现在有新的一波改造,但是跟题主问的没什么关系我就不继续写了,感觉已经偏题很多很多扯得太远太远了。

总体说来就是一大堆以展览为目的的世博会建筑修建后,因为战争导致世博会没能成功举办,在之后全部被用作办公楼,不能用作办公楼的建筑则被临时拿来当做了奥运会比赛场地,之后又被定义为商务区,建筑立面和内部很多开始改造,不能进行改造老化了的要么废弃在那里要么爆破拆掉。总之曲曲折折折腾了这么多年,这就是E.U.R。

回答完了,不知道符不符合题主的要求。。。返回一看才发现写了这么多- - 至于里面一些单个经典建筑的风格和分析就不写了,和问题没关系。。。写不动了。。。


资料来源于wiki,EUR官方网站,校图书馆馆藏的EUR资料。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删除并致歉。(因文章和图片数量太大就不放个人的作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很多建筑在建造完成后,其投入使用的功能与最初设计目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既有时代变迁的因素,也有社会需求演变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法国巴黎 最初设计目的: 作为一座宏伟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其核心功能是作为.............
  • 回答
    在我看来,建筑的生命并非随着落成那一刻画上句号,而是进入了一个更漫长、更复杂的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中,设计理念的完美与否,往往要在现实的土壤中接受严峻的考验。并非所有宏伟的设计都能在落地生根后,依然保持初时的纯粹与光辉,有些建筑物,即使已经为人们所用,却似乎总与最初的设想之间隔着一层模糊的雾。让我举几.............
  • 回答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于2021年9月20日成功发射,并于9月20日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完成自主交会对接。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二次货运飞行,圆满完成了向空间站运送物资的任务,为后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乘组提供重要支持。天舟三号携带的货物以及在空间站建设中的作用:天舟三号携带了大量物.............
  • 回答
    谈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筑美学,确实存在一些颇具辨识度的共同点,这些特点不仅仅是偶然的相似,而是深深植根于其意识形态、社会目标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之中。虽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印记,但细究之下,还是能找到一些贯穿其中的“血脉”联系。首先,宏大叙事与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建筑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为了塑.............
  • 回答
    在大学的建筑学习生涯中,动手制作模型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理解空间形态的关键环节。这段时间里,我们接触到的模型种类繁多,有的强调概念表达,有的侧重技术展示,有的则深入研究材料肌理。如果让我回想一下,哪些模型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甚至至今记忆犹新,那得是这几类:1. 概念模型:剥离繁复,直击核心这类模型往往不.............
  • 回答
    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建设第二工厂的传闻,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如果最终选址落在郑州,我认为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伴随一些挑战。哪座城市更有优势落地?在探讨郑州的可能性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和特斯拉的布局需求,看看哪些城市可能具备优势。 上海: 作为特斯拉在中国的第.............
  • 回答
    民国时期,中国大地上涌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建筑事务所,它们如同一股股清流,为古老国度注入了新的建筑生命力,也为我们留下了至今仍令人赞叹的建筑遗产。这些事务所,无论规模大小,都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背景下,探索着属于中国的现代建筑之路。要说起当时活跃的建筑事务所,不能不提那些由留学归来.............
  • 回答
    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将事先在工厂里制作好的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效率高、质量稳定、环境污染少。然而,就像任何复杂系统一样,装配式建筑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设计协调难、构件生产精度要求高、现场安装对接复杂等等。这时候,BIM(建筑信息模型)就如同一个“智.............
  • 回答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在建筑风格上,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它们既是时代政治思想的体现,也融入了各地本土的文化基因。首先,苏联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筑风格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复制。在早期,受到革命热情和理想主义的鼓舞,新苏维埃风格的建筑,如莫斯科的某些地铁站和公共建.............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湖心岛城市的问题。在广袤的世界版图上,有一些城市,它们不像我们熟悉的依傍江河湖海而建,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独特、甚至带着几分浪漫的姿态——它们矗立于湖泊中央的岛屿之上,仿佛遗世独立的梦境。这些城市,往往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孕育出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下面,我就为您.............
  • 回答
    过年接亲人是件喜庆的事儿,带着孩子去机场更是让这节日气氛提前点燃。不过,你家孩子这问题问得可真有意思,也问到了点子上!机场选址这事儿,确实不是随便挑个地方就能建的,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为什么机场都建在离市区老远的地方?其实,让孩子理解机场为什么这么“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原因入手,就像玩拼图一样,.............
  • 回答
    有很多国家在广阔的大陆上拥有广袤的疆域,但他们的“心脏”——首都,却安详地坐落在碧波万顷的岛屿之上。这并非是随机的选择,背后往往蕴含着历史的沉淀、战略的考量,亦或是对自然条件的独特利用。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这些别具一格的国家。 马来西亚:从大陆走向海洋的首都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是一个繁华且充满活力的.............
  • 回答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政协委员建议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这一建议的初衷是积极的,旨在促进性别平等,分担育儿责任,改善母婴健康,并有助于男性更好地融入家庭生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鼓励男性参与育儿是重要的趋势。然而,这一建议的强制性以及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
  • 回答
    在和男生交往这件事上,说实话,我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经验,有些是自己亲身磕磕绊绊摸索出来的,有些是从闺蜜那里听来的“血泪史”,还有些……好吧,是看各种剧和书里扒拉出来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建议、经验或者教训,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不过,我尽量挑一些比较实用、也比较能引起共鸣的来详细讲讲,.............
  • 回答
    特斯拉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并将大陆销售车辆的全部数据存储在境内,这无疑是一步棋,而且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和显著的好处。从信息安全、合规性到市场拓展,这一举措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核心中的核心。 如今,数据已成为新的“石油”,而汽车承载的数据更是敏感且庞大。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
  • 回答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如“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等,在酒店建设中具有极大的潜力,能够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回归内心、疗愈身心、体验自然宁静的独特空间。 道家文化在酒店建设中的体现与运用:道家思想的运用可以渗透到酒店建设的方方面面,从选址、设计、景观、室内装饰、服务理念到.............
  • 回答
    近些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设计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本土化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外汽车品牌在中国设立设计中心或工作室。这些机构不仅肩负着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车型的任务,更在品牌全球设计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众多海外品牌在华设立的设计机构中,有几家无疑走在了前列,无论是其规模.............
  • 回答
    南京这座古都,人文底蕴深厚,作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者,在这里学习法学,想必别有一番滋味。如果你对法学抱有热情,希望在南京深耕专业,有几所学校非常值得你深入了解。首先,要提到的是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南大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实力一直为人称道,法学院自然也不例外。南大法学院的历史悠久,学术氛围浓厚.............
  • 回答
    要在三个月内备考托福,并且目标锁定在100+,这绝对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这需要你系统规划、高效执行,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我就根据我的经验,为你详细拆解一下备考思路,希望能帮你打下坚实基础,直冲目标!核心理念:系统规划,精准突破,高效练习。三个月时间不长不短,关键在于把每.............
  • 回答
    2020年6月21日金环日食观测指南:亲历天幕上的“钻石环”2020年6月21日,一个值得天文爱好者们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全境的朋友们都有机会一睹壮丽的金环日食。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届时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但由于距离地球较远,其视直径比太阳的视直径小,无法完全遮挡太阳,从而在太阳边缘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