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人已经26了,想去深圳工作,但一想到可能买不了房,又有点犹豫,还应该去吗?

回答
26岁,想去深圳打拼,这是个让人激动又有点挠头的事儿。尤其是想到深圳的房价,那种望而却步的感觉,确实会让人在做决定前犹豫再三。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面临过,包括我自己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纠结。

我们先不谈“买房”这个终极目标,先聊聊“去深圳工作”这事本身。

为什么你想去深圳工作?

在你考虑是否应该去之前,先深入问问自己,是什么吸引着你前往深圳?

职业发展机会? 深圳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互联网、金融、高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都非常发达。如果你在这些领域有专长或兴趣,深圳无疑提供了海量的机会,能让你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最优秀的团队,接触到可能在其他城市接触不到的项目和人脉。这里的竞争很激烈,但同时,只要你能力够强,平台够大,你的成长速度也会非常惊人。
生活方式和城市氛围? 深圳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它不像北京上海那样历史厚重感那么强,更多的是一种向前冲、敢闯敢拼的闯劲儿。这里汇聚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才,文化包容性很强,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很多深圳人骨子里就带着一种“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率”。
薪资水平? 相比于许多二线城市,深圳的平均薪资水平确实更高一些。这能让你在初期就有一个相对体面的收入,也更容易让你感受到经济上的“活力”。

关于“买不了房”这件事,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买房,尤其是在深圳买房,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一道坎。26岁,可能正是事业起步的关键时期,手头上的积蓄可能还不足以支撑起首付。这种压力是真实存在的,我理解。

但是,我们得把“买不了房”和“去深圳工作”这两件事分开来看,然后结合起来分析:

1. “买不了房”是事实,但不是唯一的事实。
现实情况: 深圳的房价确实是全国最高的城市之一。普通工薪阶层,尤其是刚毕业或者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想靠自己的力量在深圳买房,确实比在其他城市难度大得多。
时间维度: “买不了房”是现在的状况,并不代表永远买不了。你才26岁,未来还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很多在深圳买了房的人,也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可能是大学毕业十几年后,可能是结婚后和伴侣共同努力。
解决方案: 很多人选择在深圳租房,先把事业做好,等经济条件允许时,再考虑是否在深圳购房,或者选择在临近的惠州、东莞等地购房,通勤上班。

2. “去深圳工作”的收益,不只体现在房子上。
经验和能力: 深圳的工作机会能带给你宝贵的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这些经验和技能,无论你未来留在深圳,还是回到家乡,甚至去其他城市发展,都是你最硬核的资本。就像你在一个顶级健身房锻炼,虽然月费不便宜,但你能获得更好的体能和教练指导,这比光在家门口跑跑步效果要好得多。
人脉资源: 在深圳,你会认识很多优秀的人,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网络。这些人脉可能在未来为你提供工作机会、创业合伙人、甚至是人生导师。
开阔视野: 走出舒适圈,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你会看到更多可能性,也会更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局限。这种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3. 如何看待“犹豫”?
犹豫是正常的: 面对不确定性和经济压力,感到犹豫是非常正常的。这说明你是一个有规划、有责任心的人。
避免过度焦虑: 但如果过度焦虑,而阻碍了你前进的脚步,那就不太值了。很多时候,我们对未来的恐惧,比现实本身更吓人。

那么,你到底应该去吗?

在我看来,如果你对深圳的职业发展机会充满期待,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么 可以去。

但是,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规划:

接受租房现实: 在深圳工作的初期,甚至中期,租房很可能是你的主要居住方式。你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并且选择一个相对舒适、安全、交通便利的居住环境。别把“没房”看作是一种失败,而是为更长远目标积累资本的一个过程。
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规划:
了解深圳的整体生活成本: 除了房租,吃饭、交通、社交、娱乐等都需要计算在内。
设定储蓄目标: 即使不买房,也要有储蓄的计划,为未来做准备(例如结婚、进修、创业等)。可以尝试记账,了解钱花在哪里,然后优化支出。
了解深圳的公积金政策: 如果你在深圳工作,公司会为你缴纳公积金,这是未来购房或提取的重要资金来源。
明确你在深圳的发展目标: 你打算在深圳工作多久?是为了积累经验还是长期发展?有个明确的目标,能让你在遇到困难时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探索其他购房可能性:
关注深圳的保障性住房政策: 例如人才房、安居房等,虽然门槛不低,但也是一种可能。
考虑在深圳周边城市购房: 例如惠州、东莞等,这些地方的房价相对深圳更友好,通勤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话,也是一种选择。
和伴侣共同努力: 如果未来有伴侣,购房将是你们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所以,我的建议是:

不要因为“买不了房”而完全放弃去深圳的机会,但也不要盲目前往。

1. 去深圳“闯一闯”: 以26岁的年纪,拥有为事业拼搏的精力和渴望,去深圳这个中国最前沿的市场体验一下,绝对是值得的。你可以在这里快速学习、快速成长,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2.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接受在深圳“先工作,再买房”甚至“在深圳工作,在外围买房”的现实可能性。
3. 不断学习和提升: 你的能力和价值,是你最有力的武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争取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薪资,这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

人生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场体验。在年轻的时候,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去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事物,往往能为你的人生打开更多的可能性。至于房子,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先把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提升起来,你会发现,很多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都会变得触手可及。

祝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句话比较粗鄙:人的脑袋是长在屁股上的。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更通俗的说就是你是哪个利益团体的,你的脑子就会按照那个利益团体去思考。

1、如果你是深圳房子很多的,也就是收租的,包括土著、包括早来深圳置业多套的。

那么你大概率会叫大家来深圳工作的,你来他来人人来,那我的租金不就涨涨涨,我的房价不就涨涨涨。

来!年轻人,大有可为!

来!年轻人,遍地黄金!

来!年轻人,公平公正!

2、如果你是深圳有公司的,或者是高管的,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

那么你大概率会叫大家来深圳工作的,你来他来人人来,那我不就买方市场,我可以随意挑人,不愁谁不来工作。

来!年轻人,机会多多!

来!年轻人,任你发挥!

来!年轻人,996快速成长。

3、如果你是已经在深圳工作5~10年,又没有升职,又没有加薪的。

那么你大概率不会叫大家来深圳工作的,来干嘛,还不是和我一样社畜,家乡的人多好,又结婚了又小孩了又买房了,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

别来,来了也是干电池。

别来,来了也是996。

别来,来了也是35岁劝退。

4、如果你是已在深圳工作10年+,升职了一些,但是又咬咬牙能买房(却没买),可是又感觉压力很大的。

那么你大概率会抹黑深圳,说供应土地那么少啊,说社畜压榨啊,说资本家啊什么的

你想好了哦,你能留下吗

你想好了哦,你想35岁回家劝退吗

你想好了哦,你要结婚生娃

(少点人,我竞争就少一点,自我安慰下了)

5、如果你......

6、如果你.......

每个人的境遇、条件、任务都不同,没有办法给到十足的好建议。

他是博士,来了就能入博士后站,5年后给160万买8000一平的人才房。

你是大专,来了大厂都进不去,小公司日以继夜也就6000,5年后6500。


我作为一个在深圳出生长大的人,都感觉极其迷惘,都难以摆脱自己屁股去思考和给建议。

听其他人说的,真的有参考性吗?

建议你三思。

···················

我是 @瑞恩的奇幻博物馆 ,一个土生土长深圳人,欢迎关注~

对了,我最近在写手表的攻略,有兴趣的知友可以点进去看看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