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特别想把一些人的不理智的看法给纠正过来。
1、首先,是不是谈到所有的中国政府问题,即使问的是这么单纯的关于税种、税率的问题,也会有很多人把国企垄断啊,腐败啊一窝蜂的东西算进来?那我们就没法得出结论了好么!那这个问题就特简单的变成了,如果一个政府花钱方式是完全不可靠的,那么是不是大家一分钱都不给政府?你们觉得这个命题争论下去有结果么?
2、所以,起码在讨论问题的开始,可以把国企垄断,政府腐败这一系列问题放一边好么?我们先从单纯的税,包括很多人提到的“费”开始。
3、虽然题主问的是很客观的“多不多,高不高”的问题,但是我也相信题主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答案,还有“好不好”的要求。至于纯数据方面的,冷哲大大已经回答的很好了。
4、那么最基本的,”征税是劫富济贫“,应该没有多少人有异议吧?即使是铸币税这种看似全民平等的税,因为穷人的资金少,也是征得少,即使是增值税这种向企业征的税,穷人也是买的少,所以交的少,没问题吧?
5、光从征税这点来说,征少了,贫富差距太大,政府可用的资金太少,征多了,激励不足,社会效率降低(参见北欧希腊的例子)。
6、好了,下面是经典的”藏富于国“与”藏富于民“的争辩了,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学经济学的,还是有多少人是来插科打诨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才是整个问题的核心。
7、先说一下,为什么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的发达水平,最直接的数据是”人均gdp“而不关心人均收入,至于网络流传的中国人均收入排名多少多少早被辟谣无数次了。因为经济学的看法很简单,一国总产出,要么进了政府腰包,要么进了百姓腰包,而这两个腰包,没有多大差别。(说好了,我们这里不谈国企效率,不谈腐败,不谈官员资产转移)
8、政府拿了钱干啥?不懂的自己去百度下政府年度预算,科教文卫等等方面,简而言之,政府一般拿了钱,最大的开支是个人不会提供的公共物品(国防,铁路,教育,社保等等),所以这些投资,有一部分是必须的(比如国防,说白了就是保护费,台湾军费还占gdp的奖金五分之一呢,中国的比例不算高),更大一部分,则是通过各种渠道,最后提高了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经济学界大部分人也认同,发展中国家需要有一个更”大“的政府,去做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追赶发达国家。
9、所以藏富于民,无非是更多的今天的钱今天花,而藏富于国,则是把今天的钱挪到明天去花,所以没有必要去划分中国是”高税收,低福利“国家好么,经济学看来,只要政府没有乱花钱(起码从年度政府预算角度是这样),那么政府的钱,确实最后还是全民所有的。
10、有很多人提到”费“了,还是那句话,正大光明的”费“,是计算到政府收入里面的,比如老谋子交的750万计生费肯定是进了财政的,灰色的”费“,比如某些地走街串巷刮来的计生费,巧立名目征的费,那是腐败的范畴了。我也承认这很严重,但是第一,这不关政府征税、花税的事,因为这些灰色收入也不可能拿来做城市建设,应该都是落到个人腰包,第二,有政府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的土壤,这是一个取舍关系,政府不能没有权力,也不能权力过度,当然在中国肯定是过度了,但是这真的不是本问题的范畴好么?而且如果有人觉得这么讨论下去有结果的话,欢迎来指教,反正我见过的所有讨论,加入了腐败这一元素,就铁定没有了结果。
11、类似的议题肯定还有国企、维稳费、官员转移资产等等,好了这个问题真的要变成全国人大么?
12、有人质疑gdp数据造假,我只说一句话,哪怕政府每年只造假百分之2,那么30多年后gdp就会差一倍,人均gdp就会差一倍(人口基本没有也不会造假),好了接下去你们自己看吧。一省数据造假很简单,但是一国的宏观数据造假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发现基本所有省份报上来的gdp增速都比全国的快,因为统计局知道,所以做了修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